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另類的售後服務(訪後追蹤)嗎XD
兩年多前,由慕哲人社企劃,主流出版發行,將我的故事收錄在《青年路入陣:十二位政治工作者的群像路錄》中,兩年多過去了,出版社還有持續關注著我們幾位的近況,再幫我們整理了一些近期所有努力和關注的事務。關心我們問政狀況的朋友不妨點進去看看
#主流出版329青年節特別企劃
《青年入陣:十二位政治工作者的群像錄》回顧專文
職務相同 系列2
在苗栗國堅持改革的客籍代議士
陳光軒 (現職苗栗縣縣議員,2018年11月24日連任成功)
「客籍背景、科技大學畢業、學生時期參與社會運動與選舉事務、曾任謝長廷隨行機要、立法委員地方服務處主任、2014年返鄉參選艱困選區、苗栗縣縣議會民進黨黨團總召、非政治世家背景、非全國知名政治人物」,這是挑選苗栗縣第五選區縣議員陳光軒的原因。
陳光軒以謝系子弟兵為榮,訪談時經常提到謝長廷院長,謹記「唯有精確,政治路才能走得遠、走得長」放在心上。《天王子弟兵的返鄉路》內文記載,「頭份服務處二樓的辦公室中,書櫃擺滿歷次案件紀錄的資料夾,窗邊的五張高腳椅堆滿預算書與計畫書。身後的白板上的密集資訊……」近期詢問陳光軒第二任政務推動進度,「就職已2286天、服務案件 4645件、爭取經費 123,983,365 元及六位律師輪值法律諮詢,各環節都持續努力服務。白板中央寫著任期內推動事項:包含勞工權益扶助辦法、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大型群眾活動安全管理自治條例、議事透明化(議事直播)、揭弊者保護作業原則、公園管理自治條例等17條自治條例及行政規章。他堅持「五不一沒有」的選戰策略,也就是不插旗、不綁樁腳、不招待旅遊、不辦造勢活動、不買票、沒有炒米粉。近期詢問第二任期最優先推動的事項,陳光軒回覆,「修正『苗栗縣縣議會議事規則第十二章第59條』最有難度,我預計本屆任內修正案都難過議長這關。但我仍各個分組審查的委員會,委員的產生也應修正制度,尊重每位議員的意願,開放登記進入各委員會,該委員會登記超過組成席次時即用抽籤方式產生委員,審查會召集人由委員共推,審查會的組成也需每年輪調,才符合民主、法治的普世價值。」陳光軒長期見證政治攻防,明知現今議會結構很難引起共鳴,但是他仍然不輕言放棄。如同陳光軒認為政治工作者該具備的條件,以「心理素質與適應力」這兩種能力要「好好鍛鍊」,「如果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讚譽、毀謗、抹黑或批評,很容易卡在死胡同。」
陳光軒以自身經驗分享,「技職體系出身進入政治圈,的確實是少數;但能在這樣艱困、很惡劣的戰場生存下去,就表示學歷背景並不是絕對的要件,只能說,學歷和背景學識、知識上的輔助。」他曾告訴新文化營隊學員:「只要直接跳下去一個月,就會發現政治實務經驗遠比學術理論重要。」但是,若學術理論作為參政輔助,或許會有更多心得。「其實適應力反而比較重要。有些人是該領域的資優生,但是無法適應政治現實的框架,建議別入行。」他也強調,「先確認自己準備充足與深思熟慮比較重要。」
《天王子弟兵的返鄉路》文末提及,「2018年,苗栗縣第五選區議員選舉,應選八席,共計有十七人登記,其中只有三位議員爭取連任。本屆候選人至少有五位未滿四十歲,除陳光軒是民進黨推薦之外,其他是披掛國民黨、時代力量與無黨籍的戰袍,就年輕一代的候選人之間,競爭尤其強烈。我們靜待開票那一夜,苗栗縣民決定『誰上誰下』。」近期詢問新人參選與爭取連任的困難度,陳光軒回覆:「連任確實比第一次當選讓人感到沈重,大家對於青年參政總是抱著相當大的期待與新鮮感,初次參選的年輕候選人,可以獲得的關注及期待很容易投射在選票上,爭取連任者先前付出的努力及政績可能在高張力的選舉被稀釋掉,最好的方式就是候選人本身一屆要比一屆更能掌握地方的需求與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陳光軒驚險連任,從第一屆選票7417票,滑落到3746票,主因包含大環境等主、客觀條件,可以得知他口中的「沉重」滋味。