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批發市場在植物社的苦心經營之下,走過了18個年頭,說是文山地標之一也不爲過。植物社與一般公司法人不同,是非營利農民團體,不以營利為目的,多年來以最經濟的價格支持台北地區的中小型花店,但在追本逐利的北市府眼裡,這叫獲利能力不佳。
去年北市府以資產活化為由,把花木批發市場從「批發市場用地」變更為「市場用地」,內政部還沒正式點頭,北市府已搶拍打算在今年11月約滿後收回,並以市場用地之名重新招標。
市場處在說明會現場無法給的承諾,我來提!
#延至明年農曆年後撤場
農曆春節交易量佔全年營收的3-5成。今年受到疫情打擊,花攤營收已明顯減少,撤場延後到農曆年後,才能保障生計讓大家好過年。
#回饋空間只能多不能少
多年來,花木批發市場無償提供活動中心給里民使用,停車場也以抽籤方式提供附近居民使用。無論未來如何變更,必須比照現行無償回饋活動中心,且停車場空間只能增加不可縮水。
#未來須提交維計畫並充分溝通
未來任何變更都要有交維計畫,才能保障居民與學童安全。此外,相關說明會、公展也必須充分宣傳,並且分別在平日、假日舉辦,藉此讓居民能充分參與了解。
接下來的會期,我會繼續緊盯北市府。
花木市場招標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 #台北市議會 #財政部門 質詢
#產發局_我們與宅經濟的距離
北市府發行的《臺北後疫情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在 #宅經濟發展 洋洋灑灑羅列了 #線上學習、#智慧校園、#健身產業…等項目。這些政策都很好,但看起來像市政府的政策數位化後,就放進這本白皮書,沒有真的打到痛點,我也好奇這些有幫助到產業數位轉型嗎?疫情過後,網購消費習慣依然會持續,成為趨勢,因此產發局最重要的任務是輔佐這些新創產業滋養茁壯,我建議更積極地透過政策補助或推廣宅經濟。
#把握台商回流_吸引資金落地
台商資金回流,國內資金充沛,不過去年民間投資公共建設案件總額1449億元中,台北市僅40億元,史上首次跌出前3名;媒體公布台商投資分布圖,台北市位居倒數第二。雖然可能因為產業類別和腹地不大等因素,導致相關投資不多,不過我要求再釐清BOT案減少原因,並透過提升附加利益方式加強向外招商。
#貓空需要旗艦型計畫
為了行銷貓空,市府提出 #三貓計畫,不過仔細看過今年度的活動規劃後,我認為 #缺少旗艦型活動。舉例來說,提到陽明山就會聯想到海芋、繡球花季,貓空也應該推出更大能量的活動。
#為花木市場請命
最後,針對花木市場市場委外合約明年底到期,將重新招標一事,我提出兩大訴求:#保障攤商權益、#維護鄰里活動空間,請市場處務必做到。
花木市場招標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木市場考察
台北市政府委外經營花木市場的合約明年十一月底到期,將重新招標並改為一般市場用地,部分攤商憂慮之後會失去營業地點,里民也擔心活動場所將被收回,所以我今天與副市長 黃珊珊 一同前往聽取地方聲音,也協助爭取相關權益及保障。
我提出三點建議:
1.#要求市政府用各種方式把人潮及錢潮帶進市場,並保障攤商能營業到後年的過年旺季後。
2.#保留三樓里民活動空間。
3.#將市場活化為永續經營的狀態。
感謝黃副市長當場保證會保留里民活動空間,也對攤商釋出善意,願意評估以短期租約方式延長租約,公私協力,讓市場能朝向永續經營!
#硬底子
#阮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