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承認是藥劑師和護理師交班疏失,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看地方衛生單位調查結果,懲處是一定的。
#BNT疫苗 #恩主公醫院 #陳時中 #YN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9的網紅戴瑋姍‧板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于仙事件,四個月過去,無法對市民或議員提出內部調查報告! 一句資料都交給檢調,撇清了所有責任。 過去發生社會注目案件,多半是行政和司法調查並進,公部門可以優先公佈行政調查結果向社會說明。 為什麼這案,在市府的層次沒有辦法給大家明確的答案?要等到外部司法機關或者是監察院來調查才有真...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畫錯重點—初級保健如何克服Covid-19疫苗的“猶豫”】:本文是針對美國民眾對接種疫苗的猶豫態度所做的分析和建議。雖然實際狀況與台灣不完全相同,但是某些做法仍值得參考。
到2021年4月底,美國已有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種了 Covid-19 疫苗。最初的聯邦和州疫苗接種策略側重於醫院、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和零售藥店,迅速為衛生保健工作者和Covid-19高風險的長照機構住民接種疫苗。由於冷藏條件嚴苛、供應量少又緊迫,所以通常負責大多數疫苗接種的門診單位反而無法提供接種服務。
然而當疫苗供應日趨充裕,近期每天的疫苗接種速度趨於平穩甚至下降,“疫苗猶豫”和公平性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由於許多疫苗接種安排在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只有相對較少的美國人能在他們平常就醫的地方接種疫苗。所以,疫苗如果必須再追加接種(booster shot),在數百萬美國人重返常規門診護理的時代,一定要採取必要措施,讓民眾在熟悉的環境中施打疫苗,否則將可能錯失良機。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87歲的女士,依約到附近熟悉的社區健康中心回診,並準備接種疫苗。但是卻被告知當日必須由工作人員將她載到另一個大約車程15分鐘的地方施打疫苗。最後,這位女士拒絕了。
這位女士對接種疫苗是否猶豫?她似乎願意接種疫苗。她的猶豫不是出於對疫苗的任何懷疑,而是因為對提供給她接種疫苗地方的不信任。給像這位女士這樣的人貼上“猶豫不決”的標籤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人更喜歡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接種疫苗,而不是去陌生的地方讓陌生人接種疫苗。媒體鼓勵疫苗接種應結合以往將疫苗放在人們平常就醫的地方的策略,同時有當地護士和醫生的指導。大多數人在調查中將這些熟悉的醫護人員稱為是最值得信賴的健康信息來源。
為了更了解一般性醫療單位作為Covid-19疫苗接種點的潛力,一家統整全國門診患者數字登記的公司Phreesia(其中一位作者在該公司擔任首席臨床負責人)對138,604人在2021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預約定期就診時進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有資格接種疫苗,但許多患者並未接種。
在未接種疫苗的患者中,存在一系列疫苗“猶豫”現象,從“準備好接受疫苗”到“疫苗中性態度”再到“抗拒疫苗”。準備好接種疫苗的人可以進一步分類為“熱切地尋求疫苗接種”,以及“還算願意接受”—只要付出最少的努力,才準備接受疫苗接種。
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註)將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視為一種新行為,它告訴我們,人們在權衡疫苗接種的風險、收益和便利性時會在各個階段之間移動。臨床醫生要熟悉應用該模型來提供幫助追求健康行為的人。對接種疫苗採中性態度或抗拒疫苗而未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是在“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而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人是在思考期。在此過程中確定一個人的階段有助於調整說服工作。
沒有保險的人、在沒有證件的情況下居住在美國、英語能力有限,或有複雜的健康和社會需求的人可能不願使用藥房或大規模疫苗接種點。在醫療補助承保 (Medicaid-covered)或未投保患者尋求緊急醫療服務時提供疫苗接種,可能是觸及疫苗接種人群的一種方式。
與“還算願意接受疫苗”的群體一樣,處於“無意圖”的疫苗中性態度群體,可能會在尋求其他問題的護理時接受疫苗接種—如果有疫苗並且有可信賴的臨床醫生的“推動”。這個群體包括年輕的對接種疫苗持開放態度但不關心 Covid-19的成年人(45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有64%同意接種疫苗很重要,但只有一半的人擔心他們感染Covid-19的風險)。想要改變這個族群,應該藉由強調Covid-19生病的威脅,提高對疫苗重要性的認知,而不是強調接種疫苗對公眾的群體目標。
即使是真正抗拒接種疫苗的人,一旦他們到了有疫苗的醫師辦公室,他們也可能會重新考慮。對於這個群體,定期就診可能是解決疫苗問題和激勵疫苗接受的最佳選擇。在未接種疫苗的調查受訪者中,六分之一(15%)表示如果他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推薦,他們會更傾向於接種疫苗。
