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 攝影集上市專題企劃_3🚀
「集結12位來自台灣、香港、法國三地的攝影師,以各自對街的詮釋所演繹出來的攝影作品。」
👉攝影師 顏鵬峻(台灣)
我在最尋常不過的生活日常探索其中介於虛幻與真實之間的曖昧界線,看似平凡無奇的生活場域,卻像是有什麼要發生或是正存在著什麼,我無法去定義我探索的是什麼,但這樣的曖昧不明就是我想找的線索。
👉關於
慣以魔幻具戲劇張力的拍攝手法表現平凡無奇的日常,在虛實之間尋求異質社會的荒謬與個人影像符號。
作品曾獲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專業組地景類第二名、全國美展金銀獎、高雄獎觀察員獎等獎項。
👉攝影觀
『攝影對我而言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我用攝影創造自己的虛幻世界,遊走於日常的超現實。』
一影像訪談影片👉
https://youtu.be/-4zf1aygEm4
新書發表暨展覽相關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46622215718800/
訂閱一影像頻道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邀請大家分享
----------------------------------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一影像 #顏鵬峻 #街 #街拍 #藝術攝影 #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劉仁凱的原生家庭為道教信仰,但想要成為畫家的他,從小就對西方基督信仰充滿興趣,愛讀《聖經》故事,他自言或許是受西方畫作的影響,但也跟他常有一些神祕經驗相關,比如陷入負面情緒時,會聽到奇怪的聲音,又或者是經過觀音廟與友伴小開神明玩笑,忽然皮夾裡的信用卡就不翼而飛,沿路找尋一、兩個小時不可得,但隨著他在...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街】 攝影集上市專題企劃_3🚀
「集結12位來自台灣、香港、法國三地的攝影師,以各自對街的詮釋所演繹出來的攝影作品。」
👉攝影師 顏鵬峻(台灣)
我在最尋常不過的生活日常探索其中介於虛幻與真實之間的曖昧界線,看似平凡無奇的生活場域,卻像是有什麼要發生或是正存在著什麼,我無法去定義我探索的是什麼,但這樣的曖昧不明就是我想找的線索。
👉關於
慣以魔幻具戲劇張力的拍攝手法表現平凡無奇的日常,在虛實之間尋求異質社會的荒謬與個人影像符號。
作品曾獲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專業組地景類第二名、全國美展金銀獎、高雄獎觀察員獎等獎項。
👉攝影觀
『攝影對我而言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我用攝影創造自己的虛幻世界,遊走於日常的超現實。』
一影像訪談影片👉
https://youtu.be/-4zf1aygEm4
新書發表暨展覽相關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46622215718800/
訂閱一影像頻道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邀請大家分享
-\-\-\-\-\-\-\-\-\-\-\-\-\-\-\-\-\-\-\-\-\-\-\-\-\-\-\-\-\-\-\-\-\-\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一影像 #顏鵬峻 #街 #街拍 #藝術攝影 #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 在 莊正原攝影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捕捉精彩的瞬間 📸
🏆台灣水下攝影師吳永森
🎖太平洋紅鮭迴游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公開賽
入圍「自然世界與野生動物」組別
同時獲得台灣區首獎
作品正在倫敦索麥塞宮(Somerset House)展出
✍️ “A good photograph is knowing where to stand” - Ansel Adams
一張好的照片是知道該在哪裡等待- 安瑟·亞當斯
🤔 有人問雪小編
拍張照片一定要這麼拼命嗎?
對小編來說
攝影、拍照並不是拼不拼命的問題
是攝影師本身清楚地知道
何時、何地、如何拍攝照片
捕捉精彩的瞬間
並不是按下快門的那一秒而已
而是按下之後呈現出的意義
是自然的驚豔
是文化的傳承
是瞬間的感動
是永恆的記憶
💕 對攝影師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謝謝有你們
掌握相機。記錄感動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劉仁凱的原生家庭為道教信仰,但想要成為畫家的他,從小就對西方基督信仰充滿興趣,愛讀《聖經》故事,他自言或許是受西方畫作的影響,但也跟他常有一些神祕經驗相關,比如陷入負面情緒時,會聽到奇怪的聲音,又或者是經過觀音廟與友伴小開神明玩笑,忽然皮夾裡的信用卡就不翼而飛,沿路找尋一、兩個小時不可得,但隨著他在心中向神懺悔後,一台黑色賓士車裡的駕駛者對著他,滑開撲克牌似的拿著他遺落的信用卡,並交還給劉仁凱。
他深信世間有神靈的存在,而神靈的存在與面貌可能是多樣性的。自言非正統基督信仰者、亦未受洗的劉仁凱,希望能夠透過藝術創作討論各種宗教之間的異同,能夠超脫彼此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互相理解,明白或許都是來自同一起源。
《Married the Christmas》透過黑人侍者捧著豬頭,三位穆斯林擺出交叉手勢,但同時手上叉子又有肉品,畫面充滿犯罪的禁忌暗示。劉仁凱表示,這是一種視覺的陷阱,挑戰、處理人們對文化、宗教信仰的刻板印象,並且隱含對主流媒體看不見的手的諷刺寓意。對劉仁凱而言,這毋寧可以是一種不同宗教信仰者坐下來一起歡慶共餐的美好寄望。
2017年展開、持續至今的《HUMANS AS HOSTS》(《宿主計畫》),是劉仁凱邀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HIV-positive)參與共同創作的大型計畫,透過訪談,彼此交換生命故事,從而在影像裡安置蘋果與藥的意象,以及代表受訪者生活與精神狀態的各種物件,傳達出被攝者的生活場域與樣貌。他希望這一組作品能夠多少改變一些社會大眾深受主流媒體影響、不自覺對愛滋病汙名化的認知。
其創作計畫多在議題研究中獲得文本,並學習特定物件之於研究主題/對象的意義及符碼,以將其轉為作品裡的視覺符號敘事,帶出宗教信仰、傳染疾病、集體價值觀等人類社會議題之討論。
小檔案
劉仁凱畢業於世新大學圖傳系,現為自由攝影師及藝術工作者。曾獲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IPA)榮譽入選獎、宜蘭美展入選獎,並以《Married the Christmas》奪得2014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國家區域首獎。
個展有《HUMANS AS HOSTS:001-005》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HUMANS AS HOSTS:001-017》於臺北.DAILY PIAZZA日常聚落。尚有聯展於宜蘭美展・羅東文化工場,以及目沙龍・Woolloomooloo Xhibit・台北等。
相關新聞
https://goo.gl/WRNc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