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的朋友可能有一部分沒見過面,會認識彼此只憑著網路貼文(護理師的日常) 或某些活動(募集義診物資) 或朋友的朋友輾轉認識(或談不上認識)。網路真真假假,有時候我也怕遇到壞人或讓人家覺得我是壞人。尤其「組頭」這名字,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簽牌的特殊行業,壓根與「護理師」沾不上邊。還好,大家願意相信我,沒有造成困擾...除了在醫院走廊上巧遇,歡喜熱情揮手叫我組頭 的剎那...😅😅(驚嚇)。
今天收到一位未曾謀面的大姐寄一份神秘禮物給我,如獲至寶。我問她:為什麼想送我禮物?她說:感覺我是一個做事的人,值得相信。
打開信封,裡面裝袋仔細,拆開看是手工製作的十字繡作品,這圖很經典,是德國藝術家 #杜勒 (Albrecht Durer )的 #祈禱之手 Praying Hands。這圖各位一定見過,其中的故事大家Google不難查到。讓我感動的是:原來我們持續默默做一些事情,還真的有人也持續關懷支持著,一直給我們鼓勵與力量。
雖然不曾謀面,但是謝謝您。
再找時間拿去裱框,掛起來欣賞也給自己正向的力量。
這樣一雙布滿苦難的手,正作出祈禱的姿勢,更令人覺得敬佩。沒有人會單槍匹馬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因為你的身後站著許多人,他們每個人都在替你默默分擔著些什麼,記得感恩。(此段文擷取網路)
護理師義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9月20日晚上8點24分,中秋節前夕,月圓之夜;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梧州街口,艋舺夜市一隅。路口的頂級甜不辣隔壁,屋前有種植椰子樹的房舍,是完工於1950年的仁濟醫院(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舊院。(張哲生 攝)
台北仁濟院之起源,可追溯至清代的窮民救治機構,其前身為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慈善機構。
1866年,設立保嬰局,一開始收容無辜女棄嬰,後改為恤救貧兒童。
1870年,設立育嬰堂,收養棄嬰、孤兒,以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子女。
1875年,設立回春院,主要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1879年,設立養濟院,為賑濟鰥寡孤獨及殘廢無告之窮民。
1886年,設立同善堂,主要為客死台北之軍官、旅人提供停柩之所。
1899年(日明治32年)5月3日,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為「台北縣立仁濟院」,於艋舺育嬰堂原址(今台北市廣州街243號),後因地方改制而更名為「台北仁濟院」,並在1904與1905年,分別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
台北仁濟院重要的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是在1870年(清同治9年)時,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收置棄嬰、孤兒及孤苦無依子女,故刻立碑文「艋舺新建育嬰堂碑記」以紀念其落成。後於1972年至1975年間,因興建仁濟醫院新大樓,「淡北育嬰堂碑」重新出土,於是,文獻會為重彰古蹟蕃衍文化,則於1975年撰立「淡水育嬰堂碑沿革記略」碑文以紀念之。目前上述這兩塊碑文被並列鑲嵌在仁濟醫院大門口西側的牆上。
台北仁濟院在日治時期是頗具規模的社會慈善救濟機構。救濟、收容對象為當時廢疾、病傷、老衰、幼弱之人民。在台北、基隆、宜蘭、羅東設立診療所,實施定期巡迴施診並於交通不便地區委託當地醫師進行義診。並收容行旅病人、結核病患者,補助盲啞教育及窮苦民眾之育幼教育經費。
1922年,台北仁濟院搬遷至崛江町(今西園路),收養鰥寡孤獨及廢疾無告之貧民,並辦理施療及診療、地方巡迴義診、行旅病人及精神病患免費收容、盲啞生與兒童教育委託業務,和精神病療養所,為台灣地區最早之精神病院。並於基隆市、宜蘭市及羅東街分設診療所醫治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設立台北收容所,施療收容精神病及結核病者。
1923年,台北仁濟院設立台北施醫所,並於今廣州街200號位址設立16床之木造平房病室、X光室及開刀房。
1937年,增設病房、X光室及開刀房,以綜合醫院形式提供醫療服務。
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台北仁濟院,台北仁濟院辦理法人登記,改名「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以「仁心濟世」為宗旨,仍戮力於醫療及社會福利。其設立之附設機構包括:附設仁濟醫院、附設仁濟安老所、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以延續清代以降之社會慈善救濟精神。
