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探討很久沒寫的話題-
在面對種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的時候,我們是否時常沒有界線,不管在家庭、愛情、職場、合作...當中,常因為加了私人友情,在面對處理情緒或談到金錢而變得敏感,這就是因為在一開始你沒有設立你的界線。
因為我們常常想當好人、不想讓人失望、不想讓人討厭,所以常違背自己的意願,常被這社會世俗定義的傳統或是道德綁架,以至於我們常混亂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別人常常用他們的情緒來掌控我們的人生,所以心理界限非常重要。
「心理界線」這一詞最先是由家族治療中的結構學派大師薩爾瓦多·米鈕慶 提出,是用已規定在家庭這個大系統中,不同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例如 夫妻、手足、父母、婆媳...等等
心理界限是在每個人在心理上能承受的極限範圍,如果超過了就會覺得被免強、逼迫的感覺。
而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有界線的處理各種關係。
在東方家庭中最常見的是:你是哥哥姊姊就得幫忙、你是哥哥要照顧妹妹喔、你是姊姊讓一下弟弟會怎樣呢?你這個當姊姊的要做人家的榜樣啊!
然而這些哥哥姊姊才和弟弟妹妹才相差一兩歲,在仍舊需要被父母關愛的年紀就要被迫長大,他們為了贏得父母的認同關注,必須壓抑個人的需要,接受父母投射在他們身上期待的子,
對這些小大人來說必須自立自強、扛責任,他們被忽略、覺得孤單,以至於長大後,即便離開原生家庭,扔就改不掉這樣的習慣,會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壓力攬在自己身上。
但如果家庭中懂得設立界線,誰什麼角色扮演好位置,就不會有這麼多越界的事情。
有很多女性代替哥哥養家、女生照顧比自己年長的哥哥姊姊,倒置很多家庭那些女兒的疲乏,她們雖然任勞怨,但是當分配遺產或是兄弟姐妹鬩牆的時候,最常拿出來吵架的是:
爸媽都是我在養,你們有拿錢回家媽?生病都是我在照顧,你們這些做兒子的有回來照顧嗎?
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該負責的部分,來做調配,不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不要把孝順混為一談,因為盡孝道是應該的。
在家庭或是感情當中都一樣,要有一把尺,清楚地知道什麼地方該設定到哪裡。
但是東方的文化當中,界線太難達到,有自主想法或是拒絕別人,常被認為是冷漠、無情,但有了界線,我們就會知道哪些事務該由誰負責,哪一個行為只存在某一種系統中,不適合放入關係裡;
像是夫妻關係就由他們自己解決,不能把小孩或是父母拉進來,這樣很容易造成系統的混亂,嚴重一點造成當機,甚至整個家庭功能的停擺。
家庭最最健康的互動關係,就是界限的適中,這會讓人有歸屬感,同時又保有個人的獨立。必要時候家庭成員能夠團結再一起,共同應付危機、困難、壓力,當問題消失後,又能回到各自舒服的狀態中,界線清楚的人可以自由地調配自主與親密兩種特質,依照不同的狀態下來呈現不同的反應。
這樣的家庭系統的機運作才能健康。
人的心理線看不見,不代表沒有,若沒有設立好界線,一直踩破底線,總有一天會消磨殆盡。
#歡迎分享
#心裡界線
#心理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薩 提 爾 家族治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You don’t blame your parents. You’re too old for that.
在家族治療大師 John Banmen 的演講中
聽到最有感的一句話
(40分鐘我到底都在聽什麼XD)
人生不如意
工作不好找
關係亂糟糟
這些可不可以怪父母?
可以
但到了某個年紀
再怪,能為自己帶來什麼?
再怎麼糟的父母
或反過來說
再怎麼優秀的母父
都無法為成人孩子的人生負責
然而
在他人或自己眼中如何不堪的人
都能發掘力量,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不等於過上「令人欽羨的人生」
但每一日都腳踏實地,簡單易足
--------
<課程快訊>
-【認識薩提爾模式】線上講座:bit.ly/3750mhO
-【薩提爾 - 探索原生家庭】線上工作坊:bit.ly/3xt82oR
-【原生家庭:一趟更靠近自己的旅程】線上讀書會:bit.ly/331OpHu
薩 提 爾 家族治療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是哪一種風格的爸媽?】
當你辛苦準備一餐後,孩子卻因為有不喜歡的菜色而鬧脾氣不吃,你會如何反應?
😏「別理會!餓了就會吃!」
😫「怕孩子餓,想吃什麼重新煮?」
😤「不可以挑食,盯著吃完!」
孩子從小就透過和爸媽的互動中,慢慢學會了如何解釋音調、表情的差異,也透過這樣的互動形成了自己長大後的溝通態度與方式,因此父母如何和孩子溝通,會影響孩子成長成什麼樣的人。家族治療工作者 #薩提爾 在透過觀察發現,一般來說有4種溝通風格>>>cplink.co/wcJti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