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影片推薦 #全韓文無字幕
最近繼續在找影片給口譯班學生練習,本來打算以新疆維吾爾族為主題的,影片找著找著無意間發現這支[偰民錫「地理的力量」講讀1➪中國不放棄西藏與新疆的理由 설만석의 [지리의 힘]강독1➪중국이 티베트 & 신장 지구를 포기 못 하는 이유], 這支影片是偰民錫講解「地理的力量지리의 힘 」一書第一章內容,這本書台灣也有出版,書名為「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偰民錫講得非常清楚又明快,影片剪輯也蠻有趣的,所以我選了此影片給學生們練習,亦想推薦給大家看。
影片連結👇
https://m.youtube.com/watch?v=XdsxgwBLgYw&feature=youtu.be#dialog
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 博客來連結👇
https://reurl.cc/Dvqr7Q
整理單字如下👇
도선스님 道詵禪僧
☘︎︎統一新羅時代的僧人
길흉화복 吉凶禍福
만리장성 萬里長城
자금성 紫禁城
요새 要塞
칭기즈칸 Chingiz(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
몽골 蒙古
고비사막(Gobi沙漠)戈壁沙漠
히말라야 산맥(Himalaya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미얀마(Myanmar)緬甸
밀림지대 密林地帶
쳐들어오다 侵略、進犯、攻入
고조선 古朝鮮
진시황 秦始皇
흉노족(匈奴族)匈奴
육안 肉眼
장대하다 壯大
황하강(黃河江)黃河
양쯔강(揚子江)長江
화북 華北
강남 江南
교역 交易
수나라(隋國)隋朝
양제(揚帝)隋揚帝
(경항)대운하(京杭)大運河
을지문덕 장군 乙支文德 將軍
☘︎︎高句麗嬰陽王時期的將軍
살수대첩 薩水大捷
☘︎︎BC612年隋朝進攻高句麗失敗之戰
실핏줄 毛細血管/微血管
핫 플레이스(Hot place)熱門地區
한족 漢族
소수민족 少數民族
티베트=티벳(Tibet)西藏
챕터(chapter)章
메콩강(Mekong江)湄公河
갈증(渴症)口渴
자치주 自治州
신장 新疆
실크로드(Silk road)絲路
카자흐스탄(Kazakhstan)哈薩克(斯坦)
키르키스스탄(Kyrgyzstan)吉爾吉斯(斯坦)
타지키스탄(Tajikistan)塔吉克(斯坦)
아프가니스탄(Afghanistan)阿富汗(斯坦)
파키스탄(Pakistan)巴基斯坦
방패(防牌)盾牌、擋箭牌
외통 將軍(象棋用語)/軟肋
PS水水提醒我「偰民錫」最近在韓國有引起抄襲論文、與講解歷史過於誇張的爭議。但本影片僅是說明「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的第一章,我覺得沒什麼問題,所以還是分享給大家~
PS2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韓文書名「地理的力量지리의 힘」 比中文書名「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聽起來簡潔有力多了?🤔
中文書名聽起來好難喔~😆😂
其他推薦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576611639201377/
🌵🌵🌵🌵🌵
我也有YouTube頻道了
雖然還很貧瘠但拜託大家順手訂閱一下啊❤️
https://www.youtube.com/user/abycat0118
페이스북 그룹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63378430545552
라인 채팅방 賴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754823874713495/posts/1291325547729989/
인스타 IG
https://instagram.com/abycat0118
Clubhouse
@ginfung
MB Clubroom
https://www.clubroomchat.com
@ginfung1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Din Xiao-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新北市瑞芳區有一個很夯的登山步道,同時也是很熱門的瑞芳景點,那就是三貂嶺步道。三貂嶺瀑布群步道,舊稱叫做五分寮古道,是一條親民好走,在沿途還能看見三個瀑布的步道。 #瑞芳景點-#三貂嶺步道 無法開車抵達,所以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至三貂嶺車站,三貂嶺車站也是在台灣少見開車到不了的火車站。 到了三貂...
萬里長城說明文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凡客家必土樓,什麼是台灣客家文化?】
#這篇文以統整相關資料為主
前些日子看社群媒體上,不少網友討論建造中的「竹北停八BOT遠東百貨」造型,上方是帶有客家元素的「土樓」設計,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這也成為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只要有客家族群的地方,就會蓋土樓來表示其族群意象,然而有趣的,莫過於台灣客家族群從沒出現過土樓建築,所以藉此來討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客家文化」到底是什麼?
