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哇~快來不及了! 來不及了! 哇~~~」
週二上課前,唯可坐在地板上哭鬧嘶吼著
預定出門的時間已過5分鐘
包包和各樣物品還散落在一旁
而我想起昨晚的對話
👩🏻:「明天要上步道課,我們來整理包包吧」
🧒🏻:「我想明天早上再整理」
👧🏻:「我也是」
👩🏻:「明天早上才整理來得及嗎?」
🧒🏻👧🏻:「可以!」
孩子們自信滿滿,並且異口同聲地回應我
我也就選擇放手相信他們
但心中默默做好無法準時出門的心理準備
當天早上,喬伊早早起床
換衣服、吃早餐、整理包包
👩🏻:「我們該起床準備囉!」
👧🏻:「媽媽再跟我躺一下啦」
唯可一邊撒嬌一邊發出賴床的邀請
👩🏻:「這樣來的及嗎?」
👧🏻:「來得及!」
我繼續和他躺著抱抱一會兒
沒多久他主動爬起來換衣服
我也起身做準備,過陣子聽到他生氣的聲音
👧🏻:「衣服沒有平平的! 媽媽幫我折!」
原來是秩序感發作,為著不平整的睡衣在生氣
👩🏻:「有需要跟你一起折嗎?」
👧🏻:「不要! 媽媽幫我折!」
👩🏻:「折睡衣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媽媽可以跟你一起想辦法,但需要你跟我一起合作喔!」
👧🏻:「不要不要! 媽媽折!」
我抬頭瞄了一眼時鐘,距離出們時間剩15分鐘
👩🏻:「等你準備好要跟我一起折的時候再跟我說,再15分鐘要出門了,我要先準備自己出門的東西喔」
說完,我走向浴室繼續做準備
唯可則是繼續留在原地大哭
同時他的情緒更激動了
不斷的吼著:「幫我折! 要來不及了啦」
我一邊準備的同時一邊檢視內在,是平靜的
過往可能會因為孩子哭泣而感覺內疚
或是因為出門時間一步步逼近而感覺焦慮
也可能因著孩子無法說到做到而感覺失望
各種情緒擠在一起變成一團黑色毛線球
最後爆炸的經驗次數,過去不在話下
不過這幾年持續不斷的練習覺察與課題分離
也透過培育正念,讓自己和風暴保持一點距離
#站在遠處看_能看得更加清楚
透過學習取得更多資源和選擇
也為內在觀點建立堅強的後盾
👉🏻面對放下哭泣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與出門前的準備是孩子的課題
孩子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原地哭泣或是有其他動作
而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陪伴孩子
所以我選擇先去準備,但如果我準備好了
我也會選擇留在孩子旁邊陪伴他調整情緒
許多時候選擇沒有對錯,沒有正確答案
只能依照當下的情境去做出適合當下的選擇
👉🏻面對無法準時出門的狀況
最壞的結果就是上課遲到
或是孩子忘記帶該帶的東西出門
這些結果都是我能承擔與接受的
雖然過程會不太舒服,但都是寶貴的經驗
能幫助孩子在下一次做出更適當的選擇
👉🏻面對孩子說了卻做不到的結果
孩子時常對自己過於自信
因為想的總是比較容易呀
就當作孩子在正常發揮
如同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中》所說
孩子說到做到是父母的小確幸
說了做不到才是常態
孩子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累積大量的經驗
才能夠更認識自己
才有辦法學會評估與負責的能力
一路上我都是陪喬伊這樣練習過來的
所以他具備這樣的能力
也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而唯可還在練習的階段
我願意陪他承擔失敗的結果
累積屬於他的人生經驗
當我透過與內在的核對找到安定的力量
就能沒有猶豫的帶著覺察去行動
並明白行動當中帶有愛,愛自己也愛孩子
我梳洗準備好之後
孩子還是沒有進度的繼續在原地哭鬧著
距離出門時間剩5分鐘
👩🏻:「親愛的,我們還有5分鐘要出門」
👧🏻:「不要! 我還沒準備好,等我!」
👩🏻:「還沒準備好該怎麼辦呢?」
👧🏻:「我不知道!」
👩🏻:「有需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不要不要!」
孩子還沒回到身心容納之窗中
情緒還沒過去,也就無法溝通
我也不說話,安靜坐在一旁等待
這時吃完早餐的喬伊,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唯可一看到,原本逐漸平緩的情緒海洋
再度激起狂風大浪
👧🏻:「不要出門! 我還沒準備好啦! 喬伊等我!」
👩🏻:「唯可」
我喊了他的名字,停頓了一下
👩🏻:「你很緊張,是嗎? 」
👧🏻:「嗯~嗚嗚嗚」
👩🏻:「你擔心被丟下嗎?」
👧🏻:「嗯~嗚嗚嗚」
👩🏻:「唯可,我們會一起出門,不會丟下你的,這樣能讓你安心點嗎?」
她點點頭
👩🏻:「出門時間到了,我們得出門才趕得上課程,不過我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請問你還需要多久的時間準備呢?」
他比出5根手指頭
👩🏻:「5分鐘是嗎?」
👧🏻:「恩恩」
👩🏻:「那再給你5分鐘準備,時間到無論準備好了沒,我們都得要出門囉!」
雖然這樣說,但我知道就算多了5分鐘
也還是無法讓他完成所有他想做的事
但至少我們彼此心裡都有個明確的底線
(我自己心裡則是可以接受10分鐘的緩衝)
我尊重他的意見和需求
同時他也得學習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和需求
這5分鐘,孩子都在發脾氣中度過
繼續的抱怨衣服不平整
抱怨太趕了他來不及準備
抱怨要整理的東西太多了
我在一旁靜靜的聽,沒說什麼
想著要是以前,應該就會按耐不住開始說教
「你看來不及吧! 昨天叫你整理你就不聽,來不及怪誰」
「早上還不早點起床準備,自己愛賴床還敢說」
以上的話,當下說出來會很爽
但卻對事情沒有幫助,只是更加刺激孩子的情緒
