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美術課中沉迷於從每一幅范寬的畫裡找到他刻意藏起來的簽名,谿山行旅圖就是其一。
繼上次和史博館合作後,這次周裕穎帶著全新的Just in XX和故宮合作的系列登上紐約時裝週,谿山行旅圖、翠玉白菜、祭侄文稿一系列的館藏全部變成設計主題,我挑了幾件比較喜歡的作品。
把畫作、書法整個移植到服裝上這種概念絕不少見,中國的Xander Zhou前陣子才交出了一季備受討論的作品,只是這種概念執行後的成果還是有所不同,慘的可以很慘,好的也可以讓人從中發現很多驚喜。
第一張這套真是美到不行,我喜歡字畫做成的領巾和袖子,仙氣中帶著現代女性的時髦幹練。牛仔外套轉身後耳邊響起「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交領右衽改成拉鍊,加上絲穗的帽子長帶還有「神」字樣的耳環,每個都想入手。最最絕妙的就是雕橄欖核舟變身的腰包,有夠可愛!
模特兒手上提著精美的盒子裏頭裝的是茄鯗還是鴿子蛋或是豆腐皮包子嗎?最近又再重讀紅樓,吃貨魂上身。但最後忍不住還是想說一句,翠玉白菜裝好醜。
范寬谿山行旅圖簽名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光碟妙用!縱橫千古!)
各國論壇演講,只要時間允許,我都在現場,聽其他主講人授課,自我成長...
有次,是位美國講師,英文講授「演講技巧」,口才俐落,一聽就是高手...內容紮實,直到其強調「演講盡量少用投影片,因為是人在演講...不是投影片在講...群眾要看著主講人,而不是投影片...」我不禁笑了出來...
因為下一位就是我上場...全場焦點都在「大螢幕」,我則在千人大會群眾中穿梭:跟大家一起看大螢幕,有時還坐了下來,現場看不到主講人,全場(包括主講人)注目震撼「大螢幕」!
平常喜歡收集光碟...大量買!可能會喜歡就買...看每一精彩內容,端詳數位製作技巧!昨晚行程結束,四集影片,分別講述:故宮翠玉白菜、谿山行旅圖、汝窯溫碗、王羲之書法...本想只看一集,實在太精彩了,一發不可收拾...
每一作品我都看過好幾次...就像翠玉白菜,早期只要美國高層來,我都親自陪著前往觀賞,然一直不知有這麼多動人故事(竟可拍一集DVD)...
看到入迷,四集影片都看完後,才還寢夢佳期...解開我旅行各地,參觀博物館的很多困惑,首度,清晰看到行旅圖,放大的每一細節...首度知道,作者范寬簽名之隱密,千年之後,才被工作人員看到有字,證明畫家身份...
四部影集,沒有主講人臉孔...只有令人讚嘆的內容與配音...
不用投影幕的演講,大學時,就已做得到(那個年代,主要是:投影"片"與幻燈機)...
然而花了很多錢,買了很多軟硬體,而且持續燒錢,才能做到千人大會,讓每人都被「大螢幕吸引」...偶而,主講人消失,全場都在看影像、聲音、震撼文字...把Knowhow 從"腦海"移出到"數位"存放...
睡前一片美好,這四部影片,會一看再看,看到自己靈魂深處...有翠玉白菜、谿山行旅圖、溫碗、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數位震撼的光碟,真好!
www.id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