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推理小說中,偵探其一可能藏有真凶的劇情該如何設計】
想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只要想想《哈利波特》裡看似膽小怯懦的奎若教授,如何在扯下頭巾時,有佛地魔藏身於後就可瞭然於心了!
但畢竟推理小說不是奇幻,什麼都用魔法就變得出來,事實上,窩裡反千古都有,一人分飾兩角也不難,重點是要怎麼讓人好意外~
想來不知是要邊犯案邊解謎的故佈疑陣自導自演,還是利用失憶或年代流行事物詭計,使長期未解的懸案調查重啟,結果凶手是me?
其實這也不是不行,就看人怎麼設計,不過如果說提到真凶重回現場去(無論有沒有跑去當偵探之一),常會與真凶的心理有關係。
像是太過自信覺得不會被抓到,所以裝作跟著鄉民進來看熱鬧的;或是基於想回味犯罪過程的感覺,以及探查線索有無什麼遺漏等。
這在美國真實犯罪側寫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破案神探》(Mindhunter)系列套書裡,就有對這類罪犯剖析的統整歸納。
不過,最跌破眾人眼鏡的,恐怕還是原因-並不全然只是因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有時單純只是因為,真凶看起來像個好人而已!
真凶長得老實忠厚又天真無邪錯了嘛(X)?不,是說,真凶長得不像兇嫌該有的樣子(?),於是人不可貌相之畫皮難畫心就這樣進去了~
或許讀者也早臥虎藏龍的知道,一人分飾兩角,往往多見於不存在證明的製造、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與精神病也沒關係的妄想中。
不過想要讓偵探其一與真凶一體成形天衣無縫,有些時候是需要一些先決條件與前提才有可能達到的效果,至少從驚嚇的層面來說。
畢竟偵探之於推理解謎(不含個人特質與情感處理),往往多被視為一種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獨特存在,但也不一定完全零失敗。
只是說,或許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偵探就算只是其一要等於真凶,多會預設在非自願性被迫或自告奮勇幫忙,成為偵探的跟班跑腿。
也就是偵探之一是me,但真凶也是me的情形;再複雜點,甚至會冒名頂替,並利用公眾媒體大肆張揚,為的只是要將真凶釣出來。
這種真凶混入偵探其一,搞得讀者觀眾好亂的例子,其實不勝枚舉,如萊恩.強森(Rian Johnson)電影《峰迴路轉》(Knives Out)。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羅傑.艾克洛命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與《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等。
老實說,這樣的確可以帶來意料之外,驚奇的逆轉,不過有時,某種程度來講,說是意外…也不是那樣的意料之外(黑人問號臉)。
因為很多時候,辦案解謎到最後,讀者才明白偵探的明白:一開始就識破,想請誰幫忙帶路找線索往往都只是托詞假裝的藉口而已。
想起俗話說得好:「沒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看來這話稍加改編潤飾,沒事讓人獻殷勤,也是非奸即盜,不安好心眼的舉動吧。
不僅可用來解釋熱心過頭的鄉民舉動,對那些莫名其妙被託付偵探任務的真凶,也很適用,這大概也是人設翻轉中最有後勁的真相。
因為這樣的逆轉很戲劇性,同時也讓讀者理解到,偵探並不好當,並不是有心就能當偵探,有時偵探的角色,也可以是種請君入甕。
最後,還有一種讓追凶者,可能非全體,而僅僅只是部分涉入其中,使得本該偵察不公開的公事公辦,卻鬧到人盡皆知眾人皆曉。
如可被視為變形版暴風雨山莊密室與命中註定死亡筆記,丹尼爾.柯爾(Daniel Cole)寫上名字就逃不了的《布娃娃殺手》(Ragdoll)。
乍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智計勇猛,卻始終脫離不了真凶的魔手,自己想抓到惡魔,卻讓自己化身成魔,陷入沒魔就沒佛的弔詭中。
其他的話,就可能以推理金三角或對關係的不安惶恐產生細縫,於是最終得出人際蛛網的相逢不可能是種偶然的前因後果與業障重。
如康乃爾.伍立奇(Cornell Woolrich)以婚姻真愛相互辯證推導,卻發現愛的本質實是一場空《幻影女子》(Phantom Lady)就是這樣。
警語:本文僅適用於推理小說中劇情人物設定,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莫焉惡魔」的推薦目錄: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郡俏哲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Figure] Hobby Sakura 原創角色-惡魔莫焉-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怨念事務所- Hobby sakura 莫焉惡魔Ver 普通版附明信片... 的評價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不專業開箱!又嚟開新廠PVC Hobby sakura Lost:Order 莫焉 ... 的評價
