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年記講座文字紀錄如下,
影片待整理後再與各位分享。
#年記 #從老照片回顧美好年代的記憶
#年記講座 #報時光UDNtime #張哲生 #李鼎 #馮翊綱
【年記-從老照片回顧美好年代的記憶】
由尖端出版社與誠品書店合作主辦的書籍講座「年記-從老照片回顧美好年代的記憶」2021年1月30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誠品松菸店3樓舉行。
這是因疫情停辦的台北國際書展大會原訂舉行的「紅沙龍」活動,誠品書店在書展緊急宣佈中止後,特別開放場地,提供出版社免場租舉辦,在書店工作人員嚴格把關防疫措施下,活動得以延展到此而順利進行。
疫情緊繃下的松菸,縱使這天冬陽和暖、輕風怡人,書店的人潮仍比平日少了許多。《年記》系列書籍16位作者群中,相聲大師馮翊綱、導演李鼎、懷舊達人張哲生,這一天應約前來,與報時光、尖端出版團隊會集一堂。分享年記系列出版邀約趣事及從中選出的照片,共同來回顧美好年代的記憶。
說起報時光邀約趣事,馮翊綱說2020年疫情緊張,表演工作因配合防疫暫時中斷,而剛好在這時收到報時光的邀約,這是與《年記》的特殊緣分。
而李鼎則說一開始接到電子郵信邀約,以為是詐騙集團,後來看到有張哲生參與寫作才安心。張哲生則笑說,獲知受邀時還以為這16冊都是他寫,沒想到只讓他寫一冊。
講座主軸來到分享年記照片,
報時光請作家選出幾張照片來分享故事,馮翊綱選出了1964年這冊中的3張照片,分別是健康寶寶比賽、祭孔大典及台灣光復節總統府前牌樓。身形高大的他說他自己也有一張類似的照片,是他的母親抱著他領取高雄左營軍區健康寶寶比賽第三名的紀錄。
而特別選出祭孔大典,他戲稱只要看到長袍的照片就會特別興奮,於他而言有特殊情感,相聲表演經年最常穿的也是長袍。
他回憶起祭孔大典是當時風行的重要活動,特別是高雄左營在蓮池潭旁的孔廟,曾是許多名片的拍攝場景,講起了八點檔一代女皇,還應現場氣氛哼唱了一代女皇的招牌主題曲,相信粉絲應該也都能小唱一段。
台灣光復節的照片,也是歷史流轉中有趣的轉變,以前叫光復現在叫終戰,從1964的歷史照片就呈現了當時的景象與真實,這也是老照片的珍貴之處。馮翊綱說這也是他參與年記的寫作價值,能參與到歷史軌跡中令人振奮。
李鼎選出的則是野人咖啡屋、童子軍野炊、南京西路地下道啟用、鄧麗君。他說就是因為年記中選出的照片是當年的生活百態,打動了他同意寫稿,也透露因為作者邀約過程中難免發生的意外變卦,他是臨危受命,是最後一位參與創作的作家。
李鼎說野人咖啡館,當時就讀國中的他因為看了某一本書,被那個夢想之地牽引,總想著再過5年就能去野人咖啡屋,感受解放的世界,結果發現1970年這張照片,門上寫著「黑」的野人咖啡館已被查禁要求停業,真是一大打擊。
而他童軍隊的年少參與記憶,一直記著「我已回」的符號,書裡他也寫出童子軍創辦人墓碑上告知世人的符號故事,相當動人。
17歲的李鼎在六條通工作,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所以他選了南京西路地下道的照片來懷念,這個如今已拆除的地下道,在1970年啟用的地下道,他看到了像是在走伸展台一樣的迷人女性及不亞於如今潮流的時尚。
而鄧麗君的照片,則訴說他與父親的情感,當年開放兩岸探親,因為擔心會重蹈當年來台無法回家的惡夢,
父親為了要回大陸甚至還寫了遺書,
而鄧麗君的專輯就是父親經由香港回台灣時,在香港為他買回的專輯,
因為鄧麗君的歌聲,父子兩人都有了身為台灣人的安全感。
張哲生選擇的則是西門超級市場、中華商場、康定路長沙街口、狄斯角夜總會,他說,我們今天會看到這些照片都是因為當時發生了新聞事件,所以才會有紀錄,年記的每一本書翻到最後面都有當時的新聞紀錄,
我們可以回頭去了解當時發生的事。
而台灣第一家大型超市「西門超級市場」老照片,是因為超市被人放置了炸彈造成損傷的悲劇。當我們在回味老照片時,也可以察覺且有感的是,
照片背後在當時發生的新聞事件。
看老照片張哲生也有特殊視角,可多觀察細節,像是照片中的藍寶、白蘭洗衣粉紙箱,可以回想起那個年代對廣告的共同記憶。
中華商場的照片,他說這張照片要講的已經全部在照片裡,各個店家的廣告招牌是那個年代的一個記憶。他仔細地將廣告招牌上每一個文字重新打字,讓我們可以透過網路搜尋去找到白雲天命相館、人生預言家北平多星子等等,一棟小小的照片角落,就有如此多面向的店家,也是奇妙之處。
最後張哲生分享第一飯店的狄斯角夜總會,他回想起撰稿當時也剛好是費玉清宣告封麥前夕,費玉清首次出道的舞台就是在狄斯角,而出道原由是被姐姐費貞綾因臨時無人表演而把弟弟推上台去。
馮翊綱說,我喜歡看歷史,但年記這系列很特殊,一般我們談歷史會講漢朝講唐朝,而年記就談離我們最近的這一個六十年,一甲子前的庚子年,那是出大事的。
