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厘息以上藍籌股
退休很難?呢條人生數學題識計一定會咁計……
https://bit.ly/3qMTkaB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1:30 中國核心資產 白馬藍籌股價格破壞? 02:00 美國逆回購創下新高 06:00 儲蓄存量下滑 0...
藍籌股收息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嚴選三隻5厘息以上本地藍籌股
【高息股攻略】電力股跑贏大市 這隻龍頭收息逾3厘 博「財息兼收」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054538
退休很難?呢條人生數學題識計一定會咁計…… https://bit.ly/3qMTkaB
藍籌股收息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股市進入狂熱期,應該用的投資策略(上)】
當股市進入狂熱時期,參與股票買賣的人甚多,而股市亦呈升多跌少的狀態,令到大部分參與股票的人賺錢,令股市成為一個樂園。
當然,由於參與者太樂在其中,往往會忽略了當中的風險,而過往的股災大部分都是發生在大時代的頂點中。面對這大機會與大危險並存的時期,投資者應以甚麼策略應對?
--要知道知自己炒甚麼--
首先要知自己是那一類投資者,所投資的是甚麼股,短炒就短炒,長線就長線,雖然組合內可兩者並存,但當中的該股若用那策略就要繼續用。
另外,亦要知道自己投資的是那類些型的股票,是藍籌股、收息股、潛力股、消息股、財技股、週期股等,每種股票都有不同的投資方法,不能亂用。
而在這個大時代就更要小心,絕對不能貪勝不知輸,因為在這時期往往獲利甚豐,但問題是不知這些「利潤」是否要「歸還」給市場。
雖然我不建議人短炒,但若你是短炒者,就要記得自己是短炒,絕不能短變長,該賺時就賺,而當見到市況不對路時,就算下跌亦要快速止蝕,保留實力。
另外,若你是炒一些這大時代中的當炒股,就要懂得見好就收,因為股價將會在大時代後打回原形,例如當年科網概念下的科網股,直通車概念下的中資股等。在大時代配合概念的情況下,股價升幅將會是驚人的,但當熱潮退卻後,跌幅往往同樣驚人。因而,這類投資必然是中短線期的。
--長線投資的策略--
至於長線投資者,這類當炒股就未必是投資對象,而在這大時代會採用賣多於買的策略,當然大前提是你已經有足夠的貨。
長持線投資者應該在之前市況較靜較平的時候,保持慢慢收集優質股,然後長線持有,故理應在這時期已有一定數量的貨,接下來的問題只是放不放?何時放?怎樣放?
首先要評估這些股的優質程度,程度愈高當然愈偏向繼續持有,若是超優質股永遠持有也可。而一般的優質股,當然希望是利用這大時代的狂熱,帶動這股不斷上升,雖然人總希望最高位放,但這想法其實是不實際的,因此,與其追求最高位放,不如定一個策略去賣出。
例如以分段賣出的策略,每上升某個價位就賣出一部分,慢慢賣出,可避免在一下子賣出後股價繼續上升,而要受「賺得少之苦」。
--別人貪婪時恐懼--
另外,若對市場較敏感及熟識者,可判斷市況的狂熱程度,到全民炒股的狂熱去接近極點時,就是賣出大部分股票的時候。
不過,若你對分析市場不強,不太清楚在何時止賺,其實可採用升一倍賣一半的策略,而這策略的前提是該股有長期持有的價值。當持有至升一倍的時候,就賣出一半的股數,這等同於完全收回本金,而餘下的就如同淨賺,故可作更長甚至是永遠的持有,任由股價去到再高也不理會。
雖然對長線投資者而言,狂熱期是收成的時期,策略上採用賣多於買的策略。
藍籌股收息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1:30 中國核心資產 白馬藍籌股價格破壞?
02:00 美國逆回購創下新高
06:00 儲蓄存量下滑
07:00 中國信貸脈衝逐步往下!
09:30 貨幣供給緊縮,債務供給?
13:00 中國信用債違約超量 為何沒有爆雷?