放眼2022年的地方大選,陳光軒表示,「本屆苗栗縣縣議會,許多青年候選人當選,會激勵更多有志青年投入;但是,青年參政的市場是否有隨著2018年乃至2020年總統大選持續成長,感性上我希望有更多席次能一起前進,理性上我秉持比較保留的態度,根本的結構並未動搖,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陳光軒師承謝長廷,也不忘身為客家人的身分與責任,他目前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苗栗是客家大縣,我是客家人,也會講客家話,但在面對地方長輩時,在文化面與歷史面的了解仍有所不足,身為家鄉的民意代表,我想結合現實與學術,理出相關的對策。」他發起「(東聲)老戲院復興運動」,就是出於對故鄉的文化產業、兒時的城市記憶。「陳光軒・dpp苗栗縣議員」粉絲專頁於今年3月19日,發布與《回憶裡的電影院》的短文,藉由東聲電影院回憶過去苗栗電影業的發展史。
說明:
苗栗縣縣議會議事規則第十二章第59條
審查委員會之人數、人選及召集人,由議長就議員中擬定,提出大會通過之,但每一議員以參加一委員會為原則。
#爭取經費 123,983,365 元
#免費法律諮詢
#任內推動完成訂定及修正完成自治條例及行政規章共十七案
#議事透明化推動完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HKonline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屆香港青年服務領袖獎獎勵計劃 http://www.hkysla.org/ 香港青年服務領袖獎獎勵計劃 我們希望建立由年青人主導社會服務平台,透過以下青少年發展五步曲完善青少年的成長和對社會的貢獻: 1 / 青少年服務團體 學習群體生活、個人紀律、互相尊重、領袖技巧等書本上學習不到的個...
背景科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影評】《緝魂》The Soul
★★★★★ 靈魂的價值,在於生者對死者的執著
.
有一種電影是散場時餘韻留存,會讓人在座椅上捨不得起身,而久久無法忘懷劇情內容;《緝魂》正是這種極具魅力,且迷人又動人的電影作品,它巧妙將台灣民俗的玄學元素,融合了科幻希冀探討科技與人性本質的議題,將電影主軸緊扣著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令人嘆為觀止。
.
另一方面,程偉豪卓越的導演能力,電影整體的場面調度及類型處理上都十分恰到好處;雖說敘事上稍閒工整,但在節奏與創意表現上讓人為之驚艷,並將以往令人詬病的中資台製電影,取得了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平衡,這絕對是2021年到目前為止最具指標性的精彩作品。
.
《緝魂》的故事設定於近未來的台北,方便人們生活的科技產物充斥著你我生活,並特意製造出迷霧繚繞的神秘氣氛,全片散發著一種賽博龐克的前衛感;劇情從一處財閥大宅的凶殺案出發,由張震所飾演的檢察官阿超開始著手調查案件開始,逐漸深入挖掘案情背後的真實樣貌。
.
電影從「查案」和「辦案」的典型犯罪電影情節做為起點,以查案緝兇做為主旋律;事實上探討「靈魂」的價值,才是本片精彩之處;藉由劇中一種能夠利用RNA治療癌症的醫學技術,從科學的角度或哲學的角度切入,「靈魂」到底是什麼?
.
特別是設定於近未來的時空背景,科技進步下的人類社會卻存在著冷漠又缺乏「靈魂」的疏離感;縱使「靈魂」它摸不著、看不到,但我們總是不能否認它的存在,以及認知到缺少「靈魂」的肉體、人群,將會是多麼沒有溫度。
.
因此,「靈魂」可說是一種載體、一種束縛,一種由不同「人」所定義的概念;《緝魂》嘗試從理性(科學)的角度研究解析,也從感性(哲學)的角度辯論思考。「人」的變因,是本片不可或缺且重要的元素,透過劇中角色之間的互動,不論是情侶、夫妻、父子、母子等,都讓觀眾足以產生強烈的共鳴,並思考「生命」的價值與「靈魂」的重量。
.