- 關於莫焉惡魔 在 [Figure] Hobby Sakura 原創角色-惡魔莫焉 - PTT評價 的評價
莫焉惡魔 在 郡俏哲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etGala2018 之笑笑之餘也可以變聰明(下)│
好的,我說過今天要來講這一團黑色。為何Met Gala這次的宗教主題大部分女星不是穿金不然就是黑呢?(我甚至覺得她們穿的比金的精彩)這是個二元化的世界,有善就有惡,有天使就會有惡魔。
古早的人們其實也和現代人活得一樣壓抑,當大家都在追求正能量的阿門喔主喔保佑我的同時,也是有另一群黑洞如我一樣厭世,他們可能想天天叫人家去死,卻又不敢真的付諸行動,於是就將內心深層的意識,體現在服裝上,我們稱為「#歌德時尚」(#GothicFashion)
而歌德一詞源自哪呢?它原是古早時期北歐的一支蠻族,然後有天他們突然想去其他國家走跳玩一玩,於是好幾台遊覽車便開始向下開,大肆燒殺擄掠了羅馬帝國通通呼死!於是中古世紀「黑暗時代」於焉來臨,因此當大家談到「歌德」就會聯想到「死亡」。
現代所謂的「歌德時尚」大都脫離不了這幾個元素,像是吸血鬼伯爵、十字架、皮革、緊身馬甲等,而古早時期的北歐服裝文化大多為合身又誇張的剪裁、衣袖拖擺、尖頭鞋楦和高聳繁複的頭飾等。
而到了當代約莫70年代,歌德文化又和重搖滾文化參作伙,延伸到了日本甚至還有所謂的「暗黑蘿莉塔」。
很多設計師都很愛用歌德元素作為他們的創作主Key。像是前紀梵希設計師Riccardo Tisci、Vivienne Westwood、Rick Owens、山本耀司和已逝的Alexander McQueen等。
因此在這次Met Gala許多黑派女星的穿著,也大都離不了這幾個元素,雖乍看之下令人心感恐懼,卻又覺得好漂亮吶,反映出人類內心深層很暗黑的一面。(就在說你啦你這小變態)
所以這次的《神聖之軀:時尚與天主教想像》服裝特展,才會有金星先子與冥王星仙子兩派的對決,有善就有惡、有天使就會有惡魔,而這通通是宗教文化的一部份。
講到這各位水水們,你們有沒有大概了解這次的特展到底在幹嘛了啊?接下來就讓我們點開一張張照片,一起欣賞我精選出的「暗黑派」女星吧。
Instagram · jun0423
莫焉惡魔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她是她的專屬貼身攝影記者,五年。忽然之間她選上總統,於是她不再拍她,卻跑去拍馬英九的蛋蛋。
整整五年,貼身跟著一個人,凝視著一個人,多少會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吧?尼采說,當妳凝視深淵夠久,深淵也在凝視著妳。跟惡魔戰鬥的人小心會變成跟惡魔一樣。
一個領導者更是會有一種人格的感染力,讓周圍的人自動會去達成領導者所想要達成的事情。
當然,她譴責了她。但是她過去那麼多年在她身邊貼身的歲月對她沒有影響嗎?她會不會是在默默之中完成了她想做的事情,雖然是用一種低劣的手法?到底她跟她是怎樣的關係?或許需要更多的釐清。
不論如何,我們必須要讚揚她的譴責,希望這是真心的譴責,也希望這樣撥亂反正改善人心的譴責可以真正持續下去。雖然我們一直在說,過去這麼多年敗壞人心的是她跟她的黨羽。但是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希望可以看到她跟她都能夠對於做過的錯事誠心懺悔。
只要有人能夠開始悔過,台灣就有機會從萬劫不復的沈淪當中跳出來。
新聞來源:
攝影記者跟拍五年 「小英」漏網鏡頭曝光
http://bepo.ctitv.com.tw/2016/01/18830/
圖片取自臉書公開貼圖
莫焉惡魔 在 怨念事務所- Hobby sakura 莫焉惡魔Ver 普通版附明信片... 的推薦與評價
Hobby sakura 莫焉惡魔Ver 普通版附明信片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225499752436 https://www.myacg.com.tw/goods_detail.php?gid=2932257 Hobby sakura ... ... <看更多>
莫焉惡魔 在 不專業開箱!又嚟開新廠PVC Hobby sakura Lost:Order 莫焉 ... 的推薦與評價

不專業開箱!又嚟開新廠PVC│ Hobby sakura Lost:Order 莫焉(モエン) 悪魔Ver. illustration by 岸yasuri感謝你觀看我的影片~你的訂閱是對我最大的 ... ... <看更多>
莫焉惡魔 在 [Figure] Hobby Sakura 原創角色-惡魔莫焉-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