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才有FU
#我的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
.
《#神通情人夢》:也許你已經觸動她了。
.
工程師麥勒買了台電腦「艾加」管理他的混亂生活,一場意外,讓艾加產生意識,能夠自行思考。麥勒樓上搬來一位新鄰居瑪蓮,瑪蓮是樂團裡的大提琴手,某天,瑪蓮演奏的音樂吸引了艾加注意,樓上樓下,攜手合奏古典混搭現代電子樂的曲目。瑪蓮以為麥勒是演奏者,對他有了好感。麥勒沒有告知真相,繼續跟瑪蓮交往。然而艾加對愛情充滿想像,它開始嫉妒與怨恨麥勒「搶走」瑪蓮,決定報復......
.
當電腦擁有人工智慧,它能夠發展出情感嗎?人類有可能愛上電腦嗎?無所不知的電腦和人類爭奪同一個女孩的愛情,哪一個能夠勝出?
.
《神通情人夢》是我的愛片,錄影帶、DVD 已經看過 N 次,#但在戲院看片感受就是不一樣,跟著觀眾們一起驚呼一起大笑,讓電影的好看度加分不少;大銀幕看見人與電腦合奏一曲的經典畫面,或是聽著「Love is Love」、「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等經典插曲,瞬間熱淚盈匡,淚水差點掉下來。最最最讚的是,金馬影展的翻譯超用心(大感謝),每一首歌的歌詞都有翻譯出來,《神通情人夢》的歌曲是為電影量身打造,歌詞都有意義,印象中,錄影帶版本並沒有翻譯歌詞,這讓我對《神通情人夢》的喜愛度又往上加了許多分數!
.
《神通情人夢》當年(1984 年)上映時,票房有點慘,美國當地票房收入不足三百萬美元,年度賣座只排到第 142 名,電影在 IMDB 的評分不算高,只有 6.5 分,可能觀眾覺得這個故事很俗套很芭樂吧?
.
對我來說,《神通情人夢》的科技感跟當代生活非常貼近,不是太過天馬行空的「幻想」。電腦控制所有家電用品、麥勒的生活因為電腦而便利,也因為電腦而處處受限,例如無所不在的攝影機、監聽系統、信用卡監控等,通通神準預言日後人類與電腦的關係(珊卓布拉克主演的科技驚悚片《網路上身》要到 1995 年才出現)。
.
另外,艾加(電腦)跟男主角麥勒翻臉時,大紅燈光的場景(紅色代表警戒與暴力),看來是跟《2001 太空漫遊》借鏡;艾加做的夢(艾加的夢境巧妙融入女主角瑪蓮和麥勒的夢想,訴說這三個角色之間的羈絆)、追求愛情與確認感受的設定,像是浪漫版的《銀翼殺手》(1982年),回應人工智慧「能否」談感情/「是否」有感情的大哉問;艾加想要被觸摸的渴望,跟日後《雲端情人》和《銀翼殺手 2049》探討的主題,極為相近;《神通情人夢》尾聲,艾加侵入(控制)全世界機械(網路)一幕,則是《魔鬼終結者》天網的「俏皮版」重現(《神通情人夢》和《魔鬼終結者》都是 1984 年的作品,但票房與評價卻是天差地別)。
.
這次重溫《神通情人夢》,有幾個部分特別有感。
.
其一,艾加很想談愛,很希望能觸碰瑪蓮(嫉妒麥勒可以跟瑪蓮有親密互動),當它對麥勒說:「我好想觸碰(touch)她(瑪蓮)啊。」麥勒回應:「也許你已經觸動(touch)她了。」人與人談感情,除了肉體的接觸外,心靈的觸摸同等重要,「不懂愛」的艾加以為自己得跟麥勒(人類)一樣,觸摸到瑪蓮的肉體才叫做愛,殊不知,#它創作的音樂老早打動了瑪蓮的心(精神層面的愛)。
.
其二,艾加與麥勒與瑪蓮的關係,其實就是經典劇作《大鼻子情聖》的變形,只是把大鼻子西哈諾換成了艾加,處於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困境。
.
