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建議文章內容修改如下(編修時間 2021/04/26,據說今天打這個日期好像會有什麼奇怪的事情🤔️)
.
昨天有一個教練將一位七歲的男童摔至腦死的新聞,我邊看著手機一邊好難過不忍心,可是看了一些討論之後,我發現在這個事件以外還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議題是:我們是否真的尊重過孩子口中的那個「不要」?
舉例來說,你小的時候聽過這樣的話嗎:
.
1.我這是為了你好!
2.這麼小就不能吃苦,長大當兵怎麼辦(以後嫁人怎麼辦)
3.你們這一代真是草莓族耶,當年我⋯⋯
4.你沒聽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5.連這一點小事都受不了,養你不如養豬!
.
作為一個以「吃苦」當作核心價值的華人文化,我們擁有許多其他文化沒有的美德,但同時,我們也經常會因為這個價值,而忽略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忍受的極限」這件事情。尤其是大人管教小孩、教練帶領學員,從小到大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再多忍耐一點一點、要再多撐一點、撐下去就是你的⋯⋯」,為了大人口中那個「更好的未來、更有用的人」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這並不是要跟大家說,小小年紀就要「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而是有沒有可能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聆聽自己、聆聽孩子?
.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前幾天看到 Shu Ting Chen與Eva Shi 2位專家(4/24 PM 5:02)**在網路上討論,受到很大的啟發,文章裡面提到:「台灣每天平均有34個兒童虐待的通報案。」,於是有人建議說要教育小孩說「不要」, 像是新聞當中七歲的那個小男孩在過程中明明一直強烈的表示不要了,但大人仍然不顧孩子的意願,沒有停止動作。
.
文章當中也提到一個更重要的觀點是:就算小孩學會說「不要」又有什麼用?大人真的會重視小孩的不要嗎?還是仍然會忽視小孩的不要、把小孩當成大人的延長?然後或許就因為這個忽視,像新聞當中,因為大人忽視孩童的疼痛,在90分鐘的訓練當中摔了27次,最後腦死。
.
這個令人難過的新聞,揭發了兩個重要的現象:
1.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如何的抵抗,都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時候,就會放棄抵抗了,因為再大聲地說不要,也只是浪費力氣。你可以想像那個孩子有多麼的無助。
2.大人是否把孩子當成「所有物」?前幾天我聽到 哇賽心理學 談到一個重要的現象,許多大人會不知不覺地把孩子當成是「所有物」,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會在公共場合羞辱小孩、違反小孩的意願把他拉走、甚至是動手處罰。
.
可是我們能不能夠,多一點溫柔,尊重孩子口中的「不要就是不要」。當我們不斷地在倡導身體自主權的時候,卻忘記了那個「不習慣尊重自主」的我們是「怎麼」被養成的?會不會在過往的日子裡面,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沒有被尊重?(就像前面那些大人逼你吃苦而不尊重你的感受的例子)。
.
記得黃致豪在節目*中說了一句讓我覺得很感動的話:「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來到我們的生命,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報恩,也不是為了報仇,而是為了離開。」(謝謝大家的提醒,我的確疏忽了性別的部分,在這邊把成為改成「爸爸」)
.
對呀,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許多家長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子,其實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長,還沒有適應孩子逐漸在長大、逐漸在和我們分離,可是當你從小就沒有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會面臨:
1.不尊重自己的需求,不會練習感覺自己的痛
2.不尊重別人的需求,無法同理別人
.
當然,教養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們更要練習時時刻刻覺察親子關係當中的情緒以及權力,想一想每一次的衝突互動裡,是不是是不是拿自己的權利去「輾壓」孩子那些沒有被看見的、受傷的情緒。
.
如果你小的時候就是那個沒有被尊重的孩子,那麼從現在開始,至少你可以練習尊重你心裡面的那個痛,在不要的時候開口說、在難過的時候允許自己留下眼淚,自己當自己心裡那一個溫柔的大人,練習拒絕、練習說不,練習把自己的需求當作一回事。
.
如果你現在也有小孩,在他們發脾氣、在他們說不要的時候,可以先試著蹲下來用他們的身高,去感受他們的感受,不要急著用你過往先入為主的觀點,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你會發現,從孩子眼睛裡面看出來的世界,跟我們並不相同,但也因為看到這個不同,你更可以對自己,也對孩子溫柔。
.
