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後,便利商店爽吃減醣高蛋白3組合》
近期趨緩解封後,對於熱愛運動健身的我來說,現在可以出入健身房鍛鍊,也趨緩了很多焦慮啊,當然運動後立即補充很重要,畢竟練得那麼辛苦,不好好有效率吃東西,說不過去,因此四處都有的便利商店是我很好取得運動後補充的來源。
特別是全家有出 #運動應援 的鮮食產品,在運動營養師監製下讓外食族不用自帶便當也可以更貼近健康與營養,剛好常運動的健身房附近是全家便利商店,所以通常運動後我會在全家買我要吃的餐點,以「運動強度和結束的時間點」來區分運動補充的飲食搭配。
先掌握運動後飲食的兩個原則,接著就可以自由選擇~
1. 一定要 #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及優質蛋白質,蛋白質能幫助肌肉合成
2. #運動後30分內補充:肌肉的合率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減少
👉第一種情況-運動結束在下午時間,剛好當天運動強度比較強,運動後還沒有食慾,我就會以「點心」的概念做補充:熱量約200-400大卡。
✅點心組合一:青檸烤雞握沙拉+無糖優酪乳(熱量約304大卡,蛋白質17.5公克)
沒有食慾又在餐間的時間真的很尷尬,這時候最適合補充這種帶酸開胃的沙拉小點心,除了這種「握沙拉類」,想補充膳食纖維的朋友也可以選擇一般蔬菜量較多「蘋果油醋雞肉沙拉」。
✅點心組合二:泰式打拋雞肉飯糰+無糖優格/希臘優格(熱量約330大卡,蛋白質約15g)
最近天氣炎熱又大汗淋灕完,真的需要一點美味兼具又開胃的食物,泰式口味就太合適了,若是消化吸收比較差的朋友可以這樣搭配,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以米飯為主,消化速度比較好,且這款是以較低脂的雞肉作為蛋白質來源,而不是一般泰式打拋口味常使用的豬肉,可以減少多餘脂肪攝取!
而且,若跟Sabrina一樣怕豬肉的味道,那這款打拋雞肉就非常適合你,另外可以再搭配無糖優格,補充蛋白質之餘還能當甜點。
👉另外一種狀況是運動後剛好為正餐時間或是運動總量比較大、比較餓的狀態此刻攝取的熱量約400-600大卡(組合三)
✅正餐組合三:烤多蛋白餐盒+香蕉(熱量約563大卡,蛋白質約23g)
我會選擇像是便當、義大利麵類作為完整的一餐,相對份量也比較足夠,比起前面兩種輕食組合,組合三相較更適合男性或是增肌族群。
通常我比較喜歡有菜、有飯,所以大多會選擇台式便當,烤多蛋白餐盒/健身G肉餐盒做為主餐,如果喜歡異國風味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有義式粉紅雞排義大利麵、養G青醬義麵盒/辛辛炒韓式豚餐盒/日式健身巨巨烤雞歐姆蛋燴飯,不僅滿足份量、營養同時也讓味蕾可以多彩多姿。
配餐部分,則視當天訓練量多寡做補充,多補充一個水果或飲品,像是香蕉,香蕉中的「鉀」、「鎂」能幫助預防運動後因大量流汗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產生的狀況,而男生建議可以再搭配一罐無糖豆漿或是副餐毛豆仁/蒸蛋。
以上三種就是Sabrina平時的運動後組合,還有很多種搭配組合,真的沒有理由在運動後亂吃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
第一種情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投資前,你有看過風險提示嗎?- 伍治堅
投資者需明白基金宣傳材料上風險提示的警示作用。運氣對於投資回報的影響作用,導致投資中更容易出現均值回歸,而非強者恆強。
在任何一個基金的宣傳材料上,我們基本都能看到這麼一段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過往投資業績不預示本基金的未來表現。
那麼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基金過去的歷史業績,是否和其未來的投資回報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行業層面的整體情況來說,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有研究表明,過去表現好的基金,接下來的表現不光不一定好,而且會更差。
比如有美國學者(Cornell, et al, 2017)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測試:在所有資金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公募基金樣本中,挑選並買入過去3年回報最好的10%的基金,然後在3年後做一次調倉,賣出那些回報不好的基金,並再次買入最新的表現最好的10%的基金,如此每3年重複操作。其實這就是模擬了很多投資者喜歡購買最近上漲、排名靠前的基金的習慣性操作,我們暫且稱之為「贏家策略」。為了便於對比,研究人員同時也統計了「中庸策略」,即每3年買入排名在中間10%的基金;以及「輸家策略」,即每3年買入排名在最末端10%基金的投資方法。
