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嘉獎出征奧運學生 首推體育成就作首要入學條件】
香港大學今日(8月10日)宣布,推出多項措施,支持香港的精英運動員。
港大教研發展基金特別撥出獎學金勉勵出戰奧運的同學,今屆的滑浪風帆陳晞文、劍擊蔡俊彥及三項鐵人Oscar Coggins各獲港幣十萬。
另外,港大今年將設共五十萬的獎學金,獎勵循「精英運動員推薦計劃」入讀而又有傑出表現的2021/22 應屆新生,並會提供學業支援。
明年2022/23學年起,港大更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Top Athletes Direct Admission Scheme),以體育成就作首要入學遴選條件。
全文︰http://passiontimes.hk/article/08-10-2021/75304
#香港大學 #精英運動員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在中國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們正在面臨一場軍備競賽。我們這一講要說的是這是一場愚蠢的比賽,聰明理性的人不應該參加。
周圍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的事情。當前中國國情,學習的競爭早就發生在小學入學之前,而學習班的市場已經覆蓋到了零至三歲。四歲開始學英語,五歲會算數學題似乎是新標準。據說有的小學已經不好好教漢語拼音了,因為學校默認孩子在幼兒園就應該學會。
早教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早教要讓家長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面對嚴峻的現實,什麼「人生是一場長跑,贏不贏起跑線不重要」這樣的話純屬雞湯。誰不知道人生是長跑?可是你總不能讓孩子連小學入學考試都過不了吧?再說天才不都早慧嗎?高水平運動員不都是從小苦練出來的嗎?
我們需要科學的指導。如果早教是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必要條件,那麼讓孩子吃點苦,家長受點累花點錢,就都是值得的。如果不是,早教就是錯誤的。
事實是,關於早教的問題,已經有科學結論了。
*
如果你稍微做一點關於早教的調研,你會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會認為中國的所謂「育兒專家」,表面上張口一個「腦科學」閉口一個「國際先進水平」,實際上跟那些講「女德」、《弟子規》的國學大師一樣,都是愚昧思想的販賣者。
當前科學理解,對「早教」這個東西,早就有非常清楚的結論。
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政府可能是考慮到國家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曾經一度打算把傳統的、讓孩子玩鬧為主的幼兒園,全都變成以教孩子寫字算算術這種早教為主。但是德國人沒有拍腦袋就決策。
德國政府資助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 [1]。研究者選擇了50個以早教為特色的幼兒園,和50個以玩鬧為主的傳統幼兒園,對所有這些孩子進行跟蹤比較。
一開始,的確是早教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學習水平更高,而且這個優勢一直保持到孩子們上小學以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早教幼兒園的孩子都提前學習了,孩子剛上小學一看老師教的自己都學過,心理上想必也有優勢,可謂是贏了起跑線。這完全符合現在中國家長們的切身感受。
但是,那個優勢並沒有一直保持下去。到小學四年級再看,早教組的孩子不但沒有學習優勢,而且他們的成績還*顯著低於*傳統幼兒園出來的孩子。
早教真的能讓你贏起跑線,但是你真的領先不了多久。
所以德國政府取消了改革幼兒園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儘管現在發達國家的好高中、好大學比中國的高中和大學的學習強度高,但是發達國家的幼兒園沒搞中國那種早教 —— 那不科學,那不是什麼「國際先進水平」。
類似的研究被多次重復,現在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 [2]:早教帶來的早期優勢會在一到三年內被衝刷掉,然後還可能會被逆轉。
所以,就提高學習成績來說,在最好的情況下,早教沒用;在很多情況下,早教有害。早教,是拔苗助長。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沒參加早教而沒考上那個所謂重點小學,我勸你別擔心。你可能還應該感到慶幸。你敢不敢先給孩子找個正常點的小學,等到四年級再跟他們比。
但早教的真正害處,比四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嚴重得多。
*
德國那個研究發現,早教組的孩子不但成績被人逆轉,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方面,還有明顯的欠缺。這才是早教最大的害處。
美國的一項研究做得更徹底。1967年,研究者把密西根州的68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隨機安排到傳統的、基於玩鬧的幼兒園,和以老師直接教學為主的早教幼兒園中。為了保證效果,研究者還每隔兩周家訪一次,教給家長如何配合幼兒園的風格教育孩子。這項研究一直跟蹤到這批孩子年滿23歲。
學習成績方面的結論跟德國的研究一致,早教組有個初期的優勢,然後很快就被抹平了。但這項研究最驚人的發現是在孩子的為人處世能力方面。
到15歲的時候,早教組的孩子違反學校紀律的行為次數,是傳統組孩子的兩倍。
在美國當個窮人,日子是很艱難的,長大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到23歲,傳統組有13.5%的人曾經因為犯罪而被捕;而早教組這個比例高達23.4%。早教組還有19%的人曾經用武器威脅過他人,而傳統組一個都沒有。
總體而言,早教組的孩子更容易跟人發生摩擦,更容易犯罪,更不容易結婚。一句話,他們不擅長與人相處。
當初只有短短一兩年的早教,竟然造成了終身的危害!
