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 (電子書)》,李璐,時報出版 #每天碎念一本書
購買的機緣很單純,在粉專的互動通知偶然閃過李璐的名字,衝著一個讚的義氣加上非常難得,集滿所有推薦人都是自己喜歡的作家,這同步率 100% 的品味,一定要支持,哈哈。
書買下後緩慢地還著更久遠前的書債,放了兩、三個月。偶然翻開後,不得了,欲罷不能!優異的推薦專文與序詩都讓人更加期待。
看開頭仔細地寫薯餅蛋餅立刻曉得是自己喜歡的那種小說,文字控制的基本功以及在意沒有人在乎的事。
劇情推進的模式很像《達文西密碼》,只是裡頭引用的作者與作品全都是臺灣文學萬神殿中會豎起雕像的大人物,五年級這輩內向世代,自殺死去的三人。為了救回可能自殺的同學,試圖解開小說內的小說以及小說外的小說隱含的迷團,以及《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本體,在三次元中造成的立體感,可謂小說三重奏。
小說中讓人物死亡不用錢,所以對應的代價特別高昂。一處理不好,就像剖魚身劃破魚膽,全是苦味,讀者走不進去死亡的暗影中便覺得廉價不值。而作者的技術,就像一直踩地雷卻沒炸開。儘管出現了大量的死亡,卻不粗糙,從開頭就讓讀者在乎緊緊跟著,沿路追尋。
「追尋」在小說中雙重的關聯,文學的象徵與人物實際奔跑逼近的動機。混著推理類型搶救性命必須解開的謎團與觸及無法言喻,隱密的心事,多麼渴望抵達,卻不能夠。看著水晶球下雪,厚玻璃隔著,文學、創作、人心皆如此。一部遲到的,晚輩的,追尋的小說
儘管憑藉創作議論創作者的意圖是愚蠢的,但既然小說中沒有放棄善意之必要,我願意愚蠢猜測一次,會寫出「我想要讓社會變得好一點,起碼要對得起我未來的孩子」這句子呈現出來的創作者樣貌,起碼是個人非常期待未來能讀到更多作品的創作者!
為了個人私心,未來想要讀到更多,書買起來啦!拜託
#買啦買啦
#電子書封面好看
--
by 餵鹿吃書
義氣句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末有彩蛋 #得獎人已宣佈在留言處
你有沒有一些孩提時期的朋友,雖然事隔多年沒有聯繫,但和他相處的那段日子中,卻有許多回憶至今還銘記在心?
我想到了幼稚園時住在對面一位很愛芭比娃娃的玩伴,有一次父母臨時有事要出遠門不方便帶我和妹妹,於是我就住在她家幾天,至今我依然記得她媽媽給我們親手做漢堡和薯條的味道,還有和她一起窩在被窩中幫娃娃剪頭髮的夜晚。
小學時班上轉學過來的一位很豪邁很講義氣的牡羊座女生,外人眼中的她非常潑辣強勢,但我卻跟她處得最好。家裡是批發水果的她每天把最昂貴的水果帶來跟我分享的日子,至今我依然記得外表強悍的她在一次被家人誤解,而在我面前掉的淚。
在我國中上補習班的那段日子裡,經常和一位溫柔敦厚的女生為伍,她總是臉帶微笑,對我說的每個笑話都很捧場笑得咯咯咯,至今我依然記得她洗過澡後帶有淡淡花香的味道,還有和她一起坐在教室最後面一起討論哪個男生帥的時光。
一直期待在有生之年還能夠跟這些孩提時交的朋友重逢,但我認臉蛋比記名字更牢,所以看起來機會渺茫,除非委託超級星期天的阿亮幫我尋人。(阿亮:表示我不找人好多年了好嗎?)
