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什麼沒有用?因為你沒有萃取思維模型】
-關鍵三步驟教你一步步建構思維萃取模型
《#精準思考》
#閱讀使用說明書 18
各位,你有以下困擾嗎?
📙喜歡閱讀的人:
總是覺得讀不完書,或讀完之後前面都忘光?
或者讀了一堆書,生活卻沒有太大變化?
🧑年輕職場人:
換了一個新領域,不知道如何快速上手?
總是覺得自己學太慢?學不快?
🕴中高階主管:
你知道自己能力很強,所有事情你都能輕鬆解決
但是類似的問題一直層出不窮,你都成了救火隊員了...
這些問題,本質上都是-思維模型的問題,了解並在生活中運用思維模型,培養深度思考力,你所遇到的這些困擾,都能迎刃而解。
以往遇到以上這些問題,我們會持續尋求更多的知識來解決,但這本成甲的《#精準思考》給了新思路-「不追求更多知識,而是學會洞悉事物間的相似性」。
簡單來說,就是擒賊先擒王的概念,只要學習各個領域最頂尖的思想,抓住最關鍵的要害,就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也就是查理蒙格很有名的「多元思維模型」。
不過說真的,這本書整本都是乾貨,不能夠一個個介紹,但我可以就上面我提出第一種人設痛點來談《#精準思考》如何解釋原因,以及解方是什麼?
▌為什麼書讀了就忘?讀了生活沒變化?
喜歡閱讀、或唸書(這裡指受比較多教育)的人,應該會遇到一些人問:
「讀那麼多書,有用嗎?」
以及自己確實閱讀了一些書籍,但似乎生活都沒有變化,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這邊我們分兩個部分來談:
首先,那些問「讀那麼多書,有用嗎?」的人,他們有個假設就是認定-讀書無用,這也是種思維模型。但這個思維模型講的是真的嗎?在有些人身上似乎是這樣沒錯,但有些人卻不是...
但這邊其實要先知道一件事,思維模型分成四種層次,從最底層到最高層分別是-經驗技巧、方法流程、學科原理、哲學視角。
而那些認為「讀書無用」的人,是基於自己的經驗技巧所提出來的,並不是普遍能適用在每個人身上,這個層次的思維模型都是屬於實踐之後的經驗總結,處理具體問題能夠提供些思路啟發,但缺點是對於適用範圍與條件並沒有清楚規範,所以說讀書無用的人,他們通常無法解釋為什麼無用以外,對於適用範圍也無法多做說明。
再來,關於讀了沒對生活產生改變的問題,是因為我們衡量讀書能否改變自己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把獲得的模型運用在生活當中,既然閱讀是為了獲得某些思維模型,那麼閱讀的方式能不能獲得思維模型,那其實讀了等於沒讀。
所以如何從書中學習到作者的思維模型,必須透過「點–面–體」上逐層遞進。
▌點的獲得-查字典+不讀書法:快速發現有效的經驗策略和方法論
我們常會糾結一本書沒有看完,或者讀完一陣子後內容就忘了,但卻不會糾結於「字典」到底有沒有讀完,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字典」是拿來用的。
同樣道理,如果我們只是要在書中找到思維模型,也不必拘泥於有沒有讀完一本書。
把書當作字典般翻到有啟發的思維模型後,就把書蓋起來,拿出紙筆開始向自己提問:
1.為什麼這個點讓我得到啟發?
2.生活中有類似問題嗎?我可以怎麼運用在生活中呢?
3.這個啟發點有沒帶來其他類似知識?
▌面的獲得-關鍵字法:尋找更系統性的思維模型
所謂「關鍵字法」就是把閱讀的單位從文章中找模型的單點突破,提升到從全書中找到作者分析邏輯的系統思維。
📌實際操作有三步:
1.分析作者在書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2.尋找書裡與核心問題相關的關鍵字有哪些?
3.這些關鍵字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們以什麼樣的邏輯解決問題?哪些是有效策略嗎?
🤔然而,要如何找到書中核心問題呢?
