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花蓮新創基地,營造友善環境和地域,讓有想法想創業的青年留根花蓮》
@議政報導
縣議員周駿宥表示,世界正面臨數位衝擊,積極開展產業轉型及推廣地方創生,絕對是花蓮縣當務之急;尤其花蓮縣政府成立「青年發展中心」作為「青創基地」,更應加強廣度與深度,與花蓮學校及各界緊密連結。
周駿宥說,青年發展中心除廣邀各領域的專家分享外,更應提升能見度和曝光率,走入校園、社區和人民團體,讓更多人知道青發中心舉辦的活動。
並將創新創意的理念和發想,提前帶入校園,也可參考西部城市,舉辦東岸青年創新創業競賽,挖掘即將成為社會新鮮人,並且在校就已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子,或是想將家中產業轉型的青少年們。
他提到,建議青年發展中心更需開發,異地學子留根花蓮創業,提升花蓮青壯年人口競爭力,對於原住民青年創業,則期盼政府能多開窗口,讓原民青年們知道可以到哪裡找資源。
周駿宥強調,創新創業和地方創生的議題有很多的可以深入探討,但如何讓分享、交流作為,變成實際執行的動力,及如何營造友善的環境和地域,讓有想法想創業的青年在花蓮留根,這是縣政府應深度思考和積極作為的部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視新聞網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新聞實驗室 (http://news...
花蓮學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春日花季的前夕,去了一趟阿里山。
⠀
上次上阿里山,已是多年以前了。大學在北部唸書,有過一段時間蠻喜歡往山裡跑,阿里山這樣的大山也走過幾座,但更多只是離市區不遠的郊山,然而那樣也非常足夠了 ─── 花去幾小時,專心走一段路,認真呼吸,認真感受自己的每一步都撐持著心靈前進、每一點努力每一點付出都當真算數,跟著友伴,只要一直走,好像就能夠抵達一個自己與自己和解的地方、甚至就能夠抵達連自己都還不了解的某種美麗的孤獨。
⠀
後來研究所去了大山大海的花蓮,學校在縱谷裡,離山更近了,但反而從沒動過念頭去爬百岳、或挑戰什麼山林密境。可能對我來說,那時的山就是平凡生活景緻的一種,況且學校太大,即使不進山區,也到處都有地方可以收容渴望自由、渴望獨處的我。
⠀
我不去山裡,山還是在的。高高的山脈層層疊疊,就矗立在學校後門俯視著──有時霧靄壟罩像一謎團裡充滿命運的啟示、時不時顯露一點漂亮奧秘的身形;有時在明朗的陽光裡坦白展現溫柔、力量飽滿的肌理;有時背著光像一塊放大無數倍的、憂鬱尖銳的巨石;有時……有時我甚至也忘記山就在那裡了,忽然想起才抬頭看,山好像比平常以為的更高聳寬闊,意象深重,稜線清楚,讓人不由感覺,那是寬容的神正平靜眺望著無限遙遠的地方……
⠀
⠀
◆
⠀
那都是過去了。工作後,很少再上山,更不用說像阿里山這樣較高海拔的地方。和以前一起去走古道的朋友們,也慢慢失去了聯繫,世界更大了,我們躲在不同的城市裡、網路上,蜷縮在一格一格的小框框中,日復一日,工蜂一樣忙得失去自己 ───
⠀
山就在城市外面,但我們沒有心思看見。近幾年登山一度漸漸成了顯學,網路上到處是神情燦爛的人與濾色清透的山景,或許是第一次看時太著迷,從此演算法三不五時就推播要我再看,注視著那些熟悉風景裡的陌生人們,也不由懷念地想,是啊怎麼就不爬山了?那些當年一起爬山的朋友,現在過得怎樣呢?
⠀
我們還能一起上山嗎?上山途中,現在的我們會聊什麼?我們還能像從前那樣沉默地走長長的路、陪伴彼此並因而感覺被懂得、被擁抱的安心與幸福嗎?
⠀
山已經不在我的生活裡了。那些因為山而相遇的夥伴也不在了。
⠀
那我呢?我───那個樂意走長長的寂寞的路的我,是不是還在我的生活中呢?