21:00 城投債規模快速縮小 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快發行
💡加世光為Line好友 ,隨時掌握最新訊息👉 http://nav.cx/2NuwkCF 或是ID搜尋 @islllight加入好友 (記得前面要加@)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乾貨”👉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藍籌股收息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1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pozFtbOs3g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疫情反覆,農曆新年「清零」機會渺茫,社交距離措施難望大幅放寬,甚至還有進一步收緊的可能。除了取消年宵花市,當局亦在研究縮短商場營業時間,以及限制跨家庭私人聚會。疫情曠日持久,民生困頓,唯有成功「清零」走出疫情迴圈,社會經濟活動方能可持續復常。限制商場人流及跨家庭私人聚會,可以是遏阻疫情急轉直下的辣招,至於對「清零」有多大作用,則需要更多論證和推敲;與此同時,政府亦要仔細考慮措施對民生百業的打擊,以及實際操作上的困難。疫苗脫困前景未明,政府需要拿出一幅切實可行的「清零」路線圖,讓市民看到復常希望,這對於爭取各界忍痛接受更辣的控疫措施,也會相對容易一些。
蘋果頭條
身兼行會成員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近日提議,日後透過BNO渠道取得英國籍的港人,不能再擁有中國籍,又認為中國政府應就此再次釋法,惹來不少人批評她為港人添煩添亂。葉劉今早於港台節目指,香港社會對其個人建議有「情緒化反應」,聲稱建議只是「令佢哋(擬透過BNO取得英籍人士)諗清楚離開後有乜後果啫,幫佢哋就真!」一直促請英國盡快落實BNO持有人有居英權的民主黨國際事委員會主席劉慧卿批評,葉劉明顯與目前持有外國護照的300萬港人為敵。另外,《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北京將禁止BNO護照持有人出任公職,並取消其投票權。消息人士又指,即使禁止BNO持有人任公職在法律上或難以執行,但一些親中人士仍主張有關建議。
東方正論
新冠疫情持續反覆,昨日新增42宗確診,全屬本地個案,佐敦新填地街更有早前列入強檢名單的唐樓再度爆疫,證明港府所謂的「精準防控」不堪一擊。在清零無期下,庸官只能指望疫苗打救,惟其中一款國產疫苗的保護率僅達世衞最低標準。一旦連疫苗都無法依靠,港府還有甚麼抗疫板斧?隨着更多數據出爐,疫苗是否抗擊新冠病毒的靈丹妙藥,愈來愈令人無信心。巴西公布中國科興疫苗在當地的後期測試結果,顯示該疫苗的「整體有效率」為50.38%,較之前公布的78%低近30個百分點,僅通過世衞組織規定疫苗有效率須達50%的審批標準門檻。
星島社論
由美資道富管理的盈富基金(2800)周一(11日)才公布,因應美國投資禁令,不再投資於中移動(941)、中聯通(762)及中海油(883)等受制裁中資藍籌股份,但在市場罵聲此起彼落之下,經與金管局及盈富監督委員會溝通後,不到三日就轉軚「跪低」,昨晚發出公告表示自今日起恢復對屬於恒生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受制裁實體進行投資。盈富基金昨日傍晚發布公告表示,盈富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提供緊貼恒生指數表現的投資回報。為達至這一目標,經理人會把盈富基金全部或絕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恒生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份,比重大致上與該等股份佔恒生指數的比重相同。
經濟社評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科興疫苗第三期臨床數據一再延後出台,有效率公布不久卻又再被下調,備受港人關注。港府務必加強加速解說,疫苗採購並非只看其有效率,還須考量安全性和有效期,在衡量所有數據才能作出專業而正確判斷,釋除市民疑慮。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周二公布後期臨床測試數據,把輕患者數據也計算在內,結果科興疫苗總體有效率為50.4%,遠低於上周公布的78%。巴西政府稍後開會決定是否緊急使用科興疫苗。
藍籌股收息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格價專家 :
Gearbest 購物平台 ( 係時候喺網上買聖誕禮物啦, 唔平唔介紹畀你哋啦)
https://tinyurl.com/y2e3bvcf
?今晚11點直播!國泰大地震, 我被裁員了!!!今晚開live, 你哋有冇興趣吹水!!! 今晚有好多我以前啲舊相片, 如果今晚唔收睇直播, 日後只有鑽石會員才可以收睇重溫。
#國泰裁員 #國泰 #cathaypacific #裁員 #大地震 #國泰大地震 #空中服務員 #空姐 #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大裁員,整體裁減8500個職位,未來數星期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國泰港龍今天起停止營運。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陸續有地勤人員收到電話,部分人收到電郵,重災區是入職20、30年的舊合約員工,她估計國泰直接裁減舊合約員工,只有資深的管理人員才可留低。吳敏兒說,國泰指今次重組後每月減少5億現金支出,但集團目前仍每月流失15至20億元現金,憂國泰今次裁員只是第一輪計劃。
吳敏兒批評國泰管理層在過去一段時間與工會溝通時,從未交代有否嘗試其他節省成本方法,以減少營運開支,今日卻直接裁員。她又指,即使將來恢復招聘,員工都不會再獲得原有待遇。
政府早前向國泰注資273億元,吳敏兒認為,政府在事件中絕對有角色,有責任責成管理層,確保被裁員工獲合理賠償。她說,國泰若以員工被減薪後的薪金計算賠償,是不能接受。
另外,國泰機師組成的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協會指,國泰未就裁員計畫與工會正式會面,對此感失望。工會暫時未知有多少機師受影響,希望國泰尊重和執行現有合約,並公平對待所有機師。協會今日內會與國泰管理層會面,表達訴求。