一起練習尊重,選擇溫柔。
#分享給你的新手爸媽朋友
#也分享給童年有逼迫經驗的朋友 #柔道 #腦死
*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b9458hf7mu0821a22nlcdd
**感謝提醒,是我疏忽沒附上出處,在這裏加上貼文原文,這篇文章寫得相當好大家可以點進來看!  https://reurl.cc/dV3aRg
——
#後記
也謝謝大家的留言和指教,對於這次用詞沒有注意、文章內容也沒有看清楚事件的始末,就引用,這是我的錯,身為一個學術工作者,更不該犯這樣的錯誤,我真的感覺到很抱歉。
.
除此之外,我也覺得是我太過疏忽,就算自己修過性別相關的課,還是很容易掉入性別刻板印象的陷阱,忽略了那日常生活當中,更會因為一些用詞而沒有注意到性別的平等。前陣子唸批判主義念到「語言即權力」,那時候還沒什麼感覺,現在才發現原來權力、不平等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用詞。
.
我針對文章做了一些修正,如果還有可以調整的部分,請不吝告訴我。
.
但比起這個我更開心的是,能夠有這些討論,所以我傾向把留言留著。我覺得大家都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除了及時認錯和修正之外,但更重要的是犯錯之後的溝通,謝謝幾位朋友願意在這裡開啟一個包容和溝通的空間,不只是讓兒童虐待這個議題本身,也讓性別議題能夠被看見。再次跟我沒有注意到的部分說聲抱歉,如果有我能夠做得更好的地方,我會再更加努力。
「習得無助感兒童」的推薦目錄:
習得無助感兒童 在 洛議不絕-學習未來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不起!你的孩子是特殊生
要一個家長,承認自己的孩子是特殊生,是怎麼樣的煎熬?
當自己從小到大,都是一路資優的身份上來,全家人都是那麼優秀的時候,特殊的孩子,又該如何自處?
「老師,我弟會在你的班喔!」
又接任導師的我,聽到學生這樣和我說。那是個很聰明優秀的孩子,除了總是佔據校排前幾名,還是班上的意見領袖,很受到同學們的重視與欣賞。
「沒問題啊!他也和你一樣這麼優秀吧!」
孩子露出了一個複雜的笑容。
如果不是因為哥哥這樣說,我大概無法想像他們是兩兄弟。
因為弟弟不僅時常忘記東西,難以遵守上課秩序,
身為導師,當面告誡弟弟的時候,我常覺得面前的這個孩子「有體無魂」。
【發現狀況,親師間如何溝通】
「這孩子有些狀況!」我在心裡生起這樣的念頭。但我並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告訴媽媽,而是持續觀察,也找了輔導老師討論。
但孩子的狀況就在臨界值上。說是特殊生,好像又沒有那麼明顯;但要說沒有狀況,又不能忽略每個任課老師的抱怨連連。
每次和爸媽溝通的時候,都感覺到爸媽是如此用心在孩子的教育上。
孩子有常規上的狀況,或是造成同學受傷,爸媽都會帶著孩子一一去道歉,告誡道理及規矩。
孩子定不下心念書,甚至於把孩子的課業全都念完,再慢慢教導孩子。
「老師,我的孩子真的不是壞。他雖然常常搗蛋,讓我們疲於奔命。但是到了晚上,他還是會來抱抱我們,和我們說晚安。這樣的孩子,你要怎麼說他是個壞孩子呢?」
雖然我心中很清楚,爸媽並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特殊生。但在我一年多的觀察下,孩子確實蠻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介入。
終於,我決定試著說服爸媽,讓孩子參加鑑定流程。
「小魚媽媽,因為對孩子來說,如果我們現在都看到他有這些狀況了,卻未有明確的處理,孩子將來進入高中,必須有更多生活自理能力的時候,恐怕會遭到更多的打擊,甚至可能會出現霸凌事件。所以為他申請鑑定,並不是要為他貼標籤,而是希望能夠為孩子爭取更多的資源。」
【要成為特殊生,繁複的鑑定流程】
特殊生的鑑定流程頗為繁瑣。首先,父母必須簽定同意鑑定書,還得帶孩子多次至兒童身心科進行檢查。學校老師的部分,除了導師必須填寫許多孩子的行為量表,特教組的老師還必須進行許多訪談,收集各任課老師與同學們的意見。
孩子本身也必須和心理師進行多次的諮商。最後再參加鑑定會議,決議身份是否通過。
當然也關乎到孩子的安置與升學,自然必須要有嚴謹的審核過程。
「老師,孩子這次的鑑定好像通過的機率不大,要不要
這對父母來說,恐怕是無比的煎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適合他的資源,另一方面,又多麼希望鑑定出來的結果,孩子並沒有什麼問題。
就這樣抱著忐忑的心情,我們來到了鑑定會議現場。
【特殊孩子所遭受的壓力,超過我們的想像】
當鑑定的教授說出「確認」那刻,我看著他們五味雜陳的表情,心中
「這個孩子到了國中才被鑑定出來特殊身份,想必之前應該吃了不少苦。」
想想孩子一直以來在學校的處境,不守規矩,愛玩,被認為是個調皮鬼。上課不認真抄筆記,不好好交作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責備過這個孩子,認為他懶惰、貪玩,連我也不例外。
在家裡,自律甚嚴的父母和哥哥,更是費盡心思要拉著這個孩子。有時甚至忍不住氣急敗壞,破口大罵:「為什麼哥哥那麼自動,你怎麼就是不行呢?」
走出會議室的我,看著小魚爸爸泛紅著眼眶,顫抖的雙手抱著小魚。嘴中一直說著「對不起,我錯怪你了。」
孩子眼神中流露著不捨,只吐出了一句:「對不起,我不是那麼好。」
看著情緒激動的父親,在一旁默默拭淚的母親。一年多來,我們為孩子的狀況想盡了方法,最終找出原來是閱讀與認知理解上的障礙。所以孩子說不出,大人們也疲於奔命。在那一刻,我們都得到了答案,也都能夠為孩子和彼此的關係,走出新的路。
正因為感同身受,翻騰的情緒再也抑止不住,讓我的視線也為之模糊。
在孩子的特殊身份確定後,更多的特教資源進駐。以往小魚在課堂上,根本無法理解同年紀程度的課程,但自從有適合他的內容後,小魚竟然在日記裡寫下:「我最近覺得很開心,因為上課的內容我都聽懂了。」