結果顯示,在1994到2015年的20多年間,「贏家策略」的投資回報最差,」中庸策略「的投資回報居中,而「輸家策略」的投資回報最好,比」贏家策略「的回報每年好上2.28%。如果把調倉頻率增加到每2年一次,並且把基金樣本擴大到規模低於10億美元的其他基金,得到的結果也很類似,即「輸家策略」的投資回報要明顯優於「贏家策略」。
事實上,金融學術界有大量的統計研究得出類似的結論:購買近期表現出色的基金,接下來的投資回報很可能不盡如人意。比如研究人員(Goyal and Wahal, 2008)統計了1994到2003年美國養老基金的投資回報後得出結論:那些被養老基金撤換掉的基金,在撤換前三年的平均業績是每年負1.28%,而在撤換後三年的平均業績是每年0.78%。而那些被養老基金選中的基金,其在被選中之前的平均業績為每年4.59%,而在被選中後的平均業績為每年負0.17%。也就是說,哪怕是養老基金這樣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也有和散戶投資者類似的追漲殺跌的投資習慣,並因此遭受了投資損失:賣掉的基金接下來的回報反而更好,而買入的基金則在買入以後回報不佳。
現在我們把這些統計結果,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風險提示結合起來看,就不難得出結論:材料上的風險提示並不是廢話,而是有真真切切證據支持的大實話。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順著基金過去的歷史業績去「追漲殺跌」。
然而,這樣一段如此重要的風險提示,卻往往被投資者忽略。研究人員(Mercer et al, 2010)對比了投資者對於有風險提示和沒有風險提示的基金的反應,得出結論:基金材料上是否印有風險提示,對於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沒有任何影響。也就是說,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購買某一隻基金時,和該基金宣傳材料上印有風險提示,或者沒有風險提示,完全沒關係。影響投資者決定買或者不買的,是其他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投資者,不管是散戶也好,還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也好,都選擇忽略風險提示,並遵從「追漲殺跌」的習慣去選購基金?大致來說,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追漲殺跌更符合投資以外的生活規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過去表現好的,未來更可能持續表現好。比如孩子的讀書成績,更普遍的情況,是學霸的成績從小學到初中和高中,一路上來都很好。從小是學渣,忽然到了高中階段奮起直追,考入985大學的例子,即使有也非常稀少。假設你現在要挑一位學生去參加一項數學競賽,你會挑過去兩年每次都考100分的學生,還是過去偶爾考到80分的學生?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問題在於,這樣的生活經驗在投資中不管用。主要原因在於,投資回報和學習成績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運氣的作用。如果一個學渣平時從來不認真聽講,不複習功課,那麼他在一次考試中撞大運考到100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連續好幾次都撞大運考到滿分的概率幾乎為零。但是在投資中,哪怕是剛學會開戶炒股的股民,如果他運氣好,恰好買到一隻妖股,也有可能獲得非常高的投資回報。
運氣對於投資回報有很大影響,意味著我們不能把基金經理最近3年的業績,等同於他的投資能力。如果要客觀評價一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更好的辦法是拉長時間軸,看他過去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真實投資業績。股神巴菲特公開的投資業績,長達40多年。時間軸拉的越長,其歷史投資回報就越可靠,也越能夠體現基金經理真實的投資能力。
