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到剛生完寶寶沒多久時拍下的體態紀錄照片,雖然都生第三次了,但還是覺得身體真的太神奇了啊
圖一是現在產後五個多月的身體紀錄,全身明顯都消腫了不少。
圖二是大約產後一週的身體,肚子還很大、子宮還很高,不過上半身還沒開始浮腫。
圖三是產後四週左右,肚子雖然消了,但是可以明顯看得出來身體整個張力與重心改變,整個身體是塌塌的感覺,除了皮鬆了之外,感覺皮下也開始囤積水份。
我懷這三胎都是,生完後沒多久乳汁開始大量分泌,在達到哺乳供需平衡前,我的手臂後側到背部都會變得超浮腫、超厚,之前去醫美照了超音波想了解自己的身體,發現那部分都不是脂肪而是水份啊。
圖四是產後三個月左右,全身都浮浮腫腫,感覺脹脹的;視覺上或許沒有看起來很胖,不過自己感受來說覺得身體很沈重。
圖五也是這兩天拍的,我覺得產後五個月到現在進度還算不錯,經過三胎不同的心態與產後瘦身方式,算是找到了最適當最舒服的方法。
回顧這五個月,總結體態回歸的心得大概有下列幾點:
1. 千萬不要心急,也不要覺得永遠瘦不下來,越這樣想越不會恢復(我第二胎產後的切身之痛)。
2. 產後的身體最需要的是休息與放鬆,運動及飲食其次。
3. 沒睡飽就不要激烈運動,沒吃好也不要有罪惡感,記得把心情擺在第一位。
4. 面對自己抗拒的心情,放鬆的接受自己的選擇和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
5. 不做過度激烈運動,不為了變瘦而運動。
6. 這段路先把重點放在與身體找回連結感,找回來了後再和身體一起找到最舒服的方式生活,找到了自然就會瘦了。
私訊裡也有很多新同學會問我都做什麼運動才能瘦回來?
這三胎我產後瘦身的方式與心態都有點不同,現在算是比較找到適合自己生活與心情的節奏,也更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如同我前面說的,產後的運動重點是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強迫自己跑步有氧、重訓都不會有好結果。
我第二胎就是如此,早上空腹有氧45分鐘、下午HIIT半小時、晚上重訓一小時,結果荷爾蒙更加不平穩,又要照顧寶寶睡不飽,身體整個crush不健康也不快樂、更是瘦不下來。
如果一味地覺得自己就是胖、生完小孩就是會變醜,吃這個好有罪惡感,但越罪惡越想吃!下定決心乾脆節食幾天吧?但最後又破功變成暴食無限悔恨惡性循環,最後連內分泌都失調了。覺得自己該運動,又覺得好累好煩好想睡覺或追劇,寶寶在旁邊又哭又哎的… 運動不到十分鐘又放棄,內心又出現了否定自己的聲音。這些我都經歷過,也重新調整出發過,因此這次第三胎,比起專注在飲食及運動上,我更小心的關照自己的情緒與信念。
我覺得產後不是「瘦」回來,而是重新接受身體、並且調整到他舒服狀態的過程,修復因為生產改變的重心、張力及荷爾蒙,雖然這些都會體現在身材上,但是卻絕對不是單純的運動跟飲食減脂那麼簡單,所以接受當下的身體比運動飲食都重要,先接受了身體,才能撥開雲霧與身體連結、找到最舒服的節奏。
這五個多月以來,我做的運動絕對是我現在忙碌生活型態適合的強度與需求,運動目標為:消浮腫、改善姿態、恢復筋膜與肌肉活動度、找回自我、恢復核心肌肉與大腦的連結。
這五個多月做的運動只有這些:
我自己設計的Love the new me 2.0
https://bit.ly/37AjWUh
以及Blooming Fit彈力繩計畫
https://bit.ly/2PcrDqh
這些居家運動強度都可以自行調整、效率高、一天只需要30分鐘,練完不會累到無法帶小孩、睡覺不足也不會累到生病,課表的設計可以短時間練全身,彈力繩則可以針對局部加強訓練消腫。
我很喜歡用彈力繩練上半身(胸、背、手臂、肩膀),因為彈力繩的特性可以伸展/收縮,能有效的讓肌肉、筋膜與淋巴都活起來,練一兩週上半身就消腫不少了。
我沒有特別練腹肌、沒特別吃減脂餐、沒有做有氧運動,頂多偶爾想要聽電音跳舞的時候就戴著耳機跳繩(很爽!),飲食70%照自己設計的飲食指南吃,30%吃想吃的療癒高熱量食物。每天補充維他命跟薑黃,喝足3000ml水、泡澡加薑粉、偶爾喝黑豆水消腫代謝水份。
記得,找回與身體的連結感,才是產後瘦身的重點,真的不要在這個階段強迫自己控制飲食、減脂增肌啊!產後除了身體,更需要被你注意的是心理的調適喔
小商店目前BF彈力繩計畫正在最後優惠,買Love the new me 2.0還會送翹臀圈與水壺!
