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背景條件往往會塑造一代人的性格。在戰爭窮困中長大的孩子,與在富裕和平鐘長大的孩子,往往就有不同的精神氣質。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至21世紀00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稱作「Z世代」,他們除了受到網路普及的影響外,又表顯出哪些特質呢?
這篇來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是轉載自《Z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將如何塑造2035世界新常態?》的文章,帶我們看到「Z世代」在消費上、自我認知上的特性。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什麼又是台灣「Z世代」的特徵?
————————————
永遠都要講究個性化
Z世代已經進入一個儘管年紀尚輕,卻已經看到遠比史上任何世代所見更多產品、服務和品牌廣告及內容的時代,這是由於這個世代投入數不清的時間滑手機、平板與更大的螢幕,以及無所不在的廣告與促銷活動,它們不僅出沒在高中校園的牆面上、大學的學生餐廳裡,甚至在Waze找路時也會跳出來。
但請試想這一點:多數Z世代從來沒有被週日報紙上的廣告或投入郵箱的優惠券所吸引。根據我們的研究顯示,年齡介於十三至十七歲的Z世代中,有24%甚至從未讀過實體報紙;相反地,他們被專門為他們個別設計的高度客製化廣告所淹沒,就混夾在朋友與家人的照片以及社群媒體新聞動態的回憶之間。
還記得幾年前你什麼時候第一次看到定向廣告嗎?我們大多數人都發現,在網站或社群媒體新聞動態中看到我們稍早才搜尋過的事物有點讓人毛骨悚然,然後就是鞋子、旅遊或攪拌機的廣告透過重新定位在網路上緊跟著我們。現在高度個體化的廣告與內容已經落在Z世代的期望中,這使得非定向的一般性廣告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令人倒胃口。
瑪莉.艾倫.杜根(Mary Ellen Dugan)是WP引擎的行銷長,它是架設商業網站工具WordPress的數位體驗平台,專為各種規模的品牌和代理商推進業務。WP引擎總共服務下轄六十萬座網站的十二萬名客戶,定期舉辦思想領導力研究並分析顧客數據,以便更充分理解現代人的偏好如何與品牌商互動。
WP引擎的研究交由世代動力學研究中心領導,結果有44%的Z世代都說,如果他們造訪企業網站後發現對方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找些什麼,他們就會離開網站。杜根分享:「這個世代已經完成從『恐懼』過渡到『無懼』的轉變。前幾個世代害怕在線上分享他們的個人資訊,但談到分享個人數據時Z世代卻毫無所懼,只不過他們反過來對個人化體驗抱持難以置信的高度期待。」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509?utm_campaign=sharebtn&utm_medium=facebook&utm_source=social2017&fbclid=IwAR1men1IzkbRsuSI537l6m5YvtsixaYaZFwJjohjKWL6Z83TuwCUG5rlZjk
網路行銷個人化特性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台灣「疫情下實體零售數位對策」
3個台灣「疫情下實體零售數位對策」新情報news!