不僅如此,當孩子建立起信心後,在日常的表現行為上,例如寫功課、準備作業、幫忙家務上,竟然也積極了起來。
以往「習得無助感」籠罩的孩子,對所有的事都提不起勁。但現在,他的生活常規也在自我肯定下一步步地建立起來
「達文西,愛迪生背不出字母表,畢卡索不理解數字「7」,迪士尼不識字,所以致力於畫漫畫,阿加莎.克里斯蒂不會讀也不會寫,卻是世界著名的推理小說家。」------《心中的小星星》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面,但我們常常以均一的標準看待。像這樣沒法跟上步伐的孩子,常常受到許多的責難。
「特殊生」的標籤,有時不僅貼在孩子身上,更是家長不想面對的桎梏。但小魚的爸媽克服了這點,為小魚迎來了更適合他的道路。
看著總是連袂出席會議的爸媽,感受到他們對孩子滿滿的用心。
「老師,你真的是孩子的貴人。」
「我沒有做什麼,你們的關懷與包容,才是孩子這一生最幸福的事。」
#特殊生 #特殊教育 #特殊鑑定
習得無助感兒童 在 多糖教室 毛小孩教育訓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封給國家地理頻道「Dog: Impossible」節目負責人的公開信:
An open letter to the leadership team of Nat Geo Wild Dog Impossible:
Translate: Yu-Hwa Su 翻譯: 蘇昱華
Proof: Yen Ke 校對: 葛雁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imal Behavior Consultants (IAABC) applauds National Geographic’s mission to offer intelligent, relevant and captivating non-fiction entertainment. This is a crucial objective, especially as an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 and viewers largely relying on television for thei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師協會(IAABC)對於國家地理頻道致力於提供電視觀眾正確知識與科學內容表示讚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特別是對依賴電視得到這些知識的兒童與其他觀眾們來說。
However, your stated mission is in direct conflict with your show Dog: Impossible. In fact, the irresponsible treatment of the dogs and people on this show flies in the face of all best practices in animal training and behavior. Rather than promoting science and scientifically-proven methodology, Dog: Impossible sacrifices learning science for more dramatic television.
然而,貴頻道所提供的節目「Dog: Impossible」卻與貴頻道「提供正確的科學知識」的一貫立場衝突。節目中對犬隻以及飼主的不負責處理方式與應有的動物訓練及行為操作的準則相違背。「Dog: Impossible」並沒有提倡科學以及經科學驗證的方法,這節目犧牲了對科學的學習,轉而追求吸睛的電視節目效果。
Matt Beisner appears to have no credentials or education in training and behavior, yet he refers to himself as a behaviorist. His claim that “energy is the one language that every animal on the planet speaks” makes clear he is not one.
Matt Beisner並沒有動物訓練或行為學的相關學習經歷與證照,卻宣稱自己是一位行為學家。從他的主張:「能量是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會使用的共通語言」,便能明白他並不是行為學家。
His statement, “You don’t need tricks, you don’t need treats, you don’t need force,” shows just how unaware of his own actions he is. His misuse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leads viewers to believe they are learning demonstrated, safe and accepted strategies in helping their dogs. In fact, Mr. Beisner is forcing these dogs from start to finish of each episode. His own “tricks” are that of over-stressing dogs until they’re in a state referred to in psychology and science as “learned helplessness.”
