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 #學習,就不會知道原來事情可以這樣處理。
若沒有 #實踐,就不會知道過去的所學是真實的。」
💡這兩句話是身為兒童職能治療師又有父親角色的我,看了李儀婷老師的書之後的第一個感想。
======
很多人曾開玩笑對我說:
「很多某領域的專家,在他私生活裡的那個領域,通常也沒做得像他說的那麼好。所以,你會成為一個好爸爸嗎?」
(我都覺得這樣講的對方是想來吵架的😂)
我年輕時覺得,能解決很多不同的人的問題才是專家,
只是把自己顧好然後分享成功經驗,就自詡或被稱作專家,
實在太浮誇。
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就是:
學校的所學+與時俱進的知識+臨床教師的傳承+實際上自己累積的經歷。
但父親這個職能角色,沒有學校來教導,臨床教師有長輩、朋友或其他專業人士,
剩下的是自己必須學習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老實說,實在是非常非常需要學習!
李儀婷老師這次的新書「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很適合在這種高壓又低氣壓的日子,
經過一整天WFH又崩潰的育兒後,
坐在沙發上把雙腳愧著抬高來閱讀,
no pressure,好讀不硬、沒有說教,
讓我們自然輕鬆地腦中出現育兒的跑馬燈,
自己得以省思並有新的想法:
「阿,原來話可以這樣講呀!
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啊!
原來孩子真的能夠跟上呀!
原來,真的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啊.....」
說到「 #實踐」,
是我認為「成為專家」的關鍵要素,
唯有把理論實際執行,並且做到好,才不會淪為空談,
這不只是實踐在別人身上,當然要包含了自己囉(笑)
儀婷老師這本書,是自己和三個孩子的日常故事,可以看見老師與孩子互動的過程和她與自己對話的歷程,會有跟著他們一起成長變化的感覺。然後就在某個瞬間,我覺得:
「其實就光只是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好,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每個人實踐過後都可以是專家!都很值得參考與學習!」
因此,最後產生了開頭那兩句的心得,哈。
情緒的議題,近年越來越被重視,所以我也推出了繪本嘛❤️❤️
目前正值疫情期間,親子間、各種關係間的情緒問題會更容易浮出來,不失為一個改變與學習的機會,老師這本新書,不只是可用在親子,人際關係都很合用!
👨關於父親一職,我還在學習,我也坦承自己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但我很高興可以更多學習,可以幫助更多人和自己。
(🌟而且搭配我的繪本會更好,大家都可以是情緒控制小天才👑)
真的不要「不想改變或覺得自己已經很懂了」,
我們可以更好的!!!💪💪💪
😊非常感謝儀婷老師,提供新書抽獎唷!😊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6月17日 23時59分止 (台灣時間)
🔴參加辦法:
1. 按讚並追蹤 「 黃彥鈞 黃老斯 和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的粉專
2.按讚並公開分享此抽獎貼文
3.在貼文下方留言告訴我「關於情緒,你想學習什麼呢?」每人限留言一次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一本,共抽出1名得獎者。
🔴將於6月18日貼文下方公布得獎名單
(本次活動不寄送海外,請多多包涵)
👉博客來6/11有66折,先買可以先看唷!https://ppt.cc/fzsFZx
「薩 提 爾 的親子情緒課 心得」的推薦目錄:
薩 提 爾 的親子情緒課 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心聽:疫情中最好的教養守則】
#6月11日博客來66折一日限定《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週一聽到教育部宣布這學期停課到暑假的政令,我沒有一絲驚訝,原以為情緒至少會有一點難受,但最後竟是連一絲絲的波瀾都、沒、有,不知道是懶得起波瀾了,還是體會這場疫情真的不易,我知道的是,家外的疫情仍然盛焰,此刻若宣布解禁,孩子可以回學校上課,我(父母)也得費許多時間去思量,是否真的放心放手讓孩子回到安全堪憂的學校群聚?
還好,教育部為所有父母決定了「讓孩子留在安全的家中」,起碼父母對於孩子染疫的憂慮,可以暫緩一些。
這是「延長停課的時間,暫緩復學」的優點。
真的是優點。
這是我對「停課延長」這件事的善意所持的觀點。
也許也因為如此,我對這道命令頒佈會如此沒有波瀾的原因了。
外在的疫情環境,一直都很嚴峻,所以我們每個人面對的困境,是一樣的,但真正的考驗在於,當關起門來,我們決定要怎麼過?
痛苦的過?懷抱希望的過?掙扎的過?放鬆的過?