是該討論、該反省,但不是現在
時常帶著覺察問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而我當下的答案是👉🏻先順利出門再說
手機計時器響起,5分鐘時間到了
👩🏻:「我先到門口穿鞋等你喔」
語畢,我也背起包包往門口移動
孩子則是繼續在原地崩潰
一邊拿著未整理好的包包衝出來
一邊大哭說他還沒吃早餐
穿鞋時也繼續生氣,說他不會穿
雖然我的原則是:「不幫孩子做他自己做得到的事」
不過當下趕時間,如果再等他調整又會僵持一陣子
所以我選擇先協力幫忙孩子將鞋子套好
一波三折,總算是出門了
就這樣,宏爸載我們到捷運站搭車
唯可也一路崩潰到捷運站
而我也做好心理準備
可能需要在月台等他哭一陣子
沒想到一到捷運站他就不哭了
就這樣,我們順利地搭上捷運
我看他平靜下來,想說可以聊聊剛才發生的事情
👩🏻:「唯可你好多了嗎? 可以聊一下剛剛出門前的事情嗎?」
他點點頭
👩🏻:「剛剛感覺你有好多情緒,你想要衣服平平的,也想要整理包包跟吃早餐,好多事想要做,卻沒時間去完成,我感覺到你很緊張、挫折,是嗎?」
👧🏻:「恩,很難過」
👩🏻:「沒辦法完成所有的事讓你很難過是嗎? 那媽媽在想,下次要怎麼樣才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想做的事呢? 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不知道」
👩🏻:「要聽聽我的想法嗎?」
他點點頭
👩🏻:「我在想如果前一天晚上先整理好包包跟選好衣服,早上起床只要換衣服跟吃早餐就能出門了,或許就能在出門前完成所有的事,你覺得呢?」
他不講話
👩🏻:「還是你想一下晚點再討論呢?」
👧🏻:「我晚點再跟你說」
於是,我們就停止這話題
一直到回家幫孩子們洗澡時,唯可突然主動開口
👧🏻:「我喜歡上步道課,不過今天早上好忙好趕喔!」
👩🏻:「對呀,你有想到什麼辦法早上才不會好忙好趕呢?」
👧🏻:「我可以前一晚整理包包,這樣就不會來不及了」
我向他微笑
👩🏻:「你下次可以試試看」
每一次的經驗都很珍貴
尤其是失敗的經驗,能化成養分與燃料
推進著成人與孩子不斷的向前邁進
#不要怕失敗 #永遠有下一次的機會
#成人跟孩子都是如此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通常只要是跟孩子出門
在時間上一定不能抓太緊
假設路程需要30分鐘
我會再多抓個20-30分鐘的緩衝,盡量提前出門
以防緊繃的時間導致情緒也跟著緊繃
因為跟孩子出門就是要有心理準備
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和狀況阿
(孩子本身就是狀況製造機,有人同意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80的網紅Cycling Lady小魚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山系】一日鳶嘴稍來步道|嚇到漏尿|爬不完的牆|美輪美奐紅地毯|ft.拉拉、Uma、姍姍、小路、阿賢 #鳶嘴稍來步道 #紅地毯 #台灣紅榨槭 #小百岳 ♥️YouTube訂閱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把廣告看完』謝謝尼~ ------------------------------------...
親不知子步道走多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主動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2】
昨天寫了三三從失敗中學會接納與引發學習動力,這讓我想起了妹妹川川三年前也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失敗故事。
川川當時六歲,大班畢業時,因種種因素陰錯陽差的成為畢業生致詞的代表。
當時川川代表畢業生致詞,以六歲年幼的年紀,站上600人的大禮堂,對所有的來賓,秀了一場長達三分鐘的演說,精彩的內容,穩健的台風,落落大方的姿態,讓所有家長與孩子都看見了她的魅力,紛紛發出驚訝與讚歎。
當時許多人都說,川川六歲就能表現如此傑出,肯定是川川父母的血統傳承,更歸功川川天賦優異。
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川川的堅持,是她自己先有了願意,才能咬牙苦練出來成果來。
故事一開始,川川是正向積極的。每天放學,她和我到學校後面的步道,一起討論演講的內容,由她口述內容,我在一旁記錄。等一切都擬定稿子內容之後,川川開始進入背稿狀態時,她就出現散漫了。
川川的記憶不是頂尖,即便是自己擬的稿子,在背誦時仍然頻頻出錯。
反覆數十天的練習,川川只能記得三成。
當時川川不著急,我也就不急,因為我知道,川川還沒啟動她的想望。在她還沒啟動想望之前,一切都是白搭。
於是我們兩有一搭沒一搭的練習,偶爾我若催練習催的急了,川川練習的意願立刻降的更低,我很明白這是教養的槓桿原理,在還沒喚醒她的學習動力之前,一切只能默默的等待守候她,等待主動的契機到來。
在斷續陪伴練習一個月之後,老師突然介入稿子內容,大肆刪除與修改一番之後,川川的背誦就更顯的困難了。
畢業典禮前兩週,川川大致將稿子背妥,但並不算熟悉,因為文章順序經常前後掉換,接續不順暢。儘管如此,川川覺得自己背的很好,不肯再花時間背誦,我也就順從她的意思,不介入她的學習。
於我而言,孩子願意上台,就值得我欽佩,若上台時出糗忘詞,這反而才是六歲孩子正常的表現,也是可愛的回憶。
畢業典禮前一週,學校安排畢業預演,那天放學去接她時,她便躲在我的背後,抱住我的大腿。
當時老師在她面前,告訴我:媽媽,今天川川的表現,說真的,非常差。
我很訝異老師會這麼直白的表述,我開玩笑的回應:這是誇示?還是真的很差?