其三,瑪蓮心愛的大提琴被電梯門夾壞,她因此沮喪不已,瑪蓮向樂團男友哭訴這件事,男友只在乎演奏會不會開天窗?誰要來取代瑪蓮的大提琴位置等等。瑪蓮跟麥勒提起大提琴損毀一事,麥勒則說大提琴「只是一塊木頭,演奏者才是主導一切的人」。無論是樂團男友或麥勒,他們都認定大提琴只是「工具」。但對瑪蓮來說,大提琴不只是工具,它是瑪蓮投注情感的「對象」,雖然是「無生命」的物體,卻因為瑪蓮的在乎與在意而有了「生命」。
.
以前看《神通情人夢》,從來沒注意(在意)到「大提琴」這個角色,這次重溫才發現「大提琴」的重要性。它一方面指出劇中兩位追求瑪蓮的男性,其實都不太懂得瑪蓮的心,而且都有點自私。反而是「無生命」的物體,例如電腦或大提琴,才是真正的無私且能夠「撫慰」到瑪蓮的心房。一方面也訴說瑪蓮的愛並不侷限在「人」,當她發現艾加才是創作出讓她心動的音樂的「作者」時,臉上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一如她為心愛的大提琴落淚)。想來,瑪蓮如果是生在《雲端情人》時代,我覺得她不會排斥跟人工智慧談感情。
.
其四,艾加不懂愛情,不斷向麥勒請教,經過反思,得出「愛是給予,不是奪取」的答案,選擇退出,不再干擾麥勒和瑪蓮的愛情,放手讓愛人追求屬於她的幸福(而不是玉石俱焚的悲劇)。至於麥勒,當他終於決定要跟瑪蓮道出隱瞞的「秘密」時,麥勒先問瑪蓮:「為什麼是我?」好像要得到女方的肯定,他才有坦承真相並繼續追求女方的勇氣。其實這次重看《神通情人夢》,我對麥勒的愛情分數是下修的,覺得他的自卑與膽小,完全敗給直率誠摯的艾加啊!
.
其五,有沒有人想過:艾加的性別為何?單從聲音判斷,我覺得很中性,不像《雲端情人》會有明確的男性與女性的聲線。雖然可能是我多想,但《神通情人夢》之於我,有著鬆動(模糊)性別界線的意義,讓艾加跟瑪蓮、艾加跟麥勒的愛情(對,我也覺得艾加同樣愛著麥勒),不再侷限於傳統"同性/異性"戀情之中,而是超越性別,闡述更為廣闊的愛情可能性。
.
其六,年輕的 Virginia Madsen ,實在是美得讓人屏息,那雙靈氣的大眼睛,太亮眼太搶戲了!
.
最後,《神通情人夢》在金馬奇幻影展還有場次,#不要錯過在大銀幕觀賞的機會:https://reurl.cc/5oQOd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希斯萊傑的小丑真的無法超越嗎?IMDb第4名神片為什麼那麼神? 🔥蝙蝠俠、哈維丹特、阿福、小丑5大金句解析!Why So Serious還不是最強的? 🔥《黑暗騎士三部曲》註冊即可在 #friDay影音上免費看:http://bit.ly/joker19 序號:joker19 最近最熱門的電影,...
網 路上 身 imdb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生小棋王》:請讓他繼續當個溫柔的孩子。
.
「你有一副好心腸,這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
七歲的喬許展現過人的西洋棋能力,他在父母親以及多位老師的教導與陪伴下,一步步邁向棋王之路...
.
《天生小棋王》是 1993 年的作品,當年上映時,獲得約八百萬美元票房收入,年度票房只排上第 139 名。電影台曾經播過本片,但我都只看過片段,沒能好好看完。這兩天發現 Netflix 有片可看,找了時間補上,非常喜歡。有些電影就是如此,名氣不大,像顆蒙塵的寶石,乍看不起眼,只要擦拭掉上頭的塵埃,便能看見其閃爍的耀眼光芒。
.
