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 閉氣】
疫情三級警戒悄悄的過了三週,隨著延長消息的發布,居家運動訓練,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
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家裡就能操作的「呼吸訓練」主題,內容主要是參考並節錄至Patrick McKeown「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一書,書中將呼吸系統的運作原理、氧氣與二氧化碳在體內扮演的腳色和相關機制(如: 波爾效應)、呼吸法及呼吸訓練如何導入運動員身上等做了超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呦~ 這裡我們直接進入其中一項容易操作的訓練法分享:
.
首先要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透過「閉氣」提高呼吸效率的背景:
1. 根據波爾效應(Bohr Effect),氫離子和二氧化碳會降低血紅蛋白(血紅素)與氧氣的親和力,促進血紅蛋白釋放氧氣供組織運作,簡而言之,二氧化碳是血紅素釋放氧氣到組織細胞的鑰匙,當我們習慣大口呼吸、過度呼吸時,反而會使血紅素巴著氧氣不放,此時組織能夠獲得的氧氣量減少,進而影響運動能力並造成惡性循環。
2. 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受器)監控著血液裡二氧化碳濃度以及酸鹼值,當二氧化碳濃度過量時就會促進呼吸,排出多餘的二氧化碳。重點來了,當我們吐氣排出「過量」的二氧化碳時,會使血液偏鹼、血管收縮、組織細胞缺氧,這就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透過學習緩和的「鼻呼吸」,以及訓練提升「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耐受度」,能夠提升身體利用二氧化碳/氧氣的能力
3. 我們來多敘述一點大腦受器與二氧化碳耐受度如何影響運動表現。有了前兩段的背景之後,我們了解當大腦受器對於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太高時,容易激發呼吸肌的收縮來提高呼吸量,但太高的呼吸量會流失過量的二氧化碳,並使血紅素氧親和力增加、降低組織細胞利用氧氣的機會,因此,透過提升二氧化碳耐受度能夠改善上述問題,訓練「閉氣」,是個好方法。
4. 跑者關心的數據中有個評量有氧能力的指標叫做「最大攝氧量」,它指的是我們在最大運動強度中能夠輸送及利用氧氣的量,透過降低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運作的肌群就能接收使用更多的氧氣,有助於提升最大攝氧量。
5. 閉氣訓練能夠模擬低氧高地環境、訓練呼吸肌(橫膈膜)
.
好,我們該怎麼做呢?
書中的訓練法很多,其中不乏環法運動員、國際知名長跑選手、游泳、自由潛水等運動員在訓練中導入閉氣的方式,我們來做個基礎居家版的-「步行閉氣訓練」
Step 1: 步行熱身3分鐘調整呼吸,輕柔的鼻吸~ 鼻吐,專注於腹式呼吸(橫膈膜呼吸)
Step 2: 輕輕吐氣後,閉氣! 可以用手捏住鼻子(或不捏也行,但捏住鼻子可以撐比較久)
Step 3: 閉氣候開始計算步數,直到中度或中高程度缺乏空氣
Step 4: 鬆開手恢復呼吸(記住閉氣時的步數),短促呼吸15秒,讓呼吸恢復正常
Step 5: 再繼續步行30秒,一樣鼻吸~ 鼻吐~
Step 6: 回到Step 2
如此循環8~10次
.
.
最後補充二點:
1. 前些日子各位可能都有看到戴口罩跑步暈倒的新聞,建議做此訓練前,大家可以先自測一個B.O.L.T(身體氧氣含量測試):http://pmcworkshop.com/2020/05/01/%E5%91%BC%E5%90%B8%E8%A8%93%E7%B7%B4/
如果您的成績低於10秒,那我建議您先別急著做這項訓練(當然也別戴著口罩跑步),請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確的呼吸,提高自己的B.O.L.T成績
如果您的成績落在10~20秒之間,那我建議可以從3~4成力,低強度的閉氣走路開始練習,同時學習並留意日常的鼻子呼吸
成績在20秒以上,恭喜您,您的呼吸表現還不錯! 可以漸進式的進行閉氣的訓練
2. 書中有提及搭配血氧機進行訓練,來監控訓練強度和安全性,最近血氧機蠻夯的,或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看,如果沒有,個人也覺得沒關係,與跑步訓練同樣,自覺強度的練習是重要的。
.
