呢樣嘢以前做節目講過一次。原議案 vs 修正案 因為 泛民/ 反對派內鬥(台灣說法叫時代力量加蔥),提一啲做唔到/ 有矛盾嘅修正,chok投票記錄出嚟做文宣。呢啲事情經常發生。
文宣係咩?#903國民教育 係 #光頭頂 講過,文宣唔一定係事實,有人信就可以。日本以前民間故事話天皇係神,直望佢雙眼會著火。呢啲都係文宣。
文宣係香港好有用,因為香港人唔睇字。一本書5萬字叫多。朋友話見到《903國民教科書》話太厚無買驚睇唔晒。到而家想買大眾書局都執咗,先有人同我講話睇返2014年發生嘅事係咁重要。
點解民主黨反對?因為係熱狗提㗎囉?睇吓原本文件,似乎又唔完全係咁。
無嘅。真理係咩?鬥網軍多嘅啫。成日話而家香港係《1984》入面咁,有「真理部」。邊個網軍大,幾個假acct咪連登認證我係鬼囉。
睇吓邊個最後畀人出賣,邊個會笑到最後?
其實讀歷史其中一個功能,就係令人無咁易俾人呃到
今日網上好多本土派都係度傳一張明顯源於熱普城既造圖
內容大意就係指鄺俊宇議員好希望俾人拉,因為就到選舉
證據係鄺俊宇議員於2018年一個「設立警員操守資料庫」議案中投下反對票
好,查證一下
的確係2018年4月12日既立法會會議入面,鄭松泰先生提出過一個咁樣既無法律效力提案,民主黨全體議員包括鄺俊宇議員係否決左
投票結果係呢度
https://www.legco.gov.hk/…/c…/counmtg/voting/v2018041110.pdf
所以鄺俊宇議員係設立警員操守資料庫議案投反對票係事實,但係唔係真呢?
#答案係fake
點解呢?
我地要先有常識
立法會既議案係有修正案呢樣野既
修正案既修正呢,基本上係你改到人地得返一個句號都唔係話唔得既
我曾經用一個鐘頭時間幫一位現任立法會議員起草過一份投共派動議既將中史科列做必修科議案,結果係修正到變成要將梁天琦護港抗暴冤罪入獄既事蹟寫入中史科必修教科書度
所以只睇議案唔睇修正案,或者見到有人係修正案投票就認為佢對原議案有同樣表態就大錯特錯
咁大家都有見到我張圖,係涂謹申議員就原議案既修正案,係圖中清楚可見,鄭松泰先係投左棄權票,而鄺俊宇議員同成個民主黨都投左贊成票
投票結果係呢度
https://www.legco.gov.hk/…/ch…/counmtg/voting/v201804119.pdf
當然,會唔會涂謹申議員好似我咁,大改人地份議案呢?
當然!一定,不然點會有咁唔同既結果呢?
我地可以睇下,涂議員修正左d乜
修正案原文係呢度
https://www.legco.gov.hk/…/…/m_papers/cm20171122cb3-87-c.pdf
大概重點分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係將鄭松泰原議案中含糊不清而且刻意非政治化既用字改左,變成強調黑警犯法同強調黑警有打擊市民合法表達意見既確實行為
呢部份大家認為原議案好定修正案好呢?
第二部份係於原議案既資料庫之外,另外優先將投訴警察課變成一個有實際調查權力既獨立部門
其實大家會希望只有一個資料庫可以睇,定除左有資料庫可以睇之外,仲有一個懲戒黑警既獨立機關呢?