老師非常嚴肅的說:真的很差,不只我覺得,而是所有老師和園長都這麼認為。
我困惑的提問:川川表現得不理想,那中班的孩子呢?他們表現得好嗎?
老師:喔,這個就不得不說,中班的孩子,表現的超級好,園長都讚嘆,每個老師都很驚訝,川川跟她們比起來,真的落後一大節。媽媽,我們要好好的幫川川練習了,不然當天上場,落差太大了。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走出幼兒園門口的,我只知道當我聽見老師說得這番話時,自己有多受傷,更何況是六歲的川川?
川川緊緊牽著我的手,依偎在我身邊。
走出校園門口沒多久,川川便哭了。
川川:媽媽,中班在校生致詞,講的比我好,我講的好爛。
我蹲下來,看著她哭泣的臉。
我:你也覺得中班講的比你好嗎?
川川:舞台上面好高,我站上去覺得好可怕,然後我就忘了要講什麼了。中班的弟弟妹妹都比我勇敢,他們都不怕。媽媽,我好爛,我真的很糟糕對不對?
我:也許我們確實講的不好,但是你也有努力了,對吧?
川川:我覺得我不夠努力,媽媽我想要講得好,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不,我們當然可以,我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但你真的想要講的很好嗎?
川川:當然想,媽媽你幫我好嗎?
我:我當然願意幫你,但是在幫你之前,我得讓你知道,媽媽確實可以讓你變得很厲害,這部分你可以相信媽媽,但是這過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會很辛苦哦,你願意嗎?
川川:媽媽,我願意。
我:練習的時候,就得照著我練習方式練習哦,不能再按照你的方式了,一天至少要練三遍,很困難哦,你真的願意嗎?
川川:我願意。
因為受挫過,川川更清楚明白自己要什麼,經過我再三的核對,認為川川真的已經將練習的意願打開了,這會讓她跨越過去的學習方式,晉升為「主動學習」的人。
有了這份主動學習的動力,要引導她,就更為容易了,因為我們有一致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她自己想要的。
這就是「挫敗」帶而「學習動力」的最好示範。
在那之後,在畢業典禮到來之前,每天,川川會主動背稿三遍,其中一遍還要背誦給全家人聽,藉此練出上台的膽量。
在真正典禮來臨前兩天,老師在放學時又告知我,四所聯校的園長及其他高層來訊,告知川川的分校,要求老師務必要嚴格訓練川川,因為川川致詞在預演時的表現實在太差了,比起中班弟弟妹妹的表現落差太大了,川川聲音太小,速度又太快,希望老師督促川川修正。
川川也在場聽見老師的話語。當天回家,川川的練習便走樣了,每練習一次,川川就哭一次,每哭一次就自責焦慮一次。
川川:媽媽,我還是講太快了,對不對?我講的好差,怎麼辦!其他分校的中班弟弟妹妹她們是四個人上台,我只有一個人,她們台詞都沒我多,她們講的很好,我講的都不好,媽,怎麼辦?