*
我需要再強調一遍,美國這個研究的對象是窮人家庭的孩子,而美國窮人的日子本來就很不好過,所以長大以後才有那麼高的犯罪率。
這個研究非常有戲劇性,但是仍然能說明問題:它說明早教傷害了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其他沒專門用窮人的研究,戲劇性沒有這麼強,但是有同樣的結論 [3]。那這是什麼原理呢?
我們精英日課專欄去年解讀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園丁與木匠》這本書。高普尼克說,兒童在六歲以前,真正的任務不是什麼學習讀書寫字和做數學題,而是玩兒 [4]。
玩鬧也是學習。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能探索周圍的東西都是幹什麼的,揣摩周圍的人都在想什麼。更重要的是,跟別的孩子一起玩鬧,是一種社交演練。孩子必須在實際互動中學會公平、尊重和社交界限,學會分享、幫助和友情,學會怎樣跟人相處。
所以哪怕你家孩子真是天才,天生以學習為樂,五歲就會微積分,也請不要耽誤他玩。性情乖張行事怪異的天才已經太多了。
在正常孩子都忙著社交的時候,有些孩子卻被逼著去死記硬背拼音、單詞和乘法表。他們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了那些只要再過幾年就能輕輕鬆松學會的東西上。
他們該玩的時候沒玩夠,甚至可能再也學不會怎樣好好玩兒了。
*
進化生物學家戴維·威爾遜(David Wilson),用演化思維考察兒童成長,提出一個概念叫「嚴格的靈活性(rigid flexibility)」 [5]。成長的過程看似靈活,其實很嚴格。兒童發育的每一步,都需要正確的環境信息輸入。晚了不行,早了也不行。
9個月以下的孩子不需要額外的音頻和視頻多媒體信息。長時間讓孩子聽音樂看電視會導致孩子長大以後不能集中注意力。
18個月以下的孩子只有聽真人說話、在有互動的情況下,才能提高詞彙量。其他方法一律沒用而且有害。
兩歲以下的兒童只適合接觸三維的物體 —— 也就是真實世界里那些尋常的物體,比如玩具和人。而二維的東西,比如書本和圖畫,只會妨礙他們感知能力的發育。
人的聽覺、視覺、各種感知能力、大腦的發育是講順序的。提前給一個不該給的刺激,很可能讓這時候該發育的東西發育不好。
六歲以下兒童的任務不是用驚艷的學習成績給父母增光,而是健康地發育成長。強迫式的早教是殘害兒童。
早教課教的那點玩意有什麼可學的?有什麼可擔心的?只要讓孩子大腦正常發育,到時候想學還不容易嗎?堂堂的高學歷父母,被幼兒園老師治得心驚膽戰,這不荒唐嗎?真正的天才都是跟成年人比,以自己家孩子提前兩年學會小學二年級知識為榮,那是愚昧。
*
沒有上過早教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
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以前一腔熱血弄這個,好白弄,又忙到自己,還有忙到大家,好好笑 😄😄😄
好啦,我雖然沒做到這件事,但至少我帶著我的團隊也正在爲台灣體育產業奮鬥,這也是我唯一能掌控到,能做到,慢慢看到成果的事。
謝謝大家相挺我們。
#SUPERACE
#KEVINLIN
。我的工作。
很多人會問,國策顧問做什麼?有沒有薪奉?有沒有特殊權利。<-----我被問了3萬次之多。
針對回答:
國策顧問沒有任何特殊權利,也沒有特別經費可以使用。
國策顧問目前全部改為「無給職」。