鄭松泰先生表示,我只想知道黑警犯咩法就夠
而鄺俊宇議員用佢既一票表示,我更加想見到黑警被法律制裁
所以如果鄺俊宇議員個種叫好想俾黑警拉,鄭松泰先生只能係等緊加入共產黨審批吧
呢種造謠方式好典型,就係透過突顯事實既唔完整片面,得出一個同真相完全相反既導向,從而達到抹黑既目的
一般人好容易就會因為證據「可供查證」就誤以為真
但事實上,真相可能完全相反
要知道原議案既目的同修正案既原因,就要睇埋會議逐字紀錄
係呢度
https://www.legco.gov.hk/…/counmtg/floor/cm20180412-confirm…
鄭松泰先生既原議案係324頁,涂謹申議員既修正案係329頁
先提醒大家一件事,我自己都有幫議員寫過發言稿,基本上鄭松泰先生既發言係發言稿領域上面係史詩式教科書級既榜樣,該犯既錯全部犯曬,該做既事全部無做,係經典範文黎既,全部掉轉做,你就可以寫出一篇好好既發言稿架啦
十五分鐘既內容,頭十五分鐘都講唔到點解要設立呢個議案,反正一開始就用十分鐘講ICAC,唔係唔講得,但你用三分二講七十年代做乜先得架,舉多幾個而家既例子黎佐證嘛!低能既,講師喎,我先為交過學費俾佢既同學既學費默哀五分鐘,你地真係死得好慘好冤枉呀
咁我建議大家直接跳過鄭松泰先生既發言,反正保安局長用鄭先生所指既情況只佔0.037%一個數字就論證而且反駁左鄭先生認為呢個資料庫對維護治安有幫助
寫議案前無查證過嘛,能有原告既案件本來就九牛一毛,會接受投訴既案件再係裡面既九牛一毛,可以成立既再九牛一毛,能被起訴既再九牛一毛,成功起訴既再九牛一毛
所以拎九牛一毛既九牛一毛既九牛一毛既九牛一毛既九牛一毛既野去做必要性既論證
共匪鄭松泰,你呢個議案根本就係幫黑警洗白吧!
再睇涂議員既修正動議,涂議員一開始就同我留意到同一個地方,設立資料庫係完全無任何實際意義既
因為只有被定罪既案件先能夠列進去,但我地最應該關心同最需要保護既,都係無機會被定罪,甚至無機會起訴,甚至無機會受理既絕大部份case,而呢個資料庫對呢絕大部份案件完全無任何幫助,如果份稿係我寫,我會話根本呢個資料庫只能幫黑警洗白
所以涂議員既提案認為,真正該關心既,係「劃花本薄仔」既case能夠有效、公平、公正、公開地得到應有既重視,將犯法既人真正繩之於法,而唔係放幾個case上網睇完就一哄而散
「公眾可以查閱的,是否只是被免職的警員的資料?是否還可以查閱有關犯有過失但未遭免職或未被定罪的現役警員的資料?其實,警隊內部有處理警員操守的方法,俗稱"劃花行為簿"。市民是否可以查閱未遭免職或未被定罪的現役警員的資料?
鄭議員亦提到警員被投訴的資料,我想問我們是否只可查閱投訴成立的個案,可否查閱投訴不成立的個案呢?」
上面係涂議員既原文,所以究竟鄭先生係唔係幫黑警洗白,小罵大幫忙呢?
好,咁我而家問大家,二選一選擇題既話
你會選擇A,鄭松泰先生既提案,將只佔警察數目0.037%既定罪資料放上網就叫懲罰黑警
定係選擇B,涂謹申議員既提案,資料庫唔係重點,重點係要有一個將剩底99.963%送上法庭正式定罪既機制
留意,時間係2018年4月,當時大家都仲相信法庭,但涂謹申議員既發言,其實就已經預言緊今日黑警無限濫權既可怕,以下係原文引用:
「如果我們真的看到警察逐漸不再堅守政治中立,而局長、司長或特首,甚至中央政府也容許他們向這個方向發展,我們便要警惕。如果建制派同事不同意,認為必須支持警察,我奉勸他們,不要盲目支持警察。我們支持警察,因為我們希望社會穩定和有秩序,也希望警察士氣良好,能夠正確地執行法律和保障法治。如果我們盲目支持警察,最後的苦果便要由整個社會承擔,包括建制派支持者。」
當然,呢兩個議案本質上並非互斥,涂議員既修正案係包括埋鄭先生既原議案既
所以兩個都投贊成票,好似楊岳橋咁係完全無問題既
不過,兩邊係度鬥氣嘛
因為先投修正案,再投原議案,鄭先生否決左涂議員個修正案,咁民主黨咪投返你反對票囉
其實可以更加有風度既
但歸根究底,我地係希望有一個民間自己就可以做既資料庫,定我地需要有一個專業專職專責,有實權既獨立監察部門去起訴黑警同調查投訴呢?
