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P0CI2jAOd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證明煮熟了的雞蛋返生後可以孵出雞仔,竟然有雜誌「毫不猶豫」刊登,意外被發現後引起舉國嘩然,官員效率奇高地查封雜誌和處罰編輯。整件事件毫不奇怪,因為給錢就可以發表「論文」在內地屢見不鮮,行內行外都知道這個「秘密」。官員熟知這個行規卻長期視而不見,是因為這是制度和結構所造成的難題,但這個問題不解決,科技興國這個宏偉目標只會淪為空談。
蘋果頭條
英國大學一向崇尚言論及學術自由,但英國政府近年已點名批評英國大學過份依賴收取中國留學生的高額學費,令校園內的自由受到侵蝕。不過,有香港留學生表示,在前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在校園舉辦聲援香港活動時,不但遭校方百般阻撓;即使成功申請,又遭有中共背景的校內組織糾眾包圍騷擾,甚至用暴力搶奪文宣,迫使他們中止相關活動,而事後向校方投訴都不了了之。有香港留學生組織自發收集更多同類個案,以撰寫報告向政府進一步反映情況,望能守護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東方正論
經濟低迷,最新失業率高企6.8%,近26萬人失業,15萬人就業不足,不少基層手停口停,要靠賒借度日。政府堅拒失業援助,反而火上加油,推出失業貸款,鼓勵市民借錢,反應「熱烈」,是政府罕有「受歡迎」措施,該說是可喜還是可悲呢?財政預算案於上周三獲立法會通過,當中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即是失業貸款,同日開始接受申請,開始首3天已收到約7,000宗貸款申請,最高可借8萬元,估計短短數日間涉款逾5億元,初步獲批核個案的申請人分別來自物流運輸、零售及飲食等行業,都是受到疫情影響的重災行業。
星島社論
南非變種病毒株已在本港出現隱形傳播,港府日前接連要求外傭及東涌多處的訪客強制檢測,冀截斷傳播鏈,惟措施似乎未有考慮到本港的檢測上限。本港多區相繼現檢測人流,維園檢測站昨日更一度有逾千人在酷熱天氣及下雨的天氣下等待檢測,部分外傭輪候需要長達七小時。食衞局局長表示,周六為公眾進行超過十一萬個檢測,當中包括超過五萬二千名外傭,創下本港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單日採樣數字的新高,暫時未有初步陽性結果,惟逾半仍未有檢測結果。
經濟社評
東涌染疫菲傭的新冠毒株基因排序,證實與變種首例的印裔男子一致,意味社區有新病毒傳播。港府要求個別東涌居民及全數外傭限期前完成檢測,然而社區檢測中心名額難求,臨時檢測站烈日下亦出現極長人龍,既不人道,亦有傳染風險。新冠疫情百年一遇,要求個別群組打針保障社區安全,本港不會是環球唯一,但制定政策時要小心翼翼,釐清保障和權利,慎防激化污名歧視。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P0CI2jAOd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英國大學 收 生 不足 在 陶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九六三年中文大學開張,仿效英國大學的書院制,名下有崇基、聯合、新亞等三間書院。
崇基是美國基督教會民國時代在中國興辦的大學總匯,一九四九年之後殘餘南逃,前身是聖約翰、燕京、嶺南。本來美國的教會大學還想在共產黨入城之後繼續辦下去,但看見苗頭不對,即刻四散南逃。來到英治殖民地,暫時棲身。美國捲入韓戰,英美之間有默契,英國殖民地政府收留,保存了一顆讀書種子。
聯合書院則是民國時代華南民間的私立書院,包括華僑書院和剛成立不久的廣州大學。至於新亞,則由民國碩儒錢穆獨力先在九龍開辦,因為資金不足,學生交學費,難負擔教授的月薪,搭幾個草棚,勉強上課,繼承中華儒家香火。
英國殖民地政府起了惻隱之心,在吐露港找了一片山水,興建大學,把這堆書院請了進去,院長、教授、講師,全部給予高薪津貼,待遇與殖民地官員相同。
但英國人要求:為了學術成就可以與英國宗主國和英聯邦統一審核,除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之外,其他學科,與各書院的行政文件,必須以英文教學行文。
本來此一要求極為合理:新成立的中文大學,改用英文,不但可促進QC(Quality Check),畢業生想繼續升學,因為英文,可以與倫敦大學、牛津劍橋等國際學府接軌,可以令中文大學的成就國際化。但錢穆等人,在大陸與力主西化的胡適不和,胡適卻偏偏跑去台灣,成為蔣介石的智囊。錢穆來到香港,寧願手空空無一物的自我耕種,本來就不想見到蔣介石和胡適。英國政府對他慷慨,老人家卻食古不化,以為英國殖民地政府想用金錢收買風骨,堅持要中文。結果雙方鬧得不太愉快,錢穆離開香港,回到台灣,蔣總統召喚體恤,送他房舍薪津,養了下來。