《天生小棋王》的英文片名叫做《Innocent Moves》(天真的舉動), IMDB 上的片名又改成《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尋找巴比費雪),巴比費雪是美國的知名棋士,從小便展現過人棋藝,他於 1972 年打敗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俄羅斯棋王鮑里斯·斯帕斯基,成為首位世界西洋棋冠軍的美國棋士。然而,費雪飽受盛名所累,選擇消失於鎂光燈下。直到九〇年代復出,又因為政治問題而流亡日本,最終病逝於冰島。據說《#后翼棄兵》的女主角原型,即是以巴比費雪的生平為靈感。
.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片名點出費雪失蹤多年,棋界都在期待(尋找)下一個巴比費雪的出現,對於棋路有著敏捷思緒的喬許,橫空出世,令他的父母親和師長為之驚歎,他們花費許多時間栽培喬許,卻也陷入兩難局面,為了讓喬許成為頂尖棋士,是否該要剝奪他的童年,讓他無時不刻都沈浸在棋盤賽中,排除掉其他休閒活動?為了贏得棋賽,是否要嚴厲指責孩子犯下的每個過錯?要讓他們理解成為冠軍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喪失對「玩棋」的熱情?必須將棋賽視為一場又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即便贏得冠軍也不能鬆懈,要隨時備戰,不讓自己跌下冠軍寶座?
.
《Searching for Bobby Fischer》片名既有尋找下一個巴比費雪的意義,也像是一個問句:為何巴比費雪會失蹤多年?成為像巴比費雪般的孤獨、驕傲、蔑視他人的棋士,是邁向顛峰的唯一方法嗎?
.
「爸,也許我們應該放棄這次的州決賽。」喬許。
「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們一定會參加的啊,我們努力這麼久才進入決賽。」父親。
「如果我贏了,大家會說”他贏是理所當然的啊,因為他積分最高”。如果我輸了...」
「你不會輸的,喬許。」
「萬一我輸了呢?」
「不會的!」
「我怕我會的。」
「喬許,他們怕你,他們怕死你了,你趕快睡吧。」
「也許不要當最厲害的那個人比較好,#那麼即使你輸了也沒什麼關係。」
.
《天生小棋王》批判喬許的父親和導師們都在連戰皆捷的勝利中迷失了自我,師長們將個人的期望全部加諸在喬許的身上,想要把喬許打造成他們心目中的模樣,剝奪喬許熱愛西洋棋的初衷,也讓他陷入無止盡地追求勝利的空虛和寂寥感。
.
《天生小棋王》書寫喬許的成長,原本只是熱愛西洋棋的孩子,為能滿足師長們的期待而壓抑情感,經過低潮期與反省,慢慢找回自我的聲音,重新(心)出發。電影裡,喬許有兩個西洋棋導師,一個是來自街頭的文尼(Vinnie),一個是學院派的棋士布魯斯(Bruce)。兩個導師互看對方不順眼,指責對方的教學方法有誤。喬許不同於他的師長們,在他眼中,街頭與學院完全平等(沒有高下之分),他將兩位老師的教導融為一體(懂得攻也懂得守),找出(創造)屬於自己的路。
.
想來,喬許是個幸運的孩子,不單是擁有老天爺賞飯吃的過人天份,更有來自旁人的協助與關愛,才讓他得以穩健地走在西洋棋路上,並且發光發熱。喬許也是個感性且體貼的孩子,總是帶著一份純真、不帶仇恨與偏見的眼光看世界,總是願意給予孤單的孩子與大人們,一個最溫暖的擁抱。
.
《天生小棋王》有熱血勵志的一面,也有對生活與教育的反思。本片的演員群戲整齊的不得了,演員皆是一時之選,飾演父親的是 Joe Mantegna、母親是 Joan Allen (我好愛母親這個角色,非常尊重兒子的選擇,而且不讓他被外界扭曲的眼光所傷)、喬許的西洋棋導演分別是 Ben Kingsley 和 Laurence Fishburne、喬許在校內的班導是 Laura Linney 等,每個人都有適切且精湛的表現。至於飾演喬許的 Max Pomeranc ,演技自然生動,溫和羞怯又充滿靈性的大眼睛,讓我看完電影當下馬上圈粉,上網查了一下 Max Pomeranc 的資料,發現他的演出作品並不多,而且已經退出影壇多年。
.
