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陳志恆:推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志恆是一位非常年輕卻又非常有深度的心理師,他出版的書,一本比一本暢銷,而且一本比一本更讓父母受用。
從專業的心理師出發,志恆邁向多元的資源融合,不只是坐在診療間,聆聽個案的困境,而是主動走出診療室,對有需求的老師與父母教授親子關係應對的方法。
志恆最近出版的《正向聚焦》更是廣納了所有我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裡,想傳遞的「欣賞」一工具,志恆運用了非常科學的操作方法,羅列出學習者可以實際運用的對話層次,實在比我厲害太多,想更深入學習「欣賞」的朋友,可以購書一看。
而我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有幸得到心理師陳志恆老師的推薦,很榮幸,也萬分感動,因為志恆老師書寫的內容,實在太精闢入理,層層解析,把書裡最重要的工具與觀點,都呈現了,實在佩服其能力,分享給大家。
#陳志恆心理師粉專連結:https://reurl.cc/R6XMm9
【#一起讀書:把困難當資源,視挫敗為禮物】/文:陳志恆心理師
宋代文豪蘇東才高八斗,卻仕途坎坷;被貶後常與好友佛印法師暢談佛法。有一天,蘇東坡靈光乍現,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自認修佛體悟甚深,請書童帶詩過江給佛印法師鑑賞。佛印法師閱後笑了笑,在紙上寫了眉批,請書童帶回。蘇東坡洋洋得意地打開信紙,見上頭只有一個字「屁」,遂怒氣衝衝地要書童備船,親自渡江找佛印法師理論去。
過江後,佛印法師的大門深鎖,門前貼了張紙,上頭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
成也情緒、敗也情緒。修行的關鍵,就在安定情緒。親子教養的關鍵,也在父母能否有效應對自己與孩子的情緒。
拜讀李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一書,我甚為感佩。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隨時需要排解與介入孩子的紛爭,在各自的需求間來回穿梭,有時豬隊友來攪局,也得耐心處理,這著實不易。
但儀婷在書中寫到,面對教養的紛亂挑戰,在長期浸潤薩提爾對話多年之後,現在已能從容面對,甚至一笑置之。能有此境界,真可謂「八風吹不動」,但這背後的秘訣是什麼呢?
我讀後的感想是,隨時帶著敏銳的覺知,有意識地與情緒風暴共處。於是,你知道,你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意識的選擇,你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是帶著覺察的。如此,我們能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被情緒主宰。
*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比儀婷老師的前作《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更為精彩,我也因此反覆多讀了幾遍。歸納幾個重要的心得:
第一、有時,暫時不介入,就是最好的介入。孩子在情緒上頭,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儀婷老師說:「讓問題跑一會兒」,退出暴風圈,待情緒冷卻後,再與孩子對話。
第二、所有的挫敗都是成長中的必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的挑戰,健康、課業、人際、愛情、日常習慣......等,常令父母措手不及。如果你願意歡迎挫敗找上門,陪著孩子去面對,失敗將是一份成長茁壯的禮物。
第三、溫暖關懷亦不失守界線。很多人以為,要安慰孩子的暴怒情緒,意味著要妥協讓步,這實際上是討好。儀婷在書中告訴我們,待孩子情緒冷靜後,仍須重申界線,讓孩子知道,他有著有限的自由,需要尊重規範。
第四、彈性調整。即使家庭規範是重要的,不代表必須僵化遵守;也得視情況彈性調整。所以,調整規範也會是與孩子協商與溝通的一部份。
第五、所的一切,都值得欣賞。儀婷老師示範的親子對話,通常是以「欣賞」收尾。欣賞能帶來力量,這部分與我《正向聚焦》一書中的精神及做法,不謀而合。
*
儀婷老師在新作《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中,用了許多口訣來幫助讀者實踐,如「聽核心」、「陪跑界協心」、「養成對戒」......等,朗朗上口,易懂易記。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也最推薦讀者閱讀的,就是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儀婷老師示範「親師溝通」的故事。
許多家長問我,當孩子在學校裡遇上不友善的老師時,父母該不該出手,該如何出手?儀婷老師會說,這是一個讓孩子從困難中學習的大好機會。
有一年,儀婷老師帶著孩子們去參加運動夏令營,遇上帶隊老師對孩子具傷害性的對待。儀婷老師決定介入處理,對話內容張力十足。我要你閱讀時,不只看熱鬧,更要看門道,請細細體會這些話語及行動背後的深刻思考;換做是你,你會有什麼選擇?