運氣對於投資回報的影響,同時也意味著基金的投資回報,遵從「均值回歸」規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風水輪流轉。如果某一位基金經理在最近幾年的業績非常好,而其中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那麼接下來幾年,他更可能不再受運氣女神的眷顧,因此其投資回報就會趨向其長期均值,明顯不如過去幾年的高光時刻。反過來,過去幾年回報比較差的基金經理,背後也有一定運氣差的原因。然而他總有一天會時來運轉,其投資回報也會趨向其長期均值,比過去幾年更好。均值回歸的規律,可以解釋上文中提到的「贏家策略」投資回報不如「輸家策略」的現象。
理解了運氣和投資回報之間的內在關係,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改善散戶投資者忽略風險提示這一問題。目前的風險提示用詞,即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顯然太弱了,對於投資者的警示作用還不夠。我們可以把風險提示改成:基金過往業績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即使過往業績很好也很難持續到將來。這樣一改,效果應該會更好。
其次,像養老基金這樣的機構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個基金時,考慮的問題比較多。除了基金的業績之外,其投資經理還需要考慮到職業風險。
我們可以想象對比一下這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養老基金投資了一個過去幾年表現出色的基金,但是該基金在接下來幾年表現不佳。第二種情況,養老基金投資了一個過去幾年表現很差勁的基金,該基金在接下來幾年同樣表現不佳。對於做出投資決策的經理來說,第二種情況下,他面臨的質疑和壓力要大得多。這是因為,在第一種情況下,他只是犯了一個大多數人都會犯的錯誤。當面臨上級的質問時,他可以解釋:該基金過去幾年表現非常好,沒想到我們買入以後表現會這麼差,確實出人意料。但是在第二種情況下,當上級問他:你明明看到該基金過去幾年表現那麼差,怎麼還決定買入?你是睜眼瞎麼?投資經理會發現很難應對這樣的質疑,甚至有被解僱的風險。出於對職業風險的考慮,機構投資經理可能會做出更加「保守」的投資決策,即選擇隨大流去追漲殺跌。
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關鍵是要改變「唯結果論」的評判標準。要科學的評判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我們需要拉長時間維度,並且從風險因子角度去分析該經理獲得投資回報的來源,盡量把運氣因素從其投資回報中隔離出來,這樣才能更加合理的對基金經理和投資經理的能力做出科學的評價。
對於廣大普通投資者來說,我們需要明白基金宣傳材料上的風險提示,有其重要的警示作用。運氣對於投資回報的影響作用,導致投資中更容易出現「均值回歸」,而非「強者恆強」。我們應該糾正」追漲殺跌「的認知習慣,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努力做一名聰明的理性投資者。
原文:金融時報
#投資
第一種情況 在 簡榮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登春說,第一種情況是停業來自於政府要求,因不可歸責於勞雇雙方,工資由勞資雙方協商約定。”
官員的意思,就是如果政府下令封城了,公司要不要繼續付薪水,由老闆自己跟員工談,政府不管這個。
但若公司沒了收入,卻還要扛著成本,壓力確實很大。
新加坡的JSS計畫,最多補助公司在封城期間,員工薪資的百分之七十五。
台灣政府可以參考辦理嗎?
而不是什麼都推給勞資雙方協商。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58/5460499
第一種情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生活裡,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的資訊,而這些資訊都會創造出很多的困擾。這些困擾可能是你不知道選擇什麼、你不知道要相信什麼?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你決定要做一些決策、行為,和一些反應的時候;到底哪些根據是可信的?哪些根據是不可信的?
所以久而久之喔,會把人帶出兩個極端;一個極端就是拼命的去想、拼命的找方法、拼命的思考。但是呢,他可能花很多時間,學所謂「思考的方法」。
然而他卻沒有去檢驗,這個他所學的「思考的方法」,或者是專家告訴他的話,到底值不值得信賴?到底可不可靠?
