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義大利建築師Franco Purini,和他的夥伴Laura Thermes是1980年第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參展團隊之一,圖中的作品〈The Waste Land〉延續當時的設計,建築師使用0.3毫米的針筆繪製,在看似沉悶的建築景觀背後,細看之下會發現建築師引用了歷史及寓言典故,如同傳統義大利奇想曲一樣,加入些許荒誕不經的幽默元素。
繪圖的右邊可以看到蘇聯構成主義的經典建築──列寧格勒真理報大廈Leningrad Pravda Building,看起來就像一座正在發光的燈塔。而畫面的正中間竄出一座古典的柱子,代表著一股歷史的力量,而這股力量的威力之大,將畫面下方各種現代及後現代風格的摩天大樓震得東倒西歪。
💡到線上3D展間逛逛吧
https://my.matterport.com/show/?m=cb8tQ2w5KhE
++++++++++++++++
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
Drawing Ambience: Alvin Boyarsky and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946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蘇聯 構成主義 在 林輝:旅遊寫作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夜的盡頭的光明,未必是你想像中那麼遠】
早前人在東歐,從塞爾維亞過去羅馬尼亞,第一個到達的城巿是西邊的蒂米什瓦拉(Timisoara)。
羅馬尼亞的中西部本來是奧匈帝國的領土,雖然經歷過共產黨統治,卻比其他東歐國家更佳地保存了西歐城巿風格,少了許多蘇聯構成主義建築。蒂城人稱「小維也納」,走在其中,與奧地利或德國比利時的小城相仿,數十年的共產統治仿似水過無痕。
但事實是鐵幕時代深烙在羅馬尼亞的歷史中,而蒂城也恰巧是終結極權時代的重要地點。1989年12月16日,在蒂城這個地方就發生了一場鎮壓,當時政府因為要驅逐一位牧師而引發抗議,於是警察開槍鎮壓,殺死了數人,因而引起人民的震怒;其他城巿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遍地開花,抗議壽西斯古政府。
然而當時獨裁者壽西斯古沒有意識到這場運動的嚴重性,仍然相信自己的政權穩如磐石;12月21日在首都舉行演講,動員了十萬人參加,這些人都是經過挑選,安全系數本應相當高,所以演講還用電視直播到全國,希望用老套路去壓下抗議。然而在演講中途,有人開始高喊「蒂米什瓦拉」,然後就如燎原之火,保皇集會變成了反政府抗議,警察再一次開槍鎮壓,卻因為電視直播而讓全國人見到,人民的憤怒一發不可收拾。
結果是兩天之後,壽西斯古夫婦被捕,新政府成立;在聖誕節當天,壽西斯古夫婦被判死刑,雙雙被槍決。極權政府由牢不可破至壽終正寢,才不過花了十天時間。羅馬尼亞也如其他東歐國家一樣,脫離共產極權統治,正式踏上民主化的路。
在無盡的黑夜中難免感到絕望,但歷史卻給我們希望。因為即使看似鐵打的政權,縱然手執槍桿子,也可以摧枯拉朽地崩坍。堅持下去,黑夜的盡頭的光明,也許就在前方不遠處。
蘇聯 構成主義 在 林輝:旅遊寫作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夜的盡頭的光明,未必是你想像中那麼遠】
早前人在東歐,從塞爾維亞過去羅馬尼亞,第一個到達的城巿是西邊的蒂米什瓦拉(Timisoara)。
羅馬尼亞的中西部本來是奧匈帝國的領土,雖然經歷過共產黨統治,卻比其他東歐國家更佳地保存了西歐城巿風格,少了許多蘇聯構成主義建築。蒂城人稱「小維也納」,走在其中,與奧地利或德國比利時的小城相仿,數十年的共產統治仿似水過無痕。...
S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