💡「行動數位應用」&「聯手外送平台」成為實體零售數位對策重點
💡 Line關聯應用異軍突起,「個人化」行動數位零售生態圈快速成形
💡 疫情下無人零售話題捲土重來,由「進攻型方案」轉為「對策型方案」
==============================
台灣實體零售業在走過2020上半年的艱鉅挑戰後,下半年迎來顯著反彈。整體產業Q3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5.6%,10月與11月也分別年增4.7%與2.7%,有效彌補了上半年的營收虧損。總計2020年前11個月合計銷售額已突破新台幣3兆元,與去年同期相較甚至出現0.5%的微幅成長。
2020下半年至2021年期間,由於海外觀光遊客尚未回流,但同期間台灣民眾生活與工作型態已普遍恢復正常,形成觀測台灣純內需消費變化與偏好的重要時機點。
我們可以看到,支撐實體零售業下半年順利迎來銷售成長的主因,除了疫情控制得宜與遞延的報復性消費潮外,「第3支柱」則是來自於實體零售業於疫情期間針對變動的消費模式而採取的數位對策取得成效。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2020-2021年疫情影響期間內,台灣主要實體零售企業採取的數位對策內容,區分為以線上應用情境為主的「數位應用對策」、以及結合線下門店空間的「實體活化對策」進行說明分析。
📣我們盤點台灣主要實體零售企業採取的數位對策類型後發現到,涵蓋支付app、線上購物、以及Line關聯應用的「數位應用對策」獲業者採用比例較高。尤其是在台灣高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的基礎上,以行動數位應用為中心延伸出的多元線上服務相當受到企業青睞,例如購物、支付、行銷、集點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聯、全家等實體零售業者開始跨界搶進電子支付服務,一舉將支付app由防守型數位對策推進為強勢的進攻型戰略。
📣此外,我們也同步觀察到,圍繞國民軟體Line的各項關聯應用正在異軍突起,尤其是Line購物(導購型行動電商)、Line Pay(行動支付)、以及Line官方帳號(行銷、會員)3大功能,在打造數位生活與商務基礎設施的功能上取得成效,加上Line在台灣擁有超過90%的滲透率、高達2,100萬用戶數的龐大基礎,成為許多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對策布局中的關鍵拼圖。
📣實體活化對策方面,最多零售業者選擇的做法為與外送平台合作,將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納入成為實體門店銷售、線上電商平台以外的「第3通路」。例如率先於2019年底與外送平台合作的家樂福,外送訂單占整體電商營業額貢獻度已達17%;超市龍頭全聯亦於2021年宣布啟動外送服務;統一超則是直接藉由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的方式,更深度的將外送服務與本業介接。
📣實體活化對策另一項注目議題在於「無人零售」的捲土重來,但不同點在於由以往強調先進技術的「進攻型方案」,轉為更符合現階段消費特性的「對策型方案」。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更重視廉宜的投入建置成本、易於複製的店態配置、與母店通用的供應鏈運作、以及較低的消費者使用門檻。營運目標也並非拓展出全新的營收來源,而是藉由較低的成本投入與輕巧的店型,突破既有展店限制,補充強化原有店點的營收規模。
完整圖解分析全文下載請前往:https://reurl.cc/9ZER8j
註記說明:
* 因版面空間有限,僅呈現2020-2021年疫情期間明顯採用數位對策或數位服務顯著成長之代表性企業,未列入所有實體零售企業,若有遺漏,敬請見諒。
* 圖中「台灣實體零售銷售額」為整體零售業合計銷售額扣除非店面零售業&燃料零售業後計算所得。
-----------------------------------------------------
關聯閱讀:
2020【商業數據圖解】台灣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大追擊:https://reurl.cc/nnzV8e
2020【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外送平台產業版圖:https://reurl.cc/3ND1z9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https://reurl.cc/ZQOnKA
2020【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通路地殼變動:https://reurl.cc/GdVk8v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網路行銷個人化特性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迎接5G時代!三大趨勢翻轉你對未來電商的想像
2019.09.11 by 蔡伯璟
5G網路浪潮已經來襲,當「萬物互聯」遇上AI、VR等新興技術,將如何改變你我熟知的電商模式?
