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狐疑,究竟是自己錯了?還是世界錯了?是自己病了?還是世界病了?
如果說是這世界錯了,為什麼大家都表現得一切理所當然,沒有什麼好爭論或有意見的?他們總是說:「別想太多啊!不就過日子嗎?」不然就說:「你那麼認真做什麼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彷彿是在指控你的堅持代表你不夠圓融、不夠體貼。
若你想:「應該是我病了吧?」可你又覺得這世界的荒誕和離譜那麼明顯,生病的,體質不良的,應該是這世界啊!似乎沒有一個人看起來是真正幸福快樂的。
應付這個世界,搞定自己和別人,真的太難了。越是想看清楚這世界的規則,就越難找到萬無一失的規則。越是想讓別人滿意和沒意見,別人的不滿意和意見就越多。每天夜晚躺在床上,覺得自己像支烤架上的玉蜀黍翻來覆去,焦慮難眠。想著昨天、想著明天,都有著難以控制的不安感,好像該努力拚到什麼地位,卻又覺得做不到什麼地位,心中總是不知道自己這個人生究竟在追求什麼。
有好多的不情願,即使有些剎那間的快樂,那些快樂也極度短暫,短到用力回想也好像想不起來。
這就是我們的日常——以一種宿命的方式,在這世上消磨自己。每一天,自己在老去的歷程受各種束縛和壓迫,被迫做些為了生存不得不承受的事,即使這些事情你一點兒都不情願面對和承擔。
你的存在,本來就值得尊敬
難道我們人生一回就是為了在消磨中、疲倦中,不斷地耗損自己?
難道當我們努力趕上世界的節奏時,只能害怕和焦慮自己成為最落後的那一個人?
活在這世界,為了順應這世界的社會制度和各種生存需求,我們成為了一個個泡在恐懼和不安缸裡的人。各種無明的怕,纏繞我們的身心和魂魄,招來各種疾病:焦慮症、強迫症、憂鬱症、癌症、自律神經失調、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失調、荷爾蒙失調、新陳代謝失調……。
如果,你尚且心疼自己,仍願意為自己求生,那麼,為了找回健康,請痛定思痛地調整自己。無論是改變生活態度,還是改變過往的慣性——習慣把委屈和不平往肚裡吞,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習慣漠視自己要自己忍耐,或是習慣強迫自己硬扛硬撐——願這本書都能支持你,讓你擁有內心堅定的力量,讓你安穩及天經地義地對自己說:「愛自己無罪」、「我值得心疼自己」、「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這些對自己存在的信任和尊敬,要來自你對自己的認同與接納,好藉此讓你建立合宜的關係界線及心理界限,才能真正用友善、關懷的方式,好好善待自己。
在《立下界限》書裡,有我長期觀察及探討華人社會大家普遍過得很辛苦及疲憊的現象,以及人我關係界線和心理界限混亂而缺乏建立的情況。
書中「人際關係界線」所使用的「界線」,是指一種範圍和距離,意謂在關係中的兩人或多人之間所需要的個體空間和關係距離,是根據關係遠近親疏和個人狀態來調動的,具彈性伸縮的特性。
另外,「個體或心理界限」所使用的「界限」則是指個體內在的空間,能維護、保障自主權和獨立權的防護線,有底線之意。在這條線以內的地方,是禁止他人介入或干涉的,具有隱私保障的範圍。個體界限或心理界限的存在,保障個人的情緒感受、觀點思維和行動選擇,讓主體能充分知覺,進行自我的決定。
在人生的各種關係中、各種情境中,人際關係界線是建立在維護彼此的意願上,既能彼此尊重,也能創造平等,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各自有完整的存在,不是依附著誰,任由人支配和剝奪,也不強行控制著誰,操弄及剝削他人。
但能夠這樣做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先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並且好好維護,才能真正做好區辨人我關係之間各自該承擔的責任,不過度地承擔別人,把別人的人生攬在自己身上。否則的話,就會一味迴避自己的生命課題,忽略了自己最應該做到也是真正能做到的,就是要好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活出完整的自我。
我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視角及觀點:從我們如何在人際互動中失守界線談起,覺察人際關係中被破壞及侵犯界限的情況,進而意識讓人我界線失守的關係陷阱,再到修復治療我們的內在,最後,為自己建立真正有力量的個體界限。
希望這一本書在你努力積極地迎向世界時,能夠陪著你找到生命的內在秩序與安穩的主體感,導引你有機會創造你想要的怡然自得的生活,時刻享有歲月靜好中的風平浪靜。
你知道的,在這個越是複雜的世界生存,你越是需要擁有內在清晰的個體界限才好。並且越早學會,越好。
#立下界限_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https://reurl.cc/NXdL5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的網紅語心文創 psycartlog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呼吸練習 | #關係藝術家 感到有點難以承受的時候, 我們能為自己練習,一件很簡單就能準備的事:深呼吸。 跟著完整版影片,一起試試看吧? 祝福大家,端午連假愉快:) - #關係藝術家 #黃峻賢心理師 #身兼數職 #職感心理師 #成為自己的心理師 #...