*
【一起讀書】系列,延了一天發文。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好看,太多重點要劃,多花了我一天的時間研讀與整理,在此誠摯推薦給大家!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趁過年前,你買書送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線上學習:
① 李儀婷vs.賴佩霞:https://reurl.cc/l0o88A
② 李儀婷vs.陳品皓:https://reurl.cc/KxbVrj
③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④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⑤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心得]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讀後感-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KOBO讀書心得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變的秘訣,在於意願】
#2月7號在台北線下分享會
此刻觀看文章的你,在學習的路上,正走在哪一階段?
所有學習者,在學習上肯定都會遇到的困境,而這些困境可能是:
「買了書,沒時間看」
「看完書,不知道怎麼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不相信薩提爾的教養適用於每一個孩子」
不管此刻你的學習在哪個位置,我都得誠懇的告訴你,秘訣不在我這裡,秘訣其實一直都在你的「意念」裡。
改變,一直都在,也一直都不在,取決於你是否「願意」,決定在你是否真的「想」。
一旦真的「想」改變,改變就開始了。
一旦你願意改變,你的任何提問,於我而言,才有了意義。
一旦你開始願意踏出不一樣的學習步伐,不再停留在原來的框架裡,哪怕是挪動一毫米,改變也已經開始了。
一旦改變已經開始,往後的變化,將會以我們所不知道的速度,影響家庭,影響孩子,速度之快,你絕對沒辦法想像。在過程中,你無須負擔什麼風險,你只要去實際運作看看,你便能看見變化的風景。
一位學習者(化名:阿秀),向我提問了一個生活上的困境:
老師,這幾天孩子(小2)在學校的狀況連連,不斷被導師投訴,我嘗試過與孩子對話連結,無法貼近他,孩子不想與我對話學校的事情,我昨天再次翻閱老師的書籍,發現自己一開始的一兩句還行,後面就開始變成了說教,但我還是想再嘗試與孩子對話學校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想要這麼做,想請老師為我示範「導師同學都說:同學走路過去,孩子伸腳絆倒」如何與孩子對話,讓孩子能自我覺察。這事件我尚未與孩子對話,希望可以透過模仿老師的示範,成功的貼近孩子。謝謝老師!
我與阿秀簡單的聊了一會兒,理解了她面對孩子的犯錯,有著深深的自責與焦慮,帶著這樣的情緒,是不宜與孩子對話(溝通)的,在書裡《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提及,所有的溝通,都得以大人平穩的情緒出發,才能真正的傾聽孩子。
因此我告訴阿秀:
你該學習的,不是如何貼近孩子,至少此刻不是。你該學習的是,如何肯定並且欣賞自己,在你尚未穩定之前,你的對話都是有所求的,你的焦慮會形成另一種要求,透過對話,傳遞給孩子。
因此,我給阿秀三項功課:
1. 先不去針對孩子的行為對話,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去傾聽孩子,讓孩子多說話,說話時,僅需做到「複誦」
2. 每天給孩子欣賞3分鐘,在細節上詳細描述給孩子聽。
3. 每天寫下對自己的欣賞3件事,例如:我欣賞自己今天沒有對孩子感到煩躁,我耐心傾聽孩子在學校的故事,我是值得自己欣賞的母親
我雖然給了阿秀功課,但這項功課做與不做,都得由阿秀自己決定,唯有她決定(願意)去執行時,,改變才能開始。
而阿秀是努力的母親,她堅毅的去實踐她的功課。
