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國科技新貴工作也這麼「沒保障」?
美國職場一直都是「自由僱傭關係,At-will employment」。
不只你可以隨時走人,雇主也可以隨時終止僱用。
資遣的原因可能是產業前景不佳丶公司或部門績效不好、組織調整丶
被併購丶人員過剩丶個人績效不如同儕,或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方式可能一封email、人資或主管5分鐘或10分鐘告知公司的決定及後續薪水的結算,
前後不用一個鐘頭就Bye bye了。
考績不是半年丶一年打一次,往往案子邊做邊進行考核。
多元文化是真的,加州的駕照筆試就有10種語言可以選擇;
在加州不會說英語,也可以活得好好的。
#www.ampac-Visa.com,
#移民美國,#綠卡,#EB3職業移民,
#EB3技術移民,#EB3c非技術性移民,#EB5投資移民
組織調整 資 遣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幾天小黃相關的新聞很多,突然覺得嗅到一股不尋常的味道。
風向球好像改變了,不知道在這個產業中的玩家們是否意識到了。
前天(9/22):和泰車共享計程車隊 11月上路(工商時報)
和泰成立Yoxi(Your Best Taxi)計程車隊,整合資訊流、金流、派遣,好用的APP是必備,同步還推出和泰pay以及和泰會員point,等於利用出行這個剛需整合了數據、支付、會員等功能。
和泰車本身就是計程車司機的愛用品牌(到處可見牛頭牌計程車,約8成),加上保險、維修、貸款、行銷等集團資源挹注,又推出首年免收派遣費,不僅對已加入其它車隊的計程車招手,目標也鎖定在約一半尚未加入車隊的運將朋友們。
只能說,是個很有資源、競爭優勢和底氣的新進者。
昨天(9/23):Line TAXI車輛數翻倍、用戶破百萬,拓展多元化計程車服務前進台中(Line Today)
Line Taxi自從Line成為最大股東後,相關新聞和曝光就沒少過,但這則新聞有以下幾點可以關注一下。
1. 車輛數超過6,500輛,承載量增加一倍,品質維持4.88分(滿分5)
2. 用戶數超過百萬,也是成長一倍,但搭乘趟次增加3.6倍,黏度提升不少(也呼應了上面滿意度的高分)
3. 成為台灣首家通過多元化計程車網際網路平台免裝錶計費的本土叫車平台。
4. 三項新功能:日日搭優惠(價格),封鎖司機(偏好)和設定緊急聯絡人(安全)。
我覺得第3、4點,對於在位者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幾點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位者的包袱(也可以說是創新困境)。
昨天(9/23):小黃Uber化!交通部開放多元計程車免跳表 APP預估車資付款(新頭殼)
此次修法後,搭多元計程車可省去跳表方式,比照Uber「估多少付多少」。
如此一來,不僅Uber在台灣合法營業、落地生根,Line Taxi也加入派遣多元化計程車的行列,多元化計程車的占比也從4%提升到12%。
其實這篇新聞是標題吸引我:小黃Uber化!