我覺得資料庫從來都唔係重點,因為只有係無呢個部門時,我地先需要有個資料庫可以叫做知道發生乜野事,但呢個資料庫好明顯乜事都做唔到,因為真正需要關注既事件同案件絕對無可能會出現係入面,只係一個已定罪既資料庫,裡面全部都係結束左既case,真係有任何重要性可言嗎?
所以知道考證既重要性嗎?歷史學,就係學習同練習呢門功夫既內功心法
畢竟查證上面既資料前後一共花左我兩分鐘時間,當中包括打開網頁既五秒,有幾難呢?
但歷史事件就唔同,無完整發言稿呢樣野架
我地係要透過大量收集唔同人既細碎互動同細微變化,再逐小逐小推敲出可能發生過既事,再慢慢還原出真相
再反覆利用不同史觀同角度,以各種可能既方位盡量切入,以圖得出事件既唔同面向
留意,係反覆利用唔同史觀同角度
今日既歷史學家,基本上都能自由切換唔同史觀、視野同角度去分析同一件事,一篇論文用多種史觀同時分析係好基礎既功夫,就好似我之前小試牛刀俾大家睇個篇鴉片戰爭既文章,我係完全無用到新史料架,都係大家見慣見熟既資料
但點解我可以得出別開生面而且更加有說服力既新結論(當然,有唔小部份係繼承自史景遷呢位偉大學者)
因為我用左幾種唔同史觀同時係唔同角度去切入事件
而其他人都只用一種史觀以單一角度去睇件事
呢個社會呢個世界係立體,任何人做任何事產生任何互動,都唔會只有單一理由同動機,特別係當事件進行同時,唔同持份者會基於唔同動機各自互動,而且會各自獨立做出反應
所以一件單一事件既外觀就已經有無限多個向度
歷史研究就好似橫切面圖咁,只能係過去呢件體積龐大既立體構造中間任意部位切一刀,得出一個片面,呢個片面就叫做歷史
但呢個片面唔一定正確架,切既過程可能破壞左入面既結構,亦有可能切得唔深,亦有可能呢個切面無代表性
所以解決問題既方法亦好簡單,多準備一大堆唔同種類既刀,各以最適合既方向,係唔同角度切開件事
最後係最完美狀態,我地會得出一個好係大腦斷層掃描圖一樣,由無限多數、清晰、立體、多元既角度,切出無限多既切片,再組合而成既立體圖像,呢個就係史實
但能力有限,無可能做得到呢一步,史料亦有限,內部結構本來就已經唔完整,我地可以復原到部份消失既歷史,但永遠復原唔到全部
但無關係,我成日講,盡做,能做幾好,就做到幾好
所以點解我對政治抗爭一直都好樂觀?
畢竟見步行步,能做幾多就做幾多,一直都係歷史學既必備功夫
點行都行唔到終點既感覺,我地歷史學界每一日都承受緊,而且入行個一刻就知道,我地呢條路係永無終點
所以無力感係乜野黎?食得架?
如果我會受無力感影響,我死左十世囉
歷史學家既基本修養,就係要習慣每一日都係逆境既人生;習慣每件事都見唔到終點既人生;習慣每一刻都充滿無力感既人生
習慣就好,世界大戰都要等三年零八個月啦,我地先剛剛捱過左八個月啫,係唔係?
