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爭論 15 年的殺警案】
2002 年,台中豐原的十三姨 KTV ,警察與歹徒近距離駁火,一名歹徒與一名員警死亡,之後包廂內的鄭性澤被逮捕,偵查、審判後被判死刑,關進看守所等待執行。
14 年,鄭性澤走出看守所大門。隔年,台中高分院宣判鄭性澤無罪。
當初的駁火、偵查乃至於審判發生了什麼事,死刑與無罪之間又有多少距離?
-
🚄KTV疑案
2002 年,羅武雄約了一群人在台中「十三姨 KTV」飲酒作樂,裡面包含鄭性澤。
或許是到了興頭上,羅武雄舉槍對天花板與酒瓶開槍,隨後遭到警察制止,但因制止不成雙方展開槍戰,一陣混亂中鄭性澤小腿被射傷,最後員警蘇憲丕與羅武雄死亡,鄭性澤則被當成嫌疑犯逮捕。
當時媒體一陣譁然,在真實狀況尚不明朗時,許多媒體報導就認為鄭性澤是兇手、手段兇殘等。同年一審判決出爐,鄭性澤被判死刑。
2006 年,鄭性澤被判處死刑定讞,從此待在看守所等待執行死刑。
-
🚄救援開始
2011 年,作家張娟芬開始關注本案,並經冤獄平反協會與廢死聯盟組織救援團隊,一連串對證據的疑問再次被掀起。
本案其實有著諸多的疑點,比如槍枝都沒有鄭性澤的指紋、現場被警方破壞、用火藥殘跡判斷兇手的方法有問題等等,這都屬於科學證據的範疇,但其實在這些「科學」證據之外,還有一個很不科學但大家卻很相信的證據,那就是鄭性澤有「自白」犯罪。
自白可信嗎?鄭性澤都自白了還有什麼問題?
問題就在這個自白是被迫做出來的,除了左腳有槍戰時的傷之外,依照救援團隊的資料顯示,鄭性澤還有左眼內瘀血、右眼浮腫、右大腿外側瘀青等傷勢,鄭性澤本人也自述陰莖及左手大拇指遭電擊。
然後呢?最後究竟是發生什麼事才讓他出來?
明天告訴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羅武雄 在 高鈺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鈺婷chill顯智】12/19:專訪鄭性澤
今天的節目,我們要來專訪阿澤。
2002年,鄭性澤被控告在與羅武雄等六男一女在臺中縣豐原市的KTV滋事,警方闖入,鄭性澤被指控槍殺前來的蘇姓員警,而被判處死刑。但審理過程中,包括監察院及法界都認定本愛審理過程與證據存在重大瑕疵,這根本是一起冤案。
經過辯護律師邱顯智等人及社會各界的奔走,鄭性澤被關押14年後,終於在2016年因為法院開啟再審程序而被釋放,更在2017年,由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改判無罪確定。
14年在牢裡的青春,外人難以想像;平反出獄後的日子,阿澤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今天要和阿澤與他的律師顯智一起來聊聊。
羅武雄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被國家偷走 16 年的人生】
3 年前的今天,「十三姨 KTV 殺人案」被告鄭性澤,在死刑定讞十幾年後,第一次為自己出庭辯白,這天,是他失去自由的第 5210 天。
-
🏛鄭性澤開槍殺警?
2002 年,鄭性澤與羅武雄等人在台中「十三姨 KTV」唱歌,其中羅武雄帶有手槍,其中幾把槍給鄭性澤保管。後來,羅武雄喝醉,又不滿 KTV 服務人員態度,就對著天花板開槍,KTV 服務人員於是報警。
警察趕到現場後,一名員警蘇憲丕衝入包廂,雙方人馬爆發槍戰,而羅武雄與蘇憲丕皆於槍戰中死亡,鄭性澤則被指控涉嫌殺害員警蘇憲丕。
案件纏訟多年,2006 年,最高法院駁回上訴,鄭性澤死刑定讞。
2016 年,高檢署台中分署向高等法院台中分院聲請再審,主張鄭性澤應該受到無罪判決,為鄭性澤的平反露出一絲曙光。4 月 12 日,法院為了審理再審的聲請,傳喚鄭性澤出庭,這是鄭性澤死刑定讞十年後,第一次出庭,也是鄭性澤被羈押的第 5210 天。
5 月 3 日,法院裁定暫時停止鄭性澤死刑的執行,檢察官於是開立釋票釋放鄭性澤。這一天,是鄭性澤被羈押第 5233 天,從 33 歲到 48 歲,終於重獲自由。
2017 年 10 月 26 日,高等法院判決鄭性澤無罪,十幾年的冤案終於獲得平反。
-
🏛諸多疑點指向「無罪」的可能?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如果發現確定判決有錯,有兩個機制可以去補救,分別是「非常上訴」和「再審」。
「非常上訴」是針對「法律適用錯誤」的糾錯機制,也就是法院適用法律有沒有錯誤,是為了讓司法可以統一解釋法令,以及保障人權;而「再審」則是針對「原判決認定的事實和證據有或可能造成重大錯誤」的糾錯機制,也就是鄭性澤案的情況。
本案能夠開啟再審是因為法院認定的事實和證據有諸多疑點和瑕疵,像是「案發現場被移動」的問題,擊斃蘇憲丕的子彈、火藥殘留的誤判、屍體和兇槍的擺放等;以及法院最初判決,認為員警蘇憲丕身上的兩槍由不同方位擊發,一槍是由羅武雄方向擊出,另一槍則是從鄭性澤方向,但是再審提出的彈道數據,推翻這個說法;「自白任意性」也受到很大的質疑,因為鄭性澤和證人皆主張有遭警「刑求逼供」。
如果經過詳細調查,證據仍然無法證明被告有罪時,就應該做對被告有利的解釋,也就是所謂的「罪疑唯輕原則」,遺憾的是,死刑定讞,偷走了鄭性澤 16 年的的自由。
國家與惡的距離,有多接近?
縱使這樁冤案最後得到平反與賠償,但是鄭性澤在這段過程,如何被冠上「鄭性澤就是殺人兇手」的標籤而含冤,又如何因為死刑定讞感到法律救濟已窮途而沉冤,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但鄭性澤是幸運的,還有社會動員和關注,讓他能夠平反。還能夠在重返社會時,有一間人文主題書店雇用他為員工。
或許我們能做的就是思考,這些冤案的受害者,他們在學習怎麼回歸社會當一個人時,我們又是怎麼看待和接納他們。
-
#法律白話文運動
#法律歷史上的今天
#鄭性澤 #冤案 #法律 #死刑
羅武雄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