兩週後,阿秀的作業心得回來了,我看了甚是感動。阿秀願意去嘗試,並且具體實踐,這對學習者是最困難的地方,而阿秀不僅跨出了她的困境,而且還看見了改變的風景。
經阿秀同意,為鼓勵更多與她一樣可能還在某個困境的學習者,將她的學習歷程分享給大家,也讓大家參與阿秀的學習,一起成長。
若看完阿秀的歷程,你有所觸動,也鼓勵大家給阿秀的努力寫下你的欣賞,這是很重要的正向循環。
如果你和阿秀一樣,有著許多疑惑,不知該如何將書裡的工具,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邀請大家,週三晚上8點,上線來看我與賴佩霞老師的直播,參照《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書裡「安頓自己六大心法」,會更明瞭在與孩子溝通前,自身的穩定,可以如何練習。
若想更進一步提問困境,2/7有加開一場實體講座分享會,報名表單連結如下,帶著你們的問題前來,我在現場即席回應你們的提問。
======================
「面對困境唯有願意,改變才能開始」/文:阿秀
想跟老師分享做功課後我的感受
1、先不去針對孩子的行為去對話,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去傾聽孩子,讓孩子多說話,你只需要「複誦」。
這個對我來說很容易做,來來回回幾次發現孩子真的只是來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一點也不是來聽建議的,更不是來聽說教的,往往複誦到最後我還想聽,孩子自己走掉了,似乎告訴我他說完了,沒事了。
我以前總覺得「複誦」會讓孩子反感,然而實際運用下來,我發現每每的複誦,從未聽過孩子說「你不要一直學我說話」,這點我非常好奇,不斷的重複語句,居然不會被青春期的孩子排斥。而且,複誦的過程中,我有一種「同時帶領著孩子再一次聽聽自己剛剛說了什麼」的魔法,我僅僅只是複誦,孩子有時就會自己更正錯誤,修正自己剛剛說不對的地方,對我來說挺有趣的。
我的兩個孩子很會吵也很愛彼此,最近的告狀,我也只是複誦,核對,居然都是兄弟自己收場,最後他們還給我一句:「我們只是告訴你而已」。原來媽媽只要有耳朵就好了,這讓我太訝異「複誦」的魔力。
2.每天給孩子欣賞3分鐘,在細節上詳細描述給孩子聽。
對我而言,最難完成的居然是這項功課,不是欣賞孩子難,而是在細節上詳細描述很難,至今我認為我還沒完成好這項功課。像是哥哥游泳一直考試沒過,他跟我說「這次我有把握一定會過」,我就只有欣賞他對自己有信心,願意再努力,然後沒了,總覺得應該可以再說多一點。
或是弟弟之前會騙我功課沒帶其實是沒寫,但最近會直接跟我說沒寫,我就欣賞他勇敢承認自己沒寫,而不是用說謊來掩飾,然後又沒了。雖然沒有做到細節上的描述,但透過不斷的欣賞孩子,我發現這可以帶給孩子很大的勇氣,孩子的思考模式也朝著正向思維前進。
3.每天寫下對自己的欣賞3件事
每天記錄自己的欣賞,反覆看著自己的欣賞,剛開始前幾天一直哭,每看一次哭一次,現在不哭了,但還是有些難過的感覺,感覺自己好像不太欣賞自己,常常指責自己,常常懷疑自己有錯誤,常常檢討自己都覺得是自己沒做好,不知道是不是孩童時期父母師長對我的期望很高(我一直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孩子),讓我自己不允許自己犯錯,會害怕犯錯後別人會討厭我。
這次透過一次一次對自己的欣賞,我有一點點開始放下,覺得做的不好時,想想自己也是有做的好的地方,就好比這幾天工作上有疏失,我不在像以前有那麼多的情緒,自責難過覺得自己怎麼可以犯錯,反而冷靜想著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對於被責罵也比較能接受被責罵的自己。
整體上來說,透過儀婷老師佈置的三項功課,讓我對自己有比較少一點自責,也比較看見自己的努力,孩子似乎也放鬆了不少(加上現在是寒假),雖然衝突每天依然發生,但家庭關係也微微起了變化。
我要謝謝老師給我的鼓勵及引導,而且老師不厭其煩的叮嚀我們要將過程記錄下來,這個過程真的很重要,透過寫可以反覆的思考練習,一次一次不斷的修正,收穫太大太大了,對我這樣一個理科女孩而言,雖然我依然會偷懶,但做過這麼一次,我真心覺得老師說的話都是自己親身走過的經驗,發自內心覺得很有用的工具(步驟),每個學習者若按照步驟實際運用,真的看見親子關係的改變。
