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價格
在今天之前,我已經對紐約咖啡館沒有什麼期待了~
所有的旅遊書以及google的評論都說,紐約咖啡館是個又貴、又高傲、又不值得去的店。
.
今天我很仔細感受與思考這件事,如果你用西歐國家的物價來看紐約咖啡館的咖啡以及餐食價格,就不會覺得價格有什麼不對!而如果你用匈牙利的物價來看,的確紐約咖啡館的餐費偏高沒錯!
.
只是我想要幫她平反一下,
你花一杯咖啡的價格、就可以聽到音樂演奏、進入世界第一美的咖啡館,吃到超好吃的煎鴨肉,我覺得我很有這個價值可以這樣感動啊!
很多事情,都是有價的,服務有價、美麗的創造有價、環境氛圍有價~
.
如果我沒進到紐約咖啡館吃午餐,我一定不會推薦布達佩斯,畢竟布拉格在我心中的位置好太多!布達佩斯充其量可能在我心目中,也只是個歐洲其中之一城市!還不能躍上心頭。
當然,這是一個人很真實的感受,我也不斷反省著,我是不是又把他跟巴黎、跟巴賽隆納、跟我心中美好的留戀城市比較了。
如果是,那就太不公平了。
.
有時候我們帶著什麼樣的眼光跟心態去面對與看待一件事,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你的感受與體驗。也許過去那些到訪者沒有用巴黎的水平來看待受到的服務,或者他們直接比較的是窗外的匈牙利其他餐廳,又或者那一天他真的遇到很不好的待遇也不一定。
.
.
但是紐約咖啡館的餐,特別是我今天點的煎鴨肉,鮮嫩好吃、調味水準非常到位,服務人員也不像書上或評論上寫的那麼不可一世。他們用流利的英文為我介紹、也用非常好的態度為我帶位跟指引。
.
旅遊書上、網評上、或者別人的部落格上,
寫的都是別人的經驗,唯有你親臨現場、親身體驗、聽上一場美好的現場演奏、好好感受現場餐廳的第一美景,才知道值不值得!也才懂得自己喜不喜歡。
.
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人生、與出現在你眼前的人事物,可能有機會翻轉你每一刻後續的經驗。
.
就像昨天對岸同胞推薦的匈牙利餐廳,網評第一名,我一點都吃不慣啊!我還覺得我自己燉的牛肉湯好喝一百倍了!但,這是個人感受,不是真實事實。
/
你的布達佩斯必逛景點跟必吃美食一定跟我不同,
這就是旅行的迷人之處。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有無數地方可以前往旅行,永遠不覺得膩,累過之後也能夠再出發。
.
走過歐洲無數大城小鎮,看過多少童話小鎮、舉世聞名的世界遺產,
不是我去過了我就變得多厲害,
永遠都是因為這趟旅程當中,我遇到什麼問題、我解決了哪些困難、或者我感受了什麼、與自己對話了哪些,於是我成為了更好的人,是我自己喜歡的那個模樣。
.
旅行不是一場比賽,不是哪些地方你去過了沒有,
而是在旅行的路上,你獲得了多少?成長了多少?是不是有機會改變你未來的生命。
世界如果有七千個地方可以旅行,從來都是在旅行路上的每一個過程吸引旅人,
別只為了匆忙打卡,用眼睛、用心去體會與感受~~~
.
TO BE A TRAVELER AND NOT A TOURIST 👉:
Be Spontaneous.
.
Don’t fast food.
.
Don’t rush to big attractions
.
Make friends with a local
.
Stay for long time
.
Local market.
.
Tr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
=
👉團購中:
⭕️星采保養品❤️ 週年慶:https://meim.ai/debeb7
.
⭕️法國THOMSON智能溫控微電鍋:https://meim.ai/05ff83
.
👉六重玻尿酸超好用幫你談好最低價12元/片面膜:https://bit.ly/36HTPt5
.
👉對抗covid-19,量子天使噴起來:https://bit.ly/3jRuinv
.
👉⭕寧靜頸枕690(送飛行耳塞):https://bit.ly/3mSAcrB
趁著募資便宜快點下手吧:
⭕️海龜包1入專屬連結👉:https://bit.ly/3z8boOQ
⭕️側背包1入👉:https://bit.ly/2X9a40V
⭕️背包+側背包組 👉:https://bit.ly/3C39gt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hket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藝術節的SUPER POOL互動展覽,原創者Jen Lewin親身到訪慈幼英文學校,教導同學如何把細小的LED燈縫在布料上再通電,講解背後原理及如何運作。(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704328)...
