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瑜對貨物稅不合理亂象提出質詢,也會持續推動改革💪及要求降低:
我國貨物稅條例於民國35年間制定,現行貨物稅課稅項目涵蓋七大類,分別為橡膠玻璃、水泥、飲料品、平板玻璃、油氣類、電器類及車輛類,惟我國貨物稅課稅項目與國際間貨物稅之課稅型態有顯著差異,以美國、日本兩國貨物稅課稅主體為例,主要以菸、酒、燃油、石油及其相關產品為主,課徵目的在於抑制消費、衡量外部成本以作為環境及能源稅,而OECD國家為矯正外部性,在其貨物稅制中亦多對能源、電力、汙染廢料以水汙、空汙、碳稅等名目進行課徵;此外,中研院103年6月所做成之「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指出,OECD國家貨物稅平均稅率約2.6%,然我國貨物稅稅率高達8.2%,顯見課徵稅率有檢討調整之必要,而近年多數OECD國家朝向綠色稅制整合,惟我國目前仍未啟動相關綠色稅制改革,實應徹底檢討不符國際趨勢亦不合時宜之現行貨物稅條例。以下就課徵現行貨物稅條例所產生之各種亂象說明:
(一)課稅標準不一
民國107年曾有委員提案刪除貨物稅條例中對於飲料品課稅之相關條文,其主張市售包裝飲料應屬民生必需品,而貨物稅條例本質上屬對奢侈品課徵之物品稅,惟時任財政部長蘇建榮答覆,以含糖飲料亦產生肥胖及心血管疾病,且參考泰國、英國、法國、菲律賓及美國部分城市等,皆對含糖飲料課徵特種消費稅,故我國現行對飲料品之課稅,尚屬符合國際稅制之發展趨勢。
然本席認為,時任財政部長蘇建榮之答覆,並無法解釋目前貨物稅對於各類型飲料品課稅標準不一之現象,如手搖飲料免徵貨物稅,或是財政部在民國107年年底放寬對「含料」包裝飲料之貨物稅稅率,只要飲料品中包含仙草、薏仁、黑木耳、蒟蒻、愛玉等固形物,且含料超過18%即可免徵貨物稅,而天然果蔬汁貨物稅稅率8%,咖啡、汽水及茶品貨物稅稅率則為15%,同為飲料品,卻有高達四種貨物稅課稅標準,是為貨物稅課稅亂象之一。
(二)商品改名、拆賣以躲避課徵貨物稅
貨物稅條例立法年代,冰箱及彩色電視機尚屬奢侈品,但隨我國經濟發展與國人平均收入提升,上述商品早已是生活必需品,惟貨物稅條例多年未檢討應稅項目不符時代變遷,國內廠商為求降低賦稅成本,遂將「液晶電視」拆解為「液晶顯示器」和「視訊盒」,藉以躲避「液晶電視」需課徵13%貨物稅一事。
(三)車輛屬民生必需品,卻仍課以高額貨物稅
現行貨物稅條例中,對於國人生活影響最為顯著者,當屬車輛類,國人長期向各級民代及中央機關反映,應適度調降汽機車貨物稅稅率,以燃油機車為例,我國目前約有1400萬輛機車,可說是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民國35年間將汽機車視為奢侈品的時空環境早已消失,汽機車如今已成為國人通勤所需要的民生必需品,既然原有課稅理由早已消失,繼續對其課稅就非常不合理。
(四)汽機車課徵高額貨物稅,國人買車負擔沉重
國產車輛內銷有稅金壓力,包含17%貨物稅、5%營業稅、進口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5%~17.5%,造成部分國產車款外銷後,因受前述高額稅賦負擔影響,外國售價竟比在台灣國內販售價格便宜;而進口車則分別要課徵關稅17.5%、貨物稅25%或30%(以排氣量2000c.c.為分界)、5%營業稅,造成國人在購買汽車時,國產車售價約為外銷價格1.3倍,進口車售價為原產國售價1.5倍左右,無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國人購車成本就是比較高。
針對貨物稅條例進行整體性檢討改革,或擬與其他各項稅制整併,於立法工作上需要相當時日,於此過渡期間,宜予以政策性補助,協助減輕國人購入車輛之經濟負擔,惟「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條款將於109年12月31日期滿,迄今未見行政院將該條款修正草案送交本院審議,應加速審議程序盡速送交本院,俾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基於國民賦稅負擔應公平合理,以避免所得分配進一步惡化,實應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永續之租稅體制,惟現行貨物稅條例不合時宜、應稅項目背離國際趨勢、課稅標準不一等各種亂象,實應進行稅制改革。
綜上所述,本席建請行政院就以下各項事務盡速辦理:一、加速「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條款修正草案審議程序,盡速送交立法院以完成修法程序;二、於貨物稅條例改革過渡時期,先行調降汽機車貨物稅稅率,以降低國人購車滿足代步需求之經濟負;三、財政部應與各部會進行稅制通盤性檢討,並朝能源稅或碳稅等替代方性進行整併改革,以維保護環境與促進經濟與世界接軌之雙重目標。
行政院交有關機關答覆:
(一)為鼓勵民眾汰換舊車購買新車,以達節能減碳目標,「貨物稅條例」第12條之5規定,自民國105年1月8日起5年內汰舊換新定額減徵新車貨物稅,汽車每輛最高5萬元,機車每輛最高4,000元,措施實施迄今,已有效降低民眾購車負擔及提升換車意願,對空氣污染防制及車輛產業發展發揮效益。考量上開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措施將於110年1月7日屆期,為賡續配合車輛產業發展、改善空氣品質、節能減碳等政策,財政部參酌經濟部、交通部及行政院環保署意見,業擬具該條文修正草案延長實施年限至115年1月7日(再延長5年),行政院刻正進行相關作業程序。