#客家土樓起源(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其實更精確名稱應該叫「福建土樓」,這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共御外敵防禦要求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以客家圍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
#為何台灣沒有福建土樓?
這裡引用 #王雯君 投書中,整理莊英章在「客家社會與文化」課程筆記,提出下列五個說明臺灣沒有圓形土樓原因:
(1)當初從大陸來臺者都是單身,不符合土樓為宗族聚居的概念。
(2)臺灣漢番之間是因為政府介入,土牛溝界線明顯,不需要土樓防禦。
(3)來臺者經濟力不足以建造龐大土樓。
(4)年代不夠久遠,所以單姓村的延續難以維持。
(5)土樓集中在閩西,但客家移居者多是以粵為主,則他們來到臺灣前原本就非土樓居住者。
#台灣客家建築特色?
這裡引用專門研究客家文化的 #陳板 老師,在「臺灣客家文化」建築文化提到:臺灣客家建築幾乎和中國原鄉截然兩異,在材料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
在客觀的空間文化的欣賞上,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與家族的產業型態,瞭解每個在地性客家建築的價值所在。例如,北臺灣因為清末、日治時代初期樟腦產業之故,建築從農業型態的居家規模轉變為與其他族群更緊密互動的多元產業生活空間,紅磚的運用結合原鄉宗族空間的營建文化,型塑出極為優異的客家庄建築美感。南臺灣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中國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灶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深具在地風味,值得拜訪。
#總結
這篇文主要是梳理有關「福建土樓」與「台灣客家建築」之間的關聯性,稱不上是自己書寫觀點,更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有了新的視野來看待此議題,從中國建造圓形土樓需求,到台灣過往客家族群實際生活來看,台灣現在各縣市所蓋的「福建土樓」意象,不是什麼歷史現場還原,而是為了營造而營造、為特色而特色所產出的「文化加工」,非但不能彰顯台灣客庄價值,還曝露對台灣歷史的認知不足。
當然,每當有此疑義提出時,總有人打著「這也是客家文化啊」來解釋,我想除了「竹北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圓形土樓建築),能用「研究學術、推廣文化」來勉強廣義解釋外(學術單位),其他縣市客家建築,用圓形土樓確實頗為奇怪,就像「如果」有台灣政治人物、建商蓋「萬里長城」當縣市地標,你說「台灣又沒遊牧民族侵襲,蓋這幹嘛?」,結果答覆「這是為了推廣漢族文化」來解釋,一樣荒謬又好笑。
即便同個族群,也會因地理、時空環境改變,而導致文化、建築、飲食、習俗…有所不同,最後因應「在地化」成為獨有特色。竹北有名的客家聚落「六家林家」,見證竹北發展與改變,其歷史建物與文物保留完整,恰恰是打臉「竹北遠東百貨土樓造型」的最好例子。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由各種不同族群交織,並延伸出特有文化,如以台灣為圓心點,去認真檢視原住民、客家、閩南、外省人、新住民等文化「在地化」的結果,一定能找出屬於自己族群的文化特色,而不是為求政績、好看、方便,來抄襲、加工,這都會影響我們後代對自己、在地、歷史的錯誤認知。
不過此種亂象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客家縣市有土樓意象建築),大家好像也習以為常,人家的福建土樓是拿來抵禦外敵,我們的「台灣土樓」是拿來「做政績」、「發大財」,就這點廣義來看,好像也很符合台灣文化拉(誤)
萬里長城說明文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遠見時光機】你看過這樣的 #東海大學 嗎?