1950年,為推動仁濟醫院現代化,將廣州街200號原有木造建築進行拆除,改建為磚造二樓新廈,設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簡稱仁濟醫院),並於1951年1月落成啟用。
1955年,完成精神療養所擴建,並將精神療養更名為「附設仁濟療養院」。
1968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日本九州嬉野病院締盟姐妹醫院。
1969年,位於舊院東側的四層樓總院大樓落成。
1972年,為擴大醫療服務,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於舊院對面(廣州街243號、華西街口旁),興建地上11層、地下一層之醫療大樓,興建工程耗時5年完成。
1976,為擴增醫療服務與提高醫療水準,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私立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簽定「醫療合作合約」。
1977年11月12日,坐落在舊院與總院大樓對面(廣州街243號)的新式仁濟醫院大樓正式啟用。
1983年,增設復建科。
1985年,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落成並正式啟用。
1987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台北護理師護士公會簽定「居家護理合約」,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2002年,仁濟安老所改建完成,並擴大安養服務。
2005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及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與台大醫院訂定醫療合作協議。
2006年,台北仁濟院總院於現址進行仁濟醫院大樓整建。
2010年,仁濟醫院大樓整建完工。
2012年,成立台北仁濟院社區健康營造小組。
台北仁濟院自前身保嬰局創立(1866年)至今已有150年歷史,除秉持仁心濟世之精神外,並遠瞻未來,期能成為國內聲譽卓著之公益慈善團體。
護理師義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護理師的日常快要變成旅遊達人日記
不好意思蛤~老人消特休,只好把個案挪在同一天,硬擠出時間來放假。疫情以前的特休還會排連假去義診,一次至少六天,消耗很快,感覺時間不太夠用,去年至今哪裡都去不了,特休沒消也不是辦法。大家不用羨慕我,如果你在職場30年,也會在忙碌工作之餘為了排假感到困擾的。
今天介紹「北部一日輕鬆行程」,伴遊的是我阿母,為什麼一定要帶上媽媽?順便復健啊!她的左跟骨骨折術後,總要藉機活動筋骨,曬太陽也是治療的一環,所以帶出場皆大歡喜。
早上九點從家裡出發,直接開車上陽明山,竹子湖是個非常美好的景點,春天有海芋,初夏有繡球花,盛夏有金針花與野薑花,入秋有楓紅,冬天有櫻花,幾乎四季都有特色,今天還看到二種特別的植物:川七開花 與 台灣奇異果,第一次見到超開心的。
十一點左右離開繼續往山上走,經過小油坑、冷水坑、箭竹林,一路往後山前進,遵循指標往金山。沿路山景非常優美,翠綠的顏色賞心悅目,時而雲霧,時而陽光普照,開車非常舒適,經過日月農莊往馬槽花藝村的陽金公路還看到猴群在路旁漫步或大喇喇的過馬路,實在有趣。
十二點半抵達金山老街,那個時段老街已沒什麼人採買,相對安全,找了一家有家鄉味的餐廳用餐,宜蘭三星的卜肉+記憶中味道濃郁的芋頭旗魚米粉湯,滿足了母女兩人貪吃的嘴。
一點半出發沿著金山-萬里-三芝-淡水,沿路海岸線超美的啦!海天一色線,湛藍到無法形容。走走停停下車拍照,隨性也愜意。
趕在下課下班時間前返家,避開擁擠的車潮,完成今天的小旅行。逛也逛了,吃也吃了,看也看了,曬也曬了!該復健活動的上下車不下十次,阿母頻喊累😅。
明天再上班,幾天後又放假了!這樣想心情會好一點,大家正向思考齁!
護理師義診 在 天恩診所- 趙醫師從非洲義診回來, 團員裡護理師章詠洵製作了 ... 的推薦與評價
趙醫師從非洲義診回來, 團員裡護理師章詠洵製作了美麗的影片與您分享非洲傳愛. ... <看更多>
護理師義診 在 去非洲義診教會我的事-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一般來說,檢傷護理師會依照病人狀況將病人分到內科或外科,而駐診醫生看完病人後就會開藥,然後護理師就會負責執行醫囑。 但是, ... ... <看更多>
護理師義診 在 疫後義診重啟前進苗栗卓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周末假日,慈濟人醫會再度前往苗栗山區義診。每一趟,都讓醫護人員,感受大不同,其中一位,剛加入的護理師,說自己在訪視貧苦的經驗中,學到最多的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