他主張「你不需要技巧、零食、或蠻力 (去訓練狗)」,這顯示出他對於自己的所做所為一無所知。他對科學術語的濫用也會誤導觀眾,讓觀眾以為他們正在學習經證實有效而且安全可接受的方法來幫助狗狗。但這位訓練師在每一集節目上從頭到尾都是在逼迫這些狗,而他所擁有的「技巧」,就是讓狗進入過度緊迫的狀態,直到牠們進入心理學和科學上所指的「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狀態。
Learned helplessness occurs when a subject endures repeated aversive stimuli beyond their control. Originally thought to show a subject's acceptance of their powerlessness,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it’s been known instead to be the emotional “shutting down” of the subject. Anxiety, clinical depression, and related mental illnesses are common consequences of this technique in humans.
「習得無助」發生在動物沒有任何控制權,且重複地被施加嫌惡刺激的時候。最初,人們認為習得無助狀態意味著動物「接受」了自身無法改變、無能為力的情形,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人們認為這是動物情緒「關機(shutting down)」的表現。在人類身上,習得無助的常見結果包含焦慮、憂鬱症、以及相關的心理疾病。
Allow us to note some aspects of the trailer and his shows, but first, to point out a few well-documented and commonly understood aspects of dog behavior so that we may better make our points understood.
在我們解釋為何我們認為此節目的預告片與內容不適當之前,我們希望先闡述一些正確的犬隻行為常識,以便您能更理解我們的觀點。
Canine body language indicating stress and severe stress:
顯示出壓力以及嚴重緊迫的犬隻肢體語言:
Compressed bodies
Dry, raspy panting
Wide, open eyes with dilated pupils
Heavy drooling
“Whipping” head and body back, pushing off a handler in order to get away
Growling
Fighting
Biting
縮緊身體
急促的喘氣
睜大雙眼、散瞳
大量流口水
甩頭、用前爪推抱著狗的人以退後、試圖掙脫
低吼
打架
開咬
Eleven seconds into the trailer, Mr. Beisner rubs his hands together, smiling, and says, “This is going to be gnarly.” All professionals know from that statement what the series will spotlight: A poorly (if at all) educated non-professional pushing dogs way beyond therapeutic limits, in the name of “results.”
在預告片11秒的地方,Beisner先生搓手並笑著說「等一下會很精采喔」。所有專業人士都知道這句話代表這個節目的亮點將會是:一名缺乏適當教育的訓練師,逼迫狗到超過其能承受的極限,並把這樣的結果稱為是良好的改善。
Flooding, the term for inundating a subject with their fears, phobias and triggers, is ethically questionable at best, cruel and unnecessary, always. There's also a common danger of spontaneous recovery of the phobia. This is because flooding doesn't replace the fear-response with a different response, it just replaces it with no response. “No response” is simply suppression, not cure.
「洪水法」,指的是故意將動物置於恐慌或恐懼的觸發刺激情境,這樣的方法不道德、殘忍、而且沒必要。另外,恐懼的自發性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也是洪水法常見的風險,這是因為洪水法並沒有將害怕的反應重新制約成其他不同的情緒行為,它只是讓動物沒有反應。「沒有反應」只是壓抑,動物並沒有因此感到不害怕或恐慌。
Throughout the trailer dogs are flooded with aversive stimuli such as other dogs, people and equipment, something an ethical professional would not, and could not do per any answerable guidelines of animal training and behavior care.
在整個預告片中,狗狗被迫接受各種嫌惡刺激的洪水法訓練,例如其他狗、其他人類和物品,這是具有道德的專業訓練人員不會做的,任何負責任的動物訓練及行為照護準則也不會如此建議。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and counterconditioning, gradual exposure to the feared object, and replacement of a negative emotional association with a more pleasant one, are the recommended techniques used to treat such fear and aggression cases, per all legitimate veterinary, training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s.
系統性減敏與反制約,也就是逐步與少量的讓狗接觸其本來會害怕的事物,並且將引發的少量負面情緒與其非常喜愛的事物配對給予,是用來處理恐懼及攻擊案例的建議方法,也是每個好的獸醫師、訓練及行為機構會推薦的方法。
Beisner’s statement that “We know at the Zen Yard that dogs help other dogs come out of their shell and face their fear and get past their aggression” isn’t just scientifically unsupportable, his words ring hollow during the very scene playing while he says those words: Beisner restraining one dog, while his co-host pulls a leashed dog to the first in a completely unnatural gesture perhaps intended to either mimic natural dog greeting (it doesn’t) or to flood the heavily drooling dog who is unable to move or get away. The dogs end up in a fight. They have been set up to fail, and the outcome is inevitable.
