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者為何被遺忘?穿衣的雕像不算藝術品】
1881年展覽時, 略高三尺的《十四歲的小舞者》孤伶伶被關在玻璃櫃中,在基座上擺出芭蕾舞立姿(第四動作),身材瘦削,背絞著雙手、兩眼半闔,睥睨觀眾, 一副桀傲不遜的模樣。
詩人查爾斯.克羅斯承認從未經歷如強烈的藝術洗禮。但更多的負評如潮水自各角度湧現。有針對素材和技法的質疑:以當年製作雕塑作的標準,蠟像只用於準備階段,而且這雕像居然還穿著真正的芭蕾舞衣、舞鞋和緞帶……
#十四歲的小舞者 #竇加 #藝術 #雕塑 漫遊藝術史
竇加芭蕾雕塑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朱銘美術館(二):人間系列—芭蕾】
雕刻家朱銘在恢弘流暢的《太極》系列之後,為了追求創作多元性與隨興自由的現代雕刻理念,轉向較為小品的《人間》系列。《人間》亦即生活,包含人類活動許多面向,不僅主題可處及各類形式,更能使用不同質材發揮,增添作品豐富性。
2015年,朱銘77歲高齡之際,又賦予《人間》系列另一嶄新風貌,結合不鏽鋼和海綿翻銅的『芭蕾』系列磅礡舞出這位雕刻大師創作超過一甲子的精煉神采。
舞者軀體以不鏽鋼反覆細磨拋光,耀眼光亮有若不停跳躍迴旋後,被汗水浸潤的肌膚光澤。海綿翻銅再染色而成的白色舞衣上頭,尚且留著海綿原來肌理紋路,或許也是呼應舞衣的精緻蕾絲衣料。朱銘以高超技巧和凝聚多年對於人類動作的理解,傳神捕捉舞者行舞時流洩的剛柔並濟,優雅與力量。
相較於羅丹和竇加皆從從事芭蕾舞者雕塑,作為對於人類身體結構和動作姿態的詮釋和實驗,朱銘卻是以自己的手法開創出別緻又動人的表現方式,徹底實踐他老人家一生奉藝術為修行的信念。雕刻創作過程中,除了創意心念和成熟技藝,還需要極大體力,在此般高齡還能自我突破再創這樣精采的作品,怎能不讓人折服?
『芭蕾』系列作品有大有小,現場布置上有許多巧思。有的被置於如舞蹈教室般的全身鏡牆面和扶手桿前;較小型者放在高底起落舞台上自動旋轉,創造群舞效果;另有一些展台則上有圓弧拱頂強調古典意味。整個展間一眼望去,處處皆美。
展覽地點在廣大園區一側的美術館本館,適逢建館20周年,原來3月31日就結束的《人間》系列—芭蕾展延後至8月25日為止。近在北海岸的青山碧海旁一角,『芭蕾』的絕美力度待你來親自感受。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竇加芭蕾雕塑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4 歲小芭蕾舞者》竇加創作的這尊芭蕾舞者雕像和《如何看懂雕塑》所探討的其他眾多雕塑同樣是眾所周知的作品。這尊雕像的原件是以石蠟製成;石蠟加上松節油(turpentine)之後,便成了極具延展性及可塑性的媒材,特別適合用於製作模具。
推薦閱讀:《如何看懂雕塑》https://goo.gl/qN9hkT
#如何看懂雕塑
竇加芭蕾雕塑 在 芭蕾雕塑Barre的腿部練習,初學者可扶椅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Barre 芭蕾雕塑 帶來讓肌肉等長收縮的肌力訓練,不僅對關節、韌帶比較友善,對體態與肌力都有一定的幫助。如果剛開始練習怕會不穩,可以站在餐桌或椅子 ... ... <看更多>
竇加芭蕾雕塑 在 這座小雕像從何而來已不可考。這是一位少女芭蕾舞者,略昂首 的推薦與評價
竇加 (Edgar Degas)這位藝術家,為人所熟知便是大量的芭蕾舞者畫像,《14歲的小舞者》(1881)是他生前唯一公開展示的雕塑作品。 ... <看更多>