👉這裡看更多: 遠見時光機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談到東海大學,也許大多數人首先映入眼簾的,絕對是那充滿知性和設計感的 #路思義教堂。
這座1963建照、出自建築師大師 #貝聿銘 之手的建築,打造出現代主義最完美和信仰的象徵。
西方的 #教堂 到 #現代主義 時代,外形設計逐漸被簡化為三角形,作為信仰建築的象徵,而路思義教堂的設計正體現了這一點。建築設計師萊特在威斯康辛設計的小教堂首次體現了這種 #三角形外觀 的設計風格。
他用東方宗教徒中常見的 #雙手合十 時掌部略張開所展現的稜錐形態來說明教堂的意義;他考慮到,建在東方國度上的 #基督教堂,就必須融合東方的某些宗教精神。
而路思義教堂在結構設計上,為考慮採光效果以及充分展現其建築結構,便採用類似倒置船底的外形設計,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在對抗風力與地震力時甚為可靠。
如今,路思義教堂不僅是 #台中 最著名的地標象徵之一,更是許多市民們休憩和活動的場所,綠意盎然的草地搭配湛藍天色、金黃教堂,偶爾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有著絕美的感動和浪漫。
圖片提供/興台彩色印刷
#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年的報導:
1997-6-5【東海大學:私立的「台大」】
沿著長的台中港路,穿過繁華的台中市區,最後路旁會出現一堵綿延不斷的紅磚矮牆,東海大學學生會長吳明孝,回想起大一入學報到那天,第一眼看到這座像是「萬里長城」般的圍牆,心裡只有一個感覺 「天哪,這個學校怎麼這麼大啊!」
順著紅磚牆進入不顯眼的校門,只見兩旁茂密的鳳凰木、校園內雅緻古樸的校舍建築、相思林,以及造型特殊、外觀有如雙手合十析禱的「路思義教堂」。對東海大學來說,寬廣優美的校園是它最大的特色,全台灣大概也沒有哪個學校大到需要有「校園解說員」的地步。一位從台北來的大一新鮮人笑說,來到東海,才發現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原來只能勉強稱做是「公園」,而非「森林」。至於東海大學到底有多美,從每逢星期假日還會有觀光客包遊覽車到此一運的盛況,可見一斑。
由知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等人負責規畫的東海大學,雖然是教會學校,但是校舍充滿著中國傳統建築風味的設計,隱含著東西文化相互尊重並存的意圖。校園內沒有高聳的教學及行政大樓,建築物被樹木與草坪包容其中的設計,則是將學習與環境融為一致、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等教育理念,蘊藏在整個校園景觀的規畫之中。
#來回顧當年的報導:https://bit.ly/3kY0Evg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萬里長城說明文 在 Din Xiao-Y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新北市瑞芳區有一個很夯的登山步道,同時也是很熱門的瑞芳景點,那就是三貂嶺步道。三貂嶺瀑布群步道,舊稱叫做五分寮古道,是一條親民好走,在沿途還能看見三個瀑布的步道。
#瑞芳景點-#三貂嶺步道 無法開車抵達,所以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至三貂嶺車站,三貂嶺車站也是在台灣少見開車到不了的火車站。
到了三貂嶺車站後,接著沿著鐵路旁小徑步行即可抵達登山口,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喜愛搭乘交通工具的登山朋友們!
三貂嶺瀑布步道總長不到3公里,沿途能看見三個不同風格的瀑布景觀,分別是「#合谷瀑布」、「#摩天瀑布」(月眉洞瀑布)及「#枇杷洞瀑布」,去的路上還可以看到壺穴及天然岩窟等自然景觀►►https://pse.is/3mfly3
一起跟著丁小羽出發三貂嶺步道,來看看這個 #新北瑞芳景點,大家一起來新北登山健行吧!
影片章節:
00:00 影片開始
00:16 三貂嶺車站
01:05 三貂嶺步道路線說明
02:45 碩仁國小
06:08 合谷瀑布►►https://pse.is/3m23sd
07:00 三貂嶺吊橋
10:26 摩天瀑布(月眉洞瀑布)►►https://pse.is/3p87r3
11:44 天梯石壁陡峭路段
14:22 枇杷洞瀑布►►https://pse.is/3fkkvl
16:48 環狀續走路線說明
17:55 月眉洞路線
21:07 總結心得時間
延伸閱讀-更多的瑞芳景點在這邊:
※走訪 #台灣小百岳,#基隆山(#雞籠山)登山步道,欣賞絕美的九份美景►►https://reurl.cc/qga4op
※穿越 #黃金十稜 的 #劍龍稜,只為了絕美的海景►►https://reurl.cc/9r0Lxx
※探訪 #大粗坑古道 及貓咪天堂-#猴硐貓村►►https://reurl.cc/MAWL9m
※走訪 #淡蘭古道 之一的 #金字碑古道、#寂寞公路 跟 #不厭亭►►https://reurl.cc/zeO4oV
※#南子吝親山步道-瑞芳景點-#南雅奇岩 的超美海景►►https://reurl.cc/7rYLl9
※#無耳茶壺山步道-九份絕美山稜線~鳥瞰基隆山、浪漫公路、陰陽海►►https://reurl.cc/5rXZaG
※#鼻頭角稜谷步道-東北角必去,台灣的小萬里長城、鼻頭角燈塔►►https://reurl.cc/6aXYk5
也一起來關注我的更多其他平台吧!