真的應驗了薩提爾女士所說,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想要的方式,對應到疫情,則是「外在疫情皆然,但內在面對的方式,我們卻是可以自由的抉擇我們想要的姿態」。
每個人選擇回應困境的姿態都不一樣,一如防疫在家時,面對手足間吵鬧爭執,每個人的方式也不一樣。
這週一晚上睡覺前,孩子們依舊自己安排了陪睡對象,我和三三被分配在一起,先生則和川川一一在一起。
隔天,我和先生習慣早起,夫妻倆在客廳交會時,很快的交換了彼此昨夜的陪睡心得。
我:昨天辛苦了。
先生:你聽到啦?
我:對呀,我和三三躺在床上睡覺,就聽見川川和一一在吵架,吵得蠻大聲的,最後川川還崩潰哭泣(笑)。
當時我人已經躺在床上快要熟睡,耳邊不時傳來川川的崩潰聲,我當時還問了三三「你妹妹在哭嗎?」可見當時聲音傳得多遠。
先生:每次川川來我的房間睡覺,就會和一一大吵,每一次川川都會得理不饒人的罵一一,但最後崩潰的也是川川,那聲音真的是……很難忍受。
我:但我昨天都沒聽見你出聲制止或生氣的聲音,表現得不錯。
昨天晚上我只聽見川川的哭聲和一一說話的回擊聲,卻始終沒聽見先生的喝叱。
先生:那當然,我可想通了。
我:恩?想通了?想通什麼?
先生:就是看到小孩吵架,我拚命告訴自己,我要「忍」!
忍!忍!!忍!!!
我彷彿看到昨夜先生脹紅著臉,忍著一肚子怒氣的模樣。
一想到那畫面,害我我忍不住笑出來。
先生不高興:怎麼?不對嗎?
我收斂笑意,正經而嚴肅的說:忍,是壓抑,壓抑久了,累積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總有一天會爆炸的。
先生:對,我屢屢在爆炸的邊緣,氣死我了。但是不忍的話,要怎麼辦?
我:面對孩子爭吵,你不用忍,只要「用心聽」,就好了。
先生愣了兩秒,突然豁然開朗,大叫「好方法」。
是的,只要「用心聽」,認真的觀察孩子說的話、在意的事、用的語詞、回擊的力道,大人會發現,孩子爭執時,會衍生出很多很美妙的能力。
我經常在手足爭執時,靜靜的坐在一旁「聽」,姊妹兩人吵架,眼看火力四射,戰況膠著時,會衍生出動態反擊,彷彿恐怖,但事實上,川川的嘴巴像刀卻從不曾主動出手打姊姊,她的心柔軟的像棉花。而三三,雖然看起來非常有大姊氣勢,動手時毫不手軟,但事實上她在爭執時的語言永遠略輸川川的伶牙俐齒,所以才會忍無可忍想動用武力解決。
姊妹兩人的爭執,一直上演「情緒三態」的循環(詳見《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這是無法避免的情緒輪迴,雖然姊妹兩找不到解決的出口,但始終會維持「手足微妙的平衡」,一時半會兒,平衡會不斷的以各種樣貌挪動來去,只要父母不介入,放手「讓問題跑一會兒」(詳見《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平衡就會維持下去,不會衍生出親子問題,也可能時間拉長些,問題會自己消失。
這個階段,最是考驗父母的容忍度,一如先生所用的方法「忍」,一旦沒忍好,很容易爆炸,瞬間就介入了手足戰爭,一旦父母介入,不管是想維護誰,或糾正孩子們的錯誤,手足間的平衡會立刻消失,手足戰爭一秒變身為親子大戰,父母都將成為孩子情緒下的砲灰,整個家庭的和睦關係都將得不償失。
究竟該如何面對手足間的爭執?
只有一解,那就是「用心聽」。
何謂「用心聽」?
所謂心,意即「聽核心」裡的「用心欣賞」,而聽,則是「聽核心」裡的「傾聽」,說得簡白的話,那便是:用「欣賞」的姿態來「聽」孩子的爭執(「聽核心」,詳見《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既然名為「欣賞」,就是不以批判的觀點去看孩子爭執,而是去思索孩子說出口的每一句話以及每一個動作,背後的資源是什麼。
當父母「用心聽」孩子吵架之後會發現,「手足爭執」會變成日常生活中最美妙的劇場,而不再是讓父母勞心勞力的審判。
我曾聽兩姊妹不知為了什麼小事而爭執,其對話甚是有趣──
川川:為什麼每次都要聽你的!(怒吼)
三三:我又沒叫你聽我的,你可以選擇聽,也可以選擇不聽,那是你的選擇。
(三三的姿態平靜,但內容讓我有一種耳熟能詳的感覺,這不是我平常會說的話?只是三三把句子掐頭去尾,拿來用在爭執一途,不得不讚嘆三三非常有對話的潛能)
川川:可是你剛剛說如果我不照你說的做,你那套鬼滅之刃的漫畫就不借我看。
(川川頗有小辣椒據以力爭的樣態。)
三三:對呀,你惹我不開心,我幹嘛還借你看,我是笨蛋嗎?
