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收到一些做下半年運勢的個案回饋,自己經歷的各種事件發展與運勢預測的完全相符,不得不讚嘆宇宙的安排總是這麼地令人出乎意料。我個人很喜歡用不同系統的占卜預測法來檢視,若是出現同個符號想必是一個很明顯的訊息指引。
而占卜說穿了是透過潛意識的反饋,從牌中調出訊息來為我們生活中的事件佈局,讓我們能知道自己該如何調整或超越,進而藉由內在力量改善事件發展的趨向。除了占卜之外,也在很多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得以讓我們窺見自己平常沒有意識到部分。比如上次的公益活動是以繪畫的方式,來與自己的內在面向做交流,結果也是挺令我吃驚的。
所謂投射表達是對現實的反映,以一種無意識運作的方式在陳述自我,其目的是穿破我們長期建構發展出的社會我,探堪到深處的真實自我。有時候當真實自我浮出水面時,我們內心的某一塊會被鬆動,而自癒就可能發生了。不要小看那一小塊的「領悟」,有時候事件發展繞了一大圈就只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真實的意願為何。
最直接且明顯的例子,就像是本來心中已不想再繼續待在這間公司,但正在猶豫是否要離職時,突然間公司宣佈栽員。也許壞消息是自己居然在栽員名單上,雖說拿了一筆遺散金,但開始得要擔憂未來的方向;但若是轉念一想,這不就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心念想離開,全宇宙都來幫自己的忙了嗎?再重新整理一次自己的心念,事實是已想要離開但不知道未來方向如何,擔心離開拿不到獎金也不知該如何開口,於是這個心念被宇宙接收到了,如願地不需要自己開口,也拿到資遺費,也不必自己做決定,身邊的樣樣事件都自己自動整合完畢。這樣的訊息指引要讓我們清楚地知道,不要違心。心的力量,是很巨大的。
我很常強調占卜不是為了「準確」與否,也不是提前佈局來避苦趨樂,人世間的事若是只挑樂而避苦,那麼想必靈魂的演化會停滯。占卜能讓我們以大方向來替自己做心靈整頓,調整自己的心念是適應事件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接下來我們才有餘力去看看事件的背後,我們學習獲得了什麼。既然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的,那麼我們能從中認識到自己什麼呢?我想這會是占卜中所傳遞最珍貴的訊息吧!
願我們都能在運勢的起伏中,看見及接納自己的每一個部分。
#時間點是大天使麥可的1111
#感謝個案的回饋很替你開心
藝術治療 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伴侶的期待,是需要被我們認領回來自己的部分。
這幾天因為公益健診做了繪畫療癒,從大家給的圖畫中解析潛意識的訊息。我發現很多人都有同樣的議題—對伴侶的期待。說實在的,人跟人之間一定有著某種程度的期待存在,不僅僅只是伴侶,對於父母、子女、朋友、親人都會有不同種的期待值。然而,若是期待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那坦白說要失望的機率是很高的。
假設我有一個需求是在我感到不安全時,需要與對方在實體上有所接觸,比如講電話、傳訊息、見面或肢體碰觸。這樣的需求期待對方來滿足,可若恰好對方是個有壓力時想要自己一個人、不想被打擾的,那麼硬在此時去要求對方來滿足我的安全感,會使壓力激增。於是,我愈希望能與對方連結,對方愈想要與我疏離。想當然,最後爭論的就會是「你到底在不在乎我」這件事。但事實很有可能與在不在乎或愛不愛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兩人對於事件上的性格運作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設想,若是一方的某種身理及心理需求,都得仰賴另一方來達成或滿足的話,那麼對方的存在感會很低。一個一直不斷去滿足他人的人,很難意識到自己也有需求,更不要說能夠提出來與對方要求。因為已經要求慣的一方、被慣於滿足的一方,可能很難去想像另一方也需要自己的滿足及付出。於是一段關係演變成獨角戲,當「我們」變成「我」的時候,關係也到了面臨觸礁時。(最弔詭的是很多時候的索取是較隱性的,因此慣於被滿足的人並不知覺到自己在「要」,甚至認為自己一直都在「給」)
我們能做的是照顧好自己的需求,不投向對方,但前提是得要釐清自己的內在需求是什麼,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上述的例子來看,我們很有可能會認為對方得要做到某件事才能使我們安心有安全感,這就是把照顧自己需求的責任投向對方。那麼第一步是拿回這個照護自己的責任,問自己:「我在害怕焦慮什麼?」由這個問題去深入探究自己的內在需求為何,然後才能夠知道如何滿足自己能給自己的部分,其餘的再拿出來與伴侶討論能如何相互支持或給予。
這樣的關係會是較平等獨立的,各自先滿足自己的需求(aka.把自己愛好),然後有其餘裕再來看看能如何幫助對方滿足對方的部分需求。否則的話,一方會永遠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期盼對方來完成,卻總是得到無助及挫敗感;而另一方因為永遠都在滿足對方,而無法意識到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而這會隱性地破壞完成對方需求的可能性,而造成無力及怨恨。所以,愛好自己是自己的責任。當我們希望他人無條件接納我們時,我們得問問自己:「我無條件接納自己嗎?」
兩個人變一個人的愛,有一方是不存在的。
#從畫中了解潛意識
#從潛意識了解自己
#有興趣從畫圖了解自己的
#歡迎報名繪畫療癒工作坊
❤️ 繪畫療癒工作坊
