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有點誇張...
我原本只是請仁波切幫大家修財寶天王而已,
結果突然膨脹變大成>>
藥師佛+財神+長壽天女+長壽佛+咕嚕咕咧佛母
原本只是感謝木星而已,結果多了六個神靈的祝福,木星的膨脹放大真的很有效率。
感謝仁波切慈悲,主動要把大家的名冊放到週末的法會迴向名單功德牌位上!
也恭喜各位有報名木星的各位朋友,
這次是報名一場儀式卻等於參加了七場!
太多人私訊問還能不能增加名額,特別再開放50個名額,明天就報名截止了,下次...下次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有這麼好的因緣和合了。
50個名額加開,滿了關表單。
https://forms.gle/QwZrg1iBY5yiPZwB9
明天中午12:00截止。
對了,願望紙的方面,木星寫一張,財寶天王與其他的一起寫一張即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是香港一座大型佛寺,位於新界大埔區汀角及船灣附近的洞梓,佔地46,764平方米,建築樓面面積達5,100平方米。2003年12月,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擔任社長、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擔任名譽顧問的香港正覺蓮社提出了發展慈山寺的計劃。有關項目主要為了傳揚佛教,提供靜修環境為目的,並且保證不會作為骨...
藥師佛50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佛Q&A】生病時,改念藥師佛或觀音菩薩比較有效?
生病時,想仰仗藥師佛與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早日恢復健康,是人之常情。
如果平時所做定課不是藥師法門或觀音法門,生病時不一定要改念,可以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持續做原本的定課,至少能做到念佛,讓心保持安定、平穩,也可在定課後另外加念藥師佛名號,或加誦《藥師經》、〈藥師咒〉。
佛佛道同,皆能受用
許多人以為針對不同目的,就要念不同的佛號,例如:念藥師佛求治病延壽,念觀音菩薩求消災解厄,到了臨終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等。其實,佛佛道同,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具足,只要心誠專精,無論修哪一種法門,一樣都能安己利人。
一門深入,工夫精純
學佛貴在一門深入,為了滿足不同願求而經常更換法門,反而練不好修行工夫。念佛的人,在人中如清淨蓮花,所到之處無非自在樂土,只要專念某一佛,抱定一句佛號持續念下去,一樣能消災免難,增福延壽,減少煩惱障礙,增長慈悲智慧,現世得益,後世也得益。
---本文摘錄自《念佛50問》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藥師佛
#觀音菩薩
#念佛50問
藥師佛50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藥師經》共修】
藥師信仰是否與現代醫學衝突?
有些人將佛教信仰與鬼神迷信混為一談,而誤以為藥師信仰是不合科學的迷信,會延誤就醫。其實,無論是向哪一尊佛菩薩祈求平安,佛教都會建議佛弟子要循規範醫療之途就醫,既要相信佛菩薩,也要相信因果、因緣法則。如聖嚴法師對生病的人,總是勉勵:「把身體交給醫生,把性命交給佛菩薩。」
迷信是盲信,正信則有三種信心層次,就藥師信仰來說:
1. 仰信:因仰慕而相信藥師佛,對佛、法、僧三寶深信不疑,相信透過信仰三寶和修持藥師法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2. 解信:因體會佛法的義理和藥師法門的內涵,而對佛法產生的信心,透過閱讀《藥師經》和聽聞佛法開示,學習正確的佛法觀念,願意信受奉行,從而建立對藥師信仰的信心。
3. 證信:經由修持藥師法門的實證,體驗佛法的妙處而生信心,證實藥師佛所說不虛。
因此,藥師信仰不會讓人落入迷信的四大陷阱:「盲目崇拜、不合情理、似是而非、邪正不分」,反而能釐清生命的意義與方向,用佛法來實踐生命道路。病苦,是人生的修行功課。藥師佛所開的法藥,不論藥效是癒病或消災,皆為體察眾生的種種病情,而施設運用。
藥師信仰雖然重視現世安樂,但最終仍導歸於解脫生死成佛道,所以修持藥師法門者,能不畏苦、不憂病,坦然承擔生病的業報,接受現代的醫學治療,也以佛法消減業障,解脫生死輪迴苦。
佛法的人生觀、生死觀,對於醫學和人們都可以提供不同面向的啟發。佛教認為生、老、病、死的無常變化,是必然的現象,透過觀照病苦的機會,可以體會人生苦、空、無常、無我,從而超越對身體、自我的執著,心無罣礙地自在生活。
雖然生、老、病、死不可免,但在活著的當下,要用心生活,珍惜生命,把握奉獻自我、成就大眾的現世人生機會,這是藥師法門予人的積極人生祝福。
--本文摘自《藥師佛50問》
------------------------------------------------------------------
明日起~凌晨00:30,將發布每日的英雄日課表貼文,邀請大家一起宅在家提昇心防疫力~
藥師佛50問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是香港一座大型佛寺,位於新界大埔區汀角及船灣附近的洞梓,佔地46,764平方米,建築樓面面積達5,100平方米。2003年12月,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擔任社長、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擔任名譽顧問的香港正覺蓮社提出了發展慈山寺的計劃。有關項目主要為了傳揚佛教,提供靜修環境為目的,並且保證不會作為骨灰龕或者發展成為旅遊發展項目。計劃曾經引起環境保護團體以及部份區內居民的關注,例如需要砍伐山林,並且擔心區內唯一出入的道路汀角路不能夠應付其落成後所增加的交通流量,惟經過覺光法師及工程設計人員在區議會及城市規劃委員會解說後,此計劃獲民政事務局及規劃署同意,於2006年6月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2008年7月,香港政府以7,121萬港元撥地予正覺蓮社修築慈山寺及觀音像,土地有效期達50年。慈山寺於2014年竣工,2015年4月啟用。慈山寺分三個區域,中間是寺殿、僧寮和觀音像則分別座落在兩旁。慈山寺採取了低調建築、顏色、材料及比例都配合自然環境,以求營造修行氣氛;當中大雄寶殿的建築比例乃依從唐朝佛寺,屋頂不高,尺度配合八仙嶺的高度。在大雄寶殿前,大庭院的青銅燈籠則參照了位於日本奈良的東大寺的作品。 慈山寺的設施包括:
• 一座76米高(相當於約25層樓)的戶外青銅、合金觀音像:為全球第二高,僅次於108米高的海南南山海上觀音聖像,坐北向南,與位於大嶼山的天壇大佛遙遙相對。
• 一座佔地約1,027平方米樓高18米的大雄寶殿:供奉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及阿彌陀佛,佛頂有金蓮花華蓋。佛像後的空間有大幅壁畫,取材自敦煌石窟,又擺放了國學大師饒宗頤手筆的《心經》。
• 一座佔地約333平方米的觀音殿
• 三座佔地共約1,350平方米的僧寮,樓高兩層,一樓有5間房,全部均設有獨立洗手間。
• 110個私家車停泊位和13個旅遊巴士停泊位
《梁皇寶懺》乃中國早期及流傳最久之一部懺法,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素有「懺中之王」之稱。梁武帝為超度其死墮蟒身之皇后郗氏,特請寶誌禪師並及衆僧所製之慈悲道場懺法。慈山寺於2017年清明思親之期,於農曆三月初五至三月十一日一連七天,頂禮慈悲梁皇寶懺,清明節入夕設放三大士吉祥瑜伽燄口。仗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社會安定、人民安樂。延生壇內現在眷屬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蓮池壇內各姓先靈,往生淨土,同登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