⠀
⠀
◆
⠀
這次上阿里山,是與一群喜歡文學的朋友同行。說起來有點古怪,不合時宜,但真的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幾天上午,我們好奇地走遍了森林園區裡多數好走的步道;而從微風黃昏到冰冷深夜,我們則圍坐在林務局的工作站和寄宿舍裡,抱著外套或棉被,沉浸、純粹、近乎甜蜜地慢慢讀詩和散文。
⠀
毫不在意效率、只專心追究感覺的日子,真是快樂難以形容。雲霧每日下午襲來,再於傍晚散去,在樹林裡,在稜線上,在我們端著相機輕輕靠近花苞的時刻,在散步和閱讀出神的瞬間,感動和領悟,隨時都在發生:一次次困惑懷疑,一次次認識自己,一次次陷入虛無與迷茫,再一次次重新相遇。
⠀
不只一次,那樣耐心、善待每一種情緒和意義的狀態,讓我想起從前不為什麼走著山路的自己。
⠀
有一個沒法快快抵達、但能讓人全心相信「就在那裡」的遠方,存在那時的我心裡。生活起起伏伏這些年,翻山越嶺,涉水渡溪,走過落葉看見花開,經過這個人那個人,我還在往那樣的地方前進著嗎?
⠀
⠀
◆
⠀
山櫻早開,晚一些吉野櫻花季就要來了。但只短短上山幾天,我們是來不及看見了。
⠀
最後一天,下山前大家一起搭森林鐵道去看日出,黑暗的山中一個老老的慢吞吞的鐵盒子裝著我們,一路搖晃抵達對高岳,我們下車,摸黑沿山徑走路上祝山,看見遠方玉山旭日升起,綻放花一樣的星芒。
⠀
一模一樣的一天,毫無意外地開始了。但我是深深被打動了。已經隔了很久(久到幾乎都不相信了),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親眼看著整個世界,是這樣由一片黑暗,調轉為明亮、充滿光與顏色、以及那麼多溫暖的.......
⠀
這是今年春天最好的遭遇:大老遠上山撲空、錯過就要開放的花季,但像是意外走進了老家久未回去的房間,遇見美好的夥伴,找回我非常懷念、想要成為的自己。
⠀
雖然好像有點徒勞,但或許這就是生活、就是時間的迷人之處:漫長一點、繞遠一點難走一點,最後抵達的時候,已經學會更多事情的我們,才有足夠的能力更珍惜一點。
⠀
知道美麗的花好好開在高高的山上,而我這次沒能看見,或許也是山給我的提醒。
⠀
這路上,一定還有什麼難得的遭遇我還沒有經歷。
⠀
已經下山了,春天開始了,那些在山上想起、早就知道但遲遲做不好的事情,以及真實面對所愛的自己,但願這次不會輕易忘記。
⠀
⠀
⠀
⠀
─── 春日大山的提醒《小日子04月號/2021》
⠀
⠀
⠀
⠀
photo by aimeenikoniko & iam_schumann
花蓮學校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蓮的第一場特教專案會議】💁♂
今年5月和議員夥伴及各市代、鄉代一起和特教家長聚會後,我們辦公室就一直在想要如何推進特教家庭處境改善的相關工作,左思右想,不如從讓特教家長和縣府相關局處直接對話開始吧!🗣
我們辦公室今天上午在議會3樓會議室舉辦「特殊教育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涯發展及其主要照顧者支持系統」專案會議,採 #世界咖啡館 模式邀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長、相關專業工作者參與,針對特教生「#就學」、「#就業」、「#就養」、「#照顧者支持系統」四大主題進行分組討論。不只 立法委員 蕭美琴 辦公室主任林俞君、 張峻 議長助理梁哲彬、 張懷文
議員、 張美慧 議員、 Lamen Panay 蔡依靜議員到場傾聽民意,縣府團隊教育處處長 #李裕仁、社會處處長 #張逸華、衛生局技正都率員出席,家長們紛紛回饋「這是花蓮首度讓特教家長和縣府官員跨局處直接對話的會議」、「特教家庭的心聲總算有人聽見了」。👂
我希望透過特教專案,讓家長和縣府團隊進行直接的對話與溝通,期待能夠在社會上或校園內增加融合教育的倡議與宣導,讓一般社會大眾與特教家庭相互看見,增加理解的可能性。👀
就業組桌長 #王芯婷 分享特教家長最期望的是孩子們能夠學習照顧自己、自立生活,培育特教生就業,不只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踐,也是一種身而為人的基本權益,同時希望透過工作讓身障者不會退化、活化身心,建議能增加雇主端的教育宣導與獎勵,讓雇主願意聘用身障者。希望拆解在地產業工作項目,進行職業再設計,針對身障者的就業興趣,提供更多兼職或在家工作的選項、進行以就業者的職能再訓練,並改善工作環境的無障礙硬體動線設施。🧐