#hooky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pdf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職場反菸拒檳毒,補上反毒策略的一塊拼圖】
社會上普遍認知毒品危害對個人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上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雖然藥理上其危害的程度與毒品的種類、濫用的嚴重度因劑量或時間的長短各略有不同。然而不管哪種毒品,或被分類在哪一級,被歸為毒品就代表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改變思考、感覺和反應,於濫用毒品時會使意識恍惚,而無法從事需要專注、精細操作、高度思考及記憶的工作。
即使藥效過後,一樣會影響工作與學習效率,導致情緒變化異常,容易焦慮、憂鬱或疑心等。毒品濫用者因而對營生缺乏規劃,甚至不認同社會道德規範,忽視團體紀律,無故擾亂社會秩序,除了本身無法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念書,同時也會對親友、同事及無辜他人造成莫大的影響。若能有效的引導增加效能,可以避免健康的人誤闖陷阱,減少社會力損失。
據食藥署【2004年大台北地區成癮物質使用調查】發現,吸毒者100%有吸菸的習慣,有六成的人會有嚼檳榔或喝酒的習慣,足見菸、檳、毒互有顯著關聯性。陳國東等人2001年探討本國某區域13至35歲民眾使用毒品的盛行率【註1】,發現有吸菸、飲酒以及嚼檳榔三種之合併使用毒品盛行率高達7.1%,有吸菸、嚼檳榔習慣者之毒品盛行率達6.9%;進一步分析顯示,有吸菸青少年使用毒品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18.3倍、有嚼檳榔者使用毒品的機率為不嚼檳榔者的7.0倍,均顯著其群聚性。
「世界衛生組織」分析全球疾病負擔資料顯示,菸品及非法藥物使用,造成12.4%死亡及8.9%殘疾,而多重使用成癮物質者其傷害更巨大。於是食藥署與國民健康署共同擬出各式場域成癮物質預防宣導計畫,藉以推動工作職場菸檳毒的防制。
2017年「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指出,近五年新興毒品死亡案例,平均年齡約為29歲,顯示新興毒品濫用分布在年輕人與青壯族群最廣。相似地,食藥署從2013~2016年全國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個案統計,發現首次濫用年齡層「20~29歲」已連續蟬連三年最高。
依警方查獲毒品案件中,二級毒品安非他命嫌疑犯人數每十萬人口涉毒比例,自2015年起,年齡層
「20~29歲」也超越「30~39歲」,躍升為第一,人數持續增加中,顯示毒品問題不僅年輕化,且已開始使用成癮性較高的二級毒品。
審視年齡層「20~29歲」正是畢業或服役後進入職場的年齡,倘沉迷於毒品濫用,不僅造成健康的危害,更是國家經濟生產力之年輕族群的崩潰。基於菸、檳榔與毒品皆具成癮性,且彼此有密切群聚性,一旦成癮,戒除不易。其中菸品因為低價、容易與合法取得、抽吸行為類似,咸認為是毒品的入門物質,食藥署於2014年開始提倡「反毒從不抽菸開始」。
【Reference】
註1: Chen KT, Chen CJ, Fagot-Campagna A, Narayan K.M.(2001). Tobacco, betel quid, alcohol, and illicit drug use among 13- to 35-year-olds in I-Lan, rural Taiwan: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1,1130-4.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bit.ly/2obG2Vx
藥物濫用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及世界各國所面臨之健康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在時代急遽變遷下,新興毒品的種類日趨多元,藥物濫用型態更是日新月異,除了危及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外,亦衍伸出許多犯罪行為。新政府也於2017年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與行動綱領;然而,過往的藥物濫用策略,多半著重於非法藥物,對於影響健康甚鉅的止痛鎮定安眠等濫用問題較少著墨。故106年度國衛院論壇議題之範疇,除了非處方藥外,特別融入處方藥議題,並訂定三大目標: (1)分析我國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衝擊之現況;(2)研議社區及臨床之藥物管理與安全使用方針;(3)建立醫療、法律、衛生政策、教育等各界討論平臺,彙整各界意見,提供符合國情的有效方案,並提出立法與政策之建言。
1.來源:
➤➤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管制藥品簡訊」: http://bit.ly/2zssATE
∎ 管制藥品簡訊 第七十九期(2019.04) : http://bit.ly/2LHQSkU
∎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 陳建志教授
➤➤照片
∎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西區區公所新聞:「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 http://bit.ly/2VpgPo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職場 #菸 #檳 #毒 #反毒 #成癮 #毒品 #新興毒品 #非法藥物 #成癮物質 #吸菸 #飲酒 #嚼檳榔 #毒品問題年輕化 #反毒從不抽菸開始
世界卫生组织
衛生福利部
食用玩家-食藥署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