※「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活動: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趁過年前,你買書送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直播資訊:
① 明晚(2/3)李儀婷vs.賴佩霞pm8:00-9:00
②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廣播連結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③ 台北場新書分享會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2pAEA
④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⑤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導讀:父親的視角】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傳送門
1.博客來:2書75折 https://reurl.cc/A8Vj8p
2.MOMO:2書68折 https://reurl.cc/zzmm17 https://reurl.cc/A8Vj8p
認識杰哲,我已經忘了是在工作坊還沙龍,我只記得他是個非常認真的學習者,每次下課,他總是第一個將學習的心得記錄下來,並且更難得的是,他是一位男性(爸爸)。
往年每一次的學習場合,女性總是多於男性,因此男性的到來,顯得特別且寶貴,因此我很快就記住杰哲了。
起初認識杰哲,是因為他的努力,我以為他和大部分的爸爸一樣,是被太太說動前來學習,後來我才知道,杰哲的學習是先行在太太之前,與其說他為了孩子而來,倒不如說他是為自己而來,為平穩內在前來學習,希望在家庭裡先做出示範,讓其他成員能因他的轉變而感覺改變是美好的。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動力。
爸爸,在過去的家庭中,都背負著龐大的經濟壓力與工作壓力,在繁重的壓力下,還願意花時間與精力前來學習,是一件美好卻相對困難的事,因此我非常佩服杰哲的「願意」,光是他的「願意」就已經做出非常好的「示範」。
謝謝杰哲細細的讀完《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並將自己的學習經歷分享給大家,很是感動他的學習歷程。
也期待在家庭裡的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找到自己僻靜的地方,以自己的方式學習。
=================
「學習3年蕯提爾的爸爸學習之路」/文:李杰哲
這本書延續了『相信孩子是對的』的信任
和『聽核心』的對話工具
將其整合出進階版的”離心力”、”陪跑者階星”等
口訣
幫助父母們有如回到過去考試背誦口訣般
將這些心法方便記在心中
讓家長在面臨對話時的困境時
有個口訣陪伴自己、安定自己。
可見老師的創意與用心。
我相信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在一般家庭中
爸爸常是往外賺錢維繫家中的經濟與生活開銷的角色
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少了一些
因此孩子和母親的依附關係較為親密
爸爸有時就像座山在那邊…看似沒用…但
關鍵時刻是可以跳出來
支援媽媽教養上的困境的…
但有時就事得其反越幫越倒忙…
而書中老師羅列出日常生活常見的衝突和溝通現場
是幫助爸爸們可以透過文字的力量來理解當媽媽的困難和堅強
當然平時和孩子相處時,爸爸是會有介入教養的時候
書中裡的的爸爸介入教養戰局
雖然時常搞砸
但最另人敬佩的是和孩子道歉的勇氣和欣賞孩子的能力
而儀婷老師在丈夫介入教養時,能夠在大原則無生命危險下
放手並尊重丈夫的教養方式,也同樣另人敬佩
同樣很值得學習
那爸爸們該如何學習呢?