/
三個月前聽到英國繪本大師Sam McBratney離開的消息心中感到很惋惜,這世上又少了一位教會全世界如何表達愛的人。在《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猜猜我有多愛你》中,他寫出世界上最動人的關於愛的句子──我愛你,從這裡一直到月亮,再繞回來,「I love you right up to the moon.我愛你,從這裡一路到天亮」親子間的愛,可以比天高。
時隔25年,他終於寫出這部經典繪本的續篇《你想和我做朋友嗎?》,遺憾的是在距離出版還有一個多星期,山姆爺爺卻驟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留給世人最後的禮物,是一個關於友情的故事。
那隻活潑可愛的小兔子終於長大了,踏出第一步交了新朋友,兩隻兔子從相逢到友誼萌芽的過程是如此美好⋯究竟它們能不能重逢呢?請在12/31前留言告訴阿秤你想像的結局,分享+標註你至今還有聯繫的老友,就有機會獲得繪本。
#阿秤分享好繪本 #上誼文化 #山姆爺爺暖心之作
義氣句子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時間」、「忙」、「不太懂」或假裝沉默都是一種暗示,不過對方可能沒有聽出來,也可能根本故意假裝聽不懂。面對這種死皮賴臉的糾纏,如果不採取強硬一點的措施,可能會一直都無法擺脫麻煩。
通常在一些比較重大或違背原則,或是可能會害自己惹上大麻煩的事情上,如果不想幫忙,就一定要鄭重的予以回絕,而且強硬不僅要表現在態度上,也需要顯示在每一句話的內容裡,拒絕的口氣一定要堅定、強烈,甚至可以帶一點批評的語氣,像是:
「這件事情你不能這樣處理。」
「不行,雖然我們是朋友,但這是原則問題。」
「這件事的風險太大,我不想蹚這個渾水。
「這件事我辦不到,你找別人幫忙吧。」
「對不起,你的要求太過分了,我無法做到。」
「這件事不是要不要幫你的問題,而是我根本無從幫起。」
上面幾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些麻煩的情況下,由於直接、簡單,往往能省下不少力。
取自《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
各位朋友,晚安:
有朋友提到,其實想拒絕,但不知道可以怎麼說。所以我想趕快先分享這篇文章,說不定看完就馬上可以用。
當面說,有時壓力太大,傳訊息、寫line,也不錯。但我說實話,不是這些句子難,是我們長久的慣性要調整很難。譬如說,我不知道各位朋友願不願意相信,有人拒絕他人請求的時候,手還會發抖?
「多時候無原則、無條件的幫助他人反而是在踐踏自尊」
這一點,我想多提醒自己幾遍,或許能讓自己有多些能量堅定。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常常問自己:我喜歡這樣幫忙人嗎?幫了人之後,我內在的能量是更飽滿,還是更匱乏?
慢慢來,還是有人一直調整不過來,給自己時間。畢竟長久的制約,一時半刻難改。給自己機會,十次裡面,講得出一次,就給自己肯定。
我們也得明白,話講得再難聽,再怎麼清楚拒絕,還是會有人不輕言放棄。很多時候我們要以行動回應,對方才能喊停。
祝願您,勇於拒絕,讓自己看得起自己!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59944437355171
……………………………………………………………
學會拒絕才不會拖垮人生
【文/ 周維麗】
有人會把「做好人」當成責任,而這個奇特的責任意識會促使他們在心理上認
定自己應該負全責,無論對方提出什麼要求、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他們都會選擇無條件接受,並且認為自己的名聲就建立在這份責任感上。在某些時候他們會很有自覺,而別人也會認定這些人說到做到,可是這種樂善好施往往讓人力不從心。
很多知名的NBA球員都擁有一張千萬美元的大合約,即便是一些板凳球員每
年也能拿到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的薪資。這麼多錢對於一般人來說,根本是天文數字,已經足夠生活,但諷刺的是,多半NBA球員在退役後面臨破產,大家甚至都無法想像,這麼多的錢究竟去了哪裡?
