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以下內容不含任何劇透☆
第一次聽到「黃子華」三個字是1991年,那時候他不是甚麼子華神,還是小學生的我偶然借了一張LD (好老!!!!),看了他第一個棟篤笑娛樂圈血肉史,那時候根本聽不懂他說的政治或時事,只是為了他那張很好笑很滑稽的臉,在他連賴三都沒演的時候,我就很喜歡這個人。
「子華神」,太神化,神應該很離地站得很高,不可能如此一針見血地講打工仔心態,黃子華從來都是最貼地的一個人,所以我不會稱呼他為子華神;「子華哥」,應該是羅蘭姐才叫;「子華」,太熟太接近,象徵不到我對他的尊敬;「黃生」,有點親切又有點距離,充分表現出我對他的敬畏以及小粉絲從低到高的視線,所以我一直都尊稱他為黃生。
第一次現場看的棟篤笑是兒童不宜,那些年只要你肯努力一點,早一兩個小時去通利排隊,沒有買不到的字母行(重點還要是伊館!)。同行朋友總愛開玩笑,你這麼愛他,趁著互動環節衝上台啦,我的回應總是:對著他我會失禁的!一年又一年過去,走狗運般前幾年有機會跟黃生單對單講話,我成長了居然沒失禁,但那個小粉絲的戰兢心情從沒間斷,一個笑容一下握手,已經夠我開心得飛上天。
沒有遇過一個封咪或退休的偶像,今年知道黃生打算金盆𠺘口,雖說震驚但其實看著他的年紀我也有做好心理準備,天知道度一個棟篤笑要花掉多少時間和精力,只是沒想到他跟棟篤笑血脈相連,居然真的可以做到這一步如此老瀟如此黃子華,既然是粉絲,除了支持還是支持。
7月6日,看完第一場.從一開場走馬燈式地看著一幕幕過去的經典,內心很激動很不捨,一直以為只有我們這種眼淺人才會感情澎湃,誰知道黃生第一場跟觀眾道別時就已經忍不住眼淚,對了,差點因為你被過份神化而忘了你也是個凡人有血有淚,上一次見到你失控流淚是志雲飯局的訪問,那次在講的是低潮的過去,這次的眼淚是為了一個個愛你和愛你的棟篤笑的觀眾,很留戀,但我明白所有事情都應該在最好的時候就結束,做到爛做到盡對任何人都不好。
金盆𠺘口,花了很多篇幅講過去的香港.跟冇炭用一樣,他想說的是不要留在以前的香港最風光的迷思當中,再風光的歲月還是有陰暗的一面,只是大家選擇記好不記壞而已。第一場有個爆肚位,脫離劇本講了幾分鐘後,他說,其實我為什麼要收山?隨口講我都講到十分鐘啦,每一句都充滿著對舞台的留戀,作為粉絲一定最支持你的收山決定,但如果有一天你要出山,我第一個會跑去買飛。
其實還只是第五天,其實我還有幾場可以看,但真的每天都覺得很捨不得,畢竟世界上沒有一個「智者」能像黃生一樣對我洗腦。小朋友玩做戲,我會想起他說他不扮爸爸媽媽要扮淫婦的老公;咁大隻蛤乸隨街跳,我會想起他說咁大個媽媽隨街跳;標參,我會想起阿媽標個仔參,邊個俾贖金?深水埗,我會想起他說那是要來懲罰唔發財的人;回歸,我會想起全港市民熱烈慶祝回歸只有兩個字正確;午夜凶鈴,我會想起他說那個電話是保險從業員打來的;東方之珠的精神,我會想到無精神;打風,我會想起他說的八號八號;DLLMCH,我會想起請你好好放低;孔明,我會記得他跟諸葛亮不是兩個人;少林足球,我會想起武當有籃球;聽到譚詠麟的朋友,我會想起借錢時的公轉自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會想起行行都有吞泡既精英。
28年,15個棟篤笑,誇張地說,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另一個更能夠影響我想法的人.大概香港不會再有下一個黃生,但我希望多一點人像他一樣多年來依然保持著赤子貼地而且接納不同意見的心,我會再繼續等待下一個幻海奇情的。
黃子華 - 子華本部
#黃子華 #金盆𠺘口 #棟篤笑 #真係好好好好好好好唔捨得
#七月可唔可以過慢D #今個月要留比黃生所有影評都要押後
詠心同行保險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酒裝新瓶第二集--如何形成屬於自己的諮商理論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
【給新手治療師的話】最強的學派是?