https://stayfitwithm.qdm.tw
不喜歡常常推銷自己設計的東西但是都被老公唸😆 因為這些真的是我生懷三胎後,邊育兒邊工作又能找回自己身體連結與身心健康的生活訓練好工具,提供我的心路歷程與經驗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和我一樣被自己困住的產後媽媽們❤️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50的網紅香港喵喵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健康人生治療實錄 #兒童脊柱側彎 第二集 Scoliosis 喵喵俠一路以來都有一個病,由細路到大,就是脊柱側彎,即是背部最重要條脊骨有側彎的現像,年青的我暫時都未有因為側彎問題影響,但將來一定會有麻煩,所以現在年青,為了健康,有機會的話真的要試試,現在就找到一名有信心治療好喵喵俠的師父去為喵喵俠...
背部左右不平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體歪歪的]
常見的問題之一。身體歪歪的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是:某人說我的身體看起來歪歪的,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你的整骨醫生、瑜伽老師或靜坐師父,總之是剛好會盯著你看的人。
第二類是:我感覺我的身體歪歪的,時常覺得不平衡,這類人比較少,因為真正感覺到自己歪歪的人,通常可以自己從失衡逐漸的恢復平衡。
其中,特別多的是「假第二類」,常常說出:我覺得我的身體歪歪的、脊椎歪歪的。但稍一詢問,往往說不出所以然來,重點是「說不出自己的感覺」,最後發現真正的原因是,曾經有人指出過他的身體歪歪的,然後就一直覺得歪歪的、怪怪的,給很多人看過、喬過也不明所以。
基本上,人是「左右對稱」的,除了先天條件或生病受傷,因此,如果時常感覺到身體歪歪的,首要的任務就是先回想,我這個身體歪歪的感覺從何而來?真的是我自己的感覺嗎?還是從哪一個時候開始就種下了一個被人指出的盲點,很可能是某一次在國中小學的身體檢查發現有脊椎側彎的現象,也很有機會是在某一次的推拿按摩之中被指出來。
不論你有沒有找到原因,有回想出來或沒有回想出來,接下來,都請接著回到此刻的感覺,需要靜靜的坐下來幾分鐘,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在左邊和右邊,是不是和諧的、平衡的、對稱的?請以此刻的感受為準。
如果你現在覺得:嗯!滿平衡的,稍微的不對稱,但可以接受,然後看看鏡子,看起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失衡。那非常好,就以此刻的身體順順的生活即可,你的身體很好,稍有閒暇就靜靜的坐一會兒,關注一下身體,不要隨便相信別人說你的身體歪歪的。
如果你現在覺得:嗯!滿不平衡的,有很明顯的不對稱。
這時候,要分成兩類:
第一種是看鏡子,發現確實不平衡,請以自己的感覺為主導,另以鏡子為輔助去調整自己,輕輕的微調,再感覺一下是否呼吸變得順暢?花一些時間跟身體相處,找到此刻可以輕鬆抵達的平衡,切記不要過度的強迫身體一下子抵達平衡,沒有這種事,只有一天比一天慢慢變得平衡。
第二種是看鏡子,發現看起來是平衡的,但感受上很不平衡。請先試著深呼吸幾次,放掉挺直的背部,放下刻意控制成平衡的肩膀,允許身體的不平衡顯露出來,然後回到前段第一種的方式,然後,儘量不要再勉強自己裝出平衡對稱的樣子。