平時上班賺錢往外搏鬥
真的很辛苦
當臨時要接手照顧孩子…
難免會用快速方便的方式來討好孩子的情緒失控
像是給禮物、花錢買孩子盧的東西
這都無坊…
畢竟這些都是當下爸爸最盡力最妥善的應對了
沒辦法!男性天生就有快速解決問題的潛力XDDD
請給自己多份欣賞少點自責
任何一種應對都有其資源
如果爸爸們願意
在一個能夠安全陪伴自己的時光時
拿出這本書
把目光回到自己身上
練習讓問題跑一會兒和和覺察自己
善用離心力、聽核心,和自己對話
問問自己的期待和渴望是什麼
讓自己有重新選擇所看見的觀點
擦亮孩子和太太故事後的光
做一個能欣賞自己並有意識的表達的人
而孩子也能從你身上看見你的光
我是一位4歲孩子的爸爸,也是學習3年蕯提爾的爸爸
我願意持續學習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最佳的新年禮物《許榮哲的故事課》線上課https://reurl.cc/N6vl2Q
🔥 2021年3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bRDayM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爸爸讀《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 ... 的故事CD+有機洗髮沐浴露贈品·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 . ... <看更多>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爸爸讀《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 ... 的故事CD+有機洗髮沐浴露贈品·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 . ... <看更多>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心得 在 [心得]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讀後感-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好讀圖文版:
https://hellohero73.blogspot.com/2021/12/blog-post.html
FB:https://www.facebook.com/hellohero73/
「覺察帶來選擇」是我在這本書裡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
冰山理論相信大家都聽過,而提出冰山理論的人就是維琴尼亞溘譬ㄩ舅k士。作者陳茂雄
原本是一位傑出的商業人士,曾任職於IBM 18年,收入肯定不錯,於人生道路中後期,發
覺從事商業工作雖難不倒他,但也漸漸找不到工作上的熱情,中間也曾休息一陣子,誰曾
想過人生路上峰迴路轉,赫然發覺「助人」是一件他最喜歡的工作,因此毅然投入心理學
領域、師承薩提爾女士關門弟子,從頭學起再次出發;一般坊間的企業教練都是專職從事
心理學的講師,而因為陳茂雄走過一段跟別人不一樣的路,管理學的實務經驗結合後來心
理學的專業,讓他在企業教練這條路上成為一位特別的存在。
記得之前第一次接觸到冰山理論覺得新奇,讓我明白了在一個人的行為背後隱藏著不為人
知的故事,這個不為人知的部分如同海平面下方的冰山詭譎多變,因此稱之為冰山理論。
先說結論吧,因為我是理工人、長期慣用理性思考,慣用理性思考的結果就是很難對於某
一事件產生感受,這會帶來許多問題,但自己卻無法解決。雖看過薩提爾理論相關書籍,
但我的收獲僅侷限於理論,卻無法透過書中的理論澈底幫我找到問題的根源。
在讀這本書前不曉得內容會如此吸引我,陳茂雄老師因早先工作關係需要理性思考,因此
這本書的書寫方式可以讓讀者閱讀起來非常有條理,讓理工腦的我非常好消化吸收,是一
本不同於坊間的薩提爾書籍;書中再輔以大量生活實際案例,更能幫助讀者體會感性的那
一面,清楚明白案例中的每個角色為何會表現出那樣的行為、隱藏在其行為背後的冰山其
解讀密碼到底是甚麼,並指出可以如何轉化想法。
一般常見的冰山理論有6層,書中為了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重點,新的冰山理論分為5個重點
,首先你可以在心中想像一個三角形,在三角形正上方位置代表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行為
」(也就是我們眼睛看得到的部份)、在三角形左下角位置代表一個人的「觀點」、在三角
形右下角位置代表一個人的「感受」,而在三角形正中間那個位置代表一個人的「渴望」
,最後畫一個介於「渴望」及三角形之間的圓形,這個圓形代表一個人的「期待」,期待
就是「滿足渴望的具體方法」。
本書重點整理如下:
●現實人生的各種問題及困頓,都脫離不了要維持「自己、他人、情境」這三角關係的平
