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門六六EP10 / 攝影師的婚禮趣事大集錦 ]
總在第一時間捕捉瞬間畫面的攝影師向詠與晴天,
這次要帶來許多婚禮現場的趣事,像是: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的向詠婚紗照
-比丟扇子更誇張的是丟這個??!!
-攝影師拍人還反被拍?!
-怎樣才算是專業的潑水?
-拍到只剩半條命的闖關過程?
📍準備要結婚的新人,
可以參考這一集節目內容來設計闖關XD
📍結完婚的人夫人妻,
也可以一起收看,再次回味婚禮當天的歡笑與淚水
看完這集不僅佩服各對新人們的創意無限,
也深深向每一位拚命賣命的婚禮攝影師們致敬啊~
若喜歡預告,也別忘了到youtube頻道觀看本集完整內容唷!
結婚不丟扇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十歲那一年,男孩陪著女孩第一次回家。
到了女孩家門口,腳步一頓,他突然停了下來,整個人變得僵硬無比。
一同前往的女孩,似乎看的出他的不安,不知何時小手已輕輕的牽起了他。
男孩越想越害怕,實在忍不住問:「我髮型可以嗎? 穿著得體嗎? 你家人會喜歡我嗎? 」
女孩露出淺淺的微笑,試著給男孩打氣:「放輕鬆,我喜歡的人,我家人自然也會喜歡。」
女孩今天脂粉未施,容華若桃李,將一頭烏黑長髮紮成了馬尾辮,感覺異常清純。
房內的人似乎聽到玄關外的談話聲,立刻跑出來開門,女孩的父親走在前方,媽媽跟哥哥在後方尾隨 。
男孩一看到馬上緊張地大喊 :「爸好、媽好、大哥好 。」
女孩噗嗤一笑,拍著對方的肩膀說:「先生,我都還沒跟你結婚,你怎麼就叫起了爸跟媽阿? 」
「啊!! 對吼! 」男孩因為緊張,而開始語無倫次。
「沒關係啦,這樣叫比較親切。」女孩的母親從一開門,就目不轉睛的看著男孩 ,臉上滿滿的慈愛,語氣也異常的溫柔。
感受到對方家人的善意,男孩連忙把手上帶來的特產遞了上去,「伯父、伯母,這是台中有名的太陽餅,要給你們的 。」
女孩的父親眉頭一緊,臉色為之一變,「剛爸不是叫的好好的? 怎突然又變成伯父了? 」
「啊!! 這…爸對不起!!! 」男孩緊張的冷汗直流。
「哈哈哈,開玩笑開玩笑,快進來跟我喝幾杯,今天桌上擺的可都是我的拿手好菜。」伯父一臉和藹可親的牽起了男孩的手 。
這一晚,是男孩第一次見到女孩的父母
,也感受到了對方的親切 。
很快的,男孩跟女孩結婚了 。
女孩穿著一套白色的婚紗,身旁圍著一群好姊妹,家裡好不熱鬧。
男孩身上穿著一套黑色訂製西服,胸前別著一朵大紅胸花,正跟伴郎們討論著等下要怎麼闖關時,突然看到女孩的父親一個人在陽台抽著菸,男孩便走了過去。
「爸,你不是戒菸很多年了? 怎麼一個人在這抽菸。」男孩關心著
女孩的父親,回頭看著男孩,勉強的擠出一個微笑 ,用一雙厚實充滿老繭的手,拍了拍男孩的肩膀道:「我女兒⋯以後要麻煩你了⋯。」
這是男孩第一次看到女孩的父親,眼眶泛紅。
很快,穿著白色婚紗的女孩,跪在了地上,早已泣不成聲的對著父母說:「爸⋯媽⋯謝謝您們從小對我的照顧⋯您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身體、長命百歲⋯女兒⋯永遠愛你們⋯。」
拜別時,女孩的母親頻頻擦拭淚水,而女孩的父親,眼淚早已在眼眶裏打轉,只能故作鎮定把頭轉向一方,別揮著手邊用著台語說,「好啦、好啦,麥一直跪著了,快起來,去到人家要卡乖一點,遵守人的規矩,災某?」
「阿爸⋯我災⋯多謝你的照顧⋯」女孩也同樣用著台語回應,但早已淚流滿面。
當女孩上車丟下扇子離開家門的那一刻,獨留在門口的兩老,身影看起來瞬間老了好幾歲。
之後的每一年,男孩都會帶著女孩回娘家。
有天女孩問男孩,「你怎麼比我還喜歡回娘家?」
男孩笑笑地說,「因為每次去你家都像貴賓一樣被對待阿,看我做人多成功,快走吧。」
女孩看著男孩的背影笑而不語,但她永遠記得男孩第一次到家裡的時候,曾私底下問媽說:
「媽,爸怎對我男友這麼好?特地下廚就算了,連他珍藏多年的好酒都拿了出來,這天要下紅雨了吧?」
女孩的媽輕笑著,「傻孩子,你爸不是對你男友好,是對妳好。」
「怎麼說?」女孩疑惑。
他擔心以後你到人家家裡被欺負,又不能馬上出現保護好妳,所以他想來想去,只能討好你男友,對他好一點,希望他以後能有同理心,可以替他照顧好妳…。」
女孩聽完⋯整個人愣在了原地…淚水一直不停在眼眶打轉。
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有趣;
婆婆看兒媳婦,往往不對眼。
簡單的兩句話,也代表了兩者在身分跟生活上的差別。
將心比心,「女婿如果是半子,媳婦怎就是外人?」
假使我對你的兒子不差,
能不能也對我的女兒,好一點呢?
結婚不丟扇子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有想過 #傳統婚禮儀式 中的潑水、放扇、踩瓦片、過火爐等環節,其實背後都帶有性別框架的意涵嗎?例如:「放扇」代表新娘不要將少女時任性的脾氣帶到夫家,到夫家要做好妻子的角色;「踩瓦片」的其中一種意涵,是期待新娘要為夫家添丁,要生兒子、不要生女兒等等。
-
去年 TGEEA 和台師大的吳志文老師合作兩堂「婚姻與家人關係」課程,課後同學們開始思考婚禮儀式中隱含的性別框架與意涵。這篇是同學們優秀的課後作業,我們特別取得授權和大家分享!
-
這位游同學發現有越來越多人調整婚禮儀式的程序或內容,甚至用創新的行動打造自己的婚禮,包括穿著自己繪製的婚紗、以音樂劇形式進場等等。游同學也說:「也許我以後結婚時,就會和長輩溝通,是否可以刪除這些儀式,或是我會賦予這些儀式新的意義。讓自己即使結婚了,多了一個新的身分,但也不會丟失自己原本的身分,我還是可以做原本的我。」
-
🔸來看看同學的心得與想法:https://www.tgeea.org.tw/gender/custom/1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