政策制定者和規劃者在全國民意調查中將重點放在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群體上。但它低估了準備階段的可變性、人們觀點的流動性,以及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所接觸到的社區衛生專業人員的說服力。初級保健臨床醫生和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組織通常與社區領導建立工作關係,可以製定適合當地需求和偏好的解決方案。
前述那位女士最後沒有接種疫苗,儘管她有很高的併發症風險而且其實對接種疫苗沒有疑慮。所以,如果有正確的支持基礎設施,初級保健醫療單位可以在疫苗接種工作上發揮關鍵作用。透過與社區衛生工作者的聯盟、社區中心和教堂,以及提供以家庭為基礎的護理來支持人口健康計劃,這些做法可以惠及原本可能被排除在外的人,並加速可能最難接觸到的人群中的疫苗接種公平性。
作者最後強調,隨著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到兒童以及成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這種貼近當地機構的轉變一定是不可少的。只強調猶豫卻沒有抓住重點。規劃者應該對Covid-19疫苗接種的地點、時間和方法建立靈活性來擴大施打的範圍,讓許多社區中最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參與進來:醫師、護理師和社區領導者知道如何傳達有說服力的信息並提供關懷。
註:Prochaska的“變化階段”模型:是兩位著名的心理學家Carlo C. DiClemente和James O. Prochaska在1983年提出的跨理論模式。認為人的行為轉變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可分為5個不同的階段:無意圖(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了解當事人身處於改變過程中的哪一階段,可以讓更好地理解其行為模式,並更準確地...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677/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1-06-24
Missing the Point — How Primary Care Can Overcome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 Author:Scott Ratzan, Eric C. Schneider, Hilary Hatch, et al.
■ Link: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2106137?fbclid=IwAR3WjCgRkSqAeN97YIO6IIdzWpoZs3XQ9jkVWJoub1k9skdpnuDwPEagMys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7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7/26
* 法國國會週一(26日)通過了一項強化冠病疫苗接種措施的法案,旨為應對該國的第四波疫情。
路透社:新法強制要求法國醫護人員接種冠病疫苗,而且,進入一系列社交場所必須提供健康通行證。
目前法國的博物館、電影院和游泳池,已禁止無冠病疫苗接種證明者或冠病檢測陰性者進入;想出席大型節日活動和進入夜店的人也必須提供健康通行證。
法國國會通過法案 強化冠病疫苗接種規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5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說,考慮到美國感染德爾塔變種冠病病毒(B16172變種病毒)的人越來越多,免疫系統受損的美國人可能最終需要接種冠病疫苗「加強劑」。
路透社和美國之音綜合報道,佛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說:「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器官移植受者、進行癌症化療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如果有第三劑接種,這些脆弱群體將會首先接種。」
佛奇表示,研究顯示,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所產生的抗體可能會下降,福奇指衛生官員正在審查數據,以確定何時可能需要接種加強劑。他透露,衛生官員「正在積極考慮」是否要修訂有關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的口罩指引。
佛奇說:「全國50%人口沒有接種冠病疫苗。這是個問題。」他說:「我們正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但民意調查顯示,多達80%未接種冠病疫苗的美國人表示,無論多少官員敦促他們接種冠病疫苗,他們都很肯定不會接種疫苗或者不太可能接種疫苗。
福奇:免疫力脆弱者或須接種冠病疫苗加強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5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義和希臘週末也爆發大規模示威,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強制醫療人員接種冠病疫苗,以及為鼓勵接種疫苗而差別對待未接種人群。
從南部的那不勒斯到北部的都靈,示威者揮舞著國旗,高呼「自由」和「打倒獨裁統治」;米蘭示威者則在雨中高呼「不要綠色通行證」。絕大多數示威者沒有戴口罩。
綠色通行證是歐盟數碼證書的延伸。從8月6日起,要進入意大利的電影院、博物館、室內游泳池或體育場館,或在餐館室內用餐,都須出示綠色通行證。