國策顧問除了自己有事情要努力之外,每段時間會進入總統府給予專業領域的情報收集、整合、報告。因此,會使用到許多上班、休息時間、行政費用(田野調查) 辦理國策顧問工作。
國策顧問是一個責任的工作。
國策顧問可以聽到很多官方與民間的聲音。
101年林義傑給予的建議報告書公開如下:(只為建議使用,非政策實施之時)
台灣體育運動產業
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報告人 林義傑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13 日
1
前 言
義傑僅是一個經年在各地長跑的運動員,承蒙總統府延聘為本屆
國策顧問,誠惶誠恐!念茲在茲,無以為報,以謝知遇之恩。
義傑來自於體育界之一基層運動員,今試圖以所觀察到運動領域
之基層現象提出見解與報告。
民國101 年9 月28 日在台北市舉辦的「全國中上田徑賽」中,
當日走訪來自各地方的基層教練,傾聽他們的辛酸故事,拜訪多位師
長、前輩,探求我國運動界的癥結之所在,頗有所得!
義傑個人的觀察,台灣運動產業會事倍功半、成效不彰,主要問
題出在缺乏熱情激勵,。其一、家庭長輩不鼓勵自己的兒女進入這個
產業,其二、企業培育、贊助,鳳毛麟角,致使產業出現無人才之窘
境,究其原因:應該是我們的養成教育的初衷被扭曲,就這部份,我
列成篇章,分別陳述。
義傑以個人發現之管見,輔以國外之個案,逐一研究、分析,並
提出解決方案,企盼為我國的體育運動產業,注入一股嶄新的活力、
能量,期望在國際的運動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進而,發光發亮。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2 月11 日
2
目 錄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參、遍地開花!苗子計劃
肆、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三、評審會的制度
四、體育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3
壹、台灣的體育現況
靜觀,我們這幾十年來的體育教育,出現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
是由「人」製造出來的。
當問題延燒後,社會的撻伐,致行政者,即祭出法治的監督與限
制,也將這個沉重的責任,轉移到基層教練的訓練問題,讓從事最重
要的體育教育養成人員,有苦難言,束手無策,而我們的體育,也因
此,又再次退居世界潮流之後。
蔡尚智老師說:學校給我們一天只有450 元住宿,如果我在雲林
比賽,那沒有問題,但當我們到台北比賽,學生要住哪裡?一天伙食
費100 元時,小孩子是不是比賽三餐都要吃饅頭?
吳政育老師說:學校前兩天給了一個教育部來函公文,要求校隊
不准在考試前夕訓練、比賽。如果我們正訓練重要的升學比賽,到底
練還不練?這是一個衝突的解決點,讓我們這些專任教師,擔任義工
來指導球隊,如何是好?
國小至高中的國英數主要科目如果不是專任老師教,家長馬上就到學校抗議了,
體育課如果不是體育專任老師教,家長們絕對沒有抗議的狀況發生。 現在國小
是由體育老師上體育課的比例不到兩成,大專的體育從早期的四年必修,為了成
本、為了增加專業課程的時數與學分,就犧牲了必修的體育學分,幾乎改成一年
或兩年必修;或是零學分必修課,學校體育教師成了成本的負擔,大多數的大學
不再聘體育教師,或是改成技術講師。這樣的現象有可能學生怎麼會喜歡運動?
體適能怎麼會好?