衡。
●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行為可以分成4種類型: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打岔型。
●指責型及討好型是標準對人不對事,差別在於指責型把重心放在「自己」、忽略了「他
人及情境」,討好型把重心放在「他人」、忽略了「自己及情境」。
●理智型是標準對事不對人,只在乎那件事情是否合乎邏輯。
●打岔型式是不同於理智型的存在,既不對事也不對人,以為可以透過時間經過事情就突
然變好。
●一個人「行為」的發生,代表的是其背後的「觀點」、「感受」、「渴望」及「期待」
的組成。
●很多人常察覺不到自己的「感受」。當我詢問一個人你覺得現在感受如何?最常聽到的
回答可能是:我覺得他不應該這樣對我、我覺得他應該立馬回我電話,以上舉例的這些都
是屬於觀點,不是感受。(註:上述觀點都是在指責對方、沒有關注到自己的內心)
●「感受」代表你自己心裡當時的狀態,可以只用2個字形容出來,當你需要一長串句子
形容你的感受時,代表你講的是「觀點」非「感受」。
●常見的「感受」有4種:喜、怒、哀、懼(對,不是喜怒哀樂)。在形容自己的感受時
,你可以說:我很平靜、我很生氣、我很惶恐、我很委屈……等。
●甚麼是錯誤的「情緒」認知?(1)在特定的事件當中,沒有情緒或表達錯誤的情緒,
例如:可能需要生氣、但表達出來的情緒卻是害怕。(2)情緒沒有隨時間拉長而減少、
或小事件大情緒、大事件小情緒。
★這邊容我先停頓整理一下。當一個人會產生某個行為時,一定是因為某個原因產生了感
受,這個感受就是情緒!會產生感受,是因為觀點造成的。例如:他拿走了我的東西所以
我很生氣,這邊的生氣就是感受。那為何會生氣呢?因為自己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應
該尊重他人,不能任意拿走他人的東西。」
●回到重點,接著討論「渴望」。每個人天生會有5種渴望:分別是愛人、被愛、被尊重
、被接納、要自由、有意義。因為有這些渴望,所以會產生個人的「觀點」。例如:我覺
得我需要透過展現專業獲得他人「尊重」、我覺得照顧弱勢團體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
●基本上,每個人都需要擁有這5種渴望,保持渴望間的平衡。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缺少某
些渴望呢?例如:我覺得我不需要被社會大眾接納、我不需要被愛。其原因在於每個人受
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或成長過程中遭受某一重大事件的影響,會導致把某個渴望隱藏起來
(需要透過自我覺察冰山的過程來梳理)。
●「期待」如同前面所提就是「滿足渴望的具體方法」。例如:公司主管想要在公司建立
主管的地位(滿足「被尊重」的渴望),其表現出來的具體方法可以是,每次同仁沒有辦
法準時完成專案我一定要破口大罵讓他知道我的厲害(指責型)、我一定要讓同仁明白如
果沒有在期限內完成專案公司會遇到怎樣的麻煩,最嚴重我可能會被撤換主管的職缺(理
智型)。
★接續剛剛的星號。剛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人,不能任意拿走他人的東西
。」,這邊的渴望就是「被尊重」,而滿足被尊重的具體方法就是「期待」,例如:我要
罵他讓他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指責型)、或我要跟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未經他人同
意就拿別人東西是一件很沒禮貌的事情(超理智)。
回到正題,那要如何帶給自己一個平衡的人生呢?在每一事件,我們必須清楚考慮到自己
、考慮到他人、考慮到情境,在這3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狀態下,透過覺察,最後採取
一定的行為,稱之為「一致性」的行為。
所以如果你常常因為某件事情覺得很痛苦、或是常常跟別人起衝突、或者是常常發生某件
事但你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代表你在那個當下卡關了,代表你展現出的是「不一致」行
為。
解決方式大致如下,
1.面對它:你會展現出特定的行為,代表背後一定有一個「情緒」。先停下來,找出你的
情緒。每個情緒都有它的名字,你必須承認它的存在,給它一個名字,那麼你的內心就會
安定;如果你沒有給它一個名字,那麼它就會像一個孤魂野鬼四處飄蕩、無所適從。
2.接受它:當你願意接受情緒的存在時,就可以覺察是哪一個「觀點」帶給你這樣的情緒
。然後你當下的「渴望」是「愛人、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要自由、有意義」哪一個?
