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Pei Ch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Zipline Adventure叢林飛索大概是來清邁最多人推薦的體驗行程之一, 清邁有很多家公司經營, 各家的強項不同, 這次是跟KKday配合的贊助體驗活動, 報名的是最老牌的Flight of Gibbon. 大家可以點下面連結進去看細節, 我個人給4分的高分! 除了一般的坐式單人飛索, 還有...
自由落體結報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美國經濟接下來會逐漸進入升息循環了,如果未來幾個季節了,我們又遇到了股市大修正,未必要擔心,近期要多關注,FED的貨幣政策風向就是了。」
美國目前經濟復甦與近代歷史上任何一次復甦都不同,企業和勞工擺脫低迷後,所受到的永久性傷害將遠低於前幾次衰退的後果,尤其是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此次復甦的推力來自擁有數兆美元額外儲蓄的消費者,急著招募人才的商家以及龐大的政策支撐,新興企業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崛起。被視為勞動市場信心指標的勞工自願離職率,追平了至少2000年的最高水準。美國家戶償債的金額占稅後所得的比率,近乎1980年有紀錄以來最低水準。Dow Jones比2020年2月疫情爆發前的高點上漲了近18%,而從當時至今,全美房價上漲了近 14%。
經濟反彈的速度也引發了動盪。通常在接近擴張結束時出現的商品、原材料和勞動力短缺問題提早出現。許多經濟學家和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都預期,通貨膨脹攀升只是一時現象;但也有人擔心,即使經濟活動已經完全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也可能持續下去,決策經濟學公司(Decision Economics, Inc. )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兼策略師Allen Sinai表示:「我們從未經歷過這類情況,崩潰後如榮景般回升,歷史上從未見過。」
2020年春天,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防疫封鎖措施讓美國經濟如自由落體般下墜,經濟學家和決策當局擔心,勞工和企業恐怕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但他們現在卻預期,經濟規模將在本季超過疫情爆發之前,年底前,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步上倘若未曾發生疫情,原應踏上的軌跡,然後至少會暫時超越它。
在1990-1991年、2001年以及2007-2009 年等時期的復甦是「無就業」的復甦,需求疲軟降低了雇主對勞動力的需求,導致失業率多年來居高不下。然而在目前復甦期間,勞動力市場似乎越來越緊俏。第一季度僱用成本指數季增 0.9%,為2007年以來最大增幅,儘管失業率6.1%仍遠高於疫情前的水準,經濟學家指出,當前復甦與以往復甦有4大不同。
●自然災害與金融災害
GailFosler Group LLC經濟學家兼總裁Gail Fosler表示,過去的衰退通常是由於利率上升或資產價值下滑,而對經濟產出、收入和就業造成傷害,有時超過一年。2007年房市崩盤後,家庭財務和金融機構受到衝擊,導致需求減少,而對經濟造成重創達數年,相比之下,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並不是源於金融因素,而是由類似天災破壞造成的,疫情帶來的衝擊顛覆了景氣循環的概念。
天災會造成經濟活動中斷,但潛在的需求,以及商品和勞務供應並未受到影響,一旦災難過去,經濟復甦的速度將比典型衰退後的復甦來得快。2018年一項研究紐奧良居民報稅的報告顯示,卡崔娜颶風 (Hurricane Katrina)重創後,災民的所得在幾年內反彈,甚至超過非災民的收入。
●貨幣和財政政策
這次的疫情帶來了比以往經濟衰退迅速而且較多的貨幣和財政對策,控制對經濟體系的傷害,並替快速復甦奠定基礎,聯準會降息,啟動大規模購債,並承諾將維持利率近乎零,直到充分就業且通貨膨脹高於目標水準2%。官員表示,2024年以前可能都不會升息。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從2020年3月初的4.2兆美元飆升至5月底近7.1兆美元。相較之下,上一次經濟衰退期間,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膨脹不到1.3兆美元。
國會也比前幾次經濟衰退時更快速採取行動,這次通過多回合的振興措施,擴大失業救濟金和薪資保護計畫,來支撐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根據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國會對疫情祭出的財政因應金額將達到5.1兆美元,占了直到2024年的國內生產毛額的4.4%。相較之下,2007至2009年經濟衰退後推出的振興方案金額約1.8兆美元,占2008年至2012年國內生產毛額的2.4%。
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結果是家庭所得比疫情前大幅上升,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而言。失業受益人現在領到的救濟金額比之前多出300美元,相較下,2007-2009年衰退時期為25美元。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42%的受益人獲得的收入比他們以前的工作多。
●比較健全的家戶和企業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Karen Dynan表示:「衰退的發生通常是因為失衡,我們有太多的住房、太多的債務或太多的通貨膨脹。當這些不平衡開始逆轉時,對經濟的損害可能會自行增加。家戶和企業控制支出,這反過來又會降低其他人的收入並導致進一步削減開支。」