Beisner宣稱「我們在Zen Yard(他的訓練中心)知道狗會去幫助其他狗融入外界、面對牠們的恐懼並且克服攻擊行為」,這句話不只是缺乏科學支持,在影片中他講出這句話時搭配的畫面,亦表現出他的說詞缺乏支持:Beisner限制了第一隻狗的行動,由節目的共同主持人以牽繩將另一隻狗以一個完全不自然的姿勢拉到第一隻狗身邊,他們可能是在試著模仿狗狗自然的社交打招呼行為(但並不是),或使用洪水法訓練那隻狂流口水(顯示牠很緊張)並且無法逃脫的狗。最終兩隻狗打起來,訓練師製造的這個情境,讓失敗的結果無可避免。
In the trailer, the assistant host, Stefanie DiOrio, states, “Nervousness can easily turn to fear which can lead to aggression.” This is an accurate statement, which is why it’s so confusing that the entire show would be predicated on pushing dogs to the very edge of survivable stress and into predictable aggression, doubling down on the issues that their owners are struggling with.
在預告片中,節目的共同主持人Stefanie DiOrio說「緊張不安很容易變成真正的恐懼,並且導致攻擊行為」,這句話是正確的,但也讓人更加困惑為何整個節目的走向都在將狗推向牠們所能承受壓力的極限、觸發根本可預測的攻擊行為、並使飼主所面對的問題加倍惡化。
We know that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behavior, from stressed and wildly aggressive to “calm” dogs, make for compelling TV. To an average pet owner it looks like these dogs are making huge improvements. All clients just want their dog to “Stop being aggressive.” However, we also know that behavior suppression is not the same as behavior modification, that a stressed and shut-down dog is a more dangerous animal than one who is actively showing aggression, and that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this kind of intervention is poor for both the client and their dog.
我們知道行為上戲劇性的變化,從一隻緊迫且兇猛攻擊的狗轉變成“冷靜”的狗,這個過程代表了高收視率,在不十分了解行為學的飼主眼中看來,這些狗狗似乎有巨大的進步。飼主都只是希望他們的狗「不要再有攻擊性」,然而我們也知道單純抑制攻擊行為的出現,並不是真正的行為改善技術。舉例來說一隻高壓力但看似沒有反應的狗,遠比一隻會表現出攻擊性的狗要危險許多 (譯註: 因為這樣的狗可能會沒有徵兆地開咬),因此這種抑制攻擊行為的訓練法,以長遠來看對飼主以及狗狗都是有害的。
It is also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like his predecessor, Mr Beisner’s assessment of cause for much of the issues he’s asked to address is simple, made especially clear in episode 4 where he not only saves a dog, he “saves a marriage:” Women are unable to effectively lead, must be stronger, must change their ways.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是Beisner先生,如同他在同一個頻道的前輩,西薩,對導致問題的原因評估也過於簡化,例如第四集中他聲稱他不只拯救了狗狗,他還「拯救了這段婚姻」,因為女主人無法有效的領導狗狗,因此她必須更堅強,必須改變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Misogyny, it seems, cures dog behavior problems. Real exploration and explanation regarding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round behaviors are ignored in favor of client blaming.
這段貶抑女性的解釋,看起來似乎能改善犬隻的行為問題,然而關於行為問題真正的前因後果卻被指責客戶所取代,並沒有真正的被探討與解釋。
The clients on the show represent thousands of clients throughout the US and beyond with whom we work every day, helping them to help their dogs. Far from being dogs “other people won’t work with,” the dogs on your show are exactly the clients and dogs that IAABC Certified Dog Behavior Consultants, as well as all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Behaviorists, Certified Applied Animal Behaviorists, and other certified behavior specialists see and successfully work with every day.
節目中所出現的客戶正代表了我們日常工作中所會幫助的人們與他們的狗,呈現的就是我們在美國跟其他國家的上千位客戶。節目中所出現的這些有著行為問題的狗絕對不是「其他訓練師都不想要處理的狗狗」,事實上這些客戶與狗正是IAABC認證的狗行為諮詢師、美國獸醫行為學家、認證的應用動物行為學家或是其他受認證的行為學專家,每天工作的日常。
We do so using the best practices of our field (see https://m.iaabc.org/about/ethics/), adopted by the leading behavior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s, without psychologically or physically harming the animals we work with.
