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藍血管的女孩】
我曾幫一個女孩做智力評估。理解項目中有一題:「人體中有哪3種血管?」
正確答案是動脈靜脈微血管,這位高中護理科的女孩竟然告訴我,大血管小血管藍血管。
「藍血管」?說大小血管我尚可忍受,但藍血管實在有點扯,護校的耶。
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於是再問一次:「妳再說一次是哪3種?」她很認真的回答一樣的答案。於是我很確定她絕對不是在唬爛我。
那個,這~~現在的教育,還是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我當然不想只停留在這個思考層次。如果她的能力不能應付醫學知識,逼她唸護校是對的嗎?如果她真的不適合唸護校,唸完這幾年有什麼意義?
且先不管學校錄取標準的問題,這樣的學生唸出來之後真的擁有足夠專業能力嗎?真的有做這一行的熱情嗎?你願意讓「說藍血管的女孩」抽血嗎?
太多人都被「學以致用」綁住了,太早焦慮自己所學的有沒有「用」,對於「興趣不能當飯吃」太害怕(這也多半是被大人嚇的),忘了能當飯吃的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在乎社會成就、社會地位、父母價值觀,犧牲掉自己~~
⋆這是我願意投入的科系嗎(產業)?
⋆我願意為這領域努力,雖然還不曉得以後能賺多少錢。
我從來都不相信學以致用這種鬼話,學非所用的人太多了,包括我在內(我自己就是高職畢業的,說過太多次以下省略兩千字),但這不代表我學過的東西沒有用。
能夠學以致用固然好,表示自己很幸運,剛好所學的有機會發揮,但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運氣很背,買樂透從來不會中,發票只中兩百塊,那學非所用不是很自然的嗎,為什麼要一個18歲的年輕人決定下半輩子做什麼,難道不能自己摸索嗎。
另一個女孩告訴我,她考高中的成績明明可以填第一志願,卻因為不想順從父母與師長的想法,刻意選了排名很後面的學校來念,那時的自己並非不想唸書,而是不想念父母要她唸的書。
高中畢業後又違背父母期待,刻意選父母不喜歡但她也沒多喜歡的私校科系。因為父母嚴苛管教的憤怒與迷惘,高中休學一年,大學唸到一半也休學,休學期間陸陸續續看精神科,父母也從原來的期待到失望,到不願再過問。
她知道她在賭氣,用破壞性的方式,但不這麼做,她就無法確知自己要什麼跟不要什麼。
家人的不管與放棄,對她來說反而是重生。他可以在沒有父母的干涉之下,好好想想什麼是她想追求的,最後她跟我說,她決定要考轉學考,而且轉組,她第一次想要那麼努力地為自己做建設性的事。
所以當自己有迷惘時,就停下來吧。
停下來,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走。走自己的路一定很慌,一定很害怕,路上沒人可以給你意見,但走久了,一定會被你踏出一條路。
安全的路不會讓你害怕,但一定不會讓妳快樂。
致用高中護理 在 女王i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怕路不通 只怕想不通;不怕路太遠 只怕看太近】
想先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
也常拿來告訴自己
您看看,是否也對您有幫助呢?
這篇文章摘錄自「悅知文化/時間教會我們的事」
#是我的真實故事
當年高中畢業,即使懵懂選錯系
但大學畢業後,我仍轉個彎走一條喜歡的路
(不過文末寫的,我已經離開健康醫療網了,現在是更彈性的freelancer)
您呢?是否也曾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過?走錯路?
現在呢?如何突破,繼續向前行?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7378/%E4%B8%8D%E6%80%95%E8%B7%AF%E4%B8%8D%E9%80%9A%E3%80%80%E5%8F%AA%E6%80%95%E6%83%B3%E4%B8%8D%E9%80%9A%E4%B8%8D%E6%80%95%E8%B7%AF%E5%A4%AA%E9%81%A0%E3%80%80%E5%8F%AA%E6%80%95%E7%9C%8B%E5%A4%AA%E8%BF%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