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水管 將會帶來大台北地區更潔淨的水源、也象徵我們保護水源地的用心。
104年 #蘇迪勒強烈颱風,造成南勢溪土石崩塌、泥沙暴增,原水濁度飆高到將近四萬度,淨水場根本無法負荷,當時水龍頭轉開,自來水不只是黃濁的還有土味,造成民生用水的不便。
為了保障大台北地區民眾飲水,我們決定在翡翠水庫之下建設「 #翡翠專管工程」,以 #輸水隧道 的方式,保護翡翠水庫的水源一路送進 #直潭淨水場,原水管隧道直徑4.5公尺、全長2.8公里,採重力流方式輸送,輸水能力每日可達到270萬噸。
原水管位在保護區,為避免對環境衝擊,除了取水堰體大幅度降低高度外,隧道也採用震動較小的鑽掘工法,開挖經驗豐富的蔣先生說,這裡的岩盤硬度非常高,所以團隊耗費了2倍以上的時間日夜不停工的鑽探,才讓 #翡翠段隧道 在今日貫通,我要特別感謝施工團隊的辛勞,感謝你們為大台北供水改善的貢獻。
翡翠原水管通水後,搭配水利署板新地區供水改善二期工程,翡翠水供應新北市的比例更可以提高到57%,也能紓解 #石門水庫供水壓力,未來不只能保障大台北地區600萬人口供水無虞,更可以降低北部缺水風險。
很高興當年的堅持,勇敢起步,讓通往美好的道路不再遙遠。
#北市府的認真日常
#宜居永續 #台北好水 #貫通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
翡翠水庫供應地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7%到70%,桃園人辦到了!
從去年開始,久旱不雨,水情吃緊。到了今年5月,#石門水庫 蓄水率甚至只剩7%,是有史以來第二低,幾乎要分區供水或定點供水,將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用水。面對歷史上數一數二困難的,市府從去年9月開始,提早啟動抗旱整備,開源節流全市水源,避免市民朋友面臨無水可用的狀況。到了今年6月,終於供水無虞,感謝大家的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任務了!
市府去年啟動抗旱工作近9個月,超前部署整備措施,這段期間水情燈號曾經從「綠」變「黃」再轉「橙」,警示也從提醒到減壓供水,再到減量供水,今年6月30日水情燈號轉為提醒綠燈。我想,抗旱是中央與地方努力合作的可貴經驗,包括北水南調、加強開源節流等,再加上6月梅雨鋒面降雨挹注石門水庫,才能讓桃園順利度過缺水危機。
水是桃園的生命線,民生、產業都需要水,市府抗旱超前部屬,2020年9月16日桃園水情轉為提醒綠燈,就成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監控水情,經濟部10月14日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調整水情燈號為黃燈,隔日我們也成立「#桃園市旱災緊急應變小組」,即將展開節省水資源大作戰。
抗旱要面對問題、找到方法,桃園邀請中央單位參與市府抗旱應變會議,一起研擬抗旱對策,從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已召開34次,包括水源全力調度、抗旱整備、農業節水,及產業節水措施等,提早整備可調配用水,減輕對桃園的衝擊。
我們配合中央政策,包括2020年第二期作及2021第一期桃竹苗地區1.9萬公頃停灌,並實施停灌補償措施;桃園第三灌區一期作今年2月21日開始供灌,市府協助在新街溪、老街溪設置抽水機抽水到桃園大圳,可以減少石門水庫水耗。
水也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北水南調」讓水源調度更有彈性,也提升桃園的供水能力,大漢溪畔 #頂山腳加壓站 是樞紐工程,每天可以從大漢溪調水40萬噸到桃園大湳水廠;#板新二期 讓翡翠水庫主要供應新北板新地區用水,每日最大達81.6萬噸水,板新給水廠回供桃園每日最大51萬噸水,可以減少石門水庫供水量;桃園再透過 #桃竹備援管線 送水22.5萬噸到新竹,讓北部地區水資源可以共享。
市府開源水源,多元利用埤塘、河川、地下水、放流水等,包括將埤塘及地下水抽水返送淨水廠、桃三灌區支援6台抽水機每日抽水6.91萬噸、7座水資源中心放流水每日供水7.8萬噸,提供民生及產業次級用水,核發 #全國首件自行取用放流水同意書,鼓勵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每天開源出水量約70萬噸,占石門水庫出水量1/2,可以延緩蓄水量下滑。