呼.... 以上,分享完畢,來練習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中醫時,常聽醫師講到「心肺氣虛」、「氣血不足」等名詞;也常常聽人家說天冷要補氣、天熱流太多汗則可能導致氣虛,究竟這個在中醫學中非常關鍵、人體無所不在的「氣」到底是什麼呢?本次就邀請到黃獻銘醫師從結構醫學的角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我們談談?氣?的概念。 「氣」是什麼? 黃獻銘醫師說明,人體許多...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叫醒你的肚子吧~ 不管你怎麼理解這件事~
[歌唱詳解-01]歌唱教學為什麼要從腹式呼吸教起?
歌唱教學中,重要的注意事項百百種,氣要順、閉合要好、共鳴要對,練習法更是千奇百怪,彈唇、嘆氣、各種母音子音口型,都有其訓練的目的。
但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從「腹式呼吸」、「丹田發聲」開始練起呢?
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一件小趣事——「氣息」在國外唱歌的用語中,不是用「Breath」(呼吸),而是用「support」(支撐)。可想而知,氣息在演唱技巧中,其重要性堪比高樓的地基一般,如果地基打不好,上面的房子蓋得再花俏,也總要崩塌。
長期關注我們的朋友恐怕也會發現,我們評過的歌手,沒有半個有氣息的問題,即使憋氣唱法如阿信、周董、哈林,在氣息的操作上也都游刃有餘,使得他們的聲音雖然較憋,卻還是能進行長時間的演唱。
並不是其他技巧不是不重要,而是作為歌唱技巧的支撐,氣息大大的影響著發聲者的閉合狀態。即使今天閉合做對了,若是氣給得不夠,很容易就會出現所謂「悶」、「憋」、「糊」等等放不開的聲音,更會影響到咬字。
大家可以嘗試慢慢吐氣,盡量延長吐氣的時間,同時檢視一下,頸部肌肉及舌根會不會用力?就像是倒水一樣,要慢慢倒水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大瓶口的水壺,微微傾斜倒出;另一個則是選擇小瓶口的水瓶,整個倒過來讓他流出。如果差異夠大,這兩個可能倒的速度會一樣快,但小瓶口的水瓶,肯定會有一堆水積在上面,急著想流出來。
發聲與外部肌肉的關係也類似如此,你可以透過橫膈膜慢慢施力,讓氣息很順暢的緩緩通過聲帶,也可以透過外部肌肉的擠壓,去阻擋氣息的輸出,但後者就會對聲帶(瓶口)造成巨大的壓力,也就出現了所謂的「口腔送氣」跟「唱歌用力」的感覺,也就連帶的限制了咬字的肌肉。
所以說,為什麼要先學腹式呼吸?其實重點不在於「呼吸」,而是「如何讓橫膈膜成為唯一操作氣息的肌肉」。如何用橫膈膜送氣,如何瞬間反映送氣的量,如何利用橫膈膜快速換氣,這才是「腹式呼吸」的重點。
到了後面就會影響到氣息與聲帶閉合的平衡等等,如果氣息使用時有外部肌肉介入,那當然在找發聲平衡時就會產生大問題。
想學好唱歌嗎?
那就從今天開始,好好的練習橫膈膜的用法吧!
