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佩服尤瑪‧達陸的努力,沒有她的努力,很多原住民的織品文化將再野看不到!
-----------------------
1963年出生於苗栗縣泰安鄉的尤瑪,大學畢業後,順著家人的期許,進入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博物組編織工藝館。為充實知能,受教於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師承柳秋色、馬芬妹、蔡玉珊的梭織技術;後來求教於專精緙絲、國家工藝獎得主黃蘭葉。她一副上班族模樣,腳踩高跟鞋、身著長窄裙,天真的對黃蘭葉說:「老師,我想學。」黃蘭葉看了她兩眼,「那妳回去換短褲、換拖鞋再來。」第一次坐上織機,黃蘭葉只是口頭交代交代,就把尤瑪扔在織機上,估計她撐不了幾日。尤瑪緊挨著織機,賣力地織出一條魚。過了一個月,黃蘭葉正了臉色,教導尤瑪緙絲技法,同時打開了她對織品美感的學習經驗。
讓傳統物件成為活教材
1992 年,六個泰雅族年輕人從城市回到大安部落,商計做一些跟自己的文化接續的事,尤瑪是其中唯一的女性,那年她29歲,離開公職,母親非常反對,不准任何人接濟她或提供任何資源。部落裡只有70幾歲的外婆姬娃絲支持她。祖孫倆相依偎,白天在園子裡摘敏豆,晚上傳授織布技術。而真正擁有全面性染織技藝的是90歲姨婆阿慕依。只是,她的視力消退了,聽覺變差了,「光一個很簡單的平織,就教了兩個月。」老了,忘記了,要重新把技藝找回來,是一個大問題。
對於外婆而言,學習傳統泰雅染織應以苧麻為素材,以天然植物為染料,從取材染色到織作,完全遵循古法。1993 年2月,尤瑪來到霧峰的農業試驗所,了解臺灣苧麻保種的情形,經過兩年,才在新竹縣五峰鄉高峰部落,找到一片隨風搖曳的原生種苧麻園。經過多次聯繫,原來老主人是嫁為賽夏媳婦的泰雅人,當知道有人需要苧麻根時,欣然同意。老人家年已八十,早已無法織布,當最後一次收成時,她說:「我走了,這個東西妳要答應我,要留下來。」老人家把苧麻的苗交給尤瑪,並教授種植方法,期盼能傳下去。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編織工藝館」的推薦目錄:
編織工藝館 在 生命中充滿無限可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中市地方文化館歡慶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臺灣民俗文物館:5月16、17日推出「民俗‧古厝尋寶樂」活動,17日當天憑文化部518導覽手冊享免費參觀唷!
臺灣傳統版印特藏室:5月16日推出「藝玩多寶格‧印出新潮古早味」4場次體驗活動,17日辦理「走讀雙十流域‧玩味百年時光」小旅行,17日現場打卡或分享518活動訊息即贈文創品或精美版畫!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官版:5月17日規劃「歡慶博物館日‧印出心幸福」2場次體驗活動,當天於現場打卡或分享518活動訊息贈送紀念紙膠帶唷!
豐原漆藝館:5月16、17日規劃「留下霎那間的永恆」及「來豐原玩漆‧漆藝柑仔店有打折哩」,邀請大家一起前往製作時光寶盒、體驗漆藝課程,現場更準備愛漆快照區,讓民眾現拍現做。
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5月17日規劃「517博物館驚艷~YA」系列活動,推出藍草鎚拓染手帕手作體驗、藍染創意市集及臺灣山海經藍染服裝秀等精彩活動,此外,16、17日兩天至葫蘆墩文化中心參觀並打卡者,可兌換小葫趣貼紙哦!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美術家資料館:5月16、17日於港區藝術中心可欣賞「竹籬笆畫室的春天─林之助與臺灣省膠彩畫協會」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膠彩藝術特展II,至港區藝術中心合作社消費享95折優惠,參觀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亦贈小禮物一份!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清水中社遺址:5月16、17日有「早安‧臺中」展覽及臺中市鰲峰人文發展協會的志工導覽作品。
編織工藝館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讓台灣全球化,絕對不是盲目地崇洋媚外,而是要彰顯在地的文化價值,讓全世界看到。
-----------
「大家都說巴黎時尚最好。巴黎設計師來到『野桐工坊』卻說,你用巴黎那套,做得再好也不會超過我。」尤瑪.達陸創辦「野桐工坊」十餘年來,巴黎、英國、瑞典和義大利設計師都曾來訪,看中它的稀有、特殊,「為什麼我們卻要捨近求遠?」
廿多年前,尤瑪重返苗栗象鼻部落,跟著外婆和姨婆學習泰雅傳統染織,並從親身種植苧麻開啟復原泰雅染織的新頁。十餘年來,尤瑪率領「野桐工坊」的織女們復原並重製泰雅傳統服飾,已成為文創品牌。最近五、六年,尤瑪更擴及「色.舞.繞」這個理念共享的平台。以「森林之心─色.舞.繞時裝秀」為名,在雪霸國家公園舉辦過四屆森林服裝秀。
打著「色.舞.繞」旗幟,尤瑪吸引各原住民族在深山裡舉辦時尚秀。尤瑪說:「時尚是個好工具。」這是讓原住民孩子從現代進入傳統的法門。「這不只是時裝秀,而是一個運動」。
同樣是為了吸引年輕人才,尤瑪最近選擇的卻是「下山」。因她旗下已吸收一批受過各種專業教育的全職員工,但這些年輕人成長於都市,不耐長期待在山林裡,他們往往「一休假下山,就不回來了。」
為了轉型成社會企業,尤瑪除了部落基地,另計畫在豐原設編織工藝館、織布教室。並將在台中營造小型藝廊,以「前店後場」概念傳達文化理念、發展「體驗經濟」。希望將開口面向都市的大眾,同時將都市的菁英能量引進部落。
「得把新血打進老的筋骨裡才有活路。」尤瑪強調,如果她所做的只能成為文獻,「等於過去所做的都白費了」。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編織工藝館 在 纖維學院、編織工藝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大里兒藝館因經營不善成蚊子館,市府為讓閒置空間再利用,在立委何欣純向中央爭取經費下,改造成纖維工藝博物館,並在去年十月十七日啟用,成為台中首座市立博物館,昨天是 ... ... <看更多>
編織工藝館 在 纖維學院、編織工藝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大里兒藝館因經營不善成蚊子館,市府為讓閒置空間再利用,在立委何欣純向中央爭取經費下,改造成纖維工藝博物館,並在去年十月十七日啟用,成為台中首座市立博物館,昨天是 ... ... <看更多>
編織工藝館 在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編織工藝 是最貼近人類生活美學的具體呈現,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的「纖維好好玩」系列活動,將日常生活唾手可得的天然纖維素材,透過慧眼觀察、匠心巧作,在系列的活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