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不倦,終成巨流」
今天參加我的好朋友邱萬興(小邱)的新書《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發表會,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游錫堃院長及許多民主前輩齊聚一堂,一起紀念35年前,在戒嚴時期,民進黨人突破重重難關,冒著「此去無回」的風險,成功組黨的歷史。
小邱用影像與文字,詳細記錄民進黨人的膽識、熱情、智慧與包容。民進黨的創黨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有醫師、律師、老師、學者,也有平凡的政治工作者、家庭主婦,大家一起面對種種挫折與挑戰,一起把力量集中,衝破黨禁,迎來民主政治的曙光。
我們與國民黨不同,今天的國民黨仍在懷念過往「一中」的美好年代,民進黨則是在開創台灣未來希望的新時代。我們不只承擔歷史給我們的責任,我們還承擔台灣人民的國家未來的期盼。
我想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的民進黨人理解到,我們有更多的任務要完成,我們要記取這個政黨一路以來所累積的智慧,努力往前走。
照片來源:民主進步黨
==
《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
〈推薦序〉桃園市長鄭文燦
1986年9月28日,歷史上的一天,台灣本土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台灣民主化的腳步,從這一刻開始,展開與執政當局的拔河競賽。
民主進步黨組黨消息傳來,我當時仍是台灣大學電機系二年級的學生,我第一個反應是:. 「台灣是不是真的要改變了?」、「執政當局是不是會不承認,甚至直接解散這個新生的政黨?」、「台灣民主化是否已經露出曙光?」興奮、期盼、不安、恐懼,各種思緒心情,非常亂雜,交織在一起。不過,還來不及整理好心情的時候,歷史的巨浪,已經迎頭而來。
原本,在台北圓山飯店召開的是「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會員大會,在臨時動議中突然提案組黨,並連署通過。看似臨時起意的組黨行動,其實不是。從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公政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就把組黨當作最重要的目標,從組黨十人秘密小組到建黨十八人工作小組,創黨的民進黨人做好的準備,有準備入黑牢,也有準備前仆後繼完成任務,總之,在悲壯與使命的心情下,又要保密周全,防止消息走漏,而且必須與情治單位捉迷藏,最終才能踏出石破天驚的這一步。
當然,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成立,短期是追溯到黨外民主運動,從自由中國、大學雜誌、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中期可以繼承白色恐佈時代反抗份子反對獨裁、地方反國民黨的黨外力量。遠期,可以反思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包括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這是歷史的資產。
當時,參與創黨的民進黨人,對於1979年美麗島事件大逮捕仍記憶猶新,許多人抱著此去無回的決心參與組黨。所幸,台灣人民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支持能量,國民黨政府被迫於隔年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終結長達38年的戒嚴令。涓滴不倦,終成巨流,獨裁統治終究抵不住眾聲喧嘩,台灣人百年來追求的出頭天的悲願,在此刻,迎來民主的曙光。
黨外民主前輩經歷過獨裁者殘酷的追捕、打壓、監控,以及黑牢酷刑的折磨,但他們如同壓不扁的玫瑰,在越是貧瘠的土地上,越能開出越燦爛鮮紅的玫瑰。
小邱,正是這片玫瑰花海的紀錄者。我與小邱的緣分,始於學生時代。在那個社會力迸發的時代中,我與校園的夥伴一起,爭取「大學自主」,發起「大學改革請願團」,赴立法院請願修正《大學法》。從這時開始,我就成為小邱鏡頭中的常客。那時小邱給我的印象,是個才華洋溢,活力充沛的大哥。白天在街頭衝撞,捕捉街頭運動的光影瞬間,晚上則挑燈夜戰,幫黨外雜誌美工設計、做傳單、布條。當時的街頭運動,充滿肅殺的氛圍,隨時都有被鎮壓的危險;而黨外雜誌則是時常被政府查緝,編輯人員屢屢被情治單位跟監、恐嚇。然而,小邱爽朗的笑聲卻不存在恐懼、擔憂,彷彿一切充滿希望。
隨後,我參與野百合學運,深刻投入民主改革。學運之後,懷抱著改革社會的熱情,我加入民主進步黨,希望延續民主運動的能量,改變台灣。在民進黨擔任幕僚期間,我有更多機會與小邱共事。小邱與我曾一同在1994年省長選舉中替陳定南先生製作文宣,他的設計及排版充滿力道,民進黨的選舉文宣主要是訴求改革、進步,並開創新的政治文化。小邱的妙手把這股新生的力量具體轉化為圖像設計,再加上他平時勤奮地為各個街頭運動、選舉活動留下的照片,結合生動的照片與力量充沛的設計,文宣總是第一眼就能吸引選民的目光,讓人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2009年,我臨危受命,參選桃園縣長,從投入選舉到投票日只剩58天,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製作出文宣,加深選民對我的印象。還好小邱很快幫我整理出我過去的照片,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從學生運動、當兵、擔任幕僚、參選議員到擔任新聞局長,青春年華的樣貌竟都收錄在小邱的相機裡,從我大學時青澀、瘦弱的窮學生模樣,到以小搏大、力戰強敵的「胖周瑜」,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影像紀錄的功力。當然,我只是他鏡頭中的一個小人物,小邱記錄了整個民主世代,整個街頭運動的迸發,為台灣民主的關鍵年代留下珍貴又精確的紀錄。