在約2年前,是Uber小黃化,二年後卻又倒過來。
Uber一開始是打著共享的旗幟,直接跳過在地化和適法化的過程,這種霸道式的共享模式顯然在台灣和很多國家都行不通且受到挫敗;但經過這2年來的調整,其實也是被動式的經過一連串的柔韌設計過程,在地和合法的問題漸漸的已不復存在。
我一直是認為共享共生共創是需要同時存在的,只有共享的名號和機制,卻不考慮和其他的參與者共生,自然也就沒法做到價值共創;既然無法去共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當然也沒法真正做到價值共享這件事情。
這中間應是一個無心插柳的過程,但結果看起來是往正向發展的。
另外,格上(裕隆集團)和其它業者當然也不會缺席這場可能有機會重新洗牌的戰局。
以交通部2018年底公布的資料看來,全台計程車約8.8萬(但多元計程車加入後,應該是遠超這數字了),其中加入車隊和沒加入車隊約各半。
路招是生意最主要的來源(近7成,但這各車隊的比例差距頗大),平均月營收(未扣除營運成本)約4.6萬,整體市場金額從100億到500億(https://news.tvbs.com.tw/world/861675)都有人估,若再加上維修、保險、貸款等市場可能性,也難怪當政策一開放後,眾多業者就迅速加入戰局之內了。
出行這個產業,雖說是雙邊市場的平台,但因為搭車是剛性需求,所以策略上應該是從運將出發才對,也就是得運將者得天下。
乘客在意的是:快速、安全、便利而已。
而這三點都有賴於運將們的配合和努力,平台業者不應把運將們當搖錢樹或生財的工具,而是要把他們當成不可或缺的夥伴,運將們若能透過平台賺愈多,自然會把服務做好,平台的政策和工具也一定都願意配合,乘客自然會滿意,最終平台業者也將獲得更好的回報。
光從目前還有一半的運將是沒加入車隊,且不管有無加入車隊都有近7成是透過路招的方式載客,就可以看到運將這方面其實還有很多的突破口。
前幾天提到的案例可以參考,先當運將們的朋友,幫助它們提升載客率,讓他們自己可以在平台上經營自己的客人,這樣才是王道,也才可能實現共享共生共創的目標。
檢視一個平台業者是否真心把運將們當夥伴,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看出來,公司的KPI是先看公司的營收還是先看運將們的營收,其它的就不必多說什麼,一切不言可喻。
今日小結。
在位者其實是有一段時間可以因應和做出改變,但可惜的是並未看到。
我自己歸咎原因來看,過往的包袱和創新困境限制了思維,思維又限制了組織調整,組織無法調整當然就限制了行動方案,沒有行動方案當然就沒有改變。
但更多的出行業者加入對乘客是好的,對於運將們的選擇也更多了,期待看到更好的出行生態圈慢慢的發芽茁壯。
#小黃
#運將
#計程車
#Yoxi
#和泰pay
#和泰point
#linetaxi
#日日搭優惠
#封鎖司機
#創新困境
#uber小黃化
#小黃uber化
#共享共創共生
#價值共創
#柔韌設計
#雙邊市場
#剛性需求
#快速安全便利
#KPI先看運將們的營收
#思維組織行動改變
#出行生態圈
組織調整 資 遣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衝擊
微風裁員 服務業最冷冬天 還沒到
古楨彥/萬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衝擊全球各國經濟,首當其衝包括旅行社、飯店、百貨公司等,即具有「人流」服務業受到疫情影響最大。像昨天傳出微風集團將資遣近三成人力,即是一例。雖然微風集團回應是進行年度人力組織調整,但無論何種理由,人力精簡卻是不爭事實。
最近台北信義區國際觀光客常去的百貨公司,排隊名店、美食街都冷冷清清,顯示百貨業一級戰區的信義商圈,受疫情衝擊很深。台北車站附近也有大飯店,以往平日或假日都有提供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服務,但自二月上旬起調整餐廳營業時間,縮減供餐服務,顯見平日或假日下午過後就很少人來用餐。倘若來店內用餐人數持續低檔的話,飯店就有可能裁減人力,以減少人事成本。
旅行社則是另一個重災戶。目前旅行社能夠做的,就是幫旅客取消旅遊計畫,並將損失費用降到最低。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現在消費者因疫情無出國意願,或順延出國旅遊計畫。在接不到出國旅遊訂單情形下,部分旅行社只好請旗下員工放無薪假,或者要求員工休年假因應。
不過還有一些服務業,如資訊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有明顯影響,因為原廠庫存大多有兩個月左右的安全存量,但下個月進貨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因中國大陸停工,貨櫃進不來台灣。從事有線電視、網路業,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較大的是產品設備進口問題,部分公司採取緊急應變計畫,即先進行目前缺貨的商品改變包裝方案,之後會持續觀察進貨情形。
整體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對服務業衝擊更大,現階段還不到經濟最寒冬,企業必須要有面對經營困境打持久戰的準備。這時就要看企業領導者如何激起員工熱情,共度經營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