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很想寫寫看的文章
介紹 外用貼布 藥膏 的基本原理
還有學名藥 原廠藥的簡易科普文
-------------
堡醫師自小家裡開藥房
長大後對藥理學特別有興趣
今天來介紹一下復健科常用的藥物
復健科常用藥物主要分成兩類 A. 外用藥物 B. 內服藥物
內服比較複雜 先說外用
外用藥物主要為藥布、藥膏 等
1. 藥布 健保之下最大宗為 氟比洛芬 英文:Flur-bi-profen
Flurbiprofen 40mg patch (如Flur Di Fen Patch):
基本上 它的字尾是 xxxx-profen 叫做ooxx芬的 幾乎都是NSAID類的藥物(重要-切記)
NSAID類的藥物 是消炎止痛界的聖經 一定要記得。
後面現代的口服止痛藥幾乎全部都是圍繞在這類藥物身上
先記住:這個貼布其實也是屬於 消炎止痛藥聖經 的一類,只是做成 貼布 方便經皮吸收
整理一下貼布的使用重點:
每日一次 使用4-6小時 超過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可以裁切成適當大小<—沒必要每次貼一大片上去
這個是藥物 過度使用還是會產生問題的 ex. 使用痠痛貼布 過量恐會傷腎
基本上一天貼一片 還蠻安全的
懷孕分級C
-----
詳細內文 看網站比較清楚吧
https://drbao.org/medication-1/
「藥理學重點整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藥理學-林文禮老師(考前重點試題解析)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美圖藥理學 的評價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圖解藥理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圖解藥理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藥理學 -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板 | Dcard 的評價
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冠病毒打造喪屍細胞觸手注射毒液?
#你在寫科幻小說逆?
最近兩天一個新聞非常聳動,種種新聞標題紛紛出籠:
研究指病毒長出觸鬚感染健康細胞
電子顯微鏡照片曝光武漢病毒伸出「觸手」注射毒液
電子顯微鏡下驚人照片:中共病毒伸出「觸手」射毒
最新顯微圖曝光!觸手一碰如殭屍擴散
人體細胞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長出帶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新冠病毒再進化! 恐伸觸手製喪屍病毒
主要描述大概是: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竟然再度進化,會令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長出多隻觸手(filopodia,又稱絲狀偽足),然後去接觸鄰近的健康細胞,並注入病毒毒液,令病毒擴散至全身;快速複製被研究人員形容「非常邪惡」。
這篇應該是從LA Times上一篇報導出來的
Inside the body, the coronavirus is even more sinister than scientists had realized
原報導就寫的很聳動,查了一下這個LA times的作者還是有30年資例的醫藥記者,包括形容為喪屍細胞,細胞會有很可怕的轉變,病毒的毒液等等....後來傳過來中文的報導,就越寫越像科幻小說。
研究本身:
Cell的原文,很硬的一篇(Cell是比較偏向基礎醫學的研究期刊,非常權威)
The Global Phosphorylation Landscape of SARS-CoV-2 Infection
簡單來說,這篇是以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的方式來研究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後的機轉,且從牽連到這個機轉的一個酵素找出有可能可以抗病毒的藥物。
張上淳老師今天在記者會的回答:
新的研究是看到受感染的細胞外觀的一個表現,還有是不是會造成更容易感染其他週邊細胞。在所有的病毒感染中,本來就是一個細胞受感染之後,病毒在這細胞中複製繁殖,然後破壞這個細胞,再把更多的病毒顆粒釋放出來,就會感染到週邊更多的細胞。這是所有的比較厲害的病毒,大概都是這樣的模式。至於這個細胞會怎麼樣變形,我想只是多了解他實際的狀況而已。
不過臨床上,病毒到底會造成多高比例的重症,多大比例會影響到多個器官,甚至多重器官衰竭,我們是否有藥物可以控制他,才是比較重要的。
(意思應該是他在電子顯微鏡下面長什麼樣子不是很有臨床意義吧。)
我不打算講解原本這篇非常基礎科學的文章,寫出來多半人也看不懂。我只說幾個新聞報出來的點:
1.新冠病毒竟然再度進化-->原文沒這樣寫,這是個新發現,不叫做再度進化。
2.會令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長出多隻觸手-->在原文中有提到,像是牛痘病毒,愛滋病毒,有些流感病毒,伊波拉病毒,馬堡病毒也有過類似讓細胞伸出觸手的發現。
3.被研究人員形容「非常邪惡」-->訪問原文中,領導研究的加州大學細胞及分子藥理學教授克羅甘(Nevan Krogan)說:「病毒很險惡( sinister),在殺死細胞前利用另一機制感染其他細胞。」其他病毒也有類似的觸手現象,但克羅甘表示細胞上看到的大量細絲生長,還有像樹幹的形狀向外伸展都很不尋常。
4.注入病毒毒液-->報導原文還真的這樣寫:viral venom。
這些觸手似乎會在別的細胞打洞,然後直接注入他們的病毒毒液到細胞的基因控制中心,然後造成另一個喪屍細胞。
The protuberances appear to bore into the cells’ bodies and inject their viral venom directly into those cells’ genetic command centers — thus creating another zombie.