這份焦慮,直到畢業典禮前一天晚上都持續著,我只能陪著她不停練習。
畢業典禮前一天,我帶著孩子學游泳,在遊戲間休息時,趁著裡頭沒人,川川跳上休息的椅子,又做了一次上台練習。
看著川川一次又一次自主的加強練習,我有著感動,我明白這已經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為了鼓舞川川的認真,我將練習的影片傳給舅舅們欣賞,獲得舅舅們一致讚賞,這讓川川得到非常大的力量,川川終於安定下來。
川川的最後一次練習,是在漆黑的房間裡。當時我已經躺著入睡,她突然堅持要再練一次。
我挺心疼孩子的焦慮,但焦慮是她的,身為父母,無法替代,唯一可做的,僅僅只是陪伴。川川在黑暗中,站在床角,大聲朗朗的背誦著畢業生致詞。
在畢業典禮當天,我開車的路上,川川練習了最後一次致詞演說。
當天的練習,她心情平穩許多,或許是舅舅們的稱讚發揮功效,或許是她自己也感覺自己真的非常努力,演說出來的感覺也非常的好,就這樣,川川帶著自信與甜美的笑容,登上她人生中第一個艱難的舞台。
最後她有沒有如她所願表現得出色,這一直不是我追求的,我珍惜的是,我帶領孩子從挫敗中,學會「接納」,從接納中學會「面對」,從面對中啟動了「學習意願」,這一切的開端,都因為有了「失敗」,所以失敗,是孩子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成長關鍵。
至於當天川川上台致詞的結果如何,底下的影片可以見分曉,大家可以各自斟酌給分。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親不知子步道走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家的馬桶壞了。
主要是沖屁眼的噴嘴變得很詭異,馬桶在噴完屁眼後的一分鐘,會莫名其妙打開繼續狂射,導致我在拉完屎後在鏡子前剪剪鼻毛或刷牙時,會被從馬桶突射出來的水柱噴到背部,幹真的會嚇一大跳,有幾次還差點抽筋。
一開始還以為家裡有鬼,而且是很低級的那種鬼,被馬桶多噴幾次之後也無法記住,因為棒賽完誰都會很放鬆啊。如果我跟老婆看到對方衣服後面濕了一大片,就會知道彼此剛剛在廁所裡又被馬桶捉弄了。
老婆問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打電話叫修馬桶。
「修個屁,當然是要等媽媽來家裡大便,然後被噴水突襲嚇一大跳後再修啊!」我真的好棒棒,老婆也大笑贊成。
是說,疫情徹底爆發前,媽媽天天都在我家大便。
因為魯拉拉誕生了。
過去這一年來,媽媽早上起床,就會打綠拿鐵給全家喝,一邊問我今天台積電跟漢磊是漲是跌。中午一起吃完飯,就搭火車去桃園中華電信上班,開始一個下午的電話行銷。
晚上媽媽回到這裡已經是九點半之後,魯拉拉一聽到開門的聲音就會飛速爬到門邊大笑歡迎,真的,每晚這一刻就是媽媽最開心的高光瞬間,一進門媽媽就趕緊衝去洗手,抱起魯拉拉跳舞。
不久姊姊也會下班回家,媽媽、姐姐跟亭會以各種組合一起幫拉拉洗澡,說說今天發生了什麼,許多同事與主管的名字我們聽得都會背,誰生了雙胞胎小孩,誰買了超多張保單,誰又蟬聯了這個月的業績冠軍,舅媽在多少價位時買了什麼股票。
魯拉拉的睡前儀式極其冗長,媽媽、姐姐、亭跟我會擠在大床上,念很多本很多本真的非常多本書給拉拉聽,小貓頭鷹、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好痛呦、睡覺囉、貝蒂好想吃香蕉、好多顏色的巴士……中間夾帶各種北七的童書表演,然後唱歌,玩一下點讀筆,至少得花一個半小時吧。在大床上亂聊天時,媽媽不敢問自帶殺氣的姊姊戀愛的進度,如果亭跟我隨口問,姊姊也會給拉拉面子隨口提了一下,媽媽就會暗爽在心裡。
直到拉拉開始嘟嘴抓眼睛,媽媽才會沒好氣地嚷嚷:「好了啦!讓拉拉睡覺了啦!哪有小嬰這麼晚睡的!」迅速把我們趕出去,好讓她一個人喜孜孜地哄魯拉入睡。
那一段天天在家裡露營的時光,好像是我人生的最滿足。
後來,急轉直下的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
媽媽總是說,不知道這份打電話的工作還能持續做多久,她很擔心請假太久職位會被取代,所以疫情爆發後,媽媽仍舊選擇了天天去中華電信上班。但每天往返台北與桃園間的通勤,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接觸到的人太多太雜,媽媽只能無奈暫停了住在台北我家一起照顧魯拉拉的日常,回到桃園的家。而我跟亭,慘慘地回歸到最單純的父母加一頭小嬰的隔離人生。
我們確實遵守了所有的防疫規定,只為了有一天疫情好轉時大家平平安安的再相聚。媽媽只能在晚上睡前跟魯拉拉視訊。她錯過了拉拉突然會走路,錯過了用色玻璃紙做動物投影的遊戲。她一直很擔心,魯拉會漸漸忘記她這個阿嬤。
為了盡早抱到魯拉拉,媽媽一直追問桃園各大診所什麼時候有疫苗殘劑可打,還到處打聽哪裡可以報名最新一期的疫苗實驗,她可以自告奮勇接種。