◆風水輪流轉
剛入行的前幾年,每當遇到同行總是會被問到我是哪個學派的,就好像武林高手相見一樣,讓人不禁想回答「在下詠春格正,師承陳華順」(到底是有多愛葉問),似乎沒入個名門正宗就難登大雅之堂。的確我也還記得剛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那種不確定感,真的很需要有個理論學派,最好附帶具體操作方法才能讓人安心。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咳,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非常喜歡認知治療學派,覺得真是明快又有道理,既然一切煩惱均由想法而起,改變了不就好嗎? 後來碩士論文也是與憂鬱症的認知理論有關,其實不只我,最近幾十年來認知學派一直是臨床心理學的顯學,其實也與心理學追求科學化有關。畢竟有效的治療才可以大聲的宣稱「我有效,請給我錢」。在美國付錢的常常是保險公司,是他們來決定給付的金額與次數,前提是該治療法能得到實證研究資料的佐證,所以心理治療流於標準化、方便進行研究的操作手冊也就不奇怪了。
我國的臨床心理學深受美國影響,因此也帶有濃濃的「認知味」,但近年來此風潮開始有所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大聲疾呼,心理治療並非藥物,裡面有太多細膩複雜的因素,怎麼可能做成像食譜一樣來操作呢? 而就就我身旁聽到的,現在換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派大受歡迎,似乎它們才代表了有深度內涵的治療,至於Rogers的案主中心學派就和Bee Gees合唱團一樣,只活在六零年代模糊的音樂錄影帶裡了。
◆學派無高低,重要的是…?
為了明白最強的是哪個學派,學者們做了多年相關研究,結論是我們無法證實哪個學派優於另一個學派。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即便宣稱使用同一個學派,治療師之間的個別差異還是很大;相反地,無論治療師所信奉的學派為何,有效能的治療師之間的行為表現反而更為相似! 這代表了什麼? 首先,學派並沒有強弱之分,但治療師有。我想起「金山找」到佛山踢館,被葉問打敗後說「今天我北方拳輸給南方拳啦!」,葉問回說:「這不是南方拳或北方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確實,功夫不分男女好壞,重要的是看誰在打,如此不證自明的道理學者們卻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證實,也讓人不禁莞爾。
再來,有效能的治療師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在這方面研究就給出具體的答案了。共同點在於,他們在短期內就可以與案主形成良好的工作同盟,其中包含了同理對方主觀世界的能力,讓案主感覺被理解與支持,進而得到案主的信任,我想也包含了能看到治療關係中的缺口並適時予以修復。
華人心理治療網提供二十分鐘免費線上諮詢的服務,我一開始接的時候覺得很棘手,別說二十分鐘了,要在單次五十分鐘的諮商要做些什麼都不是容易的事,但過了幾個月後我逐漸明白,其實案主未必要我做什麼,是我給自己的壓力。前不久我收到一個公開回饋,上面寫道「原本對自己的問題癥結像霧裡看花,被一針見血地點出來,令人恍然大悟。諮商師也提供解決方法,覺得很用心」。在短短時間內我做了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此幫助? 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單純聆聽他想說什麼、理解字裡行間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並簡單回饋我所看到的議題罷了,相信新手治療師同樣也可以做到。
◆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吧
同理就好像練武功的底子,與其說是技巧,倒不如說是種能力,或者是特質更為恰當,需要經年的累積,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人原本就善體人意、能感同身受。但也不能因此說治療理論不重要,理論就像是心法,能讓治療師與案主知道治療何去何從,以及遇到困境時能如何面對。好的理論能提供整體的觀點來理解案主與治療,透過得到掌握感,治療師本身的焦慮與不確定感就會大幅改善,在「從打木人樁開始吧」一文中,我們已經談過表現焦慮對諮商所帶來的影響,存在主義說人是需要意義的生物,說白一點,人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我鼓勵新手先不要有門派之見,多多接觸不同的理論與技巧,然後選擇一或兩個比較近似的學派來建立自己的治療理論。在博士班時影響我諮商工作最深的當屬最美麗的歐巴桑—吳麗娟老師。她是我認識對諮商工作最有熱情的人,即便資深如她,年屆退休之際還像個學生一樣認真,接受家族治療的訓練與督導,讓我敬佩不已。她的名言”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提醒我們放下完美主義)、”不管怎樣我一樣愛你”,學生們都能朗朗上口。當時她指派一個讓我們受用無窮的功課 一「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其中包含了:
1.「人性觀」,也就是認為人的本質是什麼?