而另外一種極端的人呢,就是他完全不思考。因為太困難了、因為思考是全世界最難的工作;他乾脆把這樣的一個任務、把這樣的一個權力交給別人。
那不知道你是屬於哪一種?你是屬於病急亂投醫的那一端,還是屬於乾脆不思考的那一端?
關於這個主題,我最近讀到一本書,書名叫做《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
這一本書裡喔,它就描繪了一種想像的世界;這個想像世界,是完全不需要批判思考的想像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有一些情況是很常見的,第一種情況,就是說服者只解釋他們希望我們去做的事。
第二種情況就是,遇到令我們困惑不解的人生大哉問的時候,我們立刻轉向那些可靠的專家,或者是權威者、或者智者求助。
而這些所謂的知識之深、智慧之深,凡事呢,他們都能給我們一個說法、達成一個共識。
所以簡單來說,住在這個世界的人,對於該相信什麼、該做什麼?永遠不需要擔心;因為總有智者,為我們解答這一切。這裡的人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找到「智者」,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而最後一個現象,就是如果要做出重大決策的時候,這個世界的人,都能夠冷靜、積極,而且保持好奇心。
你聽到這裡喔,不管你是主動的相信這些現象的存在;還是被動的,就像是第一條說的,說服者只解釋他們希望我們去做的事。
不管你是哪一種狀況,如果你卡在裡面的話,我必須告訴你,這樣的世界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它並不存在,這世界上沒有這種地方。
可能在這個時代比較多的,就是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只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卻不告訴我們為什麼。
可能這個世界上,你會遇到比較多的是,並沒有那個「智者」,能回答我們一切的存在;或者是呢,就算有個你暫時相信的「智者」。
他回答了你一切,到頭來你很有可能把全身、全心都交給他之後,才發現是騙局一場!
而且呢,能更務實一點。當我們面對重大決策的時候,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這世界上包含你、我,都能夠保持冷靜、積極,而且保持好奇心嗎?這一定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吧!
所以呢,因為這樣子哦,學習思考、學習怎麼判斷事情,這就是一個我們人生要圓滿的一個必修功課了!
我常常說:「問的問題,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然而如果回到我們心智上的運作,往往我們是懶惰於真正的深刻思考。
這就像是《快思慢想》的作者~「Kahneman」他所說的:「我們往往都用系統一,就是那些自動化的、直覺式的,受到情緒控制的思考系統,來幫助我們面對這龐雜的世界。」
可這裡的弔詭就是,如果你過去的習慣會讓你成功、會讓你圓滿、會讓你活出你想要的樣子;那麼你現在已經是了啊!
然而如果你現在有很多的不滿、不快樂;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你真正該努力的,不是找到下一個你可以信奉的人;而是真正回到根本的,學會怎麼樣去思考。
在這本書裡面也告訴我們,一旦我們清楚知道,自己住在一個需要「做決定」的世界,那我們就必須親自面對所謂的重大責任。
這個責任就是我們必須堅持而理性的,掌握信念跟結論,否則無論我們遇到任何人,都會淪為他們的心靈奴隸啊!