你想透過甚麼具體的方法(期待)滿足你的渴望。
3.處理它:必須透過「理性」的角度重複「覺察」前述的過程,稱之為「處理它」。例如
:延續★的例子,第一輪覺察時,對方沒經過你同意擅自拿走你的東西,你可能透過大聲
斥責(期待)對方,滿足你「被尊重」的期待;第二輪覺察時,你思考到對方一直以來都
是這樣不經過別人同意擅自拿走他人東西,代表在對方的觀點認為這樣做是沒有甚麼問題
的,不是針對你個人,因此你可能會同理對方,是他的成長過程帶給他這樣不好的觀點,
因此你會想透過溝通讓對方明白,最後展現出尊重他人的想法。
4.放下它:當你透過前述重複過程最後採取了一個方法(期待)來滿足自己的渴望,就算
對方的反應不如你預期,你也會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稱之為「歡喜做
、甘願受」。
分享一件最近讓我覺得很不舒服的一件事情,最終透過薩提爾的自我覺察幫我走出內心冰
山的過程。因為我原生家庭的關係,導致我是一位比較偏向「討好型」行為模式的人,討
好型的核心觀點之一就是與人為善,避免跟別人起衝突。
事情經過大略是這樣,我想要做一件事,結果被那位同事探聽到主管可能不答應我要做的
事情,因為這件事情可能影響到他個人權益,結果他就語帶嘲笑的四處跟其他人分享我可
能被打槍的這件事,當我聽到他帶著嘲笑的語氣講這件事情時,我內心覺得很難過(情緒
:哀),回家後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為我有一些細節沒事先讓他知道,導致他要這樣取笑
我(觀點),我覺得我沒有被尊重(渴望:被尊重),因此我想透過再次告知細節讓他明白
我的狀況(期待:滿足渴望的具體方法),希望他不要再這樣嘲笑我。
第二次覺察,想到有些人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有些人不行;因為他過往有很多次「
不友善」的發言,代表他本身就是這樣「不怎樣」的人,這樣的人,你要他站在別人的立
場思考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今天跟他說細節,他也是會忽略這些,只看自己要失去的,跟
我有沒有跟他說過細節是不相干的、不是因為我沒跟他說,然後導致他沒有站在我的立場
想(這樣的解讀,問題是出在我身上)。
很明顯的,在這次事件當中,他是把自己放在前面,先考慮自己會失去的,所以發表了這
些言論(典型的指責型,只看重自己,忽略他人及情境);但我為了討好對方,為了讓自
己不要那麼執著於難過的情緒,因此說服自己是因為沒有事先告知對方細節導致對方產生
如此行為,可是這樣的說法,反而是指責自己(沒有跟人家說清楚自己的狀況還要人家同
理我,真的是我做錯了)
最後覺察的結論就是,我不能控制對方的想法,但我可以決定要不要讓對方的想法影響我
。
覺察帶來選擇,選擇帶來改變。因此我告訴我自己,同樣的狀況要是再發生的話,我可以
有兩個選擇:
1. 清楚知道他是這樣的人,不去期待他說好聽話(沒有期待,就不怕受傷害),但在他
說出傷害我的話時,可以適時跟他說:今天如果你成功完成任務,我會為你感到開心,相
對的,如果你願意祝福我,我會很開心,謝謝你。
2. 內外一致的,不去期待他的祝福,看淡他的酸言酸語,有意識的面對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60.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9355562.A.5C0.html
※ 編輯: hellohero73 (125.227.60.49 臺灣), 12/14/2021 15:2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