本屆2012 倫敦奧運,英國拿下有史以來的65 面獎牌(29 面金牌),排名第三,
英國奧委會主席莫西漢(Colin Moynihan)認為這都歸功於學校體育的發展。英國
的公立學校早期缺乏專業的體育老師,很難有高品質的體育課程,因此,改革現
有的體育教師培訓機制,讓學生得到充足的體育教育。而且,對英國政府提出的
“學校奧運”計劃提出批評。他認為,除了奧運項目外,學校還應該加強對舞蹈
等運動的重視。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僅僅盯住奧運項目。另外,
英國政府和國家彩券基金十五年的投入,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近四年來,英國政
府預算及彩券盈餘投入約三億英鎊(約合一四一億新台幣),主要用在社區運動
俱樂部以及學校運動課程。
4
美國芝加哥內帕維中央高中(Naperviller Central High School)高中全校六
成學生參與的「零時體育計畫」:以運動搭配讀寫加強課程,提升學習力。這個
計畫實施一學期後,參與計畫的學生其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17%,研究還發現,
早上運動提升學習力的效果,大於中午或其他時段。計畫指導顧問甚至建議,全
校學生都應該在上完體育課後,接著上最頭痛的學科,以充分發揮運動帶來的成
效。
在日本本州中部的福井縣推動「教出愛運動的孩子」計畫:規定學童除了體育課
之外,每週一次放學後留校訓練體能;每天在第二和第三節長達二十分鐘的「大
休息時間」,鼓勵學童使用單槓、跳箱、翻滾地墊等運動器材。這個計畫讓原本
二○○三年時學力排行全日本倒數的福井縣,從二○○七年起連續三年締造「全
日本體力第一、學力第二」的「福井奇蹟」。 「動得多,學得好」,已經不僅
是大腦理論,而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踐的新教育主軸。
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三年前開始追蹤八所高一新生,記錄三年來每個學生學期
成績及PR 值。研究發現,因為「體適能加分」入學的學生,並沒有因為花比較
多時間運動(較少時間念書)而落後。身心健康的學生,能應付比較大的壓力,
學習的後勁也比較強。學生體能代表的意義不僅是運動能力,更是生活型態。洪
蘭教授也發現小學生只要每週慢跑兩次、每次三○分鐘,十二週後,他們的認知
能力就比以前進步很多。所以從大腦來看,要學生功課好,應該增加的是體育課,
而不是補習。
台灣小孩是亞洲最胖的。根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我國六~十八歲的兒童
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二六八%,居亞洲之冠。有運動習慣的大專生不到20%。
這就是台灣的學校體育,由這個數據來觀察,我們如何討論奧運奪牌?國小一周
三節體育,一個小時還要上健康教育,一個星期只有80 分鐘上體育,如果又不
是專科的體育教師上,這樣的效果實在有待檢討?
5
貳、體育產業的活化機制
台灣的體育產業,其實像是一死水,沒有具備實務運動技能的體
育人參與這個產業,等於是這個產業總是不停原地打轉,青黃不接,
這個產業其實已經落入老人峽谷斷層,因此,要讓這攤水活起來,就
必須要有計劃培養精英人才,並讓精英人才回流體育產業。以下為精
英培養計劃及回流機制:
建議的流程:
A方案:國中課程完成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8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讀基礎:
1. 國小體育班:以培養出有興趣參加體育競技訓練學生。
2.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3. 運動科學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4. 國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5. 國中畢業後:前往國際高中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6. 在美就讀高中,準備申請國際大學再度深造學校。