終於等到了微解封,上上個禮拜六,我們開車回桃園跟媽媽吃飯。飯後,我獨自在家裡寫劇本,媽媽跟亭還有魯拉拉,三代母女一起在桃園鐵路改建的公園步道散步,她們已很久沒有這麼無所不聊。
話說媽媽是一個腸子很軟的人。我跟她說過很多次,路邊很多以愛心當冠詞用哭腔賣東西的人,很可能是詐騙,我還拿自己以前被騙當例子提醒她,捐錢一定要捐對,否則只是幫助壞心的人變得比妳更有錢一百倍。但媽媽還是會在捷運出口買花跟面紙跟口香糖,講都講不聽。每次跟她一起看電影,愛情梗她無感,只要看到很可憐的親情梗,她就會一直哭。
散步到一半,媽媽看見一隻巨大的蝸牛緩行在步道中央,原本爽爽抱著魯拉拉的她,怕大蝸牛不小心被踩扁,果斷將牠拾起,放在一旁草堆裡。碰過蝸牛的媽媽找不到地方洗手,只好眼巴巴讓亭一路將魯拉拉哄抱回家。
真難為她了,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搶抱魯拉拉的人,就是媽媽。
上週一,7月26日,桃園終於輪到她打AZ的時候,她秒衝去,真的是打得開開心心,打得眉飛色舞。打完後沒有任何不適,她還有一點點失望,畢竟大家都說會發燒肌肉酸痛的就是年輕人,老人才沒反應,身體健康常常跟我們在地下室打乒乓球的媽媽很不服氣,為什麼是舅媽打了全身肌肉酸痛而不是她。
到了上週四晚上,爸爸媽媽跟姊姊姊夫一起來我家吃火鍋,大家熱鬧歡聚,媽媽跟姊姊搶著幫拉拉洗澡,我跟姊夫聊著車子,洗完澡的拉拉在客廳跑來跑去,魯拉還一直啃媽媽的鼻子。
爸爸載媽媽回桃園後,媽媽反覆看了歡聚影片,在line裡寫下「謝謝拉寶貝帶給我們那麼開心美好的時光,有拉拉真幸福,真歡樂」。
看媽媽這麼高興,我們決定週五等我開會結束後,去桃園把媽媽載來台北,跟魯拉一起度過完整的週末,媽媽一定會爽到爆炸。
7月30日,週五早上9點34分,媽媽在line裡寫下「好恐怖AZ發作痛到背部抽痛,從背部往頸部開始劇痛陣痛一陣一陣痛吐完了,休息一下又開始陣痛,痛起來會要命啊,劇烈疼痛起來根本無法動」。
下午13:00,一起在中華電信上班的舅媽去送飯盒給媽媽,媽媽雖然沒胃口,但表示身體差不多好了,想搭舅媽的車一起去上班,但舅媽勸她在家裡多休息。送走了舅媽,媽媽便躺在沙發上休息,此時爸爸正在房間裡獨自睡午覺。
14:22,亭打視訊電話,打算跟媽媽說我們晚上會去載她來台北,請她準備行李,但媽媽沒接起電話。
14:42,正在開會的我接到電話,亭說,媽媽現在沒有呼吸,正在急救,她要開車載魯拉緊急回桃園,要我開完會馬上去醫院會合。我完全傻了,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胸口整個被挖空的疑惑感,但我還沒變白痴,怎可能讓她獨自帶魯拉面對這種狀況?我將一起開會的朋友拉到一旁說明,要她幫我請假。我是冷靜還是不冷靜我也分不清了,下一秒抓起背包就衝回家開車了。
爸爸說,他兩點多午覺醒來後,看見媽媽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覺得不妙,趨前關心後發現沒有呼吸,在119電話指導下進行CPR直到醫護人員趕來。
媽媽在送達醫院前就走了。
急診室裡,我們圍繞著媽媽,摸著她的頭髮,她的臉,她的手,不停地道謝,感激她用盡一生的愛陪伴我們,魯拉也一直說愛妳愛妳,還不停地蹭蹭撒嬌。
所有人都哭崩了。
接下來每一天都是淚水的地獄。每一天都在哭。
跟媽媽感情最好的亭,深陷在失去摯愛的巨大悲傷裡。
「我沒有媽媽了……」她總是哭著說這句話。
我在靈堂讀「小貓頭鷹」給媽媽跟魯拉一起聽時,她在後面泣不成聲。
當我念起「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亭哭著用手指戳手掌,表示還要還要。
真的不夠。
太不夠了。
這幾天大家都在爆哭的時候,魯拉拉還不明所以地逗著大家笑。魯拉拉很可憐。她還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全世界最愛她的人。每天晚上她都一直笑,指著床邊說阿嬤。真希望魯拉拉真的能看見。
折蓮花折元寶,將媽媽珍惜的親戚朋友聚在一起,我們總是聊著媽媽的一切。
亭的家裡,在她念國中時經濟變差,高中時更是財務大黑洞,爸爸用現金卡貸了很多錢,利滾利,全家人生活壓力很大很大。在亭念大學時,媽媽到便利商店值大夜班,一個月一萬多塊錢,給亭六千元當月生活費,她自己只吃店裡過期的東西,省吃儉用度日。
好不容易等到亭大學畢業典禮納天,爸爸媽媽很高興地開車參加,典禮結束時媽媽問亭想吃什麼,亭說,想吃丼飯。爸爸嗤之以鼻說,他一點也不喜歡吃日本料理,他自己開車去吃別的。亭點了最便宜的鐵火卷,媽媽說,來的路上有吃了,還很飽,就只是看著亭吃飯陪她說話。而說要去停車的爸爸,似乎一直找不到停車位。
她哭著說,她真不好,她真不知好歹,因為多年以後媽媽才跟她說亭,那一天爸爸跟媽媽兩個人身上加起來不到五百塊錢,媽媽很緊張也很抱歉。
爸爸後來賣掉了車,去苗栗山上工作,頂著烈日整理露營區。媽媽在便利商店同事的介紹下,去中華電信打電話行銷MOD跟光世代,她萬分珍惜這個工作,擁有一群很互相的好同事。這個小家庭一直很辛苦,但也一直堅韌地彼此守護。