每天要試著靜下來做一些身體掃描,深呼吸,感受一下呼吸順暢嗎?胸腔的空間左右相近嗎?可以感覺到肩膀聳起來嗎?然後放下來,可以感覺到背部一直撐著嗎?然後放下來,可以感覺到臉頰的兩側用力的程度不太一樣嗎?揉揉臉頰,讓下巴鬆鬆的放下來。
向內觀察情緒有沒有失衡?有沒有感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羡慕、忌妒、恨?是什麼造成我內心的失衡?阻礙了我的呼吸?限制了我生命力的擴張?並且我的身心為此而緊繃。
在頭薦骨的系統中,有一個名詞叫「惰性支點」,指過往種種事件形塑的外加力殘留在身體裡,形成一個支點,生命力會去處理這股外加力,兩股力量會縮小、拉扯,產生在支點的周遭體液流動不順、組織阻塞、間接造成近處或遠處的身體疼痛,並使得呼吸無法自然對稱。
很多時候,身體歪歪的,很可能只是來自於一個內在的緊張,可能胃糾結在一起,可能是一個壓力事件使得下顎緊咬,也很可能是環境的壓力促使人長時間的聳肩,有可能是一直有生存的危機感,需要雙腳非常用力或背後挺得非常直藉以支持自己。
請記住:一切都是自己的感覺為主,鏡子為輔。
重點是:他人跟你說的身體歪歪的,當成胡扯。
當觀察出他人的身體歪歪的,語言應該是要這樣的:「你現在的身體感覺怎麼樣呢?我看起來你有一點高低肩、背部好像兩邊不太一樣、左右臉不太對稱。你可能要試著感覺一下、觀察一下,花一些時間跟與自己的身心相處。」
靜下來,以自己的感覺為主。
如果他人的建議忽略你的感覺,就可以略過。
只有當他人的提醒包含了你的感覺,也建議你應當聽從自己身心,這一種提醒與建議,才有價值收進心中做為參考的素材,終究是要自己花時間分析素材、觀察自己、安頓內在,達到身心上的平衡。
背部左右不平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脊椎側彎與迷思』
‼️脊椎側彎的個案當中,有80%是原發性的。其原因不明,也稱之為於原發性側彎。
🤔側彎依據年齡分成幼兒型、少年型、青少年型。
👉🏻在少年型以及青少年型,因為正處於成長速度快,在這個階段有側彎的患者,惡化風險也相對高,不管是追蹤或者治療,在這個時候必須好好的介入與觀察!
‼️側彎惡化的因子:
1.時間與性別:女生在側彎的比例上相較於男生多,也會因為發現的時間以及是否正逢成長期間,治療或追蹤終止,動輒好幾年。
2.骨齡:Risser grade,骨化分成0-5級,數字越大為骨化程度越成熟,且骨齡時間越後期,惡化風險越小
‼️如何檢查是否有脊椎側彎:
👉🏻Adams前彎測試:請受試者向前彎腰至九十度,兩手則平肩下垂,檢查者站在受試者的身後和側面分別觀察背部的外觀,檢查者站在受試者的身後和側面分別觀察背部的外觀,若背部脊椎呈現側向彎曲或是左右背部高度不一,則懷疑有脊椎側彎。
👉🏻X光診斷:Cobb angle,在X光上量測脊椎上方最傾斜的椎體和下方最傾斜的椎體兩者,垂直線交叉所得到的角度,為脊椎側彎角度。
‼️脊椎側彎如何治療:
1.矯正運動:目前有七大脊椎側彎矯正治療運動,這些運動在研究上都呈現顯著的矯正效果,根據每個人的側彎類型,給適當、適合的治療療程。
2.背架:依據不同的側彎類型,設計合身的矯正背架,利用三點力學、史狀面矯正、以及配合旋轉呼吸,達到矯正效果。
‼️文獻研究?
1.根據2018年的研究,脊椎側彎矯正運動系統-Schroth對於10-30度,中度側彎角度的患者,每天至少1小時、持續6個月以上,側彎角度、身體對稱、身體旋轉角度、肌力、胸部擴張、平衡、生活品質都有顯著的改善!
2.2017年的研究也有探討背架的介入,發現每天穿到23小時的治療效果最好,但8小時和穿戴16小時的效果差距不大。穿戴背架,角度改善大約20-25%,甚至顯著性改善可到40%!
‼️側彎迷思:
1.背背包以及姿勢不良,不會造成脊椎側彎,並沒有直接相關性!
2.適當的重訓、匹拉提斯、其他運動,對有脊椎側彎的成人,在核心穩定是有幫助的,但在執行前建議找有專業的醫療人員諮詢!