自律神經自主神經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予天 這身肌肉💪🏻.….🤤
很可以🙆🏻♀️
#周予天|#全明星運動會2|#對世界點頭| 星空飛騰國際娛樂
自律神經自主神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體喜歡這樣工作:不瞎忙、不加班、不倦怠】
身為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不由脫口「自律」兩個字,脫離了朝九晚五的上班輪迴,看似擁有了一整天二十四個小時自主權,往往最後都浪費在無所謂的小事上。尤其居家檢疫期間,大多數的人都只能待在家裡工作,剛開始很興奮省去交通時間,不過後來發現在家工作效率越來越差,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我也苦於到底該怎麼解決這個困境。
很幸運居家期間,我多了很多時間閱讀好書,這次要推薦的是小林弘幸的新書《身體喜歡這樣工作》,小林弘幸是日本權威的醫學教授,同時也是百萬暢銷作家,他用醫療的角度切入為何你總會如此疲倦,主要來自自律神經不平衡。
聽到「自律神經不平衡」,你一定會心想「啥?」
書中小林醫生提到身心健康接取決能否高度保持「自律神經」功能,不是自律!是自律神經。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兩種組成,當交感神經發揮作用時,幹勁跟專注力就會提高,當太過操勞就會引發不安與焦躁。副交感神經則是你在放鬆時就會提升,例如泡澡、聊天跟睡覺。
小林弘幸書中有將自律神經分成四種類型,你如果是使用iPhone 也可以下載「CARTE」做自我檢測,查詢自律神經在什麼樣的狀態。
#為何自律神經平衡人生就順了呢
當你精神穩定時,就能下正確的判斷,也不會容易感到疲倦,整個人死氣沉沉感到筋疲力盡。小林醫生給了四個建議:
1.該休息就休息,千萬別硬撐
2.每天都要吃早餐,曬太陽
3.能走路就不搭電梯,鍛鍊腰腿的力量
4.天天量體重,避免因過胖導致自律神經紊亂
小林醫生說,千萬不要讓多餘的東西增加,這一點真的對於居家檢疫的人有點難,看著自己每天送來的包裹,實在有點感到抱歉,在書中小林有一個方法給大家,叫做「名片整理法」。就是把專案寫在記事本上,在把相關人士的名片放上去。重點是整理你的腦袋,而非整理職場。不要讓自己活在過去的迴圈,請把思考都放在現在。
當狀況惡劣時,我們的思緒就會變得紊亂,會有想逃避的心態。當焦躁跟不安一再重複,你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情緒垃圾。
小林醫生有兩個有效的建議:
1.適時補充水分
2.盡量減少不確定性
另外壓力大的時候不妨嘆口氣,嘆氣能有效改善停滯的血流,並提升副交感神經低迷的狀態。
#不喜歡就離職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許多人會問我說「是不是不喜歡工作離職就好了?」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許多是無法調適自己情緒,那麼如果能改變「自已」與「自己周遭的環境」,就可以減輕惡性壓力。事實上良性壓力是可以幫助自己成長,也容易維持自律神經平衡。
職場大部分的壓力都來自人際關係,如何減輕壓力就在於從「能改變的人事物」開始,面對不合理的藉口就當耳邊風就好,一個人能擁有最佳工作表現,最好是歡欣雀躍的面對工作,而不是由上司施加壓力。
#撰寫三行日記馬上就能減壓
如果你想減少壓力,那麼可以試試看小林醫生的三行日記建議,請手寫下
1.今天最不美好的事情
2.今天最美好的事情
3.給明天的目標
記得一定要慢慢仔細寫,因為光釐清思緒,自律神經就會協調,而發牢騷、說壞話只會引發惡性循環,記得當你身心感到疲憊時,就去接觸新的事物,例如旅行,心情就很快愉悅起來。不管是家庭、職場、跟生活,記得「現在的自己」是最重要的。請做好一件事情,永遠都比解決眼前的問題來的重要。
很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觀念,希望居家檢疫期間,每個人都能從不同的現在有新的獲得。
博客來:https://reurl.cc/mLxKEV (也有電子書版本
感謝 #樂金文化 提供3本贈書給你,FB2本,IG1本,讓壓力如山大的你找到平衡的方式。
請在留言處留下:「工作帶給你的煩惱是什麼?」並TAG書名。
例如:寫稿交不出來 #身體喜歡這樣工作,也歡迎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7/12號得到此書。(寄送限制台灣
#多一次抽書機會 → IG: chertravel (機率真的比較大喔
自律神經自主神經 在 語心文創 psycartlog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呼吸練習 | #關係藝術家
感到有點難以承受的時候,
我們能為自己練習,一件很簡單就能準備的事:深呼吸。
跟著完整版影片,一起試試看吧?
祝福大家,端午連假愉快:)
-
#關係藝術家 #黃峻賢心理師 #身兼數職 #職感心理師 #成為自己的心理師 #方向咖啡 #自我覺察 #精神分析 #焦慮 #呼吸練習 #自律神經 #自主神經 #壓力 #身體和心理是一起的 #神經心理學 #認知神經科學
-
關係藝術家 © ᴘsʏᴄᴀʀᴛʟᴏɢɪsᴛ
自律神經自主神經 在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對症下藥很重要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律神經 失調是一種現象,一種症狀,而不是一個診斷的病名。所謂抑制交感 神經 藥物,基本上也只是減少交感 神經 的作用,主要是讓心跳慢一點,血壓低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