「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如此山川。」中國人就有這等本事:殖民地宗主國給你保存好的,最終還是自己一把火燒掉。
英國大學 收 生 不足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文學科的衰落,可以視為人文學科不受重視的縮影。正如英國大學人文課程的入學率亦大幅下降,去年開設的外語課程中,學生人數相較去年下降 10%,藝術與設計則下降了 5%。同樣情況也出現在美國,自 2008 年金融危機後,修讀人文學科的人數長期下降,在 1960 年代後期,修讀人文學科人數佔所有美國學位的 22%,現在則佔不足 5%。歷史學家 Benjamin Schmidt 在雜誌「大西洋」的文章中指,這是一場「人文學科的危機」,學生對就業市場感到焦慮,只希望高等教育能提高未來收入。
詳細全文:
https://goo.gl/ibvPBB
延伸專題:
【陶傑:英國考試加深數理試題】
https://goo.gl/SSJXAk
【你有可能忘記自己的母語嗎?】
https://goo.gl/vypW2y
【在亞洲國家教英文,有張「白臉」就可以?】
https://goo.gl/z1jgn7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s://goo.gl/9BPmQ1
英國大學 收 生 不足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0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cP0CI2jAOd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證明煮熟了的雞蛋返生後可以孵出雞仔,竟然有雜誌「毫不猶豫」刊登,意外被發現後引起舉國嘩然,官員效率奇高地查封雜誌和處罰編輯。整件事件毫不奇怪,因為給錢就可以發表「論文」在內地屢見不鮮,行內行外都知道這個「秘密」。官員熟知這個行規卻長期視而不見,是因為這是制度和結構所造成的難題,但這個問題不解決,科技興國這個宏偉目標只會淪為空談。
蘋果頭條
英國大學一向崇尚言論及學術自由,但英國政府近年已點名批評英國大學過份依賴收取中國留學生的高額學費,令校園內的自由受到侵蝕。不過,有香港留學生表示,在前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在校園舉辦聲援香港活動時,不但遭校方百般阻撓;即使成功申請,又遭有中共背景的校內組織糾眾包圍騷擾,甚至用暴力搶奪文宣,迫使他們中止相關活動,而事後向校方投訴都不了了之。有香港留學生組織自發收集更多同類個案,以撰寫報告向政府進一步反映情況,望能守護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東方正論
經濟低迷,最新失業率高企6.8%,近26萬人失業,15萬人就業不足,不少基層手停口停,要靠賒借度日。政府堅拒失業援助,反而火上加油,推出失業貸款,鼓勵市民借錢,反應「熱烈」,是政府罕有「受歡迎」措施,該說是可喜還是可悲呢?財政預算案於上周三獲立法會通過,當中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即是失業貸款,同日開始接受申請,開始首3天已收到約7,000宗貸款申請,最高可借8萬元,估計短短數日間涉款逾5億元,初步獲批核個案的申請人分別來自物流運輸、零售及飲食等行業,都是受到疫情影響的重災行業。
星島社論
南非變種病毒株已在本港出現隱形傳播,港府日前接連要求外傭及東涌多處的訪客強制檢測,冀截斷傳播鏈,惟措施似乎未有考慮到本港的檢測上限。本港多區相繼現檢測人流,維園檢測站昨日更一度有逾千人在酷熱天氣及下雨的天氣下等待檢測,部分外傭輪候需要長達七小時。食衞局局長表示,周六為公眾進行超過十一萬個檢測,當中包括超過五萬二千名外傭,創下本港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單日採樣數字的新高,暫時未有初步陽性結果,惟逾半仍未有檢測結果。
經濟社評
東涌染疫菲傭的新冠毒株基因排序,證實與變種首例的印裔男子一致,意味社區有新病毒傳播。港府要求個別東涌居民及全數外傭限期前完成檢測,然而社區檢測中心名額難求,臨時檢測站烈日下亦出現極長人龍,既不人道,亦有傳染風險。新冠疫情百年一遇,要求個別群組打針保障社區安全,本港不會是環球唯一,但制定政策時要小心翼翼,釐清保障和權利,慎防激化污名歧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P0CI2jAOd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