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還不知道..... 水庫、火車頂都能蓋!5個海內外屋頂光電案例,本土企業不輸蘋果 (12/29/2020 天下雜誌714期)
(文 劉光瑩 林綺薇)全球企業紛紛宣示淨零碳排與再生能源目標,但綠電究竟在哪?
製造業是台灣用電大戶,用電超過56%。然而,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透過衛星地圖及民間空拍影片指出,從工業區到科學園區,八成以上建物沒有安裝光電。基金會進一步盤點,光產業園區屋頂,就有2.3GW(百萬瓩,即十億瓦)的潛力。
領先世界腳步的蘋果公司及豐田汽車,都高規格從自己做起,讓光電優先去到屋頂,而非侵佔農田綠地,才能夠兼顧綠電需求又照顧環境。
1.國瑞汽車自建屋頂光電,蓋出4座大安森林公園
在桃園楊梅物流園區內,國瑞汽車有座面積超過一萬坪的太陽能光電場。
這些太陽板不在農地上,而是在廠房的屋頂上。
2018年建置完成的屋頂光電場,裝置容量3.4MW(百萬瓦),一年可發電320萬度,相當於減少900個小家庭的碳排放量,也等於多蓋了4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此案場不僅是北台灣非能源業者建造的最大屋頂型太陽能光電場,更是豐田(Toyota)亞太地區總代理第一家。
國瑞為什麼要做屋頂光電?其實,跟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有關。
國瑞汽車日本母公司豐田集團,在巴黎協定後許下承諾,全球豐田工廠自2019年起,每年至少要減碳3%。
豐田更要求,全球生產工廠,2025年要達到35%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大方向一訂,全球都得動起來。
國瑞股東和泰汽車協理劉松山說,這一方面是母廠要求,再加上台灣政府鼓勵,「裝上屋頂光電板後,發現室內溫度平均降了兩度,這是意外收穫。」
和泰全省經銷商的屋頂,也都安上光電板,截至2020年底,已建置29處太陽能案場,每年減少的碳排放量,約為12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吸碳量。
目前這些屋頂光電,都賣回給台電,但下一階段,和泰也希望能走向自發自用。
和泰正在評估全台灣30多個據點,以及楊梅物流園區交車中心,也導入屋頂型太陽能光電。
經濟部已經宣布,2021年開始,用電大戶要建置一成再生能源。
和泰並不屬於用電大戶,不過劉松山也認同建置光電應慎選地點,「既然都要用綠電,就該選擇對大自然破壞最少的方式,否則綠電都不綠了。」
2.長照中心聖嘉民,發電自用還能賣憑證
「阿姨,今天吃得好不好?有睡飽嗎?」院長黃龍冠聲若洪鐘,在宜蘭三星鄉,建築師黃聲遠蓋的聖嘉民老人長照中心裡快步穿梭,跟長者們閒聊。
這個長照中心與附近的啟智中心,黑瓦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小到不引人注目,意義卻很大。
這是台灣第一個「電證分離」的綠能公益專案,成功達到社福單位發電自用、綠電憑證出售、企業以捐贈光電板取代純粹金錢贊助的三贏效果。
在潮濕多雨的宜蘭,被褥與衣物的洗淨與烘乾,是滿可觀的電費支出。黃龍冠說,兩個中心在夏天每月電費約20幾萬,「洗衣機、烘衣機、氧氣機、病床、冰箱、電梯,是從早到晚都不能停的。」
這套裝置容量僅22.2KW(瓩)的微型光電廠,是2018年由陽光伏特家媒合花旗銀行與民眾贊助籌建。每年產出1萬9000度綠電,讓長照中心「自己用的電自己發」,每年節省4.7萬元電費。
此外,聖嘉民還能把自己用不到的再生能源憑證,出售給需要的企業。自2018年起,綠電憑證出售給大江生醫,2019年底起,啟智中心屋頂光電也加入行列。兩個中心一年節省電費九萬元,販售憑證一年收入近8萬元。
社福結合綠電,是黃龍冠心心念念多年的夢想。
「我20年前參訪慕尼黑老人之家,就看到屋頂鋪滿太陽能板,德國的主任說他們不想只推老人照顧,更想為地球做一些事,這番話對我影響很大,」他說。
透過陽光伏特家的媒合,剛好認識正在找新公益模式、又不需要憑證的台灣花旗銀行。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認為,有了第一個案例之後,更多自發自用、電證分離的可能性會陸續出現。
她指出,雖然聖嘉民案例的量體很小,但符合分散式、公民電廠的商業模式。反觀目前大部份光電業者,希望走大型開發、集中式大電廠思維,都希望成本最低、收益極大化,但無法得到民眾的諒解與支持,可能走不遠。
「只有一點一滴累積人們的參與,一群人才可能會走比較遠,」她這樣相信著。
3.美國蘋果總部,全球最大太陽能商辦