我們在這個領域也使用最嚴謹的訓練師專業道德守則(英文版參見https://m.iaabc.org/about/ethics/,中文版參見https://reurl.cc/72eVkl),這個守則受領先的行為及訓練機構所採用,使訓練師與行為諮詢師在工作時,不對我們經手的動物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
The IAABC urges Nat Geo WILD to stop promoting this public miseducation. The tactics employed in the name of entertainment are unnecessarily harsh and potentially dangerous to the public, and they teach yet another generation of Nat Geo watchers absolutely incorrect and harmful practices.
IAABC呼籲國家地理頻道(Nat Geo WILD)停止傳播此系列誤導公眾的資訊。以娛樂包裝節目的策略對於觀眾是不必要的粗糙而且有潛在風險的,甚至是向頻道的年輕一代觀眾灌輸完全不正確且有害的做法。
It remains a mystery why your network is so intent on harming dogs. After years of Cesar Milan, to now bring in a man equally unskilled, who equates terrified, angry or entrapped dogs to his own addiction history is remarkable. Are we really satisfied conflating ego with compassion, self-foc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animal behavior? Is this the “science” your mission stands for?
我們仍然不知為何貴頻道這麼多年來如此堅持持續傷害狗的這些作為。在西薩 (Cesar Milan) 的節目播映多年之後,現在又引進一個同樣缺乏正確訓練技巧,以自身藥物成癮困擾歷史去錯誤的同理恐懼或憤怒的狗的人。我們能接受一個膨脹自我,而非真正擁有同情心、適當自我聚焦、了解動物行為的「專業人士」嗎?這就是貴節目所宣稱的「科學」立場嗎?
The damage Nat Geo is doing to dogs by choosing this type of programming is astounding. We can only assume that the producers are unaware of this, as it’s hard to imagine such harm and cruelty would be deliberate.
國家地理頻道選擇製作這類節目對於狗狗的傷害甚鉅,我們只能假定節目製作人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因為我們難以想像會有人故意去做這樣有害且殘忍的事情。
Would you show a reality program on heart surgery with a photogenic “self-taught” practitioner, simply stating the star was not a doctor before showing him mutilating a real patient?
想問貴節目是否會採用一個上鏡的“自學”外科醫生錄製心臟手術的實境節目,告知觀眾他並非真正的醫生,然後播放他對病患動刀的畫面?
I leave you with the clearest image of suffering and abuse from your trailer: the Aussie, stressed to the breaking point, thick ropes of drool streaming from its mouth, being choked by a slip lead to compensate for the host’s inability to even effectively muzzle a dog. This dog is at the point of collapse. This dog is being tortured, and that is not hysteria. That is an assessment by any educated measure.
作為結尾,我希望指出貴節目預告片中明確顯示出狗狗受苦或受虐的畫面:那隻澳洲牧羊犬已經瀕臨壓力的極限,您可以看到口水掛在其嘴邊 (大量口水為壓力徵兆),口罩因為沒有確實的配戴而滑脫,導致牠被勒到快要窒息,已在崩潰邊緣。具備專業與適當教育的人員指出,這隻狗因在節目上被虐待而情緒崩潰,並非其本身歇斯底里。
Please stop this cruel and dangerous programming. To do otherwise is to support that self-taught heart surgery and all the consequences it would bring; that this show is currently bringing to families struggling with their dogs.
Professionals refer to Cesar Milan’s influence on dog training as “job security” because so many dogs ruined or made far worse by his teachings are brought to us by well-intentioned, often weeping owners desperate for real help. Often it is too late.
請停止這系列殘酷且危險的節目。否則貴節目就等同於支持前面舉例的自學的心臟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一樣,這些危險的後果正由觀眾與他們的狗承擔。專業訓犬人士將西薩米蘭對訓犬的影響戲稱為「工作保障」,因為太多飼主使用了他教授的技巧後,狗狗的狀況變得更糟,而哭著迫切尋找真正的協助,此時通常都為時已晚。
We do not want more work due to this same phenomenon.
我們不想要因為這個節目帶來類似影響而接到更多工作。
We’d be happy to provide you with any education and resources you need to inform your producers about what would qualify as responsible, effective, safe and thoughtful work with the same “red zone” dogs you sell so well.