(二)另有關汽機車貨物稅稅率之檢討部分,現階段宜納入貨物稅整體稅制通盤考量,尚不宜單就特定課稅項目個別進行檢討,以維稅制完整性及兼顧財政健全,財政部將持續檢討現行貨物稅之課稅項目,並配合國家施政方向合理調整。至推動能源稅制或碳稅制方面,因對國內景氣及油電價格將產生影響,宜審慎評估,須就國家發展整體策略、能源轉型政策、環境保護政策、交通政策及租稅政策等工具整合規劃,並對能源稅之政策目的及配套措施等面向通盤檢討,以利凝聚社會共識。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菲律賓 消費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829新加坡聯合早報
*【安倍晉三病情惡化閃辭日相 退居二線繼續當國會議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閃電宣佈辭職,引發政壇大震動。安倍自2012年二度上臺以來在位將近八年,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雖然他健康出問題早有傳聞,但他因此宣佈下臺仍令各方感到錯愕。據日本媒體報導,自民黨決定9月舉行總裁選舉,選出新黨魁與首相。安倍將留任直到選出新首相。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58
*【自年初連續147天處理公務 安倍仍被批應對疫情不夠快】
在當前冠病防疫和經濟尚未復甦的前提下,為“潰瘍性大腸炎”所困的日本首相安倍選擇了離開。安倍在2012年12月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取得了提高消費稅率、申辦東京奧運會、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獲得通過等政績,內閣支持率大體維持不錯,但現在在應對冠病疫情方面,被批評“不夠迅速”“不充分”,長達七年零八個月的長期政權的成果被削弱。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66
*【俄英德領袖肯定安倍對各國關係的貢獻】
日本首相宣佈辭去首相職務,俄羅斯、英國及德國領袖對此表示遺憾,並肯定了安倍在任期間與各國關係的貢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8-1080503
*【學者:雙方軍事行動經校準計算 中美擦槍走火風險升級但局勢未完全失控】
中美在南中國海的大國角力本周不斷升級,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示弱。美國固然在重申其防長日前強調不會拱手讓出該區域任何一點控制權的決心,中國也被視為在極力展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的意志,以及對川普政府多領域打壓進行有選擇的反擊。雖然擦槍走火的風險突然高升,受訪學者相信雙方的行動經過校準、計算(calibrated),局勢不至於完全失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9-1080546
*【解放軍在四大海域密集演練】
根據央視軍事官方微博消息,中國海事局近期發佈的相關資訊顯示,8月下旬以來,解放軍在黃海、東海、渤海、南海四大海域組織多場軍事活動,包括武器實彈射擊演習和相關軍事訓練。此外,據東部戰區消息,東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和海軍航空兵某旅,近日也組織了多場實戰化課目訓練。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9-1080644
*【涉從港偷渡台灣尋政治庇護10餘人被捕 傳包括“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
廣東海警上星期日在香港東南方向海域截獲涉嫌非法越境船隻拘捕10餘人,據報其中大多有案在身,包括涉嫌勾結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洗黑錢在港被捕獲保釋的香港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9-1080549
*【王毅提醒挪威勿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香港示威者】
在挪威訪問的王毅前天在奧斯陸與挪威外長瑟雷德共同會見記者。針對諾貝爾和平獎若頒給香港示威者的相關問題,王毅強調,中國不想看到任何人將諾貝爾和平獎政治化。“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都堅決反對任何人任何利用諾貝爾和平獎干涉中國內政的企圖。中方在這一原則上的立場堅定不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9-1080550
*【稱拜登將“毀掉偉大的美國” 共和黨正式提名川普為總統候選人】
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獲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繼續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展開猛攻,稱拜登若在11月大選中勝出,只會加劇種族衝突以及目前席捲美國的冠病疫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63
*【為達成與美自貿協定掃除障礙 台灣將放寬美國牛肉豬肉進口條件】