(本文由C編撰寫)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Corey The Man Yog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分鐘 幫助睡眠呼吸法 細節講解
實際練習操作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CoreyYoga/videos/1069177743174783/ )
只要10分鐘 就會讓你更為平靜, 幫助入睡,睡得更平穩。 以下為這個呼吸法的細節講解 雖然聽起來蠻麻煩的,但是做起來沒有這麼難喔! 我將盡快把練習的影片製作好上傳,希望能幫助大家睡得更好, 盡可能的不用再依賴安眠藥。
技術上有三項重點:
1 有步調的呼吸 ( 吸氣6秒 吐氣10秒 吐氣後閉氣2秒)
2阻抗式呼吸法( 勝利者呼吸法)
3 胸式加腹式呼吸法( 吸氣的時候覺得胸部有擴張 肚子略為往前凸 吐氣的時候胸部下腹小腹慢慢的縮進來)
附圖(在我第一則留言)為實際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在使用這個呼吸法心跳變異率馬上衝高並且副交感神經都啟動了。 在呼吸法之後雖然心跳變異率會下降一點但是 副交感神經 還有心跳變異率都比呼吸法之前都還要高。
---------All Yoga 台灣完整瑜珈師資訓練------
台北週末班(2016 12月) http://www.coreyyoga.com/#!blank/m1cvz
台中200小時師資班(2016 7月13) http://www.coreyyoga.com/#!taichung/c1p5c
All Yoga 山谷中正念陰瑜珈師資訓練營:
http://www.coreyyoga.com/#!blank-1/chhz
火箭瑜珈 60小時師資班(台北周末)
http://www.coreyyoga.com/#!blank-3/cpo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看中醫時,常聽醫師講到「心肺氣虛」、「氣血不足」等名詞;也常常聽人家說天冷要補氣、天熱流太多汗則可能導致氣虛,究竟這個在中醫學中非常關鍵、人體無所不在的「氣」到底是什麼呢?本次就邀請到黃獻銘醫師從結構醫學的角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我們談談?氣?的概念。
「氣」是什麼?
黃獻銘醫師說明,人體許多現象的反差都是所謂的氣。他舉例,人活著與死去時皮膚的溫度差異;年輕時與老後、生病時的皮膚潤澤度差別,都會被中醫歸類為「氣」。也就是說,氣會有「潤澤皮膚、滋養身體」的功能。
另外,西醫中所說的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環,能夠溫暖我們的身體,是中醫所說的「心肺氣」;若是從免疫功能而言,中醫則會說「衛外而為固」,當病邪、病氣從外面過來時,人體會產生「抵抗力」的概念,也是氣的一種,中醫當中稱其為「衛氣」。因此,黃獻銘醫師表示,氣並非很明確單一的定義,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生理名詞。
黃獻銘醫師指出,我們常說氣走在「經絡」中,就像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在我們的經脈與絡脈等小的氣道中流動。而氣是從體表到內臟深處都有分布,基本上是「無處不到」,他表示,一個正常、健康的人體,就必須要有氣的存在。
經絡與筋膜的關係?
「經絡就跟愛這個東西一樣,」黃獻銘醫師比喻,我們口頭上常提到經絡,感覺好像很熟悉,甚至感受得到,但我們都看不到,也摸不著。
黃獻銘醫師進一步表示,古人可能是根據針灸及內觀等方式,解釋「經絡」。西方則因解剖學的進步,發現人體很多聯繫的結構叫做「筋膜」,而筋膜無論是透過針刺操作,還是在運動時的反應都與經絡類似,所以現在很多人會將筋膜與經絡畫上等號,「雖然兩者間沒辦法說完全一樣,但很多現象是接近的。」
筋膜損傷導致氣滯
「若以上述角度看待,我們也可以說氣是走在筋膜之間。」黃獻銘醫師表示,若是筋膜中間受損或堵塞,就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氣滯(氣鬱)」的現象,也就是氣堵住了,身體的運作就可能遇到阻礙,氣無法順暢運行,身體功能就會受限。他指出,現在就有許多治療是藉由調整筋膜,改善氣的生理功能。
氣虛與氣滯一樣嗎?