3. 非醫療專業的推拿、整骨對矯正脊椎側彎是沒有幫助的!
👩🏻Amber想說:
1.成人脊椎側彎的結構問題,會讓脊椎有退化以及不平衡的問題發生,因此核心訓練以及接受矯正治療能夠增加核心穩定、改善外觀、預防疼痛問題的發生!
2.孩童的脊椎側彎,必須算出風險指數,了解惡化的風險,討論運動以及背架的配合,直到風險歸零,是一個長期抗戰且非常辛苦的療程。
#物理治療
#脊椎側彎
背部左右不平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健康人生治療實錄 #兒童脊柱側彎 第二集 Scoliosis
喵喵俠一路以來都有一個病,由細路到大,就是脊柱側彎,即是背部最重要條脊骨有側彎的現像,年青的我暫時都未有因為側彎問題影響,但將來一定會有麻煩,所以現在年青,為了健康,有機會的話真的要試試,現在就找到一名有信心治療好喵喵俠的師父去為喵喵俠治療,我們會一連幾集,由喵喵俠的從未治療過實錄到師父治療到好返,絕對是真實個案,這部實錄了希望幫到我之餘又幫到大家,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不防可以來喵喵俠專頁贊好,以及PM訊息我,分享你的問題,互相交流。
#脊柱側彎 #Scoliosis #實錄 #治療 #健康 #人生 #脊骨側彎 #側灣 #脊椎側彎 #脊骨問題 #脊彎
脊椎側彎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明顯的脊椎彎曲、脊椎旋轉導到肋骨旋轉、脊椎兩側的肌肉對稱、姿勢體態的歪斜、可能全身柔軟度不佳、可能全身過度柔軟、大腦缺乏對正確姿勢的認知、可能出現疼痛、內臟受到壓,透過了解這些問題,在下個章節中去試著判斷,那些才是有效的脊椎側彎治療方式。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脊骨側彎 #脊柱側彎 #脊椎側彎 #健康2.0 #運動 #側凸 #脊骨側凸 #脊椎側凸 #脊柱側彎問題 #脊骨側彎問題 #脊椎側彎問題 #選擇脊椎側彎治療 #選擇脊骨側彎治療 #選擇脊椎側彎治療 #實証 #案例 #側彎例子 #側彎案例 #治療案例 #護脊有方法
脊椎側彎 (scoliosis)是指患者的脊椎有不正常的側向曲線(#有時會伴隨脊椎旋轉 )的一種症狀。通常令患者進行由後向前的X光檢查時可以看到X光片中的脊椎呈現S型、C型等的形狀而非一條直線。常見的分類包括先天性脊椎側彎、好發於青少年時期的原發性脊椎側彎以及因為其他因素(如:#外傷 、#腦性麻痺 )所產生的次發性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的種類
#結構性脊椎側彎症
結構性脊椎側彎症(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不會消失。此類脊椎側彎患者中有80%患者為原發性脊椎側彎,其次為次發性脊椎側彎。
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編輯]
#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 (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會消失。常見的因素則是因為神經肌肉病變、脊椎左右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兩腳長度不等(長短腳)等因素產生。此類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後改善其脊椎側彎的症狀。
結構性脊柱側彎症: 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原因在於脊椎本身,只有治療脊椎本身才能改善。不同於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病人在躺下來時側彎不會消失。特發性脊柱側彎:佔百分之80%,通常開始於10到13歲兒童,好發於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青少年時期。非特發性脊柱側彎:則起因於某一特定原因,例如神經肌肉病變、退化、感染、腫瘤等。
#治療方法
#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
側彎角度小於20度的患者需要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接受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同時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觀察角度是否有惡化的情況。
#穿戴背架
側彎角度介於20度~40度或50度之間的患者,除了運動治療之外,必須穿背架矯正,避免惡化,同時每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一次。通常大於30度建議開刀,除了容易治療,恢復力也較快
手術治療
側彎角度若大於40度或50度,就不建議按照上面方法矯正,持續惡化的速度會加快,#強烈建議手術治療 。
背部左右不平 在 阿朱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點選開啟字幕!🔥
-----------------------------------------------------------------------------
相信有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在一段時間的重量訓練之後,左右兩側的肌肉有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不光是訓練表現不同,而且在視覺上都能夠看出肌肉大小的差異。這些問題如果曾經讓你感到困擾,那麼你就一定要在訓練中多安排進一些單邊動作!