蘋果公司在2018年宣布,全球營運將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提供電力。而位於加州、2017年啟用的新總部「蘋果園區」(Apple Park),也在建築物頂部安裝太陽能板,利用太陽能技術為總部發電。整個園區所需電力皆使用再生能源,這棟被戲稱為太空飛船的大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辦公大樓。
4.荷蘭浮動式光電島,為萬戶家庭供電
2017年創立的荷蘭再生能源公司Floating Solar,2020年開始在荷蘭北部安代克(Andijk)水庫上建造15座浮動式太陽光電島,裝置7.3萬片光電板,可提供一萬戶家庭用電,建造完成後,這將是全球最大的水面上追日型太陽光電廠。此一計劃由北荷蘭自來水公司PWN發動,PWN表示,水庫的水可冷卻浮動式太陽能板的電線,提高發電效率,對生態系統、水質環境的影響也小。
5.澳洲太陽能火車,車頂發電驅動全車
2017年起,澳洲的拜倫灣(Byron Bay)鐵路公司,在新南威爾斯州一段約3公里長的海岸鐵路上,做出全球第一列全太陽能驅動的火車。所有列車內部系統,包含電源、照明、控制電路等,都是由車頂與車站屋頂的太陽能板供電,再儲存於車上的鋰電池。(責任編輯:曹凱婷)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4671?
♡
自來水 股東 在 謝長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到東京的台場參觀富士電視台。他們這幾年正在拍攝下水道之父巴爾頓的影集,而我們駐日代表處也在關注巴爾頓規劃台北自來水道的議題,正好有交集,下午一進大門就看到電視牆顯示「歡迎蒞臨」字樣,並搭配巴爾頓肖像,倍感親切。58年前台灣創立電視公司初期,日本富士電視公司有提供協助,還曾經是台視的股東,和台灣關係很深,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他們日枝久前會長有來追悼現場。
自來水 股東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煤氣仍有平穩增長力】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
THE HONG KONG AND CHINA GAS COMPANY LIMITED
股票代號:0003
市盈率:31倍
每股盈利:$0.41
市值:$2100億
業務類別:公用事業
集團主席:李家傑、李家誠
主要股東:恒基兆業(0012)(41.5%)
集團網址:http://www.towngas.com
5年財務數據: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296/286/328/391/406
毛利(億):69.9/71.1/76.3/83.8/80.2
盈利(億):73.0/73.4/82.3/93.1/69.7
每股盈利:0.43/0.43/0.49/0.55/0.41
每股股息:0.24/0.26/0.29/0.32/0.35
派息比率:55.4/60.6/59.5/57.9/84.9
ROE:13.8/13.8/14.4/15.2/11.0
--企業簡介--
中華煤氣於1862 年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及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煤氣的核心業務包括生產、輸配及銷售煤氣,銷售煤氣爐具,以及提供全面售後服務。
中華煤氣在香港的供氣管網全長逾3,400 公里,服務約180 萬住宅及工商業客戶。此外,亦提供電訊、樓宇服務工程、新興能源開發及應用等服務。
中華煤氣於1994 年開展內地的燃氣項目。連同附屬公司港華燃氣(1083),在內地有超過250 個項目,包括天然氣上、中、下游項目、自來水供應與污水處理、天然氣加氣站、新興環保能源、能源資源及電訊項目等。
【圖1】--煤氣業務已遍布中國各地
--企業分析--
香港方面的業務十分穩定,可說是行業的壟斷者。回顧煤氣的本港業務,雖然市場已成熟,相信往後發展是平穩,未必能成為增長的動力。
不過,煤氣始終是不少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可說是公共事業,但相比起兩間電力公司,就不用受政府的利潤管制,因此具有更大的價格自主能力,較易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少限制的壟斷,始終是一盤吸引的生意。
中華煤氣多年來保持發展內地業務,這會成為當中一個潛力,因中國愈趨城鎮化,對能源的需求就愈來愈大,而同時政府開始不斷優化能源結構,並愈來愈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推廣天然氣,這都有利中華煤氣的長遠發展,而中華煤氣近年的中國業務亦有不錯的增長,可見將來的前景