「人」之所以為「人」,不外乎我們擁有情感、慾望,還有成長過程所建構的「記憶」;有悲歡離合、也有喜怒哀樂。我們捨不得生命的逝去,所以希望透過科技來保存或延續生命,但若是這樣「強硬地」維持我們認為的生命,那還是原本的「靈魂」嗎?
.
《緝魂》的劇本相當紮實,它透過醫學的進步來探討類似「忒修斯的船」問題,深究「人」的本質核心由何組成 — 到底複製的意識,可替換的肉體是否讓人變得更輕視生命的價值?同時,又透過哲學與角色的對話、辯論探討人存在的意義為何?在這個承受生老病死的皮囊之下,那個支撐著生命的最核心本質為何?相信觀眾們在《緝魔》這部電影中,能夠發現我們平常口中所說的「生命意義」,似乎只侷限在生者對死者的執著罷了。
.
有不少人將《緝魂》將許多黑色電影相提並論,甚至被當作是今年台灣國片的救贖之作;當然,《緝魂》不論在技術表現或劇本、敘事等水準都表現傑出精彩,超越了現在同檔期國內外的電影作品,但《緝魂》可說是跳脫了過往懸疑電影的框架,創造出另類風格的類型電影。
.
而程偉豪從《紅衣小女孩》到《目擊者》,再到今日的《緝魂》,能夠看得出其穩健的導演功力,與追求類型電影的用心;不論是劇情處理,亦或是具娛樂商業價值的動作、特效等元素皆拿捏得宜,甚至精彩可期。整體而言,《緝魂》絕對是2020年後的台灣國片,甚至是娛樂電影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且具指標性的電影作品。
.
.
.
《緝魂》The Soul
台灣上映日期:2021-01-29
@the_soul_movie
@vievision
.
.
.
#緝魂 #thesoul #程偉豪 #張震 #張鈞甯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
背景科技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初心或許沒你想得那麼重要】
初心如果消失了,那就放過它吧。從小到大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勿忘初心。」每個人都在提醒你不要忘記自己找這份工作、愛這個人、做這件事的原生動機是什麼?
18歲剛進大學的我可以很堅定地跟你說:「我知道自己一路走來的初心是什麼?」而現在歷經滄桑的我,只能勉強的說自己不需要什麼。初心這件事有時候就這樣消失在人海,所以聽來,特別沈重。
今天去參加Monthly Workshop的活動,帶著 #愛無能負能量生活指引卡 為大家找到人生目標。當時我看到報名者的背景時,每一個都是國立大學畢業、有海外背景、科技業、各種斜槓與社群領袖的文字介紹時,我心裡其實蠻緊張的,重點是,他們多數人都30歲不到。
我在現場看到這群菁英更是覺得世界不公平了!怎麼奧林匹克數學的得主還長得很可愛、怎麼在外商顧問公司的女生還真像仙女?看看我自己,不就是個地方婦女到處賣臉而已嗎?
後來他們自我介紹時我就發現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感情。」他們的世界當中有一個關鍵的致勝點,「只要你把情感連結搞定了,任何事都順風順水。」
「現在在小瑜的分享時間,我不會在乎你的職稱、年薪、你的背景,對我來說這都不重要,我比較想知道,你是誰?」
這場Monthly Workshop主講人Rosa提的是「目標設定」她主軸要大家把今年的夢想寫下來,可以量化及實踐。#金牛座 的築夢踏實不是蓋的!她負責理性,我負責感性。因為我講的是「#夢想設定」。
➡️ 1.任何目標的設定變因都在心情。
其實我會離開職場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我睡眠時間非常長,我一天平均要睡10-12小時才能睡飽。所以我是一個無法早起去上班的人。在目標設定上面這件事就是一個「我做了心情就會很差」的選項。
外在的因素往往是影響我們心情的原因,而心情是決定我們完成任務效率的最大關鍵。你失戀時就會不想上班、天氣冷時你就會開始恨自己無法財富自由、同事沒有帥哥就不想去打卡之類的,任何小事都可能影響到目標達成率。
所以,我會希望每個人在做目標設定前都可以利用 #小負卡 或是任何工具,去了解「我是什麼個性的人?」、「最能左右我的心情的人是誰?」、「它是如何影響我心情的?」
這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心情是老大,老大總是可以要你生、也可以要你死。
➡️ 2.「不求未來」而是「我已經是」
囂張地跟老天爺要貸款。
雖然之前我在做測驗時是個 #孔雀,看似很自由奔放但缺點是,我是做目標時會走偏的人,想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我學到竅門,去觀察那些我喜歡的成功人士他們的行為舉止,想像如果我是他們會怎麼做。
例如我想做 「星座界的Vogue」平台,我會說「我已經是星座界的Vogue」。其他人都會翻白眼覺得太囂張,但有人在跟老天爺或是佛祖祈求時還在客氣說:「還是您先給別人」嗎?妳們去拜拜都要得超級狠的、沒在客氣吧?
