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賢后】
這系列的作品出於《歷朝賢后故事圖》,色彩鮮豔,人物略施明暗渲染,建築則採用歐洲的焦點透視法繪製,有別於中國的傳統界畫。這是清代著名畫家焦秉貞的作品,他是著名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的門生。
歷史故事乃清代宮廷繪畫中的重要題材,這系列故事集以歷代擁有良好德行之皇后與太后為題,為清宮妃嬪樹立榜樣。其中著名的太后與皇后包括:西周文王之母太任、東漢明帝明德馬皇后等,冊頁共有十二開,設色濃艷細膩,畫中人物動作溫柔典雅,亦可令觀賞者一睹畫家繪畫亭台樓閣、羅衣絹扇、飲食器具等之技法。每幅圖旁邊更附詩句,寄寫關於這些可敬女子的事跡。
焦秉貞善繪肖像,更善繪「御容」,因此被派供奉內廷。焦秉貞從西方傳教士那裏學到了西方畫法,他所畫的山水,人物,建築均用透視明暗畫法,令畫面帶有立體感又不失傳統的清雅,成為宫廷畫的新風氣,影響巨大。
作品資料:
清 焦秉貞
《歷朝賢后故事圖》冊
絹本 設色 12開
每開 縱30.8cm,橫37.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畫 #藝術品 #藝術 #繪畫 #歷史 #故事 #皇宮 #太后 #皇后 #仕女 #china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painter #instagood #hkig #artist #chineseart #museum #onlinemuseum #ancient #legend #queen #histor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西方 著名畫家 在 瑞典劉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聖誕夜在瑞典的傳統之一,就是要全家大小於下午三點聚在電視機前,收看從1959年來就每年重複播放的同一部唐老鴨卡通《Kalle Anka och hans vänner önskar God Jul》,直譯就是「唐老鴨和他的好朋友祝你聖誕快樂」。而今年的播放很不一樣。
唐老鴨卡通是在瑞典國家電視台SVT上播放的,每年都會請名人來為直播節目開場並點亮蠟燭,然後繼續主持節目到午夜。今年國家電視台所選的主持人是瑞典著名畫家Lars Lerin以及他的巴西裔丈夫Junior。
這是瑞典國家電視台第一次邀請同志伴侶主持此節目,意義非同小可,也引發一些輿論。這個節目相當於臺灣的除夕夜特別節目,通常是一年中收視率第一或第二高的節目,具有歷史傳承意義,在很多瑞典人的記憶裡,這個節目代表著聖誕夜裡的全家團圓。
Lars Lerin其實人生並不順遂,曾經在酗酒和吸毒中度過。輾轉間透過鄰居認識了當時人在巴西、小他23歲的丈夫Junior,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兩人開始交往,Junior幫助Lars走出酗酒和吸毒的過往,兩人於2009年結婚,而後收養了Junior親生的兩個巴西孩子。
對於引發的部分輿論,Lars表示他會在電視直播上做自己,請無法接受的人可以轉台做其他選擇。Lars表示會在節目上分享自己過往的聖誕軼事,而丈夫Junior則會在節目中表演森巴舞。
瑞典是西方世界中最不虔誠的國家,十個受訪者裡有八人表示自己並不實踐宗教或是無神論者,因此聖誕節對於大多數瑞典人來說,傳統意義大於宗教意義。
至於這個從1959年起每年重複播放、播了超過60年的唐老鴨節目,甚至被展示在斯德哥爾摩的北歐博物館當中,成為瑞典文化的一部分。其實在1969年之前,全瑞典只有一個電視台;也是一直到1987年為止,聖誕節是唯一可以在電視上收看到美國動畫的場合。歷史上每當電視台打算要更動唐老鴨節目,都會受到輿論的抨擊;甚至於1970年,當時國家電視台的節目總監認為唐老鴨過度商業化又充斥美式資本主義,試圖要求停播,最後在群情激憤下收到人身威脅而屈服,讓唐老鴨得以在平安夜繼續播出。
在不斷變化的時局下,唐老鴨節目或許成為瑞典人少數能夠繼續保存與傳承的兒時回憶。
圖片來源:SVT
西方 著名畫家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浮世繪除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外,也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藝術的發展。而在今日,這樣的藝術風格也成了刺青文化與圖樣的重要靈感來源。
這篇來自【every little d】上轉載自【HYPEBEAST】的文章,帶我們從刺青藝術出發,回顧日本浮世繪的發展,也帶我們認識這些浮世繪藝術家如何影響了西方世界。
---------------------------
雖然在當時浮世繪在亞洲的地位下降,但西方卻把浮世繪珍而重之,浮世繪讓當時的歐洲社會掀起了和風熱潮,也於19世紀末興起的新藝術運動中有重大影響。從19世紀中期開始,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及各類生活用品,包裝紙的浮世繪版畫圖案,風格吸引了不少當時的印象派畫家。
1865年,法國畫家Felix Bracquemond將陶器包裝上的《北齋漫畫》介紹給印象派的友人,引起了許多迴響。著名畫家梵谷亦深受浮世繪影響。而上文提及梵谷也臨摹過多幅水齋和廣重浮世繪,並將浮世繪的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1886年梵谷到巴黎與其他印象派畫家交往,其中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也都鍾情於浮世繪,名〈Le Joueur de fifre〉(吹笛子的少年)中便運用了浮世繪的技法,而古典音樂印象派作曲家Achille-Claude Debussy亦受到〈神奈川沖浪裏〉的啟發創作出交響詩〈La Mer〉(大海)。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