1.書籍封面或封底上內容來發現主旨
2.作者序或後記中都會總結自己核心觀點
3.從目次中找到核心關鍵字
▌體的獲得-知人論世及思想地圖法:發現思維方式和策略的侷限性
🛡知人論事法:
讀書尋找思維模型第三層境界,就是要跳出書籍,「知人論事」再回來看書。
因為每個作者在書中提出的思想和觀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經驗、思維方式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如果只重視作者有寫出來的知識,卻忽略作者所處背景、環境、心理等因素,就很理解作者真正想法。
所以所謂的「知人論世」代表要瞭解一件事,就得了解一個人,也要瞭解其所處時代,而這麼做的核心本質,就是為了瞭解一個模型的產生條件以及適用邊界。
🛡思想地圖法:順著思想找源頭
沒有所謂的正確模型,只有適合某種情況的思維模型。
但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思維模型呢?最好的辦法是看清楚整個思維大河的不同流派。
🛡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方法形成全局視角:
1.閱讀各領域思想發展史
2.研讀相關領域的「研究綜述」
以上是喜歡閱讀的人常會遇到的-為什麼讀書沒有用?的原因及解方,簡單的談一下這個問題,就洋洋灑灑介紹了這麼大篇幅,證明這本書都是乾貨!
所以誠心推薦這本書,隨便的打開一章節,你也會有很巨大的收穫的!
「讀書無用 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台灣夯創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心得] 《極簡閱讀》誰說讀書無用?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高學歷給低學歷打工是常態嗎?為何常常聽到這類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大部分人都適用讀書無用論-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讀書無用 原因 在 「讀書無用論」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悄悄在輿論思潮中探出頭來 ... 的評價
讀書無用 原因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的學生普遍抱持讀書無用論
「可能大家看太多吳寶春之類的故事了吧!覺得書不必多讀,以後有專業就好,但其實有超過九成的人不知道自己學習的方向。」像他一樣早就找到方向者,少之又少。
當學習動機高,學習較有效率、能舉一反三,記憶力也比較好;如果孩子在某一門學科有成就感,在其他學科也可能表現較優;甚至比較不會一上學因為壓力大就抱怨頭痛或肚子痛,#五項關鍵做法_觸發維持孩子學習動機🧠🧐
--
🎧1號課堂也聽得到未來Family的內容喔~帶你隨時聽、隨時有收穫 👫讓我們和你一起在教養路上並肩作戰!
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台灣夯創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比爾蓋滋第一張訂單誰給的嗎
#每一段成功的故事請先搞懂原因呀
這幾年出現一種奇怪的論調叫讀書無用論。網路上會看到這樣一組照片,第一張是比爾蓋茲(休學),第二張羅傑斯(休學),第三張,穿著便利超商的制服當店員(大學畢業)。
其實我滿討厭這種論調的。很多年前我在上前三志願班的時候,有個學生來找我:「老師我最近在看比爾蓋茲傳耶,我想學比爾蓋茲。」
我問他:「你知道他創建哪家公司嗎?」
「我知道,微軟。」
「那你知道比爾蓋茲的第一張訂單是誰給他的嗎?」
「ㄜ⋯⋯」
「是IBM。你知道IBM為什麼給他訂單嗎?」
「ㄜ⋯⋯」
「因為比爾蓋茲他媽媽是IBM董事。」
讀書無用 原因 在 高學歷給低學歷打工是常態嗎?為何常常聽到這類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何常常聽到這類故事, 讀書無用 論又有哪裡錯了. 窮奢極欲. ... <看更多>
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大部分人都適用讀書無用論-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相信各位從小都聽過長輩說過要認真讀書以後才會有前途,但真的是這樣嗎? ... 方法難怪你會窮我沒有要歧視窮人但我覺得除非你有家庭原因(負債什麼 ... ... <看更多>
讀書無用 原因 在 [心得] 《極簡閱讀》誰說讀書無用?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書特別適合下列這些人
- 明明讀了一堆書,卻什麼都沒有改變的人。
- 收集很多文章,上了很多課程,卻看不出來哪裡成長的人。
- 沒時間看書,看了也不懂,完全看不下去書的人。
《極簡閱讀: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化為己用,才是硬道理》
https://bit.ly/2POUoIE
在談這本書之前,要先申明,此書的內容僅限於「實用類」書籍。
例如
腰痛 → 看如何治療腰的書。
不知道如何教育小孩 → 看教育書籍。
想學如何講話 → 談話類。
想學如何銷售 → 行銷類。
找不到另一半→如何脫單類。
你遇到一個問題,想要解決,而書可以提供你解決的方法,這就是實用類。
或是你因為看了這本書,學習到更多能力,提昇自己,這也是實用類。
所以不要拿看一般敘事類小說的心態來解讀這本書。
然而整本書圍繞一個最重要的觀念:書要「拆為己用」。
什麼叫做拆為己用?