為什麼不把這個狠勁用在自己身上。
➡️ 3.初心沒了,那就再找一個吧。
現在大家跟我提到初心我都笑笑帶過。我已經不是18歲時的我還能跟你堅持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我們已經沒辦法像18歲時能夠衝動而為、熬夜排練、兇猛又炙烈。
在成人的世界我們要遵守的遊戲規則太多了,你不夠強,就只能在角落畫圈圈。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成為了自己都討厭的大人,反而我覺得自己是越活越有種堅毅,「因為知道不容易,更要守護好自己的心。」不把它亂交給別人、不把它輕易的展現給別人、不把它當作勒索的工具。
初心或許沒你想得重要。我們都是一邊長大一邊在找新生的心。這顆心會告訴你:
「你不用自以為很重要,但其實你也不像這個世界告訴你的這麼不重要。」
背景科技 在 HKonline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一屆香港青年服務領袖獎獎勵計劃
http://www.hkysla.org/
香港青年服務領袖獎獎勵計劃
我們希望建立由年青人主導社會服務平台,透過以下青少年發展五步曲完善青少年的成長和對社會的貢獻:
1 / 青少年服務團體 學習群體生活、個人紀律、互相尊重、領袖技巧等書本上學習不到的個人質素。
2 / 事業發展訓練 教導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等課堂上學習不到的事業發展要訣。為社會培育可信的人才。
3 / 領袖訓練 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領袖。透過不同的機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成為有作為、有貢獻的未來領袖!
4 / 與CEO對話 讓年青人直接與成功領袖交流,體驗他們的處事態度、人生觀、對社會的承擔等的風範。
5 / 青少年主導的社會服務平台 除了讓年青領袖可以聯同其他團體的青年領袖共建以他們為主導的服務平台,實踐領導力和影響力,亦可以更有效地讓青少年人解決青少年的問題。
在香港,很多商界組織和慈善團體都熱心公益、積極服務社會。希望這個由青年領袖主導的服務平台可以聯繫商界和其他熱心服務社會的機構,攜手合作、各展所長,更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和幫助需要的人士。 所以,這個獎勵計劃不是純屬為了獎勵和頒獎,而是透過這計劃建立可持續的領袖訓練和由年青人主導的社會服務平台。並聯合商界和社福界,共同培育熱心社會服務的年青人,鼓勵他們回饋自己的團體,更作為領袖去以生命影響生命。
背景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改變都在改變各項社會和青少年問題,現在的青少年問題不再只是貧窮和學習的機會,而是港童、濫用藥物、吸毒、宅男宅女、欺凌、網上罪行等等。在他們有問題的時候,家長、老師和朋友未必可以給予和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所以我們認為從年少時,應該開始為他們建立正面的朋友圈子,習慣有紀律、互相幫助的群體生活,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所以,我們應該鼓勵下一代參加青少年服務團體。經過這些團體多年培訓的青年領袖,我們應該讓他們擁有更多信心和資源、鍛鍊他們的領導力和影響力,鼓勵他們回饋培育自己成長的團體,並團結有心有力之士,共同解決青少年問題和貢獻社會。「我話事、共創造」,讓青少年解決青少年的問題,與我們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HKonlineTV 衝破傳統框框,開創一個意想不到的網上電視台。
Official Website : http://www.HKonlineTV.com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HKonlineTV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konlinetv
Produced By SunnyIdea 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niFgKg3h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