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再次發表「收成期」論,依然自鳴得意,充份反映一種最自私的價值觀,令人極其反感。而明顯地,他和他的保險朋友們,始終不願承認問題所在。
究竟甚麼是「上一代建立嘅成果」?上一代自然有努力過,香港自然也出現了輝煌,但兩者之間的correlation,卻無必然關係。香港得以成為香港,屬於國際關係的特例,不同陣營之間需要一個buffer zone,英國施以間接管治,中國有默契充份利用,配合太多巧合的碰撞,就撞出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國際金融中心。只要生逢其時,到了陳健波的年紀,只要不是資質太差,自然都能享有「收成期」。但假如陳健波生於1997年之後,用同樣的方式處世、工作、做「生涯規劃」,難道有可能享受收成期?絕不可能。
昔日的香港精英,從來沒有認真思考結構性問題:「為甚麼香港是香港」:沒有思考為什麼香港樓價可以這樣飆升,令所有六、七十年代的業主只要有樓在手就衣食無憂,但其他地方的業主卻不可以;沒有思考為什麼香港專業人士薪金這麼高、卻不太能夠在別的地方工作;沒有思考香港金融市場的由來,只知道有快錢可炒賣;自然也沒有居安思危的心態,明白一切的繁榮都是海市蜃樓,假如沒有了背後的structure,一切可以瞬間化為烏有。陳健波除了知道「收成」,有沒有想過盡力維持那個structure?沒有,反而在不斷主動逢迎權力核心,主動摧毀之。
然後到了這個年紀,還在大言不慚,以為自己享有的「收成」,應該take for granted。他是否知道,在五十年代,菲律賓人均GDP居於亞洲前列,反而有「港傭」到菲律賓打工,當時的菲律賓權貴富豪,都以為可以慢慢享受「收成期」,而到了最後,那1%的頂級權貴,確實依然在「收成」,但99%的菲律賓人,因為失去了五十年代支撐繁榮的那個structure,就淪為犧牲品。
陳健波有幸成為特區要人,呼風喚雨,除了捍衛自己賺到最盡的「權利」,不知道人生有任何其他價值。而這樣的人,在今天的建制派當中,居然已經精英中的精英,還要競選連任議員,而且還保證連任成功。夜闌人靜時,會否有一絲愧疚?
⏺這就是新香港:張震遠罪成前的人脈地圖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412356
▶️香港Engineers還是世界一流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U6SRRfew4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