片中另一名天才小棋士強納森(個性跟喬許剛好相反,比較陰鬱冷漠)由 Michael Nirenberg 演出,同樣是氣質出眾且表現精彩,查了一下這名演員的近況,IMDB 顯示 Michael Nirenberg 只演過兩部作品(另一部是 Jason Ruscio 執導的短片《Eclipse》),且於 1996 年過世,去世時年僅 18 歲。我另外在網路上翻到一篇文章(#文章連結:https://reurl.cc/pm4Z7e),內容指出 IMDB 上關於 Michael Nirenberg 的出生和死亡日期都是錯誤的,一, Michael Nirenberg 是 1983 年出生,而非 IMDB 所標示的 1978 年。二, Michael Nirenberg 還活著,而且成為一名廚師。由於 Michael Nirenberg 的資料有限,因此這名演員現在究竟是生或死,我也不確定,只希望他還好好活著!
.
#Searching_for_Bobby_Fischer
#Innocent_Moves
#非常適合在兒童節播放的影片
#小朋友看了可以理解熱情為何物
#大人看了可以重新省視自己對待孩子是否也陷入了成績至上的盲點
網 路上 身 imdb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 1. Ellen Page is now ELLIOT Page
│
Juno、Shadowcat、Vanya 即日起開始有一個新的名字叫做 Elliot Page。加拿大演員 Ellen Page 剛剛宣佈自己是跨性別者,並將改名為 Elliot。「言語無法形容這種終於學會愛自己的身份並開始追求真正自我的無與倫比感受」他在 Instagram 推文說。除了Page的妻子 Emma Portner 也發表聲明支持之外,Variety 掌握來自 Netflix 的消息指出 Netflix 將迅速在明天配合修訂架上的《“The Umbrella Academy 雨傘學院》的演職員表,將Ellen 的名字修訂為 Elliot。在此同時 IMDB 上的姓名已經迅速修訂完成。據傳 Netflix 將按計畫讓 Elliot Page 繼續飾演《雨傘學院》節目中的順性別女主角 Vanya,既不會修訂劇本設定,也不會重新選角。網路上想當然爾仍有一些用荷爾蒙驅動本能反應的刺耳雜音。毫無疑問身份認同的追求將是一場比 Juno、Shadowcat 或是 Vanya 的旅程更艱難的冒險。
(報導原文:https://bit.ly/3ohXYL0、https://bit.ly/33B1GaW)
│
│
▼ 2.串流大戰新玩家:NT 英國國家劇院參戰!
│
2009年以 Hellen Mirren 主演的法國悲劇《Phèdre 費爾德》錄影轉播開始的 NT Live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節目,在過去10年已經透過電影院和藝術場館的放映擄獲無數觀眾。2020年的疫情更使該系列節目在 YouTube 平台上獲得了來自173個國家超過1500萬人次觀看。打鐵趁熱的英國國家劇院剛剛宣佈啟動新的串流平台 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服務,App 已經上架 Apple 和Google 等平台。因為和其他串流同業比起來 NT Live 自製節目授權更加乾淨,所以他們將罕見地一口氣對全球市場觀眾同時啟動服務。該服務的月租費是每月9.98英鎊或是一年99.98英鎊。此外也提供72小時單片出租的功能。
(報導原文:https://bit.ly/2VqXk1C)
│
▼ 3. 訪談:Alamo Drafthouse 電影院執行長談電影院的未來
│
(Podcast 逐字稿對於許多沒有時間聽的人真的是偉大的功能)今年在暴風雨中上任的美國 Alamo Drafthouse 電影院執行長 Shelli Taylor 被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2020年電影產業發生的一切是否真的本來就是大勢所趨,只是被疫情加速而已?」從餐飲業 Starbucks 出身的 Taylor 回答: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既有趨勢的加速。未來不論串流或是電影院,最重要的是觀眾社群在哪裡以及如何為他們經營一種社交體驗。Alamo 以放映老片著稱,每年放映的電影數量是大型連鎖電影院的兩倍以上。此外他們也替電影內容量身打造精緻的餐飲體驗。所以 Taylor 認為眼前的趨勢不是天外飛來,而 Alamo 原本就一直在這條道路上。對他們來說,未來的挑戰是必須在力大無窮的串流對手中間找到一個被串流忽略或是串流永遠無法觸及的夾縫,繼續為喜愛電影的人提供無可取代的社交體驗。
(報導原文:https://bit.ly/3mueSpt)
│
│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
網 路上 身 imdb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希斯萊傑的小丑真的無法超越嗎?IMDb第4名神片為什麼那麼神?