7.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分析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a. 奧運奪牌
b.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c. 國際觀
6
8.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9.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B 方案:高中後就讀海外高中培養4 年計劃:以田徑為例 以美國就
讀基礎:
1. 國中體育班:教練提出國家訓練中心運科選才計劃名單。
2. 運科中心:
接受報名後,經由評審委員監督,並篩選,參加運科研究挑選出人才。
補進機制
3. 高中體育班:教練收到運科正選書後,教育學生出國正確觀念。
4. 高中畢業後:前往國際大學專業訓練學校就讀,每年訂定標準,
並且每年檢討,栽培奧運奪牌選手。
5. 在美就讀大學田徑學校:
http://www.ncaa.com/history/trackfield-outdoor-men/d1
研習選手的性向後科系,並參與校隊的專業訓練。
學生有三個目標:
d. 奧運奪牌
e. 研習專業教育:建築、會計、行銷管理、廣告傳播等…
f. 國際觀
10. 學成歸國:選手大學畢業後,可自行申請再深造,但學成後必須
以自己專業教育能力回餽國家體育產業(年)補入。
11. 行政機關由國家派任,如果選手學習為建築系,則可以分發到營
建署,負責全國場館的營建,以致不造成台北市體育場游泳池的
7
無知建設,並以公務人員機制任聘。如果是會計系,可分發到財
政單位,負責建制台灣體育稅法與運動產業財政制度的工作…
etc.。
8
參、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什麼是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以本人為例;
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即是台灣最重要的體育基層教練與訓練的問
題,這個問題的中心目地即是「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亦即如何將施
肥灌溉到土壤上,而不是花朵上。
我是一個台灣台北市土生土長的運動員,接受過高中重點學校田
徑專業訓練後,就讀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田徑專長的運動員,曾代表台
北市、學校、國家前往各地比賽,雖說沒有機會進入亞奧運資格,但
是,在運動生涯的經歷,不少於亞奧運國手生涯。
台灣體育重點學校為體育班二分法,這個分法發生許多問題,雖
然說體育班方便教練與學生訓練管理,但是,這個問題卻讓學生無法
與正常學生有機會齊頭並行,再加上中央的政策與當地教育局或體育
處行政無法統一時,體育班的成長扭曲更為嚴重,麻煩的是,如果教
練不要求學生個人生涯及課業時,學生的重點都是「我是體育班,未
來我是運動員,所以要念體育系」。這條路將可能會造成社會問題,
怎麼說?讓我們來檢視體育系的四年課程:
以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陸上運動學系為例
1 0 1 學年度課程標準
一、教育目標:
(一)培養優秀運動員及體育教育師資人才。
(二)培養中小學、大專院校的運動教練人才。
(三)培養專業的體能訓練及運動處方從業人才
(四)培養職工、社區、民間體育運動的指導人才。
(五)培養健身中心、休閒中心、俱樂部的指導人才。
以上的體院教育目標,可以讓我們理解,體育學院教育是以師範
學院的邏輯來安排,這點沒有問題,因為體育系本來就是體育教育,
問題是,台灣2,300 萬人,人口老齡化,現在的學校減班、縮班情形
程度非常嚴重,每年有超過400 名體育系學生畢業,他們沒有任何技
9
能到社會工作,只一頭想鑽進教師窄門,即便有專任教練的缺額,亦
無法滿足這些用青春為國奉獻的體育系運動員,因此,當家長知道小
孩投入運動後,只有能讀體育班、體育系這扇門時,是不是這灘水已
經不再流動?