每一次行動通訊技術的升級,都會帶來革命性的迭代。從過去的3G到4G,到現在即將邁入5G,超高速、低延遲、廣連結的特性,讓5G成為影響未來所有商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對網路世界而言,1.0的網路是機器跟機器互連,接著行動網路出現進化到2.0版,也就是人跟人互連,到5G時代下的3.0網路革命為 「萬物互聯」。每一次革命伴隨可連接的點更多,市場規模也變更大。
根據工研院產業研究中心(IEK)預估,2020到2025年,全球5G網路人口覆蓋率將從8%成長到34%,用戶數將達11億。
在這麼大的市場規模和萬物互聯的情境下,未來電商三大趨勢將愈形重要:人工智慧、個人化、內容商務。
用AI打造智能購物
在5G萬物互聯下,不只有PC或手機,還多了使用者與其他更多裝置互動的數據,未來大數據的分析將更加豐富。AI在電商應用主要可分兩部分:
一是數位內容呈現方式、使用者體驗將更加豐富
不管是以圖找圖、搜尋推薦,或是消費者與聊天機器人交談,都是AI應用的表現,當機器的深度學習越來越趨成熟時,對圖片和語意的判斷也會越來越精準。
另一個則為後端營運自動化
像是銷售預估、倉儲管理,甚至是Banner製作等,企業能透過AI技術,大量自動化生成商品廣告,置換需例行輪替的廣告素材,節省人工作業時間。
另外,現在消費者只要用鏡頭瞄準喜歡的衣著,系統就會透過圖像辨識,立即比對數位資料庫,推送具相似元素的款式與購買選擇,透過機器深度學習與邊緣運算技術的運用,結合即時影像偵測、模型判定、物體分類和快速搜尋等技術,讓傳統的「以圖找圖」更加進化。隨著5G到來,其低延遲的特性可做到更複雜的物件偵測也不會lag。當網速越來越快、使用體驗越順暢,將有助於未來 「沉浸式體驗」 的發展。
個人化電商更有感
物聯網整合5G與AI,創造智慧連結迎來新時代,也造就更個人化的服務出現。
個人化的養分就是「數據」,當有更豐富多元的數據資料,就更能依據每個人喜好,打造不同面貌的商品或活動,讓每個人看到更個人化的購物資訊,甚至連行銷訊息如EDM等都能量身打造。
在AI時代下,不僅數據量越來越多,數據流也會越來越快。現在根據使用者的瀏覽行為,只需幾分鐘就能刷新網頁,打造更貼近喜好的個人化頁面,推送猜你可能喜歡的商品、品類專屬排行榜等。
5G也將掀起全新戰場,驅動電商新變革,未來透過AI個人化能力,當消費者行經百貨公司廣告電子看板前,它就能及時辨識每位顧客的髮型、穿著,快速運算最合適的推薦商品,並立刻展現在行經路人面前,或透過高速聯網的無人車螢幕,提供各種視覺、多感融合體驗,成為個人化的行動指南,餓了嗎?智慧眼鏡馬上投射地圖,語音指引正確航向,立刻發現一家賣熱食的小超商,快到目的地即推送附近熱門旅遊景點門票,刷臉立刻完成線上交易。
內容商務再進化
當5G網速變快時,電商內容也跟著進化。電商1.0時只有圖文商品介紹,到2.0時可以看短影音,再到3.0時想像空間更大,未來電商和媒體內容的結合只會越來越多。例如在星際大戰上看到「全像投影」的立體影像,未來也能應用在購物場景,產生新興的消費方式,不僅可直接看到物品立體呈現的樣貌,甚至還可以翻轉,從不同角度來瀏覽商品,進行「虛擬購物」。另外,有別現在透過電腦或手機瀏覽AR場景,未來在VR和MR應用日常化的時代,很可能是消費者直接進入虛擬現實場景中,來挑選商品,更接近商品在身邊的感覺。
未來還可能延伸出另一個消費場景,也就是 「社交電商」,透過配戴VR頭盔或虛擬眼鏡等,讓消費者進入虛擬社群世界,除了購買交易,還可和賣家、買家,甚至整個商場進行互動。未來,消費者不用遠赴紐約第五大道或特地到某個百貨公司,而是直接到它的虛擬賣場購物,更可以與Chatbot機器人聊天和其他戴頭盔的真人互動。
我們現正處於一個時代的齒輪上,許多東西都蓄勢待發,等到齒輪轉過來時,很多應用就會隨之出現。5G必然會發生,這些場景已不是想像,而是即將發生的未來。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669/5g-development-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