2.「發展觀」,人的發展歷程為何? 在什麼條件下發展會出現問題?
3.「治療觀」,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需怎麼做才能幫助案主?
4.「改變觀」,當案主改變時,行為上會有那些表現。
與其被動地上五花八門的工作坊,我鼓勵各位不妨試著完成這個功課,先針對有興趣的學派詳加研究,然後闔上書本,靠自己的理解書寫,至少要三千、甚至五千字以上,如此才能說你掌握了該學派的奧義。
有些人給的答案略嫌簡單,例如以案主中心學派來說,在人性觀部分僅回答「人性本善、有向上的力量」,治療觀則寫「無條件地接納與同理」,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單獨的觀念,而非整合的理論。相信讀了「成為一個人」這本書後便能給出更為整體連貫、詳述的答案。使用哪個學派並非自己說了算,我想到大學時有次上認知心理學的課,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說,「我知道答案,但是我說不太出來」,老師則悠悠地回「如果我無法說出來,那我不會說我知道」。再多的知識總得要自己理解了才算數,因此我鼓勵各位透過主動消納整合,來取代被動學習,如此一來不但這些知識真的變成「自己的」,更重要的,也比較省錢(笑)。
◆ 我的治療理論?
說了這麼多,那我的學派呢? 簡單來說是以「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為主,也就是相信人是群居的存有(being),人際關係對人的性格,包含自我概念、對他人的信任,以及人際關係模式(如何對待他人)息息相關,唯有能和他人維繫親密穩定的關係,人才能真正得到快樂,而治療師的工作在於透過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來協助案主也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話雖如此,從我的文章中可以發現到我運用了來自不同學派的觀念與技巧。就跟政黨一樣,我們不必把自己賣給某個學派,只要是自己所認同,或是與自己生命相容的理念或哲學均可納為己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是存在、人本、完型、敘事、家族治療、甚至是客體關係的治療師。這並不矛盾,當經驗越豐富,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些的學派其實是在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相近的概念。就連我原本所排斥的認知治療,現在諮商時偶爾也會使用其中的技巧,甚至指派「家庭作業」給案主呢。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
詠心同行保險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新手治療師的話】最強的學派是?
◆風水輪流轉
剛入行的前幾年,每當遇到同行總是會被問到我是哪個學派的,就好像武林高手相見一樣,讓人不禁想回答「在下詠春格正,師承陳華順」(到底是有多愛葉問),似乎沒入個名門正宗就難登大雅之堂。的確我也還記得剛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那種不確定感,真的很需要有個理論學派,最好附帶具體操作方法才能讓人安心。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咳,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非常喜歡認知治療學派,覺得真是明快又有道理,既然一切煩惱均由想法而起,改變了不就好嗎? 後來碩士論文也是與憂鬱症的認知理論有關,其實不只我,最近幾十年來認知學派一直是臨床心理學的顯學,其實也與心理學追求科學化有關。畢竟有效的治療才可以大聲的宣稱「我有效,請給我錢」。在美國付錢的常常是保險公司,是他們來決定給付的金額與次數,前提是該治療法能得到實證研究資料的佐證,所以心理治療流於標準化、方便進行研究的操作手冊也就不奇怪了。
我國的臨床心理學深受美國影響,因此也帶有濃濃的「認知味」,但近年來此風潮開始有所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大聲疾呼,心理治療並非藥物,裡面有太多細膩複雜的因素,怎麼可能做成像食譜一樣來操作呢? 而就就我身旁聽到的,現在換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派大受歡迎,似乎它們才代表了有深度內涵的治療,至於Rogers的案主中心學派就和Bee Gees合唱團一樣,只活在六零年代模糊的音樂錄影帶裡了。
◆學派無高低,重要的是…?