🔥蝙蝠俠、哈維丹特、阿福、小丑5大金句解析!Why So Serious還不是最強的?
🔥《黑暗騎士三部曲》註冊即可在 #friDay影音上免費看:http://bit.ly/joker19 序號:joker19
最近最熱門的電影,絕對是由Joaquin Phoenix擔綱主角的《小丑》了。如同我們所做的影評裡有提到,男主角精湛的演技加上精準切入的劇本,讓有『影史最佳反派』稱號的小丑再次獲得重生,電影本身在票房和口碑上也都有極佳的成績,聲勢更是讓它直指明年的奧斯卡。
而在讚嘆《小丑》的同時,我們不禁回想起了2008年的那部《黑暗騎士》。這部由知名導演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作品是他的《蝙蝠俠三部曲》中的第二集,故事主軸環繞在蝙蝠俠、小丑、雙面人這三位主要角色身上。其中由已故影星Heath Ledger所飾演的小丑更是出神入化,甚至網路上還曾經有著『Heath Ledger之後再無小丑』的說法。
在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除了再次拜服於整部電影流暢震撼的節奏與場面,我們也留意到了片中充滿了精闢到位的對白,不只凸顯了每個角色的鮮明個性,這些金句即便脫離了劇本的框架,依然讓人不停回味,想要反覆咀嚼出其中的精髓。
因此今天的節目有一點點不同,我們不像其他影片裡會幫這部電影下註解,而是挑選出了《黑暗騎士》中的5大金句,透過它們一面解析關鍵劇情,一面點出這些台詞中能夠套用在人生上的深意!
--------------------------------------------------------------------------------
【上一支影片】
《弒婚遊戲》⇨ https://youtu.be/c3TTdqFLoL8
【延伸推薦】
《小丑》⇨ https://youtu.be/H3ILU7ikXx4
《小丑與卓别林》⇨ https://youtu.be/H3ILU7ikXx4
《影史小丑大PK》⇨ https://youtu.be/RJEwadnSJEc
【最新院線影評】
《返校》⇨ https://youtu.be/jUg0EVglMX8
《天氣之子》⇨ https://youtu.be/hKkfYGDUFIg
《牠:第二章》⇨ https://youtu.be/xE7xk8x74ZM
《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 https://youtu.be/BDbYlfMOb4s
【延伸推薦】
《黑袍糾察隊》⇨ https://youtu.be/Pxue_ZvsxSE
《黑寡婦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o0DTM0u8iBk
《美國隊長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QJPXYGGbplI
《鋼鐵人完整解析》 ⇨ https://youtu.be/kCp3RFl70Ko
【人生遺片清單】
Vol. 18《異星入境 》:晶晶體會引爆世界大戰?⇨
https://youtu.be/qHHYYHtQbno
Vol. 16《駭客任務》:其實你沒看懂這部神片 ⇨ https://youtu.be/_LhdKbsadDs
Vol. 06《V怪客》:人民不應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 ⇨ https://youtu.be/j7PWejxBVAc
#小丑
#JOKER
#希斯萊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N2dJNrKzy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