仍在。
另一方面,於2012 年,中華煤氣初踏出海外,以約1.7億美元購入泰國陸上石油勘探和生產項目之60% 股權,可說是漸漸向海外擴張。因此,煤氣可說是包含了穩中求勝的作用。
--中國是增長動力--
中華煤氣在香港的業務,增長力不強,但中國部分正是帶動近年盈利增長的動力,相信往後都是。
在之前的業務分布圖可見,這企業在中國的業務十分廣泛,除了燃氣業務外,亦發展出多個範疇,當然燃氣業務仍是主打。
這企業在內地城巿之燃氣項目總數超過130個,遍布23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客戶數目超過2,700萬戶,每年都保持增長。主要由於中國政府制定天然氣利用政策,加快「煤改氣」步伐,帶動業務增長。
【圖2】--中華煤氣資本開支
雖然這企業是公共事業,香港部分又發展成熟,但每年的資本開支不少,從上圖可見,每年都超過$60億,可見這企業仍處於發展階段。
當中大部分投入的部分,就是中國業務,過往的不斷投資,帶動了近年的業務向上。從營業額分類及盈利分類可見,中國業務的貢獻已超過香法,同時比例正不斷向上。
當投資者見到這企業,每年仍願意大力投資,反映管理層仍視這企業有一定的發展動力,而過往不斷的投資,亦將會慢慢見到收成。可推斷這企業的前景不差。
--過往多年有10送1--
煤氣多年來都以10送1作紅股派送,這除了有吸引股東作用外,另一個原因,就是煤氣有心隱藏此股的升幅,試想想,每年10股送1股,平均每7、8年就能令擁有的股數多一倍,由於多年來都有10送1政策(中間停了數年派送),因此令小股東持有股份數量愈來愈多。
在1999年煤氣股價約$9(筆者當年曾投資過,但不久就賣出),而2019年的股價是$18,這些年間憑10送1,股份數目多了約4、5倍,若果煤氣不用送股這政策,即是當年的1000股等同現時的1000股,那麼當中的升幅就會全數以股價去反映,而真實股價約為$80、$90,而不是今天的$18。而這數目更未計每年的現金股息,若果將股息加到股價上,這股的股價已超過$100!
當煤氣的股價是$100時,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股是大型的股票,甚至認為這是貴(當然這與平貴無關)。不過,對香港人來說,見到煤氣的股價由$9升多倍至$100,可能會對煤氣有負面效果。
關鍵在於煤氣是影響民生的公共事業,更是壟斷市場,無論是加價,還是賺大錢,都很容易觸動到市民及政黨的神經。
因此,愈低調去賺錢就愈有著數,以每年10送1這方法,令股價每年自然下調約一成,這就會將企業賺錢令股價的上升得以隱藏,令不知情的外人看來,煤氣20年的股價升幅連一倍都無,不算賺大錢的企業,成功避免成為市民政黨攻擊的對象。可見,煤氣有心隱藏當中的升幅,有心隱藏當中的賺錢能力,有心隱藏這企業的優質程度。
--近年改為20送1--
不過,近年由10送1改成20送1紅股,雖然這只是左手數與右手數的問題,但如果煤氣希望保持每年相同的每股派息金額,在這情況下,反映派息的增長會少左。但整體來說,這企業仍是有質素的。
這企業近年在中國的投資,仍是保持進行的,每年都有幾十億,這些投資不會好快就見到收成,但這企業就仍是發展中的。我對佢長遠發展仍是正面,只是增長力的問題。
--投資策略--
壟斷香港市場、沒有太大的政府監管、價格自主即能將成本轉嫁、生活必需品,以及中國業務仍有增長的因素,中華煤氣是一隻不錯的優質股,是長線投資的可取之選。
不過,這企業近年的增長力,的確有減慢情況,因此只能視為平穩增長股,不要對股價有太大的期望。
因此,這股適合穩中求勝的投資者,未必要求當刻有現金股息回報,而是較有耐性等企業成長。由於此股有不錯的再投資回報率,因此長期會反映在股價及股數增加上,故投資者持有的權益會漸漸增加。
至於現價,未算平,只能視為合理區的中上部,因此投資不是大手時機,仍要分注慢慢入,或只能以月供的模式進行。這股適合長線投資。
(本人未持有上述股票)
自來水 股東 在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四區管理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處蕭處長率南投所黃主任及林股長拜訪股東名間鄉鄉長陳文德及南投市市長宋懷琳,交流及了解供水、工程路修費收費模式等事宜。 ... <看更多>
自來水 股東 在 祁股東:大窮鬼妳喝不起自來水吧(上)#short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祁 股東 :大窮鬼妳喝不起 自來水 吧(上)#shorts. No views 30 seconds ago. 祁 股东. 祁 股东. 131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