親身到訪英文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紐時評論〈被Pornhub毀掉的孩子〉引輿論聲討,Pornhub表態做出修改,你相信它能「改邪歸正」嗎?】
近日有pornhub用戶留意到普通未認證用戶不再能夠下載色情影片,影片也傳不上去… 你知道為什麼嗎?這源自《紐約時報》一篇調查性評論。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本週發出〈被Pornhub毀掉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Pornhub)一文,指出每天擁有近30億廣告曝光量的色情網站Pornhub疏於內容審核,讓性侵兒童、復仇式色情、偷拍女性洗澡、種族主義和厭女內容充斥在其網站,並以此為盈利手段。
紀思道在該篇評論的文末表示,「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搜索引擎、銀行或者信用卡公司要支持一個靠性侵兒童或者昏迷女性掙錢的公司。如果PayPal可以暫停跟Pornhub的合作,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萬事達(Mastercard)和維薩(Visa)也可以。」評論文章發出後,萬事達和維薩宣布立即對Pornhub展開調查,並表示隨時可能中止與Pornhub合作。
Pornhub則發出聲明,稱將對其網站服務進行重大更改,包括禁止未經認證的用戶上傳影音內容、移除用戶下載影音的功能、增強其內容審核等。紀思道於後表示,這些更動能產生多大影響,取決於Pornhub如何落實這些措施,並稱Pornhub「並未贏得他的信任」;紀思道今日再度於《紐約時報》撰文評論,文章題為〈An Uplifting Update, on the Terrible World of Pornhub〉。
端傳媒於下說明Pornhub提出的更改舉措,同時簡介紀思道的評論內容:
📍Pornhub打算做什麼?這些改變,真能解決問題嗎?
Pornhub提出的更動措施,諸多涉及紀思道指出的問題。Pornhub在其聲明中稱,「只有在我們的平台被用戶信任時,諸如包容性、表達自由、隱私等我們的核心價值,才有可能彰顯」,並呼籲其他線上平台一同正視對非自願性、性侵孩童(child sexual abuse material, CSAM)內容的處理,稱「所有線上平台都有道德責任參與這個奮戰,這需要集體的行動以及持續性的關注。」
👉🏻禁止未經認證的用戶上傳影音內容:只有Pornhub的內容合作夥伴、模特計畫(Model Program)的參與者得以上傳內容,措施立即生效;自明年起,Pornhub會提出內容審核架構,任何用戶的內容在通過審核後才能上傳至其平台。
👉🏻禁止用戶下載網站上的大部分內容:紀思道在〈被Pornhub毀掉的孩子〉一文中指出,由於Pornhub原先允許用戶從其網站下載影片,「即使某個強姦影片應當局要求被刪除,也可能為時已晚:在不斷分享和上傳的過程中,該影片將永遠存在下去。」
Pornhub目前決定、也已經移除所有用戶的下載功能,只有經過認證的模特計畫內容提供購買下載;同時Pornhub也在聲明中強調,這項措施可結合公司已經引入的指紋識別技術(fingerprinting technology),能對性侵影片「採指紋」、阻止這些影片再次上傳。不過紀思道引用美國媒體《Vice》的報導〈Pornhub Doesn’t Care〉,指出這項技術能輕易在Pornhub上被規避掉。
👉🏻擴增內容審核資源:紀思道先前在文中批評,Pornhub投入的內容審核資源過少,並稱「Pornhub不願意告訴我該公司僱傭了多少內容審核員」,「相比之下,Facebook告訴我該公司有1.5萬名內容審核員」。
Pornhub今次表示,將建立新團隊「Red Team」,主動審核用戶上傳的內容是否隱含違法行為;同時,也會加強辨識涉及不適內容的檢索關鍵字,人工及科技的審核方法雙軌並行。
關於檢索關鍵字,紀思道先前的評論舉實例指出,「儘管如今無法在Pornhub上用英文搜索『underage』(未成年)或『rape』(強姦),但該公司仍然沒有努力刪除此類影片」,且「搜索『r*pe』可以出現1901個影片」。Pornhub在聲明中表示,內容審核團隊將注意平台上的搜尋趨勢,關注是否有試圖規避核查的詞彙成為熱搜。
👉🏻信任標誌計畫(Trusted Flagger Program):Pornhub表示這是最近新推的計畫,非營利組織能針對平台上可能不適的內容,對Pornhub提出示警;目前有超過四十間關注網絡、兒童安全的組織參與計畫,有直接渠道能與Pornhub的審核團隊接觸。平台上的任何內容只要被這些組織視為違規,即刻下架。
Pornhub在聲明中列出合作夥伴名單,世界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非營利組織都在其中,包括台灣的「台灣展翅協會(ECPAT)」。
👉🏻與NCMEC合作:Pornhub表示2019年已以自願方式與美國國家失蹤及被剝削兒童對策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 NCMEC)合作,而明年NCMEC將發出報告,指出Pornhub及其他社群平台上合共有多少內容涉及性侵孩童(CSAM)。
👉🏻發布審查透明度報告:Pornhub稱將在明年發布透明度報告,說明2020年的內容審核狀況,並強調報告不會只呈現提供給NCMEC的相關數據,還將闡述更多與平台安全有關的關鍵資訊。Pornhub稱此舉會讓其成為「唯一發布這類報告的成人內容網站」。
📍紀思道針對此事最新發出的評論,談了些什麼?