為了給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達成掃除障礙,台灣總統蔡英文昨天宣佈,將放寬美國牛肉和豬肉進口條件。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與台灣媒體報導,蔡英文昨天下午在記者會上說,經過這幾年謹慎評估後,相關部門將允許美國豬肉進口,並修訂進口豬肉中瘦肉助長添加劑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同時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829-1080555
*【中國大使館防疫新規定生效首日 搭客順利登機飛杭州】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針對前往中國的公眾實行更嚴格的要求,新規定生效後首趟赴華航班昨天起飛,所有人都順利登機。昨天是新規定生效首日,從新加坡前往中國的航班只有一趟,即中國國際航空飛往杭州的CA768航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829-1080512
*【菲外長擬建議政府 終止與被美制裁中企合約】
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表示將向政府建議,終止與被美國制裁的中國公司的合約。
美國27日以參與南中國海地區人工島礁建設、使該受爭議海域“軍事化”為由,將24家中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並對一些中國公民實施簽證控制。這是美國首次就南中國海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0829-1080545
*【世衛:曾接觸冠病確診者 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接受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重申,無論有無症狀,曾與冠狀病毒確診病患接觸者都應接受檢測。美國本周突然改變指南,指無症狀者無需檢測。世衛組織突發事件計畫執行主任邁克爾•裡安說,如果出現群體感染,對無症狀感染者(asymptomatic)或潛伏期無症狀感染者(pre-symptomatic)進行檢測特別重要,若國家有資源,應進行這種廣泛的檢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59
*【德法加緊防疫應對夏末疫情反彈】
鑒於冠病疫情反彈加劇,德國、法國等歐洲大國相繼推出更嚴格防疫措施。德國總理梅克爾27日與該國各州州長召開視訊會議,決定調整冠病防疫措施,加大對不遵守防疫規定者的處罰力度,以應對夏末的疫情反彈勢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61
*【英國擬允許臨時授權 緊急使用冠病疫苗】
英國政府擬採取包括修改有關法規在內的一系列新措施,以允許監管機構臨時授權緊急使用安全有效性已獲證明的冠病疫苗,從而拯救生命並結束疫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9-1080645
*【紐西蘭證交所一連四天遭駭客網襲】
紐西蘭證券交易所網站連續四天遭駭客襲擊,交易屢次被迫暫停。駭客對紐西蘭交易所發動“拒絕服務攻擊”(denial-of-service attack),即以極大的通信量衝擊目標網路,使得所有可用網路資源被消耗殆盡,最終無法對使用者提供正常服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829-1080565
*【為遏制馬國疫情蔓延 慕尤丁宣佈複管令延長四個月至年底】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宣佈,為了遏制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原定本月底結束的復原式行動管制令延長四個月,至12月31日。他在電視直播講話中說,當局將繼續援引1988年傳染病控制及防範法令(342法令)來執法,以確保全民遵守防疫措施如標準作業程式(SOP)和衛生條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0829-1080539
*【加拿大限制外國人入境禁令延長至9月底】
為遏制冠病病毒傳播,加拿大28日宣佈,把限制外國人入境禁令延長至9月30日。法新社報導,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布雷爾當天在推特上宣佈上述消息。他說,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回國後必須遵守嚴格的隔離措施。加拿大自今年3月中封鎖邊境,禁止外國遊客入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9-1080637
*【馬哈迪孫女在夜店違反複管令被罰款認錯】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的孫女米拉艾麗雅娜指出,員警在處理吉隆玻敦依斯邁花園Salute酒吧事件上,公平對待每個違反復原式行動管制令者,也向她和丈夫開出1000令吉罰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8-1080505
*【法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過7000】
法國冠病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重新突破7000例,官方累計確診病例突破26萬例。