※丁小羽的FB粉絲團:
https://pse.is/3l2x2x
※丁小羽的IG很好看:
https://pse.is/3lhmc6
※丁小羽的痞客邦文章:
https://pse.is/3kpdq2
※丁小羽的Youtube:
https://pse.is/3kvjb5
※丁小羽的Twitter:
https://pse.is/3k54un

萬里長城說明文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中國,看到「拆」這個字,很多人一定覺得不陌生。最近在大陸,就有民眾爆料,表示竟然發現疑似當地官員派人拆除長城上的烽火台,連有幾千年歴史的文化古蹟也難逃拆遷之手,讓老外主持人郝毅博感到非常吃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有趣分析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萬里長城,中國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一條盤旋在神州大地的巨龍,也是世界現代七大奇蹟之一。每個中國人都會把它當作很重要的中國文化遺產,對不對?錯!
最近有大陸民眾向媒體爆料,說河北撫寧縣有村民發現一群人竟然在拆萬里長城的烽火台,然後這個村民馬上就打電話檢舉了,沒想到過了幾天,這些人又跑回來,還一鼓作氣把那邊的烽火台除了基座以外,其他全部拆光光。
大家知道,烽火台在中國古代,是在有敵國軍隊侵略的時侯,點燃烽火來警告遠方的人。當然,如果你有看魔戒,就知道不只有中國會這麼做。結果現在烽火台沒了,以後如果「蠻族」打過來,怎麼警告後方的軍隊?當然這個是開玩笑的,不過記者去採訪當地官員時,他的回應卻是:「被拆的不是烽火台,烽火台以前就拆了,被拆的是土堆。」
不管這個烽火台是什麼時候拆的,總之現在是不見了,這個事件可以說明了中共政府對帶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普遍態度。比如說文革的時候,中共把白馬寺的十八羅漢拆了,結果後來柬埔寨流亡君主西哈努克指名要看時,周恩來才趕緊把別座寺廟的十八羅漢運過去,弄個山寨版的白馬寺,騙騙那個老外。
還有,花了上千億人民幣建造,現在卻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個錯誤的三峽大壩,在修建的過程中有1,300座古蹟被淹沒。看看這個石寶寨,這是它之前的照片,本來中共當局要讓水淹沒它,但因為人民的反對,他們蓋了這個又大又醜的水泥牆防水。
除了古蹟,人住的地方也是很難逃避拆除的,而且這些強拆,很多都是非法的、暴力的,我在3年前就採訪到了這位在聯合國對面向中共抗議的、被強拆的中國難民。
許先生:
「由於沒有談好,三天以後,就派了黑社會來砸我的房子。就派這麼多人來砸我。」
結果許先生的房子被拆掉了。無論是拆除古蹟或人的房子,如果在英國或美國發生一樣的事情,一定是個國際性的醜聞。啊,羅馬人蓋的Hadrian's 牆,我們這裡蓋一個停車場,拆掉吧!大笨鐘,我們這裡要蓋倫敦奧運的體育場,拆掉!啊,紐約的Bronx, 這裡住很多人,但是我們開發生跟紐約市政府的關係很好,所以拆掉所有的房子,沒問題。有名的Rushmore 山,我們這裡要放水庫,用水發電,淹沒沒問題!
OK,蓋一個水泥牆吧!
當然這種事在國外很難發生,也絕不可能像現在中國這樣,是個普遍現象。那為什麼在中國會發生呢?我覺得是因為中共在文革時期摧毀了中華文化、摧毀了古蹟,也摧毀了中國人的基本道德,所以雖然文革已經結束,可是中共的官員已經失去了對文化、對傳統的尊敬, 所以這種事情才會一直發生。很多中國大陸的網友都懂、甚至親身經歷被強拆民眾的痛苦,也懂得文化遺產的重要,那官員你們為甚麼不懂呢?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