抗議差別對待未接種疫苗者 法國義希臘爆發大示威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6-117366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週一(26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首相菅義偉的支持率下滑了9個百分點至34%,為他去年9月上任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使他想在大選前借東京奧運會提升其支持率的希望蒙上陰影。
在7月23日至25日進行的日經商業日報調查中,將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日本的冠病疫苗接種進展不佳。
日經調查結果還顯示,56%的受訪者表示,日本對參加奧運會的外國運動員和官員採取的邊境措施「不適當」。儘管主辦方制定了嚴格的隔離防疫措施,但是還是出現了涉及運動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冠病確診病例。
民調:菅義偉的支持率進一步下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突尼斯執政黨指責總統賽義德暫停議會活動和解除總理邁希希職務的決定,為發動「反革命政變」。
法新社:突尼斯執政黨「復興運動」(Ennahdha)星期天(25日)在其面簿網頁發表聲明說:「賽義德正在發動一場反革命和反憲法的國家政變,復興運動成員和突尼斯人民將捍衛革命。」
突尼斯議會議長加努奇發佈視頻,呼籲人民像2011年1月14日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時走上街頭抗議,以結束這場「政變」。
突尼斯執政黨指總統暫停議會活動為「反革命政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6-11737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河南鄭州連日暴雨引發洪災,距離鄭州市區約兩公里的常莊水庫上週二(20日)緊急開閘洩洪。有災民指水庫洩洪加重鄭州災情,並認為是導致地鐵洪水倒灌並造成多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常莊水庫負責人昨天告訴香港媒體,若不開閘洩洪,一旦潰壩將導致下游受災情況更為嚴重。
常莊水庫總工程師栗毓敏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稱,鄭州在事發當天正經歷極端暴雨,水庫在早上8時超過汛限水位一釐米。依照防汛預案,常莊水庫向鄭州市水利局、河南省水利廳上報準備洩洪,並在上午11時30分部分開閘,一開始的流量只有每秒三立方米。水庫工作人員後來在巡查時,在大壩背水坡發現疑似管湧(水從堤壩中湧出)的情況,於是再次將險情上報,水利部門也派出專家到現場研判。
栗毓敏解釋,受到上游洪水入庫量巨大壓力和險情威脅,水庫輸水洞閘門隨後全閘洩洪,溢洪道五個閘門之後也開始「全排泄洪」,即整排閘門打開。
鄭州市委宣傳部在上週三(21日)凌晨於「鄭州發佈」微博賬號通報,常莊水庫在20日早上10時30分開始向下游洩洪,而隨著降水及上游來水不斷增多,常莊水庫溢洪道、輸水洞隨後全開洩洪。
中共常莊水庫黨支部書記趙潤濤則說,洩洪報告已上報給鄭州市水利局和河南省水利廳,專家則根據上下游的水量和承受能力決策洩洪方案,並由省防汛辦下達洩洪通知,而在洩洪前,防汛辦也會要求當地政府部門通知居民和企業轉移。然而,鄭州不少受災民眾早前在網絡平台上聲稱,洩洪時並未得到政府單位任何形式的預警通知。
災民指常莊水庫洩洪加重鄭州災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6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昨天駛入南中國海。
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外學者網絡「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在微博上稱,衛星昨天接近中午時分,於馬六甲海峽捕獲「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向南中國海方向機動,目前預計已經進入南中國海。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也補充稱,以「伊麗莎白女王」號領銜的英美聯合航母航母打擊群,5月底從英國出航,開始總航程2萬5000海裡的全球部署。
英國早前宣佈,將部署兩艘軍艦常駐亞洲水域。分析稱,英國是為了因應中國在日本鄰近海域擴張勢力,而通過此次部署加強與日本的軍事聯繫。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Ben Wallace)上週二(20日)與日本防長岸信夫在東京會談後發聯合聲明說,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及護衛艦9月抵達日本後,英國會於今年內在亞洲地區部署兩艘常駐軍艦。
英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駛入南中國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6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早前在審議對農業等相關機構的撥款法案草案時,據報特別納入了禁止由中國政府部分或全部控制的公司購買美國農業用地的條款。同時,已經擁有美國農業用地的中國企業將沒有資格申請聯邦農業補助。法案仍有待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最終表決通過。
美議員擬立法禁止中企採購美農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6-117375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咖啡大國巴西近期出現20年來最嚴重的霜害,加上乾旱,咖啡種植業受多重打擊;中國近來洪澇頻頻,淹沒大批農田;熱浪與長旱摧毀美國—加拿大邊界地區的農作物;歐洲多國暴雨成災,作物面對細菌傳染的風險。