千頭萬緒的體育問題,無法一時一刻解決,要瞭解體育的重點不
在於今天奧運要幾金幾銀,而是徹底的體制失敗,無人投入。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義傑曾經跑遍世界60 餘國,結交許多國
際界專業的體育人士或者專業經理人愛好運動朋友,也自掏腰包熱心
參與及贊助中華小將出國比賽,為了觀摩專業運動,自己也前往日本,
學習已經連辦一世紀的東京箱根接力賽活動,發現,外國專業的運動
員其實運動是一種高尚成就,但不代表他是運動員或他是念體育系的
學生,背景的他們,可能是東洋大學產經學院學生,可能是日本中央
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或者,他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經系學生,
他們最高的成就是運動,但是他們所學習的社會能力是「各行各業」,
因此,當他們完成體育成就後,會因為體育成就,獲得各大企業的青
睞,進入社會工作。
10
肆、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的實施
一、基層運動訓練經費的補助制度
基層(國小、國中)階段的運動參與與比賽,是未來體育發展的
基礎。目前,很多在基層擔任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的優秀教師與教練,
不太容易獲得完整的訓練與比賽資源。過去,由上至下的基層運動訓
練站、運動訓練基地的設置,真正讓運動教練與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的
經費相當有限。因此,建議比照國科會大專教師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的
方式,由教育部提供給基層的體育班與運動教練申請,並且由基層優
秀運動教練所組成的評審會進行訓練計畫審查,以主持人過去三年內
的訓練表現佔評分50%,並且以訓練計畫的內容優劣給予另外50%的
評量。
只要是三年內運動訓練成果表現好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都可
以透過這種個人訓練需求的計畫申請,獲得一年或多年期的訓練經費。
搭配國小與國中的會計系統協助,或者專案由縣市政府教育局列管計
畫經費的執行,方便這些基層優秀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在訓練上的需
求。
同時也可以比照產學合作計畫的方式,只要基層的優秀體育教師
能夠獲得產業的經費贊助時,體委會與教育部也能夠配合部分的經費,
鼓勵產業界贊助基層運動競賽的經費。
二、運動科學介入方式
建議在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中成立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不僅
進行優秀國家級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也可以協助基層運動原理
規則的知識教育、以及運動選才的運動科學評量。
具備基層運動訓練經費補助的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同時也有針
對具備運動潛能的學生,推薦進行運動科學評量的需要。在國家級運
動科學研究機構的協助下,監控具備運動潛能的基層運動選手,進而
進一步往更高的運動競賽層級發展。
當然國家運動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不是僅在於基層運動選手的運
動科學評量與選才、以及優秀運動選手的運動科學協助,成立一個國
11
際奧會評鑑通過的運動禁藥檢驗中心、推動一般社會大眾的運動科學
協助等,都是國家目前運動科學的重要方向。2017 年即將在台北舉
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可惜台灣連一個國際奧會認可的運動禁藥檢驗中
心尚未成立。
三、評審會的制度
邀請曾經獲得體委會與教育部優秀運動教練獎的基層體育教師
與運動教練,成立一個體育苗子計畫的評審會,讓運動訓練的專業人
士來評量體育苗子計劃的人選及經費、行政、國際校務、資源整合等
執行、考核等作業。這個評審會的主要功能在於,透過運動科學介入
後,將具備運動訓練成果的體育苗子進行計劃培訓及協助,進而讓真
正需要栽培的體育苗子選手,能無後顧之憂參與國際級訓練和專業學
科的養成教育,進而讓體育苗子計劃能夠付諸實現台灣體育人才培有
計劃。
四、體育 遍地開花 苗子計劃 近、中、遠程的願景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總統府公報1010905 中記載,體育委員會主管及運動發展基金中,
預算為16 億台幣,餘絀為13.8 億台幣,如果預算數字為認同經費,
我們將有機會來用專案方式來投資潛力運動員,讓運動員(如網球好
手盧彥勳)到世界舞台遍地開花,為國爭光,奪得國際媒體價值之外,
更能栽培運動員一技之長,未來替國效力。如此,遍地開花 苗子計
劃將會有助台灣體育產業注入新活水之外,也能保根固本,壯實台灣
形象與經濟能力。
體育苗子計劃近程:4 年打造第一批亞運奪牌選手
12
體育苗子計劃中程:8 年打造第一批奧運奪牌選手
體育苗子計劃遠程:12 年打造運動產業精英投入社會工作計劃
以上報告
林義傑 謹識於 國策顧問辦公室
中華民國101 年10 月31 日
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 在 【城大體育VLOG EP02】直撃七位城大SALSA精英運動員開學 ... 的推薦與評價
為進一步加強支援香港傑出學生運動員,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早前就推出咗「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簡稱#SALSA ),鼓勵大學憑運動 ... ... <看更多>
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 在 #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 - 探索|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浸大今年透過#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取錄了12名同學,並首次有賽艇和排球運動員經該計劃入讀浸大。 Sat Pak-long, an elite martial arts #athlete from the new cohort of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