黃獻銘醫師比喻,身體某個部位「氣虛」,就好比一個地方發生大地震,卻完全沒有物資,也沒有糧食補給;後續各地都陸續要送進許多救援物資,但在運送的過程中,卻遇上連外道路的坍方,物資送不到災區,而此時雖然災區仍然是「虛」的狀態,但卻無法說「物資不足」,因為物資其實非常足夠,只是到不了我們需要的地方,而這就是謂「氣滯」的狀態。
黃獻銘醫師說,氣在運送的過程中若發生阻滯,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目的地也會表現出氣虛的狀態,但本質上是氣滯。他提醒,若身體是氣滯,單純用補氣的方法治療,可能會愈補愈糟。
「氣虛與氣滯通常是夾雜的,」黃獻銘醫師說明,臨床上在處理這樣的狀況時,虛雖然要補沒錯,但滯的地方也要「打通」,雙管齊下才能讓身體得到完整的重建。單純只補氣的話,可能身體短暫有改善,但很快就容易遇上瓶頸,甚至產生新症狀。
活經通絡:超簡單易筋經小教室
上班族容易肩頸僵硬、痠痛、胸悶、呼吸變淺、人很容易疲倦等等,可能就是心臟的氣不足,氣血沒辦法打上頭部導致。透過運動讓經絡與筋骨變得更加通暢,用藥的效果與身體的自癒能力才能大幅上升。
掛頂
功效:將肩胛骨內外緣及胸廓、肋骨打開,連帶放鬆平時因長期打電腦而造成緊繃的頸部到胸口的筋膜,呼吸也能更順暢。
作法:
1、準備一塊瑜伽墊及一張與手臂等高的椅子或一個櫃子。
2、將椅子(櫃子)置於後方,雙膝跪地,手撐地預備。
3、雙腳架上後方椅子(櫃子),身體弓起,腹部收緊。
4、慢慢將重心前移至手臂近乎垂直於地面為止。
5、小腹維持收緊,上半身重心落在肩胛骨上,盡量避免以手臂用力。感覺手臂的反作用力將肩胛骨頂起來,甚至肩胛骨會有一種往內夾的感覺。
6、頭往前抬,舌頂上顎、牙齒輕扣,此時因為要養氣,所以請不要與任何人交談,避免氣洩出。
簡易版掛頂
作法:
1、雙腳不用架上椅子,維持在平地瑜伽墊上。
2、同樣收緊小腹,身體重心前移,手臂垂直地面。
3、小腹維持收緊,上半身重心落在肩胛骨上,盡量避免以手臂用力。重點同樣是藉由反作用力將肩胛骨頂起來,甚至肩胛骨會有一種往內夾的感覺。
4、頭往前抬,舌頂上顎、牙齒輕扣。此時因為要養氣,所以請不要與任何人交談,避免氣洩出。
【相關影片】
三鐵醫師6私房撇步,緩解足部疼痛|侯鐘堡醫師
https://youtu.be/J7vYV4YGmUQ
練下半身全身受益!醫師2招增肌抗老防病|史考特醫師
https://youtu.be/lYpe6ogB9hM
30歲竟已腰椎退化!重訓讓我重拾6塊肌︱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WLSHAjIWpU
【相關文章】
走路重心放腳尖:不知不覺練腹肌,腰椎骨盆沒毛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985
身體出現老態,問題在丹田塌陷!中醫師教你3招修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45
中醫師揭真相:頑固的肩頸痠痛,根本原因在「腰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64
#黃獻銘 #補氣 #經絡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x0fQfsmO4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bouSBgeAo2hHetx9ZDQquuJdixA)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腹式呼吸的5 大好處幫你改善這些問題 的相關結果
腹式呼吸 :當吸氣時腹部凸起,反之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此種呼吸法會特別著重在橫膈膜的運動上,因吸氣時會讓橫膈膜下壓,使胸腔的範圍變大,所以空氣就能 ... ... <看更多>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腹式呼吸對健康的影響-你做對了嗎? 的相關結果
腹式呼吸 時,當你吸氣時腹部凸起,反之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此種呼吸會特別著重在橫膈膜的運動上,會讓橫膈膜下壓,使胸腔的範圍變大,所以空氣就能進到肺 ... ... <看更多>
腹式呼吸 操作 重點 在 腹式呼吸放鬆技巧 的相關結果
4.吸氣時,默念「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四秒鐘」並暫停兩秒,. 放在腹部的手會跟著上升,原本輕碰的手指會微微分開,試著感. 受氣體流進鼻腔、胸腔的過程。 5.吐氣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