極端氣候影響全球糧食供應。彭博社分析指出,乾旱、洪災及嚴寒天氣威脅糧供穩定性,可能進一步推高未來的糧價。
彭博社:極端氣候影響收成或推高全球糧價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6-11736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冠病變種病毒株德爾塔迅速蔓延,導致越南最新一波疫情持續擴大。美國正在考慮為越南供應更多疫苗,以助該國對抗這一波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的疫情。
越南德爾塔病毒迅速蔓延 美國考慮捐贈更多疫苗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726-117369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泰國實施局部封鎖近兩周,依舊無法遏阻冠病疫情惡化,昨天(7月25日)的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例再次達新高。
泰國去年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但4月卻暴發第三波疫情,而且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德爾塔病毒株迅速散播,以致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屢達新高。該國的累計確診病例中,有超過94%來自第三波疫情,而4000多起死亡病例中,近一半在本月病逝。
泰局部封鎖近兩周 新增病例和死例仍達新高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726-117369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高級官員透露,副國務卿謝爾曼將在天津會談中表明,美國樂見中美競爭,但必須設下「護欄」以免擦槍走火引發衝突。中國外長王毅前日則表示,不會接受任何國家自詡高人一等。
謝爾曼料在天津會談表明樂見中美競爭 但須防擦槍走火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10726-117369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政府訂購科興及復必泰疫苗供市民免費接種,當中科興屬滅活疫苗,復必泰則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天說,mRNA疫苗影響人體基因的傳言全無根據。
mRNA疫苗影響基因? 港學者:全無根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5-117338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韓國宣佈從週二(7月27日)起將非首都圈防疫響應措施上調至第三級,至8月8日。這意味首爾外的所有咖啡廳和餐廳晚上10點後禁止堂食,只允許打包或外賣。
韓國疫情惡化 非首都圈防疫響應措施上調至第三級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63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周日(25日)以「與病毒共存,而不是畏縮不前」,敦促人們接種冠病疫苗。此番言論被批評,指他公開侮辱冠狀病毒受害者。
近期確診冠病的賈維德週六(24日)在推特上寫道,他在檢測呈陽性後已經康復。他說:「症狀非常輕微,多虧了神奇的疫苗。」 他還說,「請接種疫苗,如果你還沒有的話。因為我們要學會與這種病毒共存,而不是畏縮不前。」
賈維德呼籲英國民眾不要對病毒「畏縮不前」遭批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6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梵蒂岡首次披露 在全球有超過5000房地產】
負責管理梵蒂岡房地產與投資的宗座財產管理局週六(7月24日)首次公開其年度預算。這份30頁的預算報告披露,梵蒂岡在意大利擁有4051處房地產、在意大利以外持有的房地產則有1120處,這不包括梵蒂岡在全球各地設立的使館。
* 【新增確診病例有增無減 澳新南威爾斯州封鎖或延至10月】澳洲因為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的冠病新增確診病例有增無減,當局可能將封鎖措施延續至10月。
新州週六新增163起本土傳播病例,連續第三天創新高。新州衛生部長哈澤德促請其他州屬優先轉讓輝瑞疫苗給新州,好讓疫情最嚴重的雪梨開始也為年輕人接種。他指出,如果新州的疫情持續惡化,全國也將受波及。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戴瑋姍‧板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林于仙事件,四個月過去,無法對市民或議員提出內部調查報告!
一句資料都交給檢調,撇清了所有責任。
過去發生社會注目案件,多半是行政和司法調查並進,公部門可以優先公佈行政調查結果向社會說明。
為什麼這案,在市府的層次沒有辦法給大家明確的答案?要等到外部司法機關或者是監察院來調查才有真相?
金山小編過勞也是推給勞保局認定。一位強調安居樂業的市長應該可以做更多!
一位員工,選擇在自己工作場域結束生命。這當中,市府有沒有違反職業安全法的問題?
台灣曾有把自殺列為職業病的前例。
林女的職務內容,與五甘心和廖泰翔脫不了關係,種種在工作過程中的壓力,難道市府沒有應負起的責任?勞工局不用徹查到底?
五甘心這兩年確實從新北市府核銷了3500萬元。衛生局提供的案源,是他們最大宗、也最穩定的收益來源。
媒體披露這間公司還有剝削治療師、部分員工沒有執業登記,且服務項目申報有問題⋯等種種問題。
市府有責任去了解,他們委託的單位究竟是間什麼樣的公司,未來還要不要委託?
