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之後,大家現在都會講 #滯洪池、#在地滯洪 了☺️
#宜梧滯洪池、#北港滯洪池、#土庫竹腳寮、#客子厝滯洪池、#虎尾平和滯洪池都發揮了一定功效,例如元長鄉東邊因為客子厝滯洪池做好了,這次沒有什麼淹水,但是西邊潭東、潭西、西莊等村,依然是一片白蓬蓬!
今天在元長公所攤開地圖,聽李明明鄉長說明需要災後復建的位置,包含 #頂寮大排、#山子內大排、#元長大排 周圍的區域,以及接壤的農田水利溝渠。不過,這是整個流域治理的問題,而且在面臨極端氣候下,若要等下游整治到這邊,不知道還要等多久、還要花多少公帑 !
我找了水利署、五河局來研議,水利署說他們和在地居民在嘉義縣太保 #魚寮遺址 做了一個在地滯洪。有別於剛硬無趣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樹」更能抓住土壤,還能裝納更多水、#與水共存。看了看照片,真的很美,錯落的落雨松依偎在水邊,還兼具了 #平地造林、#在地滯洪、#林下經濟、觀光遊憩,真是個成功的水與環境計畫。
決定了,北港跟元長也要有一個這樣美美的地方,就等水利署評估適當的位置了⋯這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極端氣候帶來的洪水、熱浪、暴雨、乾旱,造成世界各地面臨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的困境,臺北市也不例外。 過去政府編列了龐大的預算在防洪治水上,但真正前瞻的思維,應當是創造一個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來作為治水政策的核心。 因此我上任後,便積極將路面、人行道改用先進的透水鋪面設計,讓雨水更容易滲入土...
與水共存 在 張怡章魚_屏東趴趴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甚麼前瞻花2500億還是狂淹? 認真說可能老天也也不喜歡政府拿它當藉口亂花錢。
極端氣候防災設施有極限,怎麼學習與水共存,還地於水,怎麼做好逕流分擔,規劃韌性國土,才是關鍵。有水而無災,才是厲害。
與水共存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雨勢仍會持續,
#治芬有在了解狀況以做為治水成效之評估⋯,但也請各位鄉親儘可能別出門,有出門則要非常小心!治芬會特別注意雨後農作物受災情形。
從半夜開始雨狂炸到現在,雲林沿海鄉鎮都傳出低窪淹水,我們正在關注牛挑灣溪和北港溪水位太高,機械排水恐越來越不能承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瞬時強降雨。
#與水共存的時代來臨,埤塘、滯洪池、在地滯洪可能是自然又有效的解方。
雲林沿海今日乾潮約為早上11時,但是北港溪的水位沒有顯著降低,現在又自外水開始漲潮。水林大溝村住家、口湖湖東村街上淹水,萬興大排防潮閘門已開啟、移動式抽水機運轉中,也有規劃滯洪池。水林街上並無明顯積水⋯北港滯洪池則水量則僅5成,還有很大的蓄水空間。
與水共存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極端氣候帶來的洪水、熱浪、暴雨、乾旱,造成世界各地面臨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的困境,臺北市也不例外。
過去政府編列了龐大的預算在防洪治水上,但真正前瞻的思維,應當是創造一個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來作為治水政策的核心。
因此我上任後,便積極將路面、人行道改用先進的透水鋪面設計,讓雨水更容易滲入土壤,夏季高溫時,水分蒸發後還能降溫減緩熱島效應,兩年來,臺北市的透水鋪面已經施作超過12萬平方公尺。
另外,過去一下雨就常常積水成災的文山區,我們也透過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整體規劃,完成排水分流與滯洪池工程,大幅降低淹水的風險,這些建設與改變不容易被外界看見,卻是提升居住品質的關鍵。
我們可以選擇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臺北,而我的選擇是:創造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逐步實現一個安全、生態、親水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 #宜居永續臺北城
#改變開始成真
影片提供: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與水共存 在 臺北願景計畫- ▌與水共存的韌性城市:鹿特丹(下) 的推薦與評價
與水共存 的韌性城市:鹿特丹(下) · 上篇我們向大家分享了荷蘭在治水思維上從過去的「與水爭地」轉變為「還地於河」,今天我們接著分享在思維的轉換下,鹿特丹如何進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