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分享】益生菌醫腹瀉 愛你變成害死你?/Little fat ball
//100 年前,德國醫生 Alfred Nissle 在一個士兵的糞便中分離出一株大腸桿菌 (E. coli Nissle 1917, EcN),發現 EcN 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療腹瀉。至今 EcN 依然被應用為其中一種腹瀉藥品。
早前已有研究指食益生菌無法治療兒童腸胃炎,令人懷疑益生菌不如商家所說一樣神奇。而最新刊於 Cell Host & Microbe 的研究更發現, EcN 未必有效治理腹瀉之餘,這些「益菌」還可能會演化並叛變,蠶食你原本的腸道保護膜,增加患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風險!
參與研究的微生物學家 Gautam Dantas 在新聞稿中表示:「如果要使用生物作為藥物,我們應該要知道牠們將會演化,即是你放入身體的生物在數小時後不一定與原先一樣。」
益生菌本身就是生命,而每個生命體都會繁殖,隨著繁殖其基因也會改變與演化。 Dantas 領導的團隊讓老鼠服食市面取得的 EcN 產品,以了解益生菌在身體的演化。
這些老鼠被分成 4 組,其中一組腸胃完全沒有微生物,其餘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都有不同以模擬各種健康狀況。然後,這些老鼠再分配進食混有 EcN 的正常實驗室鼠糧、高纖天然糧、高脂高糖鼠糧、高脂高糖但有加入微量纖維的鼠糧,後兩者是摸擬西式飲食習慣。
經過五星期後,團隊檢查老鼠的腸道,發現 EcN 並非如想像中是所有老鼠健康的友善「盟友」;在有較健康膳食、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高的老鼠身上, EcN 基因突變相對較少。相反在吃較西式食物的老鼠體內, EcN 會累積較多基因突變且會使用碳水化合物,令自身變得更黏可待在腸胃更長時間。除此之外,這些 EcN 亦比其他原有微生物群更具競爭力,可侵食原本由細菌組成的腸道保護層,令老鼠更易患腸易激綜合症。
另外,團隊又發現當餵食其中一組老鼠抗生素鏈黴素 (Streptomycin) 時,有較多突變的 EcN 可能令其產生低水平的抗藥性。
留意的是,由於 EcN 是用來治療腹瀉,正常人是不會無端生事當糖食,所以學者擔心的是,本身無健康飲食又已經出現病情的人,服用 EcN 後會加重病情,或引致更多抗藥惡菌。
然而,這只是老鼠實驗,人類與其他哺乳類動物在生理上仍有一定差距,不代表 EcN 一定對人體有害,讀者毋須過份恐慌。
研究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團隊將一個可降解胺基酸苯丙胺酸 (Phenylalanine) 的基因插入 EcN 中製造新益生菌,發現可暫時改善患苯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老鼠苯丙胺酸代謝,減低其水平達 50% 。而且這種基改益生菌的 DNA 在一星期療程內仍然相當穩定。
苯酮尿症是種可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缺陷,影響患者大腦發育,引起智力障礙和癲癇,亦會造成皮膚白化、頭髮變黃、尿液有鼠臭味等病癥。
世衛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於 2006 年發表的報告曾強調,細菌在維持人類身體功能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攝取足夠份量以及適合的益生菌,理應能改善健康。不過,人體是很複雜的機器,而我們只略懂皮毛,還有漫長科研路了解「益生菌」是否健康的真正盟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