桃園配合中央和災應變指揮中心政策,產業節水須達7%以上,我們加強節水措施,每日用水量1,000以上的廠商專案輔導24家、節水宣導130家,並鼓勵使用水資源中心放流水。另外,透過有線電視、社群媒體發布節水資訊,校園舉辦節水5%以上的抽獎活動,以及垃圾車廣播呼籲大家一起珍惜水資源,達到民生及產業節水率6%,總節水量1,223萬噸,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省水的成果。
進入水情紅燈分區供水前,桃園提早完成整備可使用的水源,包括24口民生備用水井、增購199個水塔、681處取水點、98輛水車、5706箱礦泉水,並盤點民間水井5,202口、學校水井78口並採樣水質,增加民生可用水資源,我們必須提早演練下階段限水前的準備工作,不能讓用水成為市民朋友生活最大的煩惱。
中央地方齊心合作抗旱,謝謝經濟部、水利署、農糧署、台水公司及工業局、市府等各單位同仁,每週參與會議研擬抗旱政策;另外,感謝陸軍第六軍團五三工兵群從3月19日動員整備清淤、加強陸挖共計73天,石門水庫清淤量達成20萬立方公尺的目標,增加水庫儲水量,目前蓄水量超過70%,比去年同期更多。
去年下半年石門水庫蓄水量維持在4成以上,今年2月到5月降雨偏少,水量降到個位數,我們請桃園游泳池、三溫暖、洗車業者等配合節水,謝謝大家落實政策。桃園水情目前為提醒綠燈,我相信,這些抗旱應變措施都是重要的經驗,也可以成為其他縣市參考的範例,也期盼大家養成節省用水的好習慣,一起珍惜水資源。
翡翠水庫供應地區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舊的手動抽水幫浦】
早期用水不如現在方便
水龍頭打開就有源源不絕的水源
以前若要取出井水或地下水得透過這種手動幫浦
反覆用力壓下把手,運用壓力將水送出
現在少數地方還有保留這種裝置
你也曾經用這種幫浦取過水嗎?
小編如果有看到這種懷舊幫浦
就會想要過去壓幾下玩玩😂
#報時光UDNtime
#抽水幫浦
日期:2003/03/26
圖說:大台北盆地在實施地下水管制後,地下水位節節升高,傳統的抽水幫浦只要輕輕一壓就湧出大量的水,為防止土壤液化,台北市政府已委託水利署規劃地下水開發利用。
來源:聯合報
攝影:游順然
歷史新聞
【2003-08-08/聯合報/A6版/生活】
抗旱!台北盆地擬鑿井
水利署昨啟用十三口舊井 對供水不無小補
【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經濟部水利署為抗旱應急,再度啟用去年在新竹、台北縣開鑿的十三口水井,估計每天可供應一萬九千公噸用水;為了紓解大台北地區水荒,水利署正和台北巿政府積極評估,在台北盆地部分地下水蘊藏量較多的地帶鑿井抗旱。
久旱不雨,北部地區災象持續擴大,為了填補水庫和河川供水不足,水利署昨天再度啟用去年抗旱在新竹頭前溪開鑿的五口井和在台北縣樹林開鑿的八口井,十三口井每天可供應一萬九千公噸地下水,對當地供水不無小補。
此外,由於翡翠水庫水位不斷下降,為了確保大台北地區民生用水供應,水利署已和台北巿政府合作評估重新啟用部分老井,或尋找適當的地點開鑿新井。台北盆地經過卅多年地下水管制禁止抽取後,地下水位已全面回升,水利署認為應適度開放,才能維持地下水位平穩。
目前台北盆地以南港、北投地區地下水最為豐沛,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已回升到海平面十公尺以上,足以適當的開發利用,不但不會導致地層下陷,還可以防止土壤液化。
翡翠水庫供應地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春雨再不來,台灣缺水情況恐怕會更嚴重,目前台中以北除了翡翠水庫外,水庫蓄水率都剩不到50%,為了解決新竹科學園區用水的問題,經濟部水利署已調度苗栗和桃園的水供應新竹用水,但如果到了5月底,梅雨再不下,不排除啟動第2階段限水。
目前實施第一階段限水的地區是在台中以北,其中包括新北市板新地區、桃園、新竹、苗栗以及彰化地區,實施夜間減壓供水。
至於會不會啟用第2階段限水?還是要是看下雨情形,經濟部抗旱小組預計這個月20號再度會商,到時應該會有具體的做法,另外,由於氣候異常使得缺水問題嚴重,水利署已推動廢水回收,目前在台中試辦將廢水回收再利用,供工業用水,如果成效不錯,會擴大其他地區。"
翡翠水庫供應地區 在 供應臺北地區350萬人口使用的水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訪臺北 翡翠水庫 , 供應 臺北 地區 350萬人口使用的水庫。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