但在爆發疫情時,幾乎沒有這種失衡的情況,財政和貨幣支撐措施避免了比較全面的損害。迪南說,和過去的經濟衰退之後相比,家戶、銀行和企業的狀況要好得多,經濟衰退時,儲蓄通常會增加,因為擔心的家戶會看緊荷包,減少採購,但這次衰退更是如此。4月,美國人儲蓄折合年率為2.8兆美元,是危機前的兩倍。這讓他們得以在重新恢復經濟活動的時候,花錢不手軟。
●短缺、瓶頸、通貨膨脹風險
快速復甦的缺點之一就是供應趕不上需求反彈的速度,從而引發瓶頸,以及通常在復甦後多年才會出現的工資和物價壓力,Dynan表示,通貨膨脹浮現的時間比以往週期更早,薪資成長強勁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促使聯準會比市場預期更早升息。這可能會引發股票賣壓,也可能拖累房市等對利率敏感的產業,導致成長減緩。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數據顯示,全美機場11日通過安檢的旅客人次為2,028,961人,較去年同日增加150萬人,並達到2019年同日的74%,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見,且旅客人次幾乎達到2019年同日的四分之三,顯示航空業景氣持續復甦,在疫情爆發前,美國機場平均每日旅客人次為200萬至250萬人,並在2020年4月13日降至87,354人,改寫歷史新低。
TSA的另一數據顯示,全美航空公司七天平均旅客量達到182萬人次,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多,且幾乎是今年稍早的三倍,美國航空業景氣2月以來持續復甦,TSA的數據成為景氣回升的最新跡象。隨著美國新冠疫苗接種率日益提高,染疫新增病例逐漸驟降。民眾被壓抑的需求已提高夏季旅遊旺季的機票價格,原因是航空公司的航班仍未根據民眾的需求進行調整,美國民眾的航空需求通常在6月開始升溫,原因是全美各地學校的學期結束,學生開始放暑假。
儘管民眾在9月13日前搭飛機仍須配戴口罩,但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在10日建議放寬戴口罩指引,即完全接種疫苗者在機場、渡輪頂層甲板等戶外空間不用戴口罩。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5530195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120223.aspx
自由落體結報 在 俏媽艾瑪 x NA星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趁著NA星人這兩週春假,在同學媽媽揪團下我們去了一趟 #烏來獵人學校!雖然真的好操好累,但所有小朋友都喊著『下次我還要來!』(千萬不要問我如何報名,只能說同學媽媽真的太強大了,每次都可以介紹這麼威的團報👏👏👏)
一開始孩子就全部坐上貨車上山,這些 “台北聳” 的孩子沒做過貨車,一路上超級雀躍!🤣我們分成『山羌』和『猴子』兩個隊伍,早上我們跟著獵人學校的老師認識山上的各種植物以及求生術,老師還帶著我們沿路吃著現拔的秋海棠、酸藤等,還抹著樟樹皮來防蚊🦟!只不過這一路實在有夠累,老師明明說兩個彎就到了,結果走著走著都快要投降了(馬上想到兩年前帶著NA星人去七星山攻頂的窘境...),怎麼那麼遠都還沒到啊🥶....
好不容易走到中餐的集合地,要開始 #烤山豬肉 🐷啦!超級有經驗的嚮導們早就用馬告鹽醃好山豬肉並用竹子串好,讓我們拿去烤..不過,要烤得漂亮、烤得熟還真是挑戰,一開始烤不太起來,覺得熟的時後拿去給嚮導們看又被退貨了(根本就沒熟,到底是有多餓!)...好不容易終於烤熟了拿去切,吃起來真的是人間美味!通常外面的山豬肉都會有臊味我不太敢吃,但這邊的山豬肉真的簡單調味又好吃!連現場炒的竹筍也是新鮮現拔,搭配幾樣菜色,大夥兒吃得津津有味!😋😋😋
吃飽了上路,下午的重頭戲就是大自然的兒童樂園,有森林盪鞦韆、自由落體、爬樹🌳...等體驗,小朋友根本玩瘋了!NA星人也鼓吹我去玩森林盪鞦韆,結果有懼高症的我一上去就後悔,還沒開始就一直尖叫!老師根本就不敢大力搖晃,還開玩笑說『你這個高度根本就破紀錄了~~』結果我看了影片,根本就超低的,難怪下面的孩子跟家長都笑得很開心😂~厲害的是孩子們,根本無所畏懼,每個人要多高有多高~NA星人在玩自由落體的時候,階梯爬上去之後,嚮導問:『下來的速度要多快?』NA星人竟然說:『我要超級快』!天哪!怎麼養出個這個斗膽的小孩啊!將近四點趕著天色將暗下山,孩子又快樂地搭著貨車下山。最後的活動就是搗麻糬,大人們輪流搗,孩子們開心地負責邊抓、邊沾花生粉或蜂蜜、邊吃,最後老師還送所有的小孩手作的弓箭,用石頭彈射成功的大人還有小米酒,大夥兒有吃又有拿,根本樂不思蜀!😊😊😊
回程的路上NA星人問我:『媽媽,這些原住民真的都在山上這樣生活嗎?』我笑笑說:『這些哥哥、叔叔、爺爺現在應該也沒有這樣生活了,但他們從小就學習如何跟大自然相處,也懂的如何在大自然中求生...假使有一天真的逼不得已大家要從城市逃往山區,可能也只有這些原住民的朋友才能生存下去了!』刺激、有趣、探險,這真是給都市的孩子們很好的一課!👍
短短的兩週春假就快要結束了,沒想到遇到疫情拉警報,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開學日....在這邊也要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帶好口罩😷、勤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喔!
烏來給樹營地
#跟著NA星人探索
#學著和大自然相處
#俏媽艾瑪xNA星人
自由落體結報 在 Pei Chi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Zipline Adventure叢林飛索大概是來清邁最多人推薦的體驗行程之一, 清邁有很多家公司經營, 各家的強項不同, 這次是跟KKday配合的贊助體驗活動, 報名的是最老牌的Flight of Gibbon. 大家可以點下面連結進去看細節, 我個人給4分的高分! 除了一般的坐式單人飛索, 還有雙人/超人式以及垂降的體驗, 教練也非常逗趣! 有推薦!
【雨林飛索之旅】清邁叢林飛索 Flight of the Gibbon 飛行體驗
https://www.kkday.com/zh-tw/product/1879?cid=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