你們知道的,後來我很不好,拖累亭跟我一起承受風雨。很久很久之後,當我第一次鼓起勇氣,喔不,是硬著頭皮面對媽媽時,她嚴厲地責備我,說了很重的話,幾個月後還鍥而不捨寫了上千字的簡訊痛罵我,令我感到無比羞愧。很長時間我以為自己永遠不會喜歡媽媽,而媽媽當然也不可能喜歡我。
也不知道什麼契機,實在是回想不起來,當有一天媽媽忽然決定接納我時,就是全心全意。每次我去家裡吃飯,都會吃到我最喜歡的烤鰻魚跟照燒羊小排。她努力看了我很多小說,殺手,月老,全套都市恐怖病,樓下的房客,精準的失控,媽親一下,連最重口味的蟬堡都看了但我還是遲遲沒寫出第三集。異夢她看到哭還做了很多天惡夢。唉真的是很感謝媽媽的不嫌棄。
亭跟媽媽感情非常好,常常嘴來嘴去,用力吵架也用力和好。不管亭做什麼,媽媽都會陪她一起。我厚臉皮加入之後,就變成了三人一組,偶爾還有姐姐。
我們常常半夜漫無目的地散步,一走就是一個小時。我們經常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媽媽跟我一樣都最愛看鬼片。在家裡看電視影集也會等她到了再看下一集,搞得后羿棄兵我跟亭一直沒辦法看完,屍戰朝鮮最新副本也因為疫情關係沒能一起看。我們一起露營,一起看雪,連續去動物園混,一起泡大安森林公園,一起爬長城,一起四處去溫泉旅行。是說旅行時我從來沒有覺得三個人睡一間房有哪裡尷尬,以女婿來說我絕對是恥力滿滿!
附帶一提,我家裡偶爾會出現電視上會出現的物種,媽媽的評價是,蔡凡熙很帥像小孩,柯震東真的太帥,劉奕兒很可愛很甜,宋芸樺未免也太漂亮了吧皮膚也太好了吧本人比電影還漂亮很多耶,媽媽還很緊張地偷拍宋芸樺以為沒人發現(媽!明星的眼角餘光很可怕的!)。
去年拍完月老後,第一次粗剪出了兩個半小時的冗長版本,我在家裡放了前一半給媽媽偷看,雖然特效只有簡陋的小畫家圖示說明,她依舊很捧場看到狂哭,但放著放著,我就發現後半段的劇情如果完全沒特效恐怕會很出戲,於是我中斷播放跟她說,另一半等特效做好,再去電影院一口氣看,比較不會看到花惹發克。媽媽呆住說,蛤,真的不能繼續看完喔?
我真的是白痴,就因為我一個自以為是的無禮中斷,媽媽再也沒機會看到月老盪氣迴腸的結局。我的天啊真的是我的天啊我真的是大白痴。
我看著靈堂上媽媽的笑容。
現在的媽媽,終於知曉了我一生最大的好奇……意識呢?死後還存在意識嗎?或相似概念的精神?靈魂?如果有意識,死後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有一個發光的洞嗎?有接引的使者嗎?冥界是一大片圍繞彼岸的大海嗎?有一個仿擬現世制度的世界嗎?還是意識僅剩最微弱的頻率,令我們持續不斷做著不再醒來的夢境?還是定格在心臟停止前的最後一縷念想?
如果說,我能替媽媽做什麼事,第一件就是希望中華電信可以更善待底層員工,不要刻意算錯她們辛辛苦苦累積下的竣工費,幾乎每次都要她們自己反覆校正帳目才能爭取回本來該屬於自己的權益,真的很不公平。
我總是跟媽媽說,中華電信的主管怎麼那麼老奸,假裝算錯帳目佔妳們便宜,媽媽卻反過來替他們說話,說什麼主管也有很大的業績壓力,如果讓最底層的她們拿到太多業績費,公司的獲益變薄,主管對上面也交代不過去,她們只求可以把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小心翼翼地做下去,幫助家裡生計就很滿足。
現在媽媽走了,不怕丟飯碗了,就讓媽媽最後的心意打動一下主管們,好好照顧媽媽愛護媽媽的同事,她們真的盡心盡力。
悲劇沒發生在自己身邊,就只是一個單純的低又更低的機率,但對我們家來說,媽媽的離去是一生巨大的遺憾。所以,第二件我能為媽媽做的事,就是想提醒打疫苗的大家,如果身體有嚴重不適,一定不能輕忽,自己將症狀簡化成暫時的副作用,特別是背部劇痛加暈眩,拜託一定要立刻!馬上!冷靜地去醫院請專業醫生確認狀況。
我知道媒體此時劃的重點一定在於疫苗爭議,認真說,我們當然會將兩者的因果關係聯想在一起,畢竟媽媽平時是會打羽毛球跟桌球的健將,徒手抱嬰健走的實力雄厚,她在今年3月31日正好做了健康檢查,報告上除了膽固醇329mg/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4mg/dl標註是超標外,其他數值都是正常。
為了給媽媽,也給我們自己一個清楚明白的答案,儘管深受打擊,我們還是忍痛將媽媽的大體送交司法解剖完畢,正等待後續報告出爐。我自己也在媽媽走後第三天,按照原訂計畫去診所打了AZ疫苗。這是我能做的,想做的,也必須做的,因為媽媽,也想為這個世界盡一針之力。
我打電話叫修了愚蠢的馬桶。
亭說,從今而後她會繼承媽媽的心軟,無條件一直買口香糖跟面紙。
世界依舊運作下去,但這個世界已不是一如往常。
生命無常,但求自在。
我或許還不知道「真正的自在」是什麼,但我知道,至少不是努力表演「我很自在」給別人看,而那些別人大都不是你需要在意的人。
感冒的時候,不是叫你多喝水、而是直接倒一杯熱水給你喝的那個人,才值得你需要一輩子關心在意。那就是大家的媽媽。媽媽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為媽媽身邊的人都很快樂,我們聚在一起折蓮花聊媽媽的時候,都在笑。