(哇,姊姊說的好有道理喔,好會轉!)
川川:你這樣不就是變相強迫我聽話!你好壞!(尖叫)
(川川終於查明姊姊語言的意圖,看來川川也是頗有分析頭腦,理解力挺好)
三三:想看漫畫就聽我的方式,不照我的方式處理你前面的東西,就不要看我的漫畫,你自己選擇。
川川:要!我要看!哼!反正只是把這堆書搬走而已,你以為有什麼難,我搬完就來看你的漫畫,氣死你。(挑釁)
(川川的反擊,既天真又可愛,雖然看似好像委屈自己聽話,但實際上卻讓自己看了姊姊的漫畫,討了便宜,看來這場戰爭誰是輸家還不一定)
姊妹兩吵架,看似針鋒相對,看似膠著難清,但只要「用心聽」孩子爭執的語言以及論調,其實有頗多意想不到的樂趣。
疫情期間,父母孩子每天都被迫關在家裡,被迫24小時強硬相處,「用心聽」是我真心想推薦給所有父母面對孩子戰爭時,實際運用看看,只要這一招學會了,聽懂孩子在戰爭中的一切行為下的資源,父母會更優雅。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66折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A8Vj8p
薩 提 爾 的親子情緒課 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規範:以情感為基礎】
一位最近相識22年的老朋友與我聊天,彼此交換養育孩子的心得與心路歷程。
朋友同樣也生養三個孩子,一男兩女,次序剛好與我相反,我是兩女一男。
朋友感嘆時光飛逝,感嘆青春逝去,年齡不再。
我安撫朋友:你比我還年輕,你於我而言,永遠青春的。
朋友卻回我:一旦成為母親,不管年齡幾歲,為了照顧孩子,看上去可能都差不多滄桑。
我:好像也是。
朋友:但,你除外。
我:阿?
朋友說:我最近發現你好像越來越年輕了,為什麼?你有做特別的保養嗎?
朋友間說話,就是直白可愛,於我完全沒有距離上的隔閡呀。
我坦言:我有吃膠原蛋白,有一位朋友是食品師,她自己研發出來的產品,我還蠻信賴的,所以有使用她們家的膠原蛋白粉。
我本來想,如果朋友有興趣,可以推薦她我正在使用的膠原蛋白粉,畢竟是食品師朋友自己研發的,我很信賴,如此一來也可以讓她一起變得青春美麗。
沒想到朋友冷冷的說:拜託,膠原蛋白,我也有吃好不好,但我還是越來越蒼老。
我想,如果不是膠原蛋白在品牌上的差異,那可能是在教養孩子的領域上,規範的使用方式有所差異了。
養育孩子,我大多把責任下放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負擔其責任,而我,只負責大方向的規範制訂。
例如:孩子的功課,歸孩子自己規劃、書寫;孩子睡眠時間,需在晚上10:30以前上床;餐袋的放置與洗滌高年級後由孩子負責;高年級之後可購置自己的洗衣籃,自己負擔自己的衣物清洗與折疊……
隨著孩子越大,責任與權力逐漸下放的越多,包含家庭網路。
事實上,在我經營的家庭裡,網路是24小時沒有禁令,全天候開放,而孩子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平板,想上網只要打開平板就能連上線。
這樣的開放,以及權限的下放,前提當然是孩子們得有良好的控管能力。
孩子們能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使用平板上網?必須符合底下規範:
1. 功課與責任完成
2. 使用前需詢問父母是否能使用
3. 告知父母使用的時間與觀看的目的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就會忍不住搖頭:管理的這麼鬆,孩子們怎麼可能遵守?
但熟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的家庭,孩子們目前是沒有網路成癮的習性,出去遊玩,也從來沒有主動拿出平板觀看的習慣,至於我是怎麼做到養成孩子的規範,這可能要從許多面向來談(意思就是今天先不談XD),而我今天想說的是,身為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給出無微不至的照顧,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制訂好規範,以感性做包覆,以理性做牽引,如此孩子有了方向,也就越來越能獨立成長了。
父母的責任在於陪伴以及規範的制訂,而孩子的成長,一如山的矗立,水的蜿蜒,無須變更山與水發展的走向只要給予一方一圓,山與水就能長成她們自己想要的模樣,這便是最好的教養之道,亦是規範的功用。
(今天的重點好像有很多,有想知道的點,放膽大聲說出來XD)
#台北工作坊9月25和26 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僅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僅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工作坊由長耳兔主辦三人以上團體有優惠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