權勢的影響力無所不在。
陷入權勢性侵的被害人,難以在第一時間道出受害經歷。「無法發聲」容易被司法認定為合意,但若能看出權勢的運作,也許判決結果就會不同。
侯友宜市長擁有行政調查權、和政風單位。他絕對有能力調查「權勢」在事件中如何運作,並提供給司法單位,而非只提供事發當天的前因後果。
他可以做的,比我一位議員多很多很多。
就看他做與不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qJydp13VQ/hqdefault.jpg)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要消彌虐童問題,必須從三個層面著手,分別為前端的教育與宣導、中端的完善社會安全網與通報體系,以及最末端的法律刑罰規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世界上,每4個大人中就有1個人曾在兒童時期遭受到身體上的虐待。然而台灣在2017年的兒虐通報數,#卻僅有59912件,連發現並介入的個案量能都不夠,2017年的開案人數甚至只有4135件,明顯低估了我國未被發現的黑數。
其實兒虐隱憂比我們想像得更加嚴重,2016年第一季兒虐通報後死亡人數有51人,其中高達76%的施虐者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現階段的修法大多都是針對照顧義務人,然而我們發現,照顧義務人通常就是施暴者,因此只強化刑責是沒有用的,必須結合前端的教育宣導,以及中端的完善社會安全網與通報體系,才能治標又治本。
在社工不足、資歷淺的情況下,學校便是另一個可以快速發現這些脆弱家庭和危機家庭的單位,#因為學校是兒童除了家庭外待最久的地方。學校的教育及相關人員都很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危險家庭,特別是負責關心與減輕學生病痛的的校護。
然而,#最適合擔任兒虐守門員的校護卻面臨人力嚴重不足的情形。根據《學校衛生法》,學校班級數達40班者,應配有2名校護,但校護協進會的調查結果卻顯示,目前配有2名校護的學校,僅有18.6%。
在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校護不僅難以發現潛在的危險家庭,甚至連生病了也不敢請假,否則誰來守護學生的健康呢❓
雖然教育部表示,校護能與鄰近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簽約,建立代理人制度,但目前只有台北市跟桃園市有建立校護職代資料庫。
最後,我請衛福部協同教育部於1個月內提供以下資訊:
1⃣盤點全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達40班者,未聘任2名護理人員的比例有多少?並進一步研擬校護相關的輔導聘任計畫。
2⃣針對未有校護職務代理人規劃的縣市,提出具體可行的輔導計畫,以減少1人校護的哀與愁。
#質詢
#兒虐
#校護
#社會安全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s5wiORnLnA/hqdefault.jpg)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最近香港媒體大篇幅報導,中國出現一種怪病、症狀跟愛滋病很類似,也是經由不安全的性行為傳染,不過、病患的愛滋篩檢結果卻呈現陰性,因此被媒體稱為「陰性愛滋病」。而我方疾管局正在密切注意情況發展、並且透過管道了解中國衛生部的調查結果。
舌頭長出紅疹,手腳也有盜汗和麻木等症狀,根據東方日報媒體報導,中國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等六省市,最近傳出有數千人出現和愛滋病類似的症狀,但是到醫院檢驗,結果卻都呈現陰性,因此被香港媒體稱為「陰性愛滋病」。
台灣疾管局表示,這起事件已經發生好幾個月,中國衛生單位還在調查,由於這些患者都曾有過不安全的性行為,因此疾管局推測很可能是患者的「心病」,引發身體不適。而且現在檢驗技術進步,如果真的被感染,20幾天就可以知道篩檢結果,空窗期大幅縮短。
疾管局表示,根據了解,中國衛生單位已將感染者的血液檢體,送往美國實驗室作進一步化驗,而台灣目前並無疑似病例報告,現在疾管局也正透過管道,密切注意中國衛生部的疫調結果和說明,了解這起事件的後續發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m80SRAH8Qs/hqdefault.jpg)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衛生福利部 的相關結果
衛生 福利部 · 焦點新聞 · 真相說明 · 公告訊息 · 活動訊息 · 招標資訊 · 就業資訊 · 常用查詢 · 統計圖表. ... <看更多>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Home ... 的相關結果
經衛生單位調查結果,您可能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有相當接觸,依傳. 染病防治法第48 條第1 項規定,為了保護您和親友及大眾的健康與安全,請您. ... <看更多>
衛生 單位 調查結果 在 調查結果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的相關結果
首頁 >健康主題 >健康生活 >菸害防制 >監測與統計 >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GYTS >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 facebook · line · twitter · plurk · 轉寄; 列印; 縮短網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