為了明白最強的是哪個學派,學者們做了多年相關研究,結論是我們無法證實哪個學派優於另一個學派。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即便宣稱使用同一個學派,治療師之間的個別差異還是很大;相反地,無論治療師所信奉的學派為何,有效能的治療師之間的行為表現反而更為相似! 這代表了什麼? 首先,學派並沒有強弱之分,但治療師有。我想起「金山找」到佛山踢館,被葉問打敗後說「今天我北方拳輸給南方拳啦!」,葉問回說:「這不是南方拳或北方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確實,功夫不分男女好壞,重要的是看誰在打,如此不證自明的道理學者們卻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證實,也讓人不禁莞爾。
再來,有效能的治療師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在這方面研究就給出具體的答案了。共同點在於,他們在短期內就可以與案主形成良好的工作同盟,其中包含了同理對方主觀世界的能力,讓案主感覺被理解與支持,進而得到案主的信任,我想也包含了能看到治療關係中的缺口並適時予以修復。
華人心理治療網提供二十分鐘免費線上諮詢的服務,我一開始接的時候覺得很棘手,別說二十分鐘了,要在單次五十分鐘的諮商要做些什麼都不是容易的事,但過了幾個月後我逐漸明白,其實案主未必要我做什麼,是我給自己的壓力。前不久我收到一個公開回饋,上面寫道「原本對自己的問題癥結像霧裡看花,被一針見血地點出來,令人恍然大悟。諮商師也提供解決方法,覺得很用心」。在短短時間內我做了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此幫助? 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單純聆聽他想說什麼、理解字裡行間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並簡單回饋我所看到的議題罷了,相信新手治療師同樣也可以做到。
◆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吧
同理就好像練武功的底子,與其說是技巧,倒不如說是種能力,或者是特質更為恰當,需要經年的累積,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人原本就善體人意、能感同身受。但也不能因此說治療理論不重要,理論就像是心法,能讓治療師與案主知道治療何去何從,以及遇到困境時能如何面對。好的理論能提供整體的觀點來理解案主與治療,透過得到掌握感,治療師本身的焦慮與不確定感就會大幅改善,在「從打木人樁開始吧」一文中,我們已經談過表現焦慮對諮商所帶來的影響,存在主義說人是需要意義的生物,說白一點,人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我鼓勵新手先不要有門派之見,多多接觸不同的理論與技巧,然後選擇一或兩個比較近似的學派來建立自己的治療理論。在博士班時影響我諮商工作最深的當屬最美麗的歐巴桑—吳麗娟老師。她是我認識對諮商工作最有熱情的人,即便資深如她,年屆退休之際還像個學生一樣認真,接受家族治療的訓練與督導,讓我敬佩不已。她的名言”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提醒我們放下完美主義)、”不管怎樣我一樣愛你”,學生們都能朗朗上口。當時她指派一個讓我們受用無窮的功課 一「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其中包含了:
1.「人性觀」,也就是認為人的本質是什麼?
2.「發展觀」,人的發展歷程為何? 在什麼條件下發展會出現問題?
3.「治療觀」,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需怎麼做才能幫助案主?
4.「改變觀」,當案主改變時,行為上會有那些表現。
與其被動地上五花八門的工作坊,我鼓勵各位不妨試著完成這個功課,先針對有興趣的學派詳加研究,然後闔上書本,靠自己的理解書寫,至少要三千、甚至五千字以上,如此才能說你掌握了該學派的奧義。
有些人給的答案略嫌簡單,例如以案主中心學派來說,在人性觀部分僅回答「人性本善、有向上的力量」,治療觀則寫「無條件地接納與同理」,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單獨的觀念,而非整合的理論。相信讀了「成為一個人」這本書後便能給出更為整體連貫、詳述的答案。使用哪個學派並非自己說了算,我想到大學時有次上認知心理學的課,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說,「我知道答案,但是我說不太出來」,老師則悠悠地回「如果我無法說出來,那我不會說我知道」。再多的知識總得要自己理解了才算數,因此我鼓勵各位透過主動消納整合,來取代被動學習,如此一來不但這些知識真的變成「自己的」,更重要的,也比較省錢(笑)。
◆ 我的治療理論?
說了這麼多,那我的學派呢? 簡單來說是以「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為主,也就是相信人是群居的存有(being),人際關係對人的性格,包含自我概念、對他人的信任,以及人際關係模式(如何對待他人)息息相關,唯有能和他人維繫親密穩定的關係,人才能真正得到快樂,而治療師的工作在於透過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來協助案主也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話雖如此,從我的文章中可以發現到我運用了來自不同學派的觀念與技巧。就跟政黨一樣,我們不必把自己賣給某個學派,只要是自己所認同,或是與自己生命相容的理念或哲學均可納為己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是存在、人本、完型、敘事、家族治療、甚至是客體關係的治療師。這並不矛盾,當經驗越豐富,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些的學派其實是在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相近的概念。就連我原本所排斥的認知治療,現在諮商時偶爾也會使用其中的技巧,甚至指派「家庭作業」給案主呢。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