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專心就是過動症❓
#別急著貼標籤❗️
可能是 #感覺統合 或 #肌肉張力的關係唷 😎
「老師,難道專注力不足有其它原因嗎?」🤔
上週末黃老斯跟媽媽爸爸提到,孩子不專心常被誤會是過動症。
但其實孩子不專心,原因有很多種😑。特別是很多孩子剛上小學,在適應學校生活的階段裡,難免會產生類似於過動症的不專心現象。
因此,孩子上學注意力不足,除了心理上還在調適外,可能也是感覺統合失調和肌肉張力低下的關係喔!🧐
🚩 #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是什麼呢❓
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發展理論,可以分成
☝️感覺調節就是指人體的感覺訊息與大腦的互動關係。
☝️運動能力則是大腦進行反應時,身體所產生的相應行為,也就是當人接受外在刺激時,身體如何作出反應。
那麼感覺調節是什麼❓感覺除了我們所知的五感(聽、看、觸、味、嗅)外,其實還有「前庭覺」和「本體覺」兩種:
☝️「前庭覺」關乎四肢與感知環境的互動,會廣乏影響孩子的協調能力、體育表現、工具使用和書寫等狀況。
☝️「本體覺」顧名思義,則是感受肌肉、關節或骨頭活動的感覺,會影響到孩子的做事順序及效率。
💡「前庭覺」、「本體覺」和「觸覺」是感覺統合理論中三大感覺系統🧐,如果感覺統合好,就能幫助各項能力的順利發展。但如果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導致孩子身體接受的刺激不足或過度😕,使身體做出不適當的反應。
一般而言,七歲以前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還在發育階段👧,所以常會因為這方面發育沒到位,導致專注力不足。如果孩子尋求的刺激不足,就會在行為中表現過激的反應🧠,比方說頻繁的跳上跳下來感受下墜的刺激感;如果刺激過度,孩子就會有高度警戒心,表現也變得神經質,因此往往被誤會為過動症🙄!
🚩 #肌肉張力低下
小朋友不專心,除了可能是感覺統合的問題外,肌肉張力也是常見的因素。
🔺肌肉張力是指肌肉放鬆時,被動地拉扯所產生的阻力,或維持姿勢時不刻意出力的表現。
如果肌肉張力低下,便不能維持固定的姿勢,很容易就會疲勞😩;如果孩子有肌肉張力低下的情形,在上課時無法長時間維持姿勢,因此表現出漫不經心、懶散的樣子。有的孩子因為臉部肌肉張力低下,平時面無表情,無法適時表達情緒反應,影響到性格和人際關係。
#解決問題前別急著貼標籤 🏷️
孩子為什麼不專心,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不過黃老斯🤓要提醒各位媽媽爸爸,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趕快解決問題,可能會疏於了解問題而採取錯誤的方式。在這裡要請各位媽媽爸爸多一點耐心😘,確定問題前不要隨意貼上標籤,這樣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更有可能產生誤解而疏遠親子間的關係。💕
黃老斯會繼續跟大家聊聊專注力不足的問題🤓,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希望能幫助有相關困擾的媽媽爸爸。👪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參考黃老斯的書 📖《爸媽請放心》,也有很詳細的內容呢!🙆🏻♂️
📌 #爸媽請放心 📘 https://goo.gl/Ybxoms
📌 #黃老斯的玩具樂園 頻道訂閱🎲 https://goo.gl/wNnRGB
📌 #黃老斯 IG 歡迎追蹤 👉 @ot__huang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