就學組桌長 #蔡逸勳 分享特教家長普遍擔負孩子照顧、就學通勤接送的重任,花蓮學校缺乏特教課後或暑期輔導課程、特教助理申請核定期過長讓家長擔心孩子在校安全、縣府提供的夜間或假日照顧支持系統少、轉銜階段的資訊取得不易;造成家長求職、經濟、照顧、資訊取得上的困難,提出希望市區的學前特教班能比照偏鄉能夠有專車服務、簡化申請特教助理流程、增加特教生學校課輔或暑期輔導時間等建議。🚌
就養組桌長 #王文娟 分享特教家長具體針對花蓮縣溫水復健游泳池暫停營運、無障礙廁所照護床匱乏、輔具中心缺乏兒童輔具等問題,具體提出建議縣府再多找亞緻會館討論特教游泳復健合作、在輔具中心規劃輔具展示空間等硬體方面的改善方案;另外針對身障領域社工不足、專業治療師不足、居服人員特幼照護之能不足等軟體問題,提出建議縣府提高專業人士薪資及員額預算編列、增加居服人員職能訓練等構想。🤔
照顧者支持系統組桌長 #鄭佩馨 分享特教家長花很多時間在照顧特教孩子,常遇到寒暑假、假日、課後照顧、小作所不足等收托、照護、職能訓練問題,尤其是花蓮缺乏罕病的衛教,讓罕病兒易受霸凌;缺乏身障社工或學校社工,家長端的喘息服務不足,支持系統又多以大團體活動方式進行,較難讓同屬性的特教家長進行交流互動;更期待能有諮詢統合的資源系統,整合公部門相關醫療、衛教、社福資源。👶
家長另外提出花蓮安置機構缺乏重症或情緒障礙的收容機制、身障相關補助通常只能擇一申請、特教生在校易遭受霸凌、照顧者與身障者雙老等議題,也有語言治療師建議一定要設置醫療院所聽力檢查、增聘公職語言治療師。👨⚕👩⚕
教育處回應目前將結合立委力量,向中央申請學前特教幼兒交通車新購車經費,針對轉銜教育的部分,每年10、11月各校都會辦理說明會,未來將更加強特教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協助家長進行學校選擇。也將透過鑑輔會的機制充分協助家長,提供孩子最適的校園安置。🤱
社會處回應將針對身障者進行就業興趣普查,提供個別化的就業輔導服務。過去多由社工針對身障家庭個別需求提供服務,未來將更細緻的按身障家庭屬性規劃家長支持團體,並嘗試規劃舉辦年度身障福利資源說明會,提供公部門資訊,增加家長喘息與交流的機會、身障家庭雙老家庭服務的宣導,研議在花蓮推動時間銀行的可行性。💪
衛生局回應長照2.0的服務對象不只是老人,也包含身障者,未來將針對特教家庭加強宣導,主動提供資訊,同時輔導各站點人員的教育訓練。雖現行法規沒有明定無障礙廁所內應設置照護床,但考量照顧者需求,目前慈濟醫院內已成功建置;衛生局也正在改建中,未來將作為其他單位改建參考時的示範點。🏥
我相信這次的特教專案會議是個開始,相信,在立委、議員夥伴、各級民代的關心下,將有助於縣府團隊與特教家庭進行後續的溝通與合作,讓花蓮的特教家長、身障家庭及身障者都有更好的福利資源與生活環境。👫
#花蓮縣議員 #楊華美 #新花蓮美一天 #特教 #身障 #專案
花蓮學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視新聞網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新聞實驗室 (http://newslab.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ULjProxBpQ/hqdefault.jpg)
花蓮學校 在 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校110學年度畢業典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國立 花蓮 特殊教育 學校 110學年度畢業典禮. 1.7K views · Streamed 1 year ago ...more. 張人方. 14. Subscribe. 18.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1. ... <看更多>
花蓮學校 在 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校| Hualien City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校, 花蓮市。 926 個讚· 6 人正在談論這個。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2段2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