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什麼?】 #早教的心態
今天正媽們聊到,當父母興致勃勃跟著康軒帶讀時,發現就算講解了孩子還是不懂,遇到這種狀況該怎麼辦呢?
我很推薦康軒作為閱讀的基底,多元題材廣度夠,深度則可以端看孩子當期的反應做挖掘。
而月刊更不是一個月收刊一次,帶讀一次看完後就擺著,那實在太可惜啦~
正因為康軒跟著時事走,這個月你會有很多機會重新看過康軒,孩子每一次聽到的角度都不一樣(就算你的講法總是相同)透過多次的螺旋交疊,內化成孩子的養份。
🔸事實上無論孩子或是成人,在面臨新東西時,都不太可能「一次就懂」
早教的學習方式跟我們以前死板硬背相差甚遠。
舉個例:中秋節,有很多個主題能帶~中秋節由來,中秋節的水果,月餅是什麼,家庭樹(團圓)等等
每一年我們都重複述說一樣的故事(或是有微調也沒差)每一年孩子都記得不一樣的細節,等他過了好多次中秋節後,他就會記得關於中秋節的事了!
說到這我就不得不提蒙特梭利小學的核心「宇宙教育」,也是類似的概念。
📌宇宙教育的基本框架是五個偉大故事,無手之神(宇宙誕生)/生命起源/人類的故事/文字的故事/數字的故事。
孩子在進入蒙特梭利小學後,一直重複的聽這五個故事,透過五大故事來做延伸。
這五個偉大故事內容對於成人都可能不太熟悉,何況是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呢?
💡像是,生命起源的故事,有的孩子可能對於為什麼水中會有生物引發好奇,也有的孩子看到的是為什麼動物需要演化從水裡跑到地上,也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恐龍為什麼滅絕?
🔸我們到底該教給孩子課綱上的進度,還是不加入偏見的廣泛給予,讓孩子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作為深入的研究?
📌蒙特梭利曾經在大學演講時提到。
真實的興趣非來自於要求,教育不該基於成人的興趣選擇,更糟的是,成人的選擇往往相當膚淺,因為小孩對所有事情都有興趣。
小孩對於用宏觀的角度來看事情是感興趣的,很快的小孩會注意到特定事件作為專注的研究。
以此途徑,由全體走到部分,再回到全體,小孩能發展出一種整體宇宙論,用以梳理他們的智能,以及讓他們針對自身處境擁有較佳的洞見能力,同時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創造動能。
而早教我最在意的不在於知識吸收了多少,而是「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每個孩子天性都是好奇的,想一想從哪一天起,你不再問為什麼了?
是因為你身邊的成人或環境,有沒有那麼看重你的為什麼嗎?
「好的教育是培育小孩的心智發展,如同在沃土下灑種,在種子發芽成長中,給予他們想像的能量。因此,教育的目的並非只是讓小孩擁有缺乏記憶的理解,而是去點燃想像之火,那也是小孩最為內心的渴望。」(Montessori, 1989 )
🌟這也是破喉嚨的主旨,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一個月專心陪伴孩子做一件事,日積月累的親子互動,都會成為孩子的養份。
早教絕對不等於要手作教具,體驗或是玩中學不一定需要教具,直接帶出去參觀也很好,整段過程中一定有適合你家的陪伴方式。
別忘了,小小孩從打開眼睛的那一刻,就如同海綿碰到水不加以分別的概括吸收身邊所有事物啊。
💡我還記得亮亮小時候跟我說,電視是正方形。
我跟他說,電視真的很像正方形耶,因為他有邊邊四個直角,那媽媽跟你介紹另一個有四個直角的形狀,他的名字叫做長方形。
你把長方形跟正方形放在一起,觀察看看哪裡不一樣,電視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呢?
你覺得,告訴他電視究竟是什麼形狀比較重要,還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想一想,差別究竟在哪裡呢?
若你喜歡陪伴孩子認真度過每一天,別錯過9/27的 #kidsread ,還有我的新品首賣最優惠歡迎加入破喉嚨❤️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第一次畫畫就上手,買過都推薦的點點筆:https://reurl.cc/mvqlvW
🔸美賣網紅節,優惠很殺還可以抽iPhone :https://pse.is/3mkduc
🔸Jojo精品童裝,零碼出清價格親切很多:https://pse.is/3md7ju
🔸母嬰好物,bbox寶寶水壺:https://reurl.cc/NZ60De
🔸玻璃瓶身更安心的平價調理機,小份量嘟嘟好:https://pse.is/3kzl2q
🔸Lingumi 月費最優惠,輕鬆學英文~只有大V團獨有:https://bigv.com.tw/lingumi/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救救媽咪破喉嚨
#早教
蒙特梭利起源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察孩子,是每天都很蒙特梭利的第一步】
早上正向教養聊天室在討論 #孩子打人 問題,大家有面臨過孩子的攻擊舉動嗎?你會第一時間制止他嗎?