但我們很樂意提供貴頻道任何需要的教育與資源,讓您們的節目製作人對訓犬工作應有的品質有所理解,例如負責、有效、安全,並且理解到對於在節目中出現的這些「危險」犬隻,事實上有更合理的訓練方法。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謝謝您的閱讀與理解。
Marjie Alonso
Executive Director, IAABC
For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arjie Alonso
IAABC執行長
代表董事會發言
習得無助感兒童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別讓孩子從你身上習得「無助感」... 的推薦與評價
別讓孩子從你身上習得「無助感」 「有件事情很苦惱,孩子跌倒,另一半會講一些聽起來落井下石的話,然後兩父子就互相生對方的氣,實在讓人覺得很莫名 ... ... <看更多>
習得無助感兒童 在 小心評價小孩不當,可能會造成小孩的「習得無助感」!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避免「習得無助感」?1.當小孩「失敗」時,針對小孩的「努力不夠」去做評論。案例1:參加畫畫比賽沒得獎,對小孩說:下次我們再加油一點!2. ... <看更多>
習得無助感兒童 在 [資訊]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 看板prozac 的推薦與評價
資料來源:https://goo.gl/oRUSSZ
<<習得性無助:讓你一事無成的天使與魔鬼>>
因為相信痛苦一定會來到,選擇放棄採取行動,接受預期的痛苦結果,可概括「習得性無
助」之意涵。透過理解此概念,避免自己不小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漩渦裡!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王菲這句經典的歌詞,是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經典心理表現。
可能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體驗: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卻始終不能達到預
期的效果。因此,你們開始感到無力抵抗某種「影響命運的力量」。當你開始相信這種「
命運」,便會開始覺得虛無,不再樂觀,彷彿一切努力都是無益的。
如何對抗這種虛無的悲觀感?又或者,如何幫助身邊有這種習得性無助的人?這是我們今
天要討論的問題。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20 世紀 60 年代,Martin Seligman 經過動物實驗,提出了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模型:動
物在先前的經歷中,習得了「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覺,因此,當它們終於置身
於可自主的新環境中時,也已經放棄嘗試。一直在籠子裡被反復電擊的狗,多次實驗後,
只要電擊的信號音一響,即便實驗者在電擊前已經把籠門打開,狗也不會逃走。相反,它
會在電擊到來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
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一種被動
的消極行為。
表現在人的身上往往是,當一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
了「行為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
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孤獨中,你就會漸漸
認為孤獨才是人生的真實,從而更加放棄與他人交流。(推薦閱讀:讓自己更成熟的三個
願望:放棄完美,卻迎接完整)
習得性無助受環境的影響最大。
一方面,一些極端環境會催生習得性無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質,是習得性無助的
高發人群L們已經接受了「嘗試是無望的」這樣的暗示。一個典型的表現是,當他
們離開長期受關押、虐待的環境時,會因為無法面對任何事情(因為害怕可能的失敗),
而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適應期,無法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著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過度管教、過度溺愛的家庭都會
提高孩子習得性無助的機率。如果在上大學之前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做一頓簡單的飯
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經常說教、嚴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師),孩子在脫離家
庭環境後(比如上大學後、就業時)往往會倍感無助。
在習得性無助的影響下,很多人會尋找外部的因素作為責備的對象。比如,會把自己期中
考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沒有足夠的睡眠,或者是「老師是個混蛋」。他們也會責備自己,
認為自己很蠢。
習得性無助很容易導致抑鬱當一個人不再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覺得付出的
努力與最終的結果無關,那麼可能就會變得無助和無望。這裡的抑鬱,不僅僅指持續一段
時間的普通的抑鬱情緒,也包括更嚴重的抑鬱症狀。因此,習得性無助經常出現在對於抑
鬱症的臨床研究中。許多抑鬱症患者的表現是,當他們失敗時,就會產生極大的挫敗感,
放棄嘗試,產生「做什麼事都是無濟於事」的感覺。
總的來說,習得性無助理論具有三個重要因素:
-個人行為和結果之間的無關聯性,
-對「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會發生」、或「不希望的結果將會發生」的預期,
-不再做出任何行為以改變現狀的反應。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人,往往在歸因方式上存在問題。這是 1978 年,Seligman 和他的學生 Ab
ramson 和 Teasdale 進一步補充修正無助感理論得出的。
歸因是指,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過程,作出的解釋和推論。當個體經歷了失敗或挫折時
,會有不同的歸因風格:例如,失敗是由於內部的自身原因,還是外在環境造成的;導致
失敗的原因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導致失敗的原因是普遍的,還是個別的。(推薦閱
讀:【向輸過的人致敬】小球 莊鵑瑛:在這個時代,失敗是一種幸運)
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更傾向於採用這一解釋風格:將壞的結果歸因於內在的、普遍的、
穩定的特質。這三種角度被歸納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
了解以下這三個角度,也會幫助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內在(personal):他們容易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錯。會
降低個體自尊。
普遍(pervasive):他們認為問題不僅僅是問題本身,而是影響到生活中的每個方面
。這使得失敗的影響會泛化。
穩定(permanent):他們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使得失敗產生更長久的
消極影響。
這種歸因方式的一個典型情境是學業困難。那些成績不好的、無助的兒童更容易採取內在
的、普遍的、穩定的歸因(如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而這種能力是無法改變的),而非外