快樂的媽媽57歲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愛妳媽媽,謝謝妳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愛,跟魔性的笑聲。
謝謝謝謝,還要還要。
親不知子步道走多久 在 Cycling Lady小魚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山系】一日鳶嘴稍來步道|嚇到漏尿|爬不完的牆|美輪美奐紅地毯|ft.拉拉、Uma、姍姍、小路、阿賢
#鳶嘴稍來步道 #紅地毯 #台灣紅榨槭 #小百岳
♥️YouTube訂閱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把廣告看完』謝謝尼~
------------------------------------
使用音樂:
Roa - Freedom
Beat_Your_Competition
Wish_You_d_Come_True
Silver
Ikson - Anywhere
------------------------------------
Welcome to my story.
I'm just a woman who loves cycling.
粉絲專業:小魚兒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va001
❣IG: taiwan.eva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eva/
YouTube:Cycling Lady小魚兒🐟
#一個熱愛單車的台南女子 #小魚兒
--------------------------------
小魚兒心得:
大家好~我是許景嵐 //小魚兒
今年29歲
今天是人生 #第一次爬山
拉拉(友人)在群組徵團友時
想都沒想就直接喊+1
#鳶嘴稍來山
"鳶嘴"這個名詞其實不陌生
常常在朋友們的口中聽到
.............我猜應該是個熱門景點吧!?
既然是熱門景點......應該............
是大家都上的去的地方吧....我想?
#一個單純想要體驗爬山的女子
誤打誤撞 #直接越級打怪
迷知音:又一個走不知道路
主揪Uma團長徵團員 本來是有限制
一定要有爬山經驗的山友才能參加!
小魚是拉拉姊拍胸脯掛保證/人格擔保之下
才能順利同行!
「我相信這隻魚一定可以完成!放心、可以、沒問題」拉拉肯定的說↑
拉姊如此的抬舉我
我更不能漏氣
這次的活動絕對絕對不能當拖油瓶
一定不可以讓大家失望
除此之外 拉姊還大方借我登山包、登山杖、頭燈
#拉拉姊真是我第二個娘親~I LOVE U~
02:00am仁德家樂福/準時上車出發
約莫3.5h車程(含休息)
抵達今日的登山口 #鳶嘴山步道登山口
5:35am整裝出發
一開爬就是一連串的巨石陣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第一次爬山就這麼刺激!
整個山林裡烏漆媽黑的
如果沒有頭燈是要怎麼爬?
天色昏暗一邊爬還得一邊地圖確認有沒有爬對方向
你們知道的!在山裡迷路是多麼的恐怖!
這次同行的夥伴有
Uma(團長)、小路、珊珊、阿賢、拉拉&me
5女1男 不要小看這些娘子們
各個都是身手矯健實力派好手
(除了我這個菜交仔)
最年輕的阿賢弟弟
也是超級好手 腳程穩健、步伐超快
根本是一隻活脫脫的山羊
06:30am天剛破曉
慢慢照亮眼前的路
壯麗的山景印入眼簾
在第一個平台稍作休息
收起登山杖、頭燈
即將迎接今天的第一場硬戰
鳶嘴山最著名最驚悚的路段
就是這些陡峭的岩壁
也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明明在圖片上看起來沒什麼
現場目睹嚇到一個下巴貼地!!
What the FXXX!!!!那...那坡怎麼搞得
....又長、又陡、又高
真的讓我抖了一下
幸好我們來的早
沒有遇上排隊塞車的情況
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慢慢摸索攀爬
對一個新手來講
看到眼前的路
痾............沒有路........是峭壁
一步之差就是山坡
這真的是一個莫大的挑戰
除了膽子要夠大、不要嚇到漏尿
手腳並用 眼神專注找好踩點
才能安全的一點一點往上移動
其實從啟登點到鳶嘴山頂大約只有1km
但這一公里路我們花了2小時千辛萬苦才爬上山峰
#解鎖鳶嘴山成就達成
"小魚兒光宗耀主、總算對得起列祖列宗啦~"
此時此刻的心情!簡直不可言喻!
大家在山頂上 歡樂的拍照、慶祝、休息
後方陸陸續續有其他山友們上山了
整個山頂上瞬間熱鬧了起來
But今天表定行程要走..................8小時
我們才爬兩個小時就到頂了
怎麼覺得怪怪的???
事有蹊俏!
原來原來...................