還好有小邱,讓我們今天能得以窺見民進黨組黨的秘辛,以及黨外運動的關鍵過程。這些年,小邱致力於傳承歷史,努力出版、策展,讓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能被年輕一代認識、追憶,讓我們的下一代理解到,台灣當前的民主與自由,其實得來並不容易。我相信,小邱會記錄民主、記錄台灣,小邱手中的快門,已經按出了台灣的歷史光影,可以載入史冊,成為這塊土地珍貴的記憶。
自由中國 美麗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日:
陳文成事件四十週年,
「紀念一位堅決抵抗國家暴力的勇者」
2021 年 6 月 19 日,台灣大學校務會議表決學生代表提案,在校內的「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三一矮牆上,設置說明文字「紀念一位堅決抵抗國家暴力的勇者」,最終以 74 票同意、64 票不同意通過。
校務會議結束後,臺大學生會長楊子昂接受《沃草》專訪時表示,不管是矮牆或說明牌案,戲劇系教授林鶴宜、中文系教授梅家玲、社工系教授馮燕等人在會議上以「太政治化」、「太激進」反對,許多教授甚至主張「自己去 google 就好」,認為會被拿來操作意識形態或是造成政治對立,有校務代表還希望說明牌要就寫「陳文成很用功」即可。
吳乃德教授曾於《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的導言中這樣寫著:
「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上一代的我們、曾經在同一土地上生存、工作的先人,他們的憧憬、無畏、局限和困頓,至今都仍然和我們有著各式各樣的牽連。」
臺灣之所以獨特,是因為眾多和我們有所連結的先人,他們付出了青春、血淚甚至是生命,從抵抗日本的統治開始,到政權轉換期間發生的二二八事件、《自由中國》雜誌對國民黨威權獨裁的挑戰、再到美麗島事件後遍地開花的黨外運動,透過一代一代的傳承,臺灣人終於獲得將近一百年的追求:民主、平等、自主和尊嚴。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臺灣歷史 #臺灣社會
自由中國 美麗島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只能期待有一天,有一個自由之地,
可以容納所有不同的聲音,還有愛情。」
1970 年代末期,隨著戰爭的陰影逐漸離去,
包含臺灣在內的全世界處於二戰後的景氣繁榮之中。
不過在經歷過戰後的動盪與政治上的高壓,
此時大多數臺灣人不願在政治上發聲,
深怕一個不小心就陷入牢獄之災,
那是個專注於「#拚經濟」的時代。
受益於經濟迅速成長帶來的高等教育機會,
雖然上一代專注於拚經濟對政治噤聲,
在校園內的「戰後世代」青年,
在面對七〇年代臺灣在外交上連續的挫折、
他們反而開始對於威權政府產生質疑,
為何號稱「自由中國」的臺灣,
在政治、思想上都不真的「自由」呢?
「報紙」,禁❗️
「組黨」,禁❗️
「母語」,禁❗️
「集會遊行」,禁❗️
「民營電臺」,禁❗️
跟隨著世界的思潮,
青年們不再滿意,
「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是禁忌」的社會現況,
畢竟光只是組讀書會或電影會,
就會被教官找去喝茶(找碴)的校園環境,
實在不能算得上是「民主」。
因此,許多校園內或剛畢業的學生,
抱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心情,
前仆後繼的投入辦報、辦雜誌的志業中。
他們希望以一己之力,
逐漸改變猶如鐵板一塊的政治體制。
《美麗島雜誌》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而誕生,
這群人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監督政府,
散播民主的思想,
發行量更在短時間內快速地衝破十四萬本。
然而接連遇上 1977 年桃園縣長選舉,
政府帶頭作票引發的「中壢事件」,
以及 1978 年「中美斷交」等事件,
加上不容於當時政府的雜誌內容,
使雜誌一再被查禁,
種種原因都讓他們決定,
由被動轉為主動積極走向街頭的行動。
在 1979 年 12 月 10 日 #世界人權日這一天,
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扶輪公園舉辦演講會,
呼籲政府應儘速全面改革,
解除戒嚴與其餘禁令,
真正落實民主化。
而當晚警民衝突以及大規模的逮捕,
就此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許多人來不及與家人道別,
遭到逮補後就此深陷囹圄中,
只能透過書信與家人維持聯繫;
有的人為了怕牽連親友,
彷彿人間蒸發一樣,
更主動斷絕了所有聯繫管道。
明知險阻卻還是不顧家人反對,
也要為了自由而努力的青年,
在面對當時國家機器無所不入的監控,
可曾想過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震撼,
與難以想像的折磨呢?
公視台語台即將於週日,
播出電視電影 🎬 弓蕉園的秘密 🍌
背景發生在 1979 年夏日,
出身香蕉園的農家子弟和馬來西亞同學,
一同到美麗島雜誌社辦講座賣雜誌,
為自由發聲。
故事中兩人在朝夕相處逐漸發展出情愫進而相戀,
在 #禁書 以及 #同性愛 的雙重禁忌下,
他們彼此的秘密會將二人帶往何處?
那個可以容納所有不同聲音的自由之地,
真的會來臨嗎?
▌《弓蕉園的秘密》𝟰/𝟭𝟴 暗時八點 公視台語台首播!
#台語有影 #高雄 #弓蕉園 #雜誌 #秘密 #一九七九年
自由中國 美麗島 在 滿肚子不合時宜- 光復節,中共跟抗美援朝七十週年一起慶祝 ... 的推薦與評價
... 可以當《自由的長廊》導讀;也有催淚的一手見聞跟美麗島事件整肅的刑求紀錄。 ... 同理心和正義感,才使得民主運動在面對蔣經國大逮捕後,不似「自由中國事件」般 ... ... <看更多>
自由中國 美麗島 在 經典回顧】民主憲政的一聲巨響!雷震以生命自由開啟了 ... 的推薦與評價
民國38年底,雷震在胡適的鼓舞之下,創辦了《 自由中國 》雜誌,鼓吹民主法治,再三挑戰了當時保守的政治禁忌。 作家柏楊:「他在那個封閉式的社會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