早年國泰機師團隊主要以外藉機師為主,近年才吸納本地機師,而前年修訂新入職機師的薪酬福利,又將部分薪金及獎金將與飛行時數掛鈎,新入職本地機師收入較之前遜色,年薪約50多萬元。至於空中服務員,網上資料顯示,每月薪金約3萬元左右。
疫情影響:200多個航點 VS 26個航點
對於港人來說,國泰的一大優點是直航航線多。國泰航空以及旗下港龍及快運等航空公司,在全球一共有119個直航航點,若加上聯營航班就共有255個。作為比較,國泰主要競爭對手、同樣以國際航線為主的新加坡航空及旗下航空公司就一共有136個直航航點。
隨着新型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地陸續「封關」,只營運國際航線的國泰尤其受影響。現時國大部分航點均暫停運行,10月及11月仍然運作的航點就只有26個。
國泰成立於1946年,是香港第一間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由兩名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軍機師創辦,分別為美籍的Roy Clinton Farrell及澳洲籍的Sydney Hugh de Kantzow。國泰初時於上海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發展,首創運送貨品來往中國及澳洲,之後再到香港營運。
到1948年,當時的英資商行太古洋行收購了國泰45%股權,澳洲最大的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則收購了35%;其餘20%,則由原創辦人各持10%。同年10月,公司正式註冊名稱為「Cathay Pacific」,當中「Cathay」為中世紀歐洲人對中國的古稱,意即「契丹」;「Pacific」則象徵兩名創辦人,希望國泰客機可從中國飛越太平洋的夢想。
國泰並非當時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1947年時,有另一間「香港航空」(與現時的香港航空無關),不過1958年時,由國泰全面收購,並接收其原有航線,包括東京、台北等。自此,國泰成為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雄霸航空業一段時間,直至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
在獨佔香港航空界的數十年間,國泰在1960年,為首家國際航空公司開辦前往大阪的航線;1982年,推出首個香港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停站服務;之後再先後推出香港直飛英國倫敦的不停站航班。1986年,國泰正式晉身藍籌股之列。
曾4度獲評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踏入2000年後,國泰多次獲獎,更分別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及2014年,獲Skytrax評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另外2006年,國泰成功收購競爭對手港龍航空。
雖然風光數十載,但國泰亦不時爆出工潮,也並非首次大規模裁員。1981年6月,1,500名地勤人員就加薪問題,與資方談判破裂,於是發起3日罷工,當時所有乘客行李因此毋須過磅。1992年底,國泰出現人手不足,勞資就此談判,空服員工會拒絕加班,資方解僱3名員工,結果到1993年初引發員工大罷工,歷時17日,最終由當時立法局介入,設立監察會,確保員工不被秋後算賬,3名員工復職,終化解工潮。
屢爆工潮 勞資關係長期成焦點
到1999年,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國泰單方面更改機艙服務員的薪酬架構,暫停一年增薪點等,就此入稟高等法院,官司持續多年,直至2005年3月,工會獲得勝訴,國泰需賠償3.5億元。到2007年,勞資雙方就醫療自付診金政策再起爭拗,計劃於聖誕節旅遊旺季罷工,事件由勞工處介入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之後2012年底,250名國泰員工在機場示威,抗議加幅僅2%,並發最後通牒,再次計劃於聖誕節期間罷工,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化解工潮。
國泰裁員亦絕不手軟。在香港回歸後,旋即面對亞洲金融風暴,旅遊業受重創,國泰當時亦受到打擊,決定裁員760人。到2017年5月,由於之前燃油對沖錄得85億元的巨額虧損,最終國泰由盈轉虧,需裁員600人;同年11月,國泰被剔出恆指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藍籌股」地位。
第一部份:底薪 規定每月飛70小時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泰航空空姐表示,早期入行的是計固定薪金,但新一批入行的,已經人工分「底薪+津貼」。
底薪規定每月飛行工作70小時,入職時薪大約108元。換言之,70小時X108元=7560元。
底薪及時薪也會隨着年資調整,年資較高的,時薪達350元。70小時以後的工作時間,就按時薪計,即是多勞多得。
第二部份:津貼 早午晚餐、洗衣、過夜費
津貼方面,主要是在外地的早午晚餐;如逗留過夜, 會包括洗衣費及過夜費用 。因此,空中服務員要省吃省用,該筆津貼才可袋袋平安。
津貼會按各地的消費水平設定額,例如:日本逗留24小時,三餐津貼是12000至13000日圓,折算港幣900元。但台灣逗留24小時,津貼只有港幣600元。若然逗留時間較長,也會有洗衣津貼。
「早午晚三餐,晚餐津貼較高,但一旦航班時間調整,就未必攞到呢筆津貼。」該名國泰空姐稱:「如果想收入高,有些人會調多幾班長途機。」
航空公司嚴格規定,在以下時間on duty(執勤),才可享用早午晚餐津貼。
早餐 0600-0859
午餐 1200-1359
晚餐 1800-2159
受訪空姐表示,近年公司緊縮開支,例如:縮短在海外逗留時間、執勤時間在早午晚餐以外,自然可減少餐飲津貼。另外,每餐津貼費用也不時調整,加上美元強勢,他們的津貼以當地貨幣計算,經折換後,收入也打了七折。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