法國衛生部門週五(8月28日)的新聞公報指出,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法國呈越來越快的增長。根據當晚發佈的疫情資料,28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7379例,已接近今年3月疫情嚴重時的數字,法國官方累計確診病例則達26萬7077例。最近七天巴黎的冠病檢測陽性率升至3.9%。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9-1080636
*【印度影帝阿米爾•汗被當地教會團體指“通中” 】
出演過《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等影片的印度演員阿米爾•汗(Aamir Khan)近年來在中國很受歡迎,而這卻遭到一些右翼印度教徒的質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9-1080655
*【美國防部將中交建等11間中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國防部決定將包括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內的 11 家中國企業列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公司清單,這為美國採取新的制裁措施奠定了基礎。根據路透社報導,今年6月,包括華為、海康威視在內的20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已經被美國國防部列為“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有聯繫”的公司清單。此次五角大樓更新的名單還包括中國三峽集團、中化集團以及中國東方紅衛星等公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9-1080652
*【楊振寧受聘擔任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名譽院長】
安徽省副省長王翠鳳帶隊赴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拜訪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皖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王翠鳳代表學校聘請楊振寧擔任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名譽院長,並頒發聘任證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9-1080646
*【馬克洪稱不排除任何公司參與5G建設 但基於歐洲主權】
馬克洪說,歐洲有兩大電訊設備供應商愛立信及諾基亞,能為歐洲提供真正且非常安全的業界方案,他還說,他曾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相信對方也會有同樣的考慮。法國國家資訊系統安全局上個月曾表示不會封殺華為,但將鼓勵法國電信業者避免採用其設備。且當地電訊商一旦採用華為的設備,其設備牌照在屆滿後將不會再獲續約,意味著將華為從法國陸續淘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829-1080639
*【俄戰機在黑海上空攔截美偵察機】
俄羅斯戰機在黑海上空攔截了一架美國偵察機。塔斯社援引俄國防部國家國防管理中心消息說,俄軍當天在黑海中立海域上空發現一目標正在接近俄羅斯邊界。俄南方軍區當即派出一架蘇-27戰機接近目標,在安全距離對其進行識別和攔截。經確認,該目標為美軍RC-135戰略偵察機。消息說,俄羅斯戰機在飛行過程中始終遵守國際空域使用規則,在目標飛離俄邊界後,俄戰機返回基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9-1080641
*【巴基斯坦城市卡拉奇水災氾濫 至少23死】
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因水災氾濫,導致當地多處和手機都停電、街道都浸在水中,至少23人死亡。卡拉奇從週四起開始下著暴雨,主要城市街道被淹沒,房屋和其他建築物也遭到破壞。當地的手機服務也被中斷,該城市陷入黑暗中。當局預計,週五的降雨量將比週四更多。當地警方說,至少23人因水災死亡,死因包括牆壁和屋頂坍塌導致意外發生,或被淹死。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8-1080502
*【泰國活躍分子在警局聚集 以表對示威領袖支持】
泰國親民主活躍分子聚集在曼谷一警察局,以表達對示威領袖的支持。由大學生發起的抗議活動已長達超過一個月,學生抗議訴求包括允許批評王室、削減王室預算、禁止王室干政等。一些活躍分子為了更接近示威領袖被傳召問話的警局,將一個鋼鐵路障移除。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828-1080501
菲律賓 消費稅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超長文帶你了解菲律賓政經情勢
文:3Q 陳柏惟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權,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然而,馬可仕上台後,雖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杜特蒂和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