我們現在談這六十年,兩代人經歷的這段歷史透過年記來訴說,啟動了一種說故事和聽故事的一種傳承,一個樂趣,對此刻的台灣人來講,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
在年記即將在2020年12月18日出版的前兩週,報時光來到了聯合報的林口印報廠區,在這裡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存放老報紙的地方,這裡的每一本聯合報的報紙在20年前都已數位化建置成資料庫,因為珍視歷史,報社仍闢建了空間留存著紙本。
每一本報紙翻開來就是當年報紙的原樣,翻開老報紙的當下,覺得每一張報紙上的字和每一張照片都在說:
「發掘我!讓我再被大家看見」
16冊年記中的照片,近乎80%沒有見過報,呈現了六十年的台灣社會,
那些當年無法見報的照片,為我們訴說了一個美好年代。今日能如此被呈現,真的感謝各位作家的支持,
同時也要謝謝聯合報系。
*****
《年記》系列書籍在2020年12月18日出版上市,
是由報時光團隊與尖端出版集團聯合企畫,
從聯合報系上千萬張圖片資料庫中,以1960~1975年為題,
每個年份挑選30張具有「時代感」的老照片,
並邀請當年出生的作家撰文而成的「老照片新文集」。
舊照片數位化台北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氣好熱但又想出去走走?看展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老照片看到時代與環境的快速變遷,從陳舊物件感受前人拙樸努力的痕跡。過去調查自然資源的方式,可不像現在一樣方便先進。資料庫的累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林試所與林務局共同舉辦特展,用一系列應用航空照片、衛星、光達 等影像,呈現台灣歷年來在 #森林資源調查 及 #土地利用調查 的具體成果📸
從以前還要騎著機車沿著稻田丈量,現在只要透過空照就可判斷面積,節省許多人力與時間。#台灣農林業 與 #航遙測技術,一同走向現代化與數位化。科學不僅將調查帶到新「高度」,傳承至今的科學精神,更是充滿了人文內涵👏
===
【森林x現代性-航遙測影像下的科學敘事】
▸時間:7/10-8/30(週一、週二固定休館)
▸地點:台北植物園腊葉館二樓
▸還有講座可以報名唷:https://pse.is/UGZXF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舊照片數位化台北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穿梭歷史.畫古今(8) ~ 台中放送局
當年小樹.以茁壯成大樹
舊照片來源 ~ 文化部.北斗古文書老照片數位化建置計畫
台中放送局(今舊體育場邊,孔子廟以南)舊時旁邊有一游泳池,舉辦「北斗郡之夜」播放紀念,前排坐左二楊萬上,左五北斗公醫寺田 清三郎,右六林伯餘
台中放送局位於全台絕無僅有的「電台街」上, 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 建於1935年的台中放送局, 『她』是台中市民的老朋友! 西元2002年台中市政府將放送局列為歷史建物,是台中市重要歷史建築之ㄧ。
歷史背景 台中放送局是在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是台灣第三個成立的廣播電台,依據慣例被稱為「JFCK」,有別於早先成立的「台北放送局」(JFAK)及台南放送局(JFBK),當地路名則取為「電台街」,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
感謝團友 高銘俊 分享的圖文 :)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穿梭歷史.畫古今(8) ~ 台中放送局
當年小樹.以茁壯成大樹
舊照片來源 ~ 文化部.北斗古文書老照片數位化建置計畫
台中放送局(今舊體育場邊,孔子廟以南)舊時旁邊有一游泳池,舉辦「北斗郡之夜」播放紀念,前排坐左二楊萬上,左五北斗公醫寺田 清三郎,右六林伯餘
台中放送局位於全台絕無僅有的「電台街」上, 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 建於1935年的台中放送局, 『她』是台中市民的老朋友! 西元2002年台中市政府將放送局列為歷史建物,是台中市重要歷史建築之ㄧ。
歷史背景 台中放送局是在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是台灣第三個成立的廣播電台,依據慣例被稱為「JFCK」,有別於早先成立的「台北放送局」(JFAK)及台南放送局(JFBK),當地路名則取為「電台街」,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