拆這個字,不是叫你把書真的拆掉,而是找出這本書跟你最重要的連結。
很多人看書都習慣找重點,劃重點,但這不是拆書該做的事情。
拆書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問問自己:「這些內容跟我有什麼連結?」
從這些連結,去思考這些內容是否能幫我創造價值或解決問題?
看書應該是「以自我為中心導向」。
也就是書是用來解決我的問題,幫助我成長的。
只要跟我有關的,能幫到我的,才是值得看的。
無關的,你看了再多也沒幫助。
很多人讀了一堆書,卻覺得沒有任何成長的原因就在這點。
因為他們只是閱讀,並沒有「拆為己用」。
學了一堆自己根本用不到的知識,當然就沒有任何幫助。
看書,要從書中的內容,去對照自己的人生經驗,找出兩者間的連結。
有關的,去思考如何進一步讓自己成長。
無關的,直接捨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書不用一字一句看完的原因)。
所以有沒有看懂,根本就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書的內容是否跟我的人生經驗有連結。
而這些連結,能否應用在處理自己的生活跟工作,獲得更好的成就。
看書,請務必要詢問:「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或是「這對我有什麼重要?」
如果你發現自己回答不出來,那麼這些內容就對你毫無價值
(包含看到這邊,你同樣可以去思考,本文跟你過去的經驗是否有連結)
作者再進一步將閱讀分成三種等級
第一種:初級學習者
把書本當成權威,唯一解答。認為看書能過目不忘才是真的閱讀。
把讀書當成是一件高尚的事,看不起速讀跟略讀。
第二種:高級學習者
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懂得對症下藥,知道看什麼書對自己有幫助。
把書當成醫生,生了什麼病,就去看哪科的醫生。
這類人懂得如何利用閱讀提昇自己的能力,解決生活跟工作上的問題。
第三種:學習促成者(又稱拆書者)
高級學習者知道如何治病,而學習促成者則是可以救人!
透過教會別人來習得知識。
你想想,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最後作者提到「如何拆書」
他的方法稱為「RIA」
R:閱讀。
I: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內容。
A分成三種
A1:將內容跟自己的經驗做聯結,找出相同之處。
A2:將觀點,運用在生活或工作上。
A3:進一步去教育他人。
舉例來說,很多人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很有道理,就趕快分享。
但你只是轉載,並沒有對你的人生產生什麼幫助。
但若用「RIA」方法呢?
I(分析跟整理的能力):在分享前,改用自己的話重說一遍。
A1(思考跟經驗連結):想想有沒有類似的經驗,說說自己的故事。
A2(內化跟運用):如何應用在生活或工作上。
A3(統整輸出):可以跟身邊的家人朋友分享(寫好一段心得也是)
如此一來,你不只是閱讀,而是真正的思考了,最後去實行,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
書中也有提到一點,如何辨別一篇文章是不是雞湯?
很簡單,當你看完的時候,利用「I」一下,講講看自己的說法。
如果說出來的話根本就是常識,例如人就是要努力,讀書就能改變人生這類的。
那麼該篇文章八成就是一篇味道很香,但卻不營養的雞湯文。
(希望這篇至少別這樣)
以上,我僅分享書中的一些觀點,有更多的想法值得省思。
看到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應該是屬於高級學習者,也就是懂得如何挑書治病了。
(雖然中間也花了很多冤枉錢買雷書就是了)
現在目標是希望自己能成為拆書者,也就是學習促成者。
如果你覺得看了很多書沒有幫助,認為讀書無用者,這本書請務必一看。
因為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找到對你有用的書。
也沒有從書中,挑出對你有用的內容。
沒時間看書? → 沒關係,拆書就是要挑出重點,你不必把書看完。
看不懂? → 沒關係,找出跟你的人生經驗做連結,可以學習的就好。
看不完? → 沒關係,書不是要看完的,書是來幫你解決問題的。
這個心法能夠讓書化為己用,而非讓閱讀變成學習的桎梏。
《極簡閱讀: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化為己用,才是硬道理》
https://bit.ly/2POUoIE
推薦給曾經認為讀書無用論的每個人。
讀書超有用,但你要懂得怎麼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62.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57042547.A.EF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