當孩子攻擊他人/環境時,制止他是首要條件,無論你是否不開心,都不應該去傷害他人。
▶️我家的規矩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環境
💡很多人問過我,我的孩子不聽勸,無論制止多少次都沒有用。
為什麼?
想一想,成人什麼時候會不聽勸告呢?
🔸當你的內在動機沒有被滿足時,我們會想要試試看自己的作法,孩子也是。
#觀察孩子,是察覺動作背後含義的一大重點。
也是我在AMI培訓時的第一樣功課!觀察孩子時請保持客觀,單純的記錄下孩子的行為動作,透過大量觀察會累積出孩子的脈絡。
觀察是很需要練習的一件事,母親常會覺得24小時跟孩子,我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那個人。
但因為母親認識孩子一輩子,很容易把過往的經驗加諸在現在的孩子身上😅
觀察是蒙特梭利的核心理念,一切的起源都來自於觀察孩子。
有意識的觀察孩子,客觀的觀察孩子行為,透過觀察你會找到孩子的規律!
🔸舉個例:
1⃣️孩子開著水龍頭不願意關起來,硬要關他就好生氣。
你看到的是孩子浪費水,還是被水吸引,想要理解水何去何從的內在驅動力?
2⃣️孩子吃飯時愛把東西往下丟,講好多次不要丟,也提供他能丟的工作,但他還是一直丟很苦惱。
你看到的是亂丟食物的行為,還是看到孩子正在挑出喜歡或是不喜歡食物的舉動?
3⃣️孩子不願意說請謝謝對不起,你看到的是他沒有禮貌,或是看到孩子原來是沒有能夠仿效的對象?
我認為只有透過觀察,才有機會去瞭解孩子背後行為,發現孩子處於怎樣的階段,進而針對行為來解除痛點。
我反對某些文章說,孩子幾歲之前有這些行為很正常,媽咪就放寬心不去在意他,期望著過了年齡就會改變,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
我們可以因為孩子年紀小,大腦發育不成熟,而給他更多包容,更多觀察,去看看可以從哪裡幫助孩子更快渡過這個階段。
🌟重點不是孩子做了什麼,而是孩子怎麼了,針對孩子怎麼了,我們才有機會透過觀察進而理解孩子。
大家私訊問我教養問題時,通常我都會先問你,這是什麼情況,你想一想,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做呢?
#有讀者回過我如果我想的出來幹嘛問你😆
我認為透過想一想,才能夠更認真的在腦海中回想孩子做的行為喔!
💡今天的話題是關於孩子打人,想一想,你的孩子在會打人的那個階段,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發展什麼?
歡迎留言告訴我啦,答案通常就會出現在大家的交集處喔,晚點再跟你們分享關於孩子打人我的想法。
🔸我最近在觀察,有沒有需要把好好從長睡睡夢中叫起來上廁所的需求。
他跟亮亮很不一樣,亮亮幾乎沒有尿濕過,可是好好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我很好奇關鍵點是什麼呢!
🔸九月份團購行事曆熱騰騰登場,快來看荷包破多大:https://reurl.cc/ogNDG5
🔸SCOOT AND RIDE運動跟智能高度相關,最推薦的幼兒嚕嚕車從小滑到大:https://reurl.cc/0jYlQK
🔸一撒變大廚,出貨超級快的極致天然調味料:https://reurl.cc/7r6Y4d
🔸小pizza來啦!很適合當週末孩子午餐,早餐吃太晚午餐吃pizza嘟嘟好:https://pse.is/3mn7kw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35hxy
📹跟大V讀康軒聊教養:https://fb.watch/7dbxTIpjB5/
✨康軒好朋友Kidsread點讀筆跟基本配件,需要的夥伴私訊蒙芽助理協助!
#大V聊教養
#觀察孩子
#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起源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蒙特梭利教養法寶 三招,拉近親子心理距離】
現代雙薪家庭普遍,許多職業家長只能利用下班時間跟孩子相處,互動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因此,有些爸爸媽媽會詢問我:「自己跟孩子的關係感覺越來越生疏,好像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該怎麼辦?」
針對這個問題,我提供三個建議給各位,告訴大家如何在親子相處的時間裡,創造高質量的互動,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 cplink.co/uk3xIW7b
------
❤第一屆 #寶貝攝影展 熱烈募集中 >> cplink.co/nBO06Y80
蒙特梭利起源 在 蒙特梭利教育法簡介【選幼兒園必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蒙特梭利 幼兒園十分常見,但「 蒙特梭利 」教育法的主要特色是什麼呢?這裡為大家簡介「 蒙特梭利 」的由來與主要理念,內容皆根據 蒙特梭利 原著整理而成, ... ... <看更多>
蒙特梭利起源 在 Elite's 國際蒙特梭利幼兒園Elite's Int'l Montessori School-Hsinchu 的推薦與評價
瑪莉亞、蒙特梭利女士畢業於羅馬大學醫學院後,任職於羅馬大學精神科診所,因而有機會接觸到有特殊需求兒童。工作期間她發覺到發展智力有賴於雙手操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