但我在論文原文沒看到這麼多,我只有看到他們發現在觸手中有許多病毒顆粒,然後有些顆粒會到觸手的表面。前面這個敘述有點太腦補了。正常應該是伸出觸手表現病毒,然後病毒再從其他細胞的ACE受器進入另一個細胞吧。
5.病毒經過進化,已發展出「後備機制」繞過免疫系統-->這更詭異了,目前我沒有在英文報導中看到有人寫到免疫力。原論文中有一段是談免疫力,不過他是在說受感染細胞中製造細胞激素的蛋白質會被激活,而之前在流感,登革熱和SARS病毒如果抑制這些蛋白質的激活,會讓實驗老鼠存活,因為會避免產生細胞激素風暴。但在新冠病毒這個研究中,抑制這些蛋白質不但抑制了細胞激素的生成,也會直接抑制病毒生長。這是目前還不能理解的部分。
總之,原文中根本沒有提到可以繞過免疫系統的結論。
04b解讀:
1.這篇很基礎的研究最重要的重點是多了解了一個新冠病毒的致病機轉,且從而找出了許多可能有效的藥物。這是好消息!
2.其實病毒感染我們的細胞,毀掉原本的細胞,感染到另一個細胞,很多病毒都是這樣的呀。形容新冠特別邪惡,恐怖,除了想搶流量,我真的覺得沒別的目的。
我覺得這個學者可能是受訪希望自己的研究受到重視,受訪時用了病毒很險惡( sinister)這樣的形容。但這樣就讓後續的報導有點失焦了。
3.我每次看到形容病毒很狡猾都很出戲.....不是在寫抒情文,不需要用擬人法啦。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無症狀的比例,發燒前就會傳染,可以引起很多症狀,這很多適應人類良好的病毒都一樣呀!到底是狡猾哪一國的....
4.我其實也能理解,美國的記者因為美國疫情嚴峻,很多人不在乎,所以想用這樣驚悚的寫法喚起很多人應該有的警戒吧。只是傳到我們這兒,我們要被喪屍病毒的新聞轟炸一會兒了。
5.出版在期刊Cell的原文論文非常硬,連結在留言中。如果我有解讀或是解說錯誤的地方,歡迎高人指正!
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美圖藥理學 的推薦與評價
各校藥學系/護理系/醫學系學生強力推薦新版美圖藥理學預購開跑囉 #熱銷三千本 #國考實習必備. 美圖機轉|輕鬆掌握藥物作用原理圖像記憶|圖像化重點整理效率 ... <看更多>
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圖解藥理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藥理學筆記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teon也提到【關於活動】 沈唐書齋-【總經理的健康學】私塾 ... ... <看更多>
藥理學重點整理 在 藥理學-林文禮老師(考前重點試題解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護理師# 藥理學 #考前 重點 考前 重點 試題: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T2XTcVPI6qa4noAlZ67zit_pRvZz4Y6/view?usp=shar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