-----------------------------------------------------------------------------
✅訂閱我 👉🏽https://www.youtube.com/user/KOBE94610
🔍追蹤我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rchufit/
🔖點讚我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rchufitnessTW/
💻新手入門觀念系列👉🏽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l68IaR5xiawS7F5fdzRERAYyovDfu1N
💻『動作精選』正確跟錯誤示範👉🏽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l68IaR5xiZBku0Thx7GZZLm1-biKf5t
💻訓練菜單分享👉🏽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l68IaR5xiaUVbjEycOwADTguILtJEPE
🐯®Taiger健身潮流服飾👉🏽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 95折扣碼 archufit01 ]
台灣營養🇹🇼品牌大使👉🏽https://www.taiwannutrition.com [ 95折扣碼 archufit01 ]
📤工商合作 👉🏽iverson04032002@gmail.com
-----------------------------------------------------------------------------
背部左右不平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喵喵俠一路以來都有一個病,由細路到大,就是脊柱側彎,即是背部最重要條脊骨有側彎的現像,年青的我暫時都未有因為側彎問題影響,但將來一定會有麻煩,所以現在年青,為了健康,有機會的話真的要試試,現在就找到一名有信心治療好喵喵俠的師父去為喵喵俠治療,我們會一連幾集,由喵喵俠的從未治療過實錄到師父治療到好返,絕對是真實個案,這部實錄了希望幫到我之餘又幫到大家,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不防可以來喵喵俠專頁贊好,以及PM訊息我,分享你的問題,互相交流。
#脊柱側彎 #Scoliosis #實錄 #治療 #健康 #人生 #脊骨側彎 #側灣 #脊椎側彎 #脊骨問題 #脊彎
脊椎側彎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明顯的脊椎彎曲、脊椎旋轉導到肋骨旋轉、脊椎兩側的肌肉對稱、姿勢體態的歪斜、可能全身柔軟度不佳、可能全身過度柔軟、大腦缺乏對正確姿勢的認知、可能出現疼痛、內臟受到壓,透過了解這些問題,在下個章節中去試著判斷,那些才是有效的脊椎側彎治療方式。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脊骨側彎 #脊柱側彎 #脊椎側彎 #健康2.0 #運動 #側凸 #脊骨側凸 #脊椎側凸 #脊柱側彎問題 #脊骨側彎問題 #脊椎側彎問題 #選擇脊椎側彎治療 #選擇脊骨側彎治療 #選擇脊椎側彎治療 #實証 #案例 #側彎例子 #側彎案例 #治療案例 #護脊有方法
脊椎側彎 (scoliosis)是指患者的脊椎有不正常的側向曲線(#有時會伴隨脊椎旋轉 )的一種症狀。通常令患者進行由後向前的X光檢查時可以看到X光片中的脊椎呈現S型、C型等的形狀而非一條直線。常見的分類包括先天性脊椎側彎、好發於青少年時期的原發性脊椎側彎以及因為其他因素(如:#外傷 、#腦性麻痺 )所產生的次發性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的種類
#結構性脊椎側彎症
結構性脊椎側彎症(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不會消失。此類脊椎側彎患者中有80%患者為原發性脊椎側彎,其次為次發性脊椎側彎。
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編輯]
#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 (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會消失。常見的因素則是因為神經肌肉病變、脊椎左右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兩腳長度不等(長短腳)等因素產生。此類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後改善其脊椎側彎的症狀。
結構性脊柱側彎症: 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原因在於脊椎本身,只有治療脊椎本身才能改善。不同於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病人在躺下來時側彎不會消失。特發性脊柱側彎:佔百分之80%,通常開始於10到13歲兒童,好發於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青少年時期。非特發性脊柱側彎:則起因於某一特定原因,例如神經肌肉病變、退化、感染、腫瘤等。
#治療方法
#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
側彎角度小於20度的患者需要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接受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同時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觀察角度是否有惡化的情況。
#穿戴背架
側彎角度介於20度~40度或50度之間的患者,除了運動治療之外,必須穿背架矯正,避免惡化,同時每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一次。通常大於30度建議開刀,除了容易治療,恢復力也較快
手術治療
側彎角度若大於40度或50度,就不建議按照上面方法矯正,持續惡化的速度會加快,#強烈建議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