他要教會我們「批判思考」,然而批判思考,特別對於「批判」這兩個字,有一些人是有偏見的。
他在這邊幫我們正本清源,他說「批判思考」教的是實際的技巧,和應有的態度。幫助人們理性的做出自己也認可的一個答案。
「批判思考」鼓勵所有人,多傾聽並且師法他人;與此同時呢,也不忘衡量這個所謂的「他人」,他們所說的虛實跟好壞。
就這方面來說呢,「批判思考」會讓我們學會一個重要的信念;就是我們其實都得仰賴他人,但「前提」是必須經過精挑細選。
「批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把那些不合理的,或者是堅固的信念,讓我們從這裡面解放出來,而且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
就像我自己在跟學生互動的過程當中,我常常會反問那些深受情緒困擾,或者他覺得這個社會要求他的事情,他很難去做,或者是他很難做到。
這個時候,我在跟他研究到底該怎麼做之前,我都會先問他:「你覺得你這個想法是從哪裡來的?」。
我並不是要透過這個問題得出一個正確,或者是不正確的答案;而是我要讓我眼前的朋友,真正深刻的去思考:「為什麼?」。
為什麼一定得這樣?如果不這樣會怎麼樣?或許這就是我們開啟「思考」的第一步。
「質疑的精神」,不是讓我們去質疑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質疑的精神」反而能夠幫助我們,去看見那些應該相信的;而也保護我們從那些限制我們,或傷害我們的想法當中,能夠有解放的力量。
那麼在未來,我們會陸陸續續的跟大家分享,關於「思考」這個功課。也希望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都歡迎你的加入。
期盼我們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第一種情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紛絲NT1,000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07pjNj6l」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在2004年,紐約州立大學的實習分校由兩位心理學家,分別是亞瑟艾絨跟芭芭拉法拉力。他們做了一個試驗喔,他們把一群陌生人做隨機的配對,讓他們做兩種有點奇怪的舉動。
第一種情況是,其中一位陌生人蒙住眼睛,另外一個人用牙齒咬住吸管,那我們知道當你要說話的時候,牙齒咬著一個東西,你的聲音聽起來一定會變得很奇怪。
就像是這樣子,就是嘴巴、牙齒咬住一個東西,然後這樣子講話。你剛剛聽到的就是我咬住一個東西講話的聲音。
這兩個人就被指示是要做一些有點滑稽的行為,眼睛被蒙著那個人必須聽從,咬著吸管的人用奇怪的聲音發出指示,然後學習一連串的舞步。
然後另外一組就是對照組,對照組呢比較嚴肅,他們沒有使用吸管,他們沒有用滑稽的聲音在講話,然後他們要學習的舞步也不用蒙眼,總而言之就是中規中矩的,由一個人教另外一個人跳舞。
這兩組的實驗結束之後,實驗人員請他們去寫一個問卷,去問他們從中獲得多少樂趣。實驗結果就證明喔,蒙住眼睛、咬吸管的那一組可以製造比較多的效果。
接著重點來了,研究人員請他們去畫兩個交疊的圓圈,去顯示他們覺得自己跟對方到底有多像、到底有多親近,到底有多麻吉?
結果就顯示喔,有一起笑鬧的人的那一組,覺得對方比較親近,也比較有默契,也覺得對方是比較有吸引力的人。
那為什麼跟你分享這個呢?如果你現在狀態是在尋覓另外一半,或者你想多認識一些異性朋友,多創造一點機會的話,那麼我們在一般社交場合當中,我們到底要怎麼跟別人搭訕?我們搭訕的時候要用什麼樣的說法?
透過這樣的一個實驗,或許你也可以想想看哦,平常我們在跟異性搭訕的時候,可能你都會說一些很中規中矩,聽起來不犯錯的話…像是你是不是常來這裡啊?像是這種問題。
甚至於有一些比較糟糕的,就是說一些自我標榜的話,叫做我有心理學博士的學位,或者說一些自己以為很厲害,但對方聽起來其實興趣缺缺的事情。比如說你告訴對方我有朋友,他是戰鬥機飛行員,那這件事情干對方什麼事呢?
或許透過這個實驗的啓發,不妨我們再跟別人搭訕的時候,可以試試看一些有趣的說法,比如說像是~如果你有機會上電視模仿名人,你會想要模仿誰?這是不是有趣多了?或者是如果你是包子的餡料,那你覺得你會是什麼樣口味的餡料?
雖然些問題有一點古怪跟滑稽,但是對回答的人來說,他是沒有壓力的,他可以自由發揮的,他講什麼都對的,那這個時候跟你互動的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有趣、好親近的人。
但事實上冷靜下來想一想,就算你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不等於對方能夠真正的認識你,但是你卻在對方的心中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印象,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更希望你能夠早日尋覓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如果你現在還是單身的話,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影片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有一天,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