上夜店、買豪宅名車及各種奢侈品、投資等等,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很致命,那就是有些人對朋友過度的重義氣與大方。尤其有些NBA球員來自貧民窟,欠缺理財知識,對朋友幾乎有求必應,揮霍無度的結果,再多資產最終也是一場空。
很多人會將「有求必應」當作重要的人格表現,大度、心軟、富有同情心是他們的標準配備。這些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渴望擴大自己的交友圈,總是希望與更多人交朋友,處處避免被排擠在外,因此無論什麼樣的人找上門提出要求,他們都來者不拒。
由於不希望有人受到傷害,或是因為某一件事而破壞彼此之間的和諧關係,他們多數時候都在扮演大善人的角色,一旦有人求助,就會表現出義氣風範。雖然分享是有必要的,但並不是就應該無條件接受他人的剝削,很多時候無原則、無條件的幫助他人反而是在踐踏自尊,因為這是在肆意的增加自己的負擔。
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擺脫麻煩,他們對於親友接二連三的請託,甚至是一些無理的要求早就感到無比厭煩,但問題在於他們並不想把關係弄得太糟糕,或是礙於情面不好意思直接開口拒絕。有時候他們會給出一些暗示,像是委婉的推託:「我有時間的話就幫你看看」、「我現在有點忙」、「你說的這些東西我也不太懂」,一些人則是乾脆保持沉默。
「沒時間」、「忙」、「不太懂」或假裝沉默都是一種暗示,不過對方可能沒有聽出來,也可能根本故意假裝聽不懂。面對這種死皮賴臉的糾纏,如果不採取強硬一點的措施,可能會一直都無法擺脫麻煩。
通常在一些比較重大或違背原則,或是可能會害自己惹上大麻煩的事情上,如果不想幫忙,就一定要鄭重的予以回絕,而且強硬不僅要表現在態度上,也需要顯示在每一句話的內容裡,拒絕的口氣一定要堅定、強烈,甚至可以帶一點批評的語氣,像是:
「這件事情你不能這樣處理。」
「不行,雖然我們是朋友,但這是原則問題。」
「這件事的風險太大,我不想蹚這個渾水。
「這件事我辦不到,你找別人幫忙吧。」
「對不起,你的要求太過分了,我無法做到。」
「這件事不是要不要幫你的問題,而是我根本無從幫起。」
上面幾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些麻煩的情況下,由於直接、簡單,往往能省下不少力。
此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也經常讓人頭痛,在面對這些瑣事的時候,拒絕的壓力可能更大。比如有鄰居是單身漢,不懂得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連基本的生活用品也不齊全,經常上門來借糖、借鹽、借鍋子,次數一多難免讓人不想再借。又比如有同事總是在上班時間跑來請求幫忙,一下子要幫他整理表格,一下子又要幫他做會議記錄,一下子檔案列印出問題,即便這些原本都是簡單的事,但是接二連三的小事就會打亂自己的工作節奏。
無論是對發出請求的人還是接收資訊的人來說,以上這些都不過是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容易積少成多,如果不能以堅定態度痛快拒絕,小事情也會沒完沒了。
為了杜絕無休止的糾纏,我們必須學會快刀斬亂麻,直接打醒對方:「這個月我已經幫你第三次了,你不能每次做不完就找我幫忙,這次是我最後一次幫你了」、「這些事情並不難,你完全可以自己解決」、「如果我有時間,幫你一下還可以,但是現在我真的沒空」。
對於那些樂善好施的人來說,需要明白三點:第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財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為別人考慮;第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任何幫助他人的行為,都必須建立在能力所及且不會影響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基礎上;第三,伸出援手是有限度的,不要滿足他人無止境的要求,以免讓對方對自己產生過度依賴的心理。要知道,毫無原則的幫助別人,只會給自己招致更多的麻煩。
.
以上文字取自
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博客來:https://pse.is/V645C
誠品:https://eslite.me/REZ5Q
金石堂:https://pse.is/VE5DZ
Momo:https://pse.is/UKLQ8
@發光體文化 Luminous Public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uminouspublication
.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9/6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厭世媽咪日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0966672649379/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