在表達性藝術治療中,投射是對現實的反映,是一種無意識運作以投射的方式在陳述自我的方式。不僅能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體驗與了解自我,也能整合及超越,達到療癒及回復自我的可能。以繪畫來說,並不需要有繪圖技巧或天份,只需要在創作過程中與自己的內心連結,就能夠透過圖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在。投射型的表達,能夠穿破我們長期建構起來虛假的自我,或者說是為了適應家庭及社會所發展出的社會我,而探堪到深處的真實自我。很多時候當真實自我浮出水面時,我們內心的某一塊也被鬆動了,而自癒就會在此刻發生。如果你也想要深度了解自己,或是目前有任何困擾你的事情,歡迎與我一起來趟潛意識之旅吧。
☑️ 工作坊結束你可以學習到:
1)深度了解自己的內在
2)與自己的感受接觸
3)探堪潛意識裡的訊息
4)為目前所困擾的事件找尋方向
5)鬆動原本固化的思維或行為模式
6)療癒創傷(因人而異)
7)整合內在人格
8)安頓內在小孩
9)梳理糾葛的情感及情緒
10)活化支持撫慰自我的力量
☑️課程時間:5.5小時
☑️課程費用:$4500
☑️日期:預計8/1星期日早上10:00-17:00(午餐時間1.5小時)達開班人數會確認日期
☑️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匯款資訊: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完成匯款後請line我後五碼才算報名成功)
PS. 一對一的費用一樣,但時間會依當天狀況稍作調整,請預留4小時,並自備畫具(彩色鉛筆、水彩、彩色筆、蠟筆都可自選)及圖紙(a3/a4)。
illustrator: simona bonafini
藝術治療 例子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為了讓別人高興而去做事,永遠無法做出對的事。-Allice Miller
很多時候我們活出的是自己的假面,是他人期望我們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卻不是真實的自己。但是身體會誠實的展現出來,透過疾病、情緒及外在重複劇本來引領我們看見真相。
在自我探索繪畫的過程中,我們能進入到自己的潛意識去尋找資源(內在智慧),再把潛意識裡的訊息帶到意識中做整合,來達到某種程度的自我療癒及撫慰。
拿我自己的例子(下圖)來說,我向來非常不擅長繪畫,只會單線條完全不會構圖。在畫的時候依照自己的感覺去畫及挑選顏色,不需要在意技巧或美醜,就是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因為在潛意識的訊息裡是完全沒有意外的。
而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當事者是一個焦慮感重且對自己標準很高的人。可想而知這與生長背景有關,可能常常覺得自己被監視、被期望成為某種樣貌,而肩負重任,所以責任感強,也在意他人的看法。換句話說當事者最需要挑戰的,是擺脫因為恐懼而形成的不健康依附,以及整理有關憤怒的情緒,這和因依賴及被依賴而產生的奴性仇恨有關。要能夠療癒這一塊的情緒,必須先看見真相。
❤️ 繪畫療癒工作坊
在表達性藝術治療中,投射是對現實的反映,是一種無意識運作以投射的方式在陳述自我的方式。不僅能在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體驗與了解自我,也能整合及超越,達到療癒及回復自我的可能。以繪畫來說,並不需要有繪圖技巧或天份,只需要在創作過程中與自己的內心連結,就能夠透過圖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在。
投射型的表達,能夠穿破我們長期建構起來虛假的自我,或者說是為了適應家庭及社會所發展出的社會我,而探堪到深處的真實自我。很多時候當真實自我浮出水面時,我們內心的某一塊也被鬆動了,而自癒就會在此刻發生。如果你也想要深度了解自己,或是目前有任何困擾你的事情,歡迎與我一起來趟潛意識之旅吧。
☑️ 工作坊結束你可以學習到:
1)深度了解自己的內在
2)與自己的感受接觸
3)探堪潛意識裡的訊息
4)為目前所困擾的事件找尋方向
5)鬆動原本固化的思維或行為模式
6)療癒創傷(因人而異)
7)整合內在人格
8)安頓內在小孩
9)梳理糾葛的情感及情緒
10)活化支持撫慰自我的力量
☑️課程時間:5.5小時
☑️課程費用:$4500
☑️日期:
星期日早上10:00-17:00(午餐時間1.5小時)預計6/27
☑️地點:線上skype
☑️準備:畫具(彩色鉛筆、水彩、彩色筆、蠟筆都可自選)及圖紙(a3/a4)。
📎匯款資訊: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完成匯款後請line我後五碼才算報名成功)
✅PS. 若想要報名線上一對一的同學請line我。費用一樣但時間會依當天狀況稍作調整,請預留4小時,並自備畫具(彩色鉛筆、水彩、彩色筆、蠟筆都可自選)及圖紙(a3/a4)。
藝術治療 例子 在 其過程中的動力與療癒因子。 藝術治療是兩種專業的結合 的推薦與評價
不同於一般的心理治療,藝術治療具有的#非語言溝通 特質常常也是人們所好奇的。個案如何透過藝術媒材表達心象,反映人格發展、性格、意念?治療師如 ... ... <看更多>
藝術治療 例子 在 憂鬱傾向兒童參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歷程之經驗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憂鬱傾向兒童在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中參與歷. 程之經驗。 ... 但從小妤分享的例子中,像是安親班老師沒有理她、或是逛夜市時沒有人理睬. ... <看更多>
藝術治療 例子 在 藝術治療小遊戲拉近心距離-平凡博士的暖心提案-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提案介紹這次海苔熊要介紹簡單的 藝術治療 遊戲,準備白紙蠟筆,就可輕鬆與人拉近距離;當下只有一個人也別擔心,跟著影片指引,更可以練習探索自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