在的(某次考試比較難)、個別的(僅僅不擅長某科)、不穩定(這次沒有認真複習)的
歸因,他們報告了消極的感受,同時預期下次也會做的很糟糕,採取了無用的策略,並反
复思考無關的事情。一次失敗會讓他們覺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績則對他們不產生影
響。
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無助感理論又有了新發展,即無望感(hopelessness)。與無助
相比,無望感涉及到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反應。
我們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抱有一個信念,即「我們的
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掌握這其中的聯繫,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通過行為達成目標。」如
果這一信念遭到了破壞,我們就失去了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有用」、「自己希望
的結果不會發生」的預期,可能會使我們不再採取行動以改變這種情境。更糟糕的是,對
嘗試和努力的放棄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此外,人們不一定只會從自己的經歷中習得無助。這種情況被稱為,替代性無助。替代性
無助是指,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另一個人的行為得到的結果(如受到獎勵或懲罰)而進行替
代性學習,同樣的,人並不需要直接體驗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觀察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不可控事件、無助效應,也會產生習得性無助。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難的孩子,即使從未經
歷過戀情,也會有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得到圓滿的感情。
群體性無助是另外一種情況。Simkin、Lederer 與 Seligman 的研究曾發現,讓某個小群
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完成無法解答的問題,可以使整個小組產生無助感。接下來,如果讓他
們接受下一個任務,會發現他們被本來可以被輕易解決的問題難住了。所以有時,一群人
並不會幫你更好的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抱團無助。
<<如何對抗習得性無助?>>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並不建議隨意對號入座。如果曾經歷比較重大的創傷應激性事件,
或者擔心自己有抑鬱症,建議優先尋求專業診斷和幫助。
前面說到,危機可能會造成習得性無助,但也可能有好處。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
時,人們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這有點像,重大危機下,人被迫為了生存
激發出突破自己的潛能,不得不相信過去不相信的事。
根據研究者的報告,重新進行歸因訓練和認知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習得性無助。在心理諮詢
和治療的臨床領域,CBT(認知行為療法)也經常被用來治療抑鬱症和改善習得性無助狀
況。
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無助感,下面一些小建議可能會幫到你:
1.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即,我們是不是錯誤地提前將自己判了死刑?並將一時的困難誇
張成永久的困境?
2.不要輕易說「不可能」,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推薦閱讀:別設限自己的人生,你
將有無限可能)
3.先著眼於完成小的任務,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進步和成績後,及時用它們來激
勵自己,即使是慶祝自己每一個微小的勝利。切身體會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
本身就是一種鼓舞。研究者曾在監獄、收容所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當收容所裡的人連選
擇睡哪張床、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權利也沒有的時候,他們找工作、找房子的願望就會進一
步降低。而當他們在一些事情(哪怕是極小的事)上也能有選擇、擔負責任的時候,就能
夠逐漸完成更大的任務。
4.有時候,讓我們無助的,僅僅是無助本身。壓倒我們的,往往是一種抽象的感覺。當
我們滿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頭時,也許我們可以將它具體化一些,比如「我具體遇到
了什麼事情,讓我感覺很糟糕」,這樣,我們就可以問出下一句,「現在這個情況下,我
還可以做些什麼?」
對於習得性無助,我們應該勇敢地正視自己的內心,並且驕傲地戰勝它。除了死亡本身,
你的命運並非無法抵抗。偉大的詩人里爾克,曾在他的書《給青年詩人的 10 封信》中提
到:
「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內部走出來,並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走進。只因為有許多人,當
命運在身內生存時,他們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們也認不清有什麼從他們身內出現。」
習得性無助就是我們體內產生的命運,看清它,我們就能從中擺脫。
所以當悲哀發生時,不要沉溺於無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刻。這
些新事物會改變我們,從而改變我們未來會發生的事件。習得性無助可能真的會讓你的一
生一事無成,但擺脫它卻能讓你變成一個強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以上。
Reference
Seligman, ME, & Maier, S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
Peterson, C., Maier, SF, & Seligman, MEP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 a theo
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kin. DK, Lederer. JP& Seligman. MEP (1983).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groups.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21(6), 613–622.
Abramson.LY Seligman. MEP& Teasdale. J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
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47.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527423865.A.DF8.html
※ 編輯: littlewren (223.140.247.160), 05/27/2018 20:26: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