對Pornhub提出批評和討論,紀思道於〈An Uplifting Update, on the Terrible World of Pornhub〉中指出,「我們想改變的不是色情,而是強姦問題。國際企業利用孩童遭受的性騷擾賺錢,為此感到噁心並不是道貌岸然,而是出於一份同理的心。」
端傳媒於下再特別點出這篇評論提到的的三個要點:
👉🏻新機制可能存有漏洞:儘管Pornhub已試圖做出多項努力,紀思道表示「我們應適度地持懷疑態度」。他指出,即便Pornhub上不再有下載按鈕,仍有許多可能的方法能載下影片;通過審核而上傳的影片,也仍可能含有不適內容,例如九月時一名經過核可的Pornhub用戶,便因上傳性騷擾十六歲女孩的影片遭到起訴。
👉🏻Pornhub之外的其他色情網站同樣需要改革:紀思道指出,需有結構性的改革來預防性剝削的發生,而這意味著在得到極大關注的Pornhub之外,其他色情網站也需要做出改變,並特別點名和Pornhub同屬全世界前十大最常被造訪網站的XVideos和XNXX。
👉🏻政府部門的回應與下一步:紀思道強調,他一點都不信任Pornhub,所以政府官員需要用他們從未用過的方式來監督這個產業。紀思道指出,四名美國參議員已於當地週三起草跨黨派法案,法案將讓性侵受害者以更簡易的方式,對利用這些性騷擾影片營利的公司起訴。四名參議員是民主黨籍Maggie Hassan、共和黨籍Joni Ernst、共和黨籍Thom Tillis,以及曾親身到訪香港支持反修例運動、八月被中國外交部制裁的共和黨籍Josh Hawley;主導《保護香港法案》的民主黨籍參議員Jeff Merkley,也在起草一份跨黨派草案,試圖對這些公司採取更嚴厲的規管。
由於擁有Pornhub的Mindgeek是一家位於加拿大的私營公司,紀思道在〈被Pornhub毀掉的孩子〉中點名「自稱是女權主義者,並對其政府為全球女性賦權的努力感到自豪」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稱「這裡有一個問題要問杜魯道和所有加拿大人:為什麼加拿大會有一家向全世界傳播強姦影片的公司?」而在今次文章中,紀思道指杜魯道已做出回應,稱他的政府正在研擬針對這些平台的新規範。
紀思道於文末表示,相關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法,但「結合公民責任、對罪行的起訴、政府規管、信用卡公司和銀行的制裁,以及為防止企業轉至規管較少的國家所做的跨國合作,都能引起更好的行為。我們或許永遠無法刪除網上的孩童性騷擾內容,但我們可以減少因為難堪畫面被有錢企業拿來賺錢、生活因此粉碎的十四歲女孩及男孩的數量。」
圖:網絡截圖
#延伸閱讀
郭婷:惡在細水長流處——日常暴力與「N號房」
https://bit.ly/2QPu2YD
😽一人限定、多人團購,暢閱不受限!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端傳媒 #Pornhub #性剝削 #性騷擾 #紀思道
親身到訪英文 在 Karren's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我所認識的 梁正群:
-喜歡也很會演戲,還會被拍(原本他說他不會)。
-喜歡籃球,寫專欄寫到訪問國外的籃球明星,英文讚讚一百分。
-私底下很愛把自己的大頭貼設為各種貓咪,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不用狗。
-是個自嘲的高手,微偶包但喝了酒好像會放飛自我。
-太太很可愛,充滿自己的特色。
-有時候會分享自己跟爸爸的日常,每一次都好好笑。
-在他高大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薄透如生魚片師傅切的蘿蔔片般的一顆心。
這陣子他出書了,我才又多認識了他一件事,就是他的文筆非常好。某天看完試讀,我大半夜的一邊看得淚流滿面,一邊被裡面一些莫名其妙的內容逗笑,裡面有太多看起來似乎很平常,卻是非常深刻的點滴,那些點滴或許你我曾經歷過,也有很多或許只有他,尤其是他與他的父親才會有的經歷。內容蘊含的情感之深厚,讓我忍不住再重新翻閱,看完後心裏滿滿的感動。如果你是喜歡正群的朋友,你一定要買這本書;如果你還沒有親身了解過正群,看過這本書後,你會喜歡上他的。真心推薦 梁正群的第一本書「修身與我,有時還有小牛」給大家。
(PS:謝謝正群與出版社的信任,讓我擔任書封攝影師一職,雖然熱炸了風又大到靠背但是拍照當天的氣氛好愉悅。然後賣力的睜開雙眼跟太陽對尬的正群真的太專業了)(我可以!)(睜!)
親身到訪英文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藝術節的SUPER POOL互動展覽,原創者Jen Lewin親身到訪慈幼英文學校,教導同學如何把細小的LED燈縫在布料上再通電,講解背後原理及如何運作。(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70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