更驚悚更刺激的在後面
啊~~~~~~~~~~~~~啊~~~~~(想逃)
可是.....可是.....瑞凡我們回不去了......
剛剛的上坡是前菜
接下來才是大菜啊!
爬下山的峭壁
幾乎呈現90度
不要懷疑就是這樣的"陡"
直挺挺挺的
只能靠著ㄇ型鐵&繩索
一個接著一個往下攀爬
此時山頂居然開始飄著細雨
oh~my~god!!!
下山的路多了幾分危險
短短的100m
也是花了洪荒之力才翻過山壁
下了鳶嘴山我們得爬過稍來山
又是一連串的懸岩峭壁(眼、神、死)
沒有回頭路了
只能打起精神全神貫注
如一失足就成千古恨了呀!
那個ㄇ型鐵為什麼釘那麼遠啊~~(吶喊)
時不時覺得大腿快抽筋了
爬個山好像在練功夫一樣
差不多11點50分左右
終於放飯了!!!!
夥伴們真的太厲害了
還可以背雞蛋、蔬菜、瓦斯上山
大家才有熱熱的泡麵可以吃
#山上真的好冷啊!只有十幾度啊!
小魚當然也要有點貢獻啊
背了兩個罐頭上山給大家當配菜
想不到山上的泡麵如此的美味
(沒錯!魚仔除了背一大堆零食還背了"罐頭"根本神經病)
吃包喝足過後終於減輕了背包的負擔
因為第一次爬山
不知道爬多遠、爬多高、爬多久?
怕冷、怕餓、怕死的小魚
把認知中"該帶的"物品全帶了
食物也背得滿滿的
大概............多到可以餵飽一頭熊了
有多重?夥伴們輪流拎起我的背包異口同聲地說!
「好重喔!」
拉拉說:「她根本背了一家雜貨店在身上」
移動的雜貨店(誤)
跟著大家的步伐
很快的我們走到了稍來山的三角點
#順利解鎖稍來山
(很意外!新手上路一次解鎖兩顆山!)
可惜目前的山上雲霧繚繞
根本無法在觀景台上看到美景
聽前方來的山友說
#台灣紅榨槭 景色美不勝收
(鳶嘴稍來2.7K至3.1K之間是這裡是楓紅的秘徑)
大夥們又燃起鬥志!!!衝衝衝!!!
姜、姜、姜、姜!
就是這個美景
滿地紅葉覆蓋在大地上
就像結婚典禮上的紅地毯像極了愛情
如果沒下雨的話
真的想在這裡多待一會
最後的兩公里路
是非常平易近人的緩步道 非常好走
除了下雨有一點積水以外
#只要不是爬牆都是好路
我們一行人走出登山口
已經是下午1:30
時間也抓得差不多
再晚點下山就全身濕透了
小魚第一次爬山
完全沒經驗 也沒頭緒
身上的裝備都不是登山專用的
比如鞋子、帽子.....都會浸水
有這一次的體驗
我想下次我會更上手的
團長評語:「以一個新人來講,你很棒!」
拉拉評語:「真是一個練武奇才!」
最後感謝夥伴們的照顧
一路互相幫忙
才可以完成這一趟的旅程
還有滿滿的照片可以到處炫耀
這一團、超讚!
#第一次爬山就上手
#滿滿的成就感

親不知子步道走多久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花蓮太魯閣 #砂卡礑步道 #小錐麓步道
花蓮太魯閣是一個遠近馳名的景點,沿途有非常多地方可以玩,這次來到太魯閣遊客中心,附近就是小錐麓步道和砂卡礑步道,這兩個步道是連貫的可以一起走,全程來回通常會花4至5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只想要走砂卡礑步道,可以在花蓮車站搭台灣好行1133A至砂卡礑站下車,從步道入口到終點三間屋來回約3至4個小時。
公車資訊
台灣好行310(原1133A) 太魯閣線官網資訊和路線圖:
http://bit.ly/2MjHmF3
花蓮太魯閣長春祠聞名國際的仙境景點,你曾經走上去過嗎?順訪禪光寺鐘樓極佳的360度環繞視野
https://youtu.be/02MVWrjufWU
[新版花蓮太魯閣交通指南] 如何在花蓮車站搭310公車到太魯閣國家公園、自由行好方便!https://youtu.be/ajR9jALqPxg
小錐麓步道全長650公尺,很適合親子健行的步道,前段必須要爬一連串的階梯,到了中段會有兩座橋,一座是索橋、而另一座是一般的橋,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做選擇。過橋之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下階梯,一路連接到砂卡礑步道。
當你走到砂卡礑大橋的時候,建議走上去和拱門拍照,而橋上無數的石獅子造型和表橋都不一樣,可以細細品味。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到五間屋這一段步道平緩好走,沿路還可以聽到潺潺得流水聲,沿著開鑿出的岩壁不時被上面的水給滴到,往河谷看下去溪水清澈以及巨石。
如果你的計劃是到五間屋往返的話,建議你從五間屋繼續往三間屋的方向走一小段,這段步道可以下切到河谷,可以很近的距離觀看巨石及溪流。步道沿路都會有告示牌,表明不要離開步道,如果要下去泡腳清涼一下,請自己斟酌!
不屬於山林的東西不要留下